第264章 段氏末路

建興三年,開春後,遼東晉人與鮮卑人爆發了激烈衝突,雖然戰火沒有燒到高句麗境內,卻讓高句麗人受到極大影響。

高句麗王宮,樂聲齊作,婀娜多姿的宮娥正翩翩起舞,而端坐在王座上的美川王高乙弗卻無心欣賞,其心思全在遼東大戰上。

自衛朔入主遼東之後,一改先前晉人在遼地的頹勢,霸武強兵,而今更是打得強悍的鮮卑人毫無還手之力。一想到高句麗還霸佔着帶方、樂浪二郡,高乙弗就覺得心驚肉跳,誰知道衛朔哪天想起這事,遼東鐵騎就會跨過邊境線,把他的腦袋砍下來。

爲了加強高句麗實力,高乙弗決心征服南邊的三韓半島。他端坐在王座上,手指保持着節奏敲擊着案几,心中不斷想着高句麗該如何南下攻取三韓。

作爲高句麗大王,高乙弗自然明白要征服整個三韓半島並不容易,最大的困難在於高句麗和三韓之間多山地叢林,後勤補給不易,而且如東且沃,挹婁,百濟等當地土著彪悍難制。

因此要想征服三韓除了要有充足的後勤保障外,還必須利用半島上各國之間的矛盾使其互相損耗。

曲終舞罷,高乙弗揮了揮手,撤去了歌舞,只是留下幾名心腹大臣商議國事。

“國相,寡人慾取三韓之地以充實國力,不知是否可行?”

“大王可是在擔心晉人滅掉鮮卑人後會將兵鋒指向我高句麗?”

“沒錯,魏晉乃虎狼之國,其一旦強盛起來必將找我報帶方、樂浪之仇!”

“大王,三韓半島上居住的多是彪悍土著,桀驁難馴,且其與我高句麗之間有山川相阻,若要取三韓必先解決後勤補給難題。”

倉助利之所以不怎麼願意對三韓半島動手,便是因爲補給不易,三韓和高句麗之間道路難以通行,大軍出征後勤補給將全靠人力爲主。其損耗將數以倍增,如出動五千大軍,起碼需要五萬民夫爲其運輸糧草。

“寡人知道,不過寡人還是堅決要打三韓!不打下三韓。未來面如何有底氣與晉軍對抗?”

“至於後勤補給一事,國相無須擔心,寡人自有對策。”

“哦?不知大王有何妙計?”

“水師!當初晉軍不就是靠水師給孤軍守城的張統送去了糧草嗎?高句麗同樣可以以水師繞過山地,直接在三韓登陸,將糧草送到大軍手中。”

說到這兒。高乙弗興奮地站起來,走到一副巨大的半島地圖前,道:“三韓之地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以辰韓、馬韓、牟韓爲首的部落聯盟,分佈着大大小小上百個部落。當地土著固然彪悍,可論戰陣之道卻遠不如我高句麗。”

“以寡人之見,只需派出三萬人足以踏平三韓之地。”

“大王,此戰唯一地難處便在於補給不易,所以我軍要速戰速決,不可久戰。”

趁着遼東忙着對付鮮卑人。無暇顧及高句麗之際。在美川王、倉助利二人的策劃下,高句麗出動三萬大軍在水師的幫助下,南下三韓半島。

……

陽樂城,原是遼西郡治所,後被段氏鮮卑霸佔。

隨着晉軍大舉進攻,陽樂城內氣氛越來越緊張,幾乎每天都有鮮卑士兵從陽樂北上、西進,又有從前線撤退下來的鮮卑士兵來到這兒進行休整。

這日,又有數千殘兵從前線歸來走進了陽樂城,一些鮮卑牧民堵在街道兩邊看着對方議論紛紛。

“難道。偉大的鮮卑勇士又被晉人打敗了嗎?”

