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

?建興四年十一月,劉隗、刁協、庾亮、裴盾四人在順利拿到錢莊貸款後回到了建鄴。只是這種向民間借貸的方式,讓江左上下對遼東的‘離經叛道’有了新認識。

大部分世家大族擔心琅琊王‘有樣學樣’轉而向他們借錢,紛紛對借貸一事口誅筆伐,只有琅琊王獲知後卻是眼前一亮,他似乎想到了解決眼前財政問題新思路。

在王府內,刁協、庾亮等正在向江左上下介紹遼東之行,通過他們的口,遼東的富庶與繁榮逐漸呈現在衆人面前。

尤其當衆人得知遼東去年財政收入高達四百萬貫時,所有人都不願相信,飽受戰爭困擾的遼東其富庶竟超過了一片祥和的江東。一些自命不凡的世家子弟紛紛大聲質問起庾亮、劉隗、刁協等人。

“這怎麼可能?遼東再怎麼富庶也不可能超過江東!”

“就是,就是,那衛朔出身寒門,懂什麼治理地方?”

“就算遼東發展得好,還不是通過掠奪世家財富而得?”

面對同僚的指責與質問,刁協冷哼一聲道:“你們沒有去過遼東,絕對無法想象遼東有多富庶!”

“哼!誇大其詞!我江東下轄荊、湘、交、廣、揚、江六州之地,一年歲入不過一百五十萬貫,那遼東轄地不過才幽、並、朔三州之地,就算其再富庶,有個兩百萬貫都算了不起啦!怎麼可能比江東多出百十萬貫?”

聽着陸曄在那兒‘胡說八道’,刁協嘴角露出一絲嘲諷之色,輕聲道:“哼!怕是陸大人要失望了,人家遼東去年一年光是商業收入就高達兩百萬貫。”

“老夫絕不相信那是真的,很有可能是遼東故意在造假!”

陸曄滿臉漲紅,他不認爲衛朔離了世家幫助,還能將遼東治理得像世外桃源一樣美麗,不然如何體現世家的重要性?其實大部分世家都很清楚衛朔正走在漢高祖劉邦曾經走過的道路上,他的成功代表着寒門庶族又一次戰勝了世家貴族。

琅琊王司馬睿得知遼東一年有四百萬貫收入時,心頭上狠狠抽搐了一下。顯然遼東的富庶遠遠超乎了他想象,可惜自遼東成功挽救了長安朝廷後,已脫離了江左約束,衛朔成爲與其平起平坐的地方藩鎮。

琅琊王看到衆人又炒成了一團,不禁大感頭疼,忙出言轉移話題道:“刁愛卿,那遼東租借朱涯島用來幹什麼?”

“回稟大王,遼東正籌謀着對南洋開戰,需要一個臨時基地用來儲備物資和兵員,因朱涯靠近南洋,故而才提出租借朱涯島。”

“打南洋?遼東軍怎麼又想起去打南洋?”

“南洋有什麼好的?值得遼東如此大動干戈?”

“是呀,南洋都是蠻夷之地,遼東怎麼會對南洋感興趣?”

江左上下對遼東軍‘不務正業’打南洋表示不解,不明白遼東怎麼會對海外蠻夷之地感興趣。江東對海外蠻夷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年孫權派兵出征夷州,那一次東吳水師在夷州折騰了一年多,除了擄掠了些土著民壯外,啥好處也沒撈着。

再加上一些傳統文化的影響,使得江左上至琅琊王下至世家大族,全都沒有意識到海外蠻夷之地的價值所在。

司馬睿因一時也想不通遼東租賃朱涯的目的,只好詢問劉隗:“劉愛卿,以你之見,鎮北將軍爲何放着中原的花花世界不取,怎就偏偏對南洋蠻夷之地感興趣了呢?”

“這……這個……”劉隗欲言又止,他不知該不該說實話。

“怎麼?愛卿有難言之隱嗎?不妨直言相告,寡人洗耳恭聽就是。”琅琊王鼓勵道。

“既如此,那臣就放肆了!大王,以及諸位同僚,據臣瞭解,遼東稅收高基本上取決於其推行的農工商並舉之策。在遼東,商賈雖然沒什麼地位,可外人也不能對他們穎指氣使,只要他們安心本分做生意,鎮北將軍就會保證他們的合法利益。”

“正是靠着徵收各種商稅,才使得遼東每年至少多收穫了百萬貫左右的稅收,光是這一筆財源,就佔到我江左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二。”

“遼東重商,尤其看重海貿發展,在遼東海貿發展極快,每月都有來自南洋各地的船隻在旅順港口停靠。因此,遼東如此大張旗鼓的進軍南洋,臣想肯定是海貿一事遇到了麻煩。”

“海貿?南洋?商稅?”聽了劉隗解釋,琅琊王更加困惑了,不過有一件事他搞清楚了,那就是遼東之所以財政寬綽,與商賈和海貿脫不了關係。

“派人傳信給廣州刺史陶侃,讓其查探清楚遼東軍在朱涯的一舉一動!”