看到這樣一隊垂頭喪氣的鮮卑士兵,幾乎都有人都這樣想到。不過,他們心裡卻還有着一絲不甘,希望奇蹟能夠出現。鮮卑人好不容易纔過上幾天好日子。可不想再被晉人攆回大草原上。

“偉大的鮮卑勇士,是不是已經打敗了晉人?掠奪的晉人奴隸呢?”一個鮮卑牧民乍着膽子詢問道。

“什麼奴隸,能平安回來就不錯了。大單于打了敗仗,令支、海陽皆已失守,晉軍正從東、北兩面朝陽樂壓來。唉,恐怕段氏鮮卑要完啦!”一個鮮卑將領黯然答道。

“啊!這……這怎麼可能?驍勇無敵的鮮卑勇士怎麼可能連懦弱的晉人都打不過?”

周圍的鮮卑人得知前線打了敗仗之後。頓時一片譁然,他們再一想起前段時間晉人大肆屠戮胡人的消息,有的人開始嚎啕大哭。前線戰事不順,不但普通鮮卑人變得惶恐不安,就是一些鮮卑貴族也開始惶惶不可終日。

一些不甘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的段氏貴族,就想着暗中聯繫遼東段文鴦。

誰也沒想到,當初如喪家犬一般離開遼西的段文鴦,如今卻成了段氏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陽樂城內,段末波正與部下商議段氏的退路,他已不再奢望正面擊敗晉軍,只想爲段氏尋找一線生機。

段末波陰沉着臉望着幾位心腹,低沉地嗓音在大帳內迴旋;“諸位,我段氏鮮卑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何去何從請大家暢所欲言!”

“大單于,數場大戰之後,段氏已損失了近兩萬人,並失去了令支、海陽兩座城池,如今段氏已被晉軍全面包圍,我想除了向晉軍投降外已別無出路。”段騎督滿臉沮喪道。

“投降?呵呵,就算我們想,人家遼東也未必會接受。再說別忘了依段匹磾之例,部落中所有參與易水慘案的貴族、將領、士兵連同家人要統統交給晉軍處理。如此一來,在座諸位又有誰能逃過晉人的報復?”

“不投降又能怎樣?那樣做可至少爲剩餘族人博得一線生機,未來又有段文鴦照顧,想必生活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哼!我寧願在戰場上戰死,也不會向晉人投降!”

“好死不如賴活着,能不死自然是好,我想晉軍也怕把咱們逼到絕路上,只要大單于提出議和,晉軍一定會答應。”

“就是,就是,如今段氏已到了窮途末路之際,再打下去又有什麼意義?不如早投降的好!”

“不行,我堅決不同意投降!你們別忘了段匹磾,就算我們投降了,也不會有好結果!”

“段匹磾怎麼啦?不過是遠離了廝殺罷了,人家不也是在遼東好好活着?”

看着吵鬧不休的衆人,段末波根本無力制止,隨着晉軍從四面八方將整個段氏包圍,他已失去了對整個部落的掌控。

段末波十分鬱悶,本以爲殺了叔父、侄兒,趕走段匹磾、段文鴦,他就能爲所欲爲。卻不想內亂之後,段氏勢力大減,不要說與晉人爭雄,如今更是有了滅族之憂。

面對衆將的指責和詰問,段末波只能沉默,對於段氏鮮卑的未來,不要說其他人連他自己也心裡也沒有底,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他倒是想跟晉軍議和,但他也明白這議和的代價絕對很大,有可能是他不能夠承受的。

“大單于前線急報!”

正在此時一個風塵僕僕的鮮卑士兵步履蹣跚的闖了進來,段末波聞言大吃一驚,抓過急報一看,頓時臉色一片蒼白。

原來又有三千晉軍從海上登陸進入了臨榆鎮,使得鎮守臨榆鎮的晉軍兵力高達六千,如此即使段氏想要強行從臨榆鎮撤往昌黎也無法突破晉軍的攔阻。

“找……找人向……向晉軍請降!”

“大單于……”

段騎督、段遼等段氏子弟望着臉色蒼白的段末波一臉惶急,直到得知晉軍已全面封鎖了段氏逃走的道路後,衆人才明白段末波爲何要放棄抵抗。

(。)

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97章 水泥作坊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14章 立下根基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673章 在途中第660章 前哨戰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58章 內憂外患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93章 僥倖過關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89章 喜相聚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587章 勸進風起
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97章 水泥作坊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14章 立下根基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673章 在途中第660章 前哨戰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58章 內憂外患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93章 僥倖過關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89章 喜相聚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587章 勸進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