……

自遷居薊城之後,羊獻容彷彿一下子來到了天堂,她顛沛流離了半輩子,也沒有最近一段時間過得瀟灑。在女兒司馬嫣家生活,雖然比不上在皇宮的錦衣玉食,然而卻能享受到只有普通人才有的平凡和寧靜。

在遼東,女兒司馬嫣雖沒能公開其公主身份,可她曾在遼東做過教書先生,頗受當地人敬重。再者司馬嫣又經常到衛府做客,與主母裴穎兒乃閨蜜好友,故而就算司馬嫣家資頗豐也沒人敢覬覦。

羊獻容很慶幸自己有個能幹的女兒,不然她真不知道該如何養大自己兒子。在遼東待得久了,羊獻容發現自己越來越看好遼東未來。

鎮北將軍衛朔在她心目中,絕對是不世出的奇才!

若當年的晉惠帝有衛朔一半本事,也不至於落了個那樣悲慘的結局。

羊獻容看得分明,將來隨着鎮北將軍權勢越來越大,晉室國祚必然不保。她與女兒司馬嫣,包括兒子劉熙,身爲‘前朝餘孽’若想活得舒服,必然要找個‘靠山’。

說到靠山,在遼東還有比衛朔本人還大的靠山嗎?羊獻容雖是女子出身,可畢竟歷經風雨,看問題自是比一般人要遠。她既把目標對準了衛朔,自然要想法設法撮合女兒的好事。

以羊獻容之精明,女兒的心思如何瞞得過她?

看到女兒情根深種的樣子,再想想日後遼東遠大未來,羊獻容暗暗打定了主意。

“嫣兒,今日母親準備幾道好菜,你去衛府請衛將軍夫婦到府上做客,自來到薊城後還沒好好感謝一下鎮北將軍。”

司馬嫣心中一動就要出去,可又想到衛朔整天忙公務,哪有閒暇到她府上來,身形不由一頓,黯然道:“母親,鎮北將軍很忙的,我們就不要去打擾他了。”

“你這是什麼話?!鎮北將軍是你我娘倆兒的救命恩人,請他吃頓飯感謝一下難道不是應該的嗎?怎麼能是叨擾呢?”

“不是呀母親,人家鎮北將軍很忙的,整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公務。”司馬嫣雖然萬分願意請衛朔吃飯,可她還是分得清輕重。

羊獻容微微一笑,來到女兒身邊,拉過司馬嫣芊芊玉手,語重心長道:“嫣兒是不是喜歡鎮北將軍?”

“哎呀!母親,說什麼呀?!”聞言司馬嫣面頰一紅,將螓首輕輕埋在母親懷中。

“其實說起來鎮北將軍真是良配!”羊獻容用手輕輕撫摸着女兒髮髻,嘴中輕聲道:“不管出於哪方面考慮,我都希望嫣兒能嫁給鎮北將軍,這樣不但你下半輩子有了依靠,未來你弟弟也不至於因身份而受到他人欺侮。”

“可……可是母親,女兒怎樣做才能得償所願?”司馬嫣一想起自己身份尚未公開,不禁對嫁給衛朔的前景感到黯然。

“嫣兒不用擔心,一切有母親做主。”羊獻容眼中精光一閃,喃喃自語道。(。)

第12章 拖!第92章 終至臨淄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1章 天顯異象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83章 清河公主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503章 過年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54章 誘敵深入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115章 襲擾戰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76章 漢奸錄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37章 偶遇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38章 赴約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37章 偶遇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40章 刀盾結合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457章 大戰之前
第12章 拖!第92章 終至臨淄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1章 天顯異象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83章 清河公主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503章 過年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54章 誘敵深入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115章 襲擾戰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76章 漢奸錄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37章 偶遇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38章 赴約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37章 偶遇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40章 刀盾結合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457章 大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