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徐兗變局

?在遼東忙着與羅馬簽署貿易協定時,兗徐兩州局勢卻又出現了變故。

徐龕反叛石勒以後,自稱爲兗州刺史,隨即領兵向西進擊濟北國,同時又因小人性情自私自利之故,竟派出人馬往東南寇掠徐州東莞郡。

徐兗局勢出現變故,讓江左上下意識到插手徐州的機會來臨。隨即王導向琅琊王舉薦泰山人羊鑑出任征討都督,其舉薦的理由是羊鑑出身泰山高門大族,與徐龕是同鄉,必能相機制之。

可惜琅琊王不是傻子,知道羊鑑是王敦舅舅,因此其看得分明,舉薦羊鑑必是王敦的主意,只不過是借王導之口說出來罷了。

隨着祖氏兄弟北伐徐州成功,不但琅琊王感受到來自徐州的威脅,連王敦亦不例外。雖說在制衡祖逖上,琅琊王與王敦利益是一致的,然而在掌控徐州上,二者卻存在巨大分歧。

琅琊王寧願維持現狀,也不可能任由王敦再掌控徐州,故而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王導的建議。

“啓稟大王,羊大人非將帥之才,不堪重任,請大王再選良才以赴徐州。”

正當琅琊王、王導爲出征人選爭論不休時,只見輔國將軍郗鑑站出來聲援琅琊王。郗鑑出身山東望族,曾經做過流民帥,只因其門第高貴,氣質出衆,又是隻身過江,才成爲當時少數深受琅琊王信任的流民帥之一。

郗鑑過江後順勢投靠了琅琊王,被其派到合肥坐鎮,充當制衡王敦的棋子之一。此次琅琊王將其召至建鄴,就是有意任命郗鑑爲兗州刺史,讓其都督兗州諸軍事。

“郗將軍此言差矣!羊大人泰山羊氏子弟,其家族中可是出過鉅平侯羊祜這樣的軍事奇才,若論軍事家學底蘊在場又有哪個家族敢自言超過羊氏?”

雖明知郗鑑說得都是實情,可王導仍然一意孤行,堅持讓羊鑑前往兗徐前線。王導的固執己見大大出乎了衆人預料,即便是琅琊王也被震驚了,他從未見過王導如此強硬。

其實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自王敦坐鎮武昌掌握了江東大半軍權後,琅琊王就漸漸疏遠了王氏兄弟二人。在這種情況下,王導自然要優先爲王家利益考慮,讓羊鑑領兵在外都是爲了鞏固王家權勢。

只有到了利益攸關之際,才真正能看出誰纔是江東真正的話事人!

就比如眼前,在王導的強烈堅持下,即便琅琊王再三反對,最終仍然由羊鑑掛帥出征。

建興五年,十月,琅琊王以左丞相名義任命羊鑑爲徵虜將軍、征討都督,親率徐州司馬兼任臨淮太守蔡豹、睢陵內史蘇峻、武威將軍侯禮等將領討伐泰山太守徐龕。

江左突然出兵北伐赫然打亂了整個兗徐局勢,不但引得以祖逖爲首的祖家軍上下警惕不已,就連襄國石勒同樣以戒備的眼光看着徐徐北上的江東軍。

可惜外界高估了羊鑑的本事,自其率軍抵達了前線之後,他根本不敢與入侵徐州的徐龕部接戰。只有徐州司馬、臨淮太守蔡豹率軍在檀丘小勝徐龕。隨後蔡豹請求羊鑑長驅進攻,可羊鑑膽小怕事卻堅決不同意。

檀丘失利以後,徐龕眼見晉室竟不再接納自己,不得已又重新打出反晉旗號,並派使者前往襄國,向石勒進獻擊敗江東聯軍,奪取徐州計劃。

而石勒根本不敢相信反覆小人徐龕說的話,隨即就以襄國面臨遼東威脅爲由表示不能派大軍支援,只派遣王步都率領三百騎兵先行試探,另派張敬率領騎兵爲後援。

然而出乎各方預料的是,王步都到了徐龕那裡以後,專橫跋扈不把徐龕放在眼裡,還奸*淫了徐龕的妻室。

王步都的橫行霸道,讓徐龕怒火中燒。

這時,張敬的部隊恰好開到了泰山郡附近。不禁讓徐龕懷疑張敬此來是偷襲自己,爲避免可能出現的禍患,再加上對王步都的仇恨,他趁機派兵誅殺了王步都以及三百名羯族騎兵,並再次向琅琊王請求投降大晉。

至此徐龕在短短的數月之間,連續在晉室與胡虜之間先後倒戈數次,其反覆小人行徑,引得各方側目。

可以說到了這地步,徐龕已讓外界徹底失去了對其基本信任。故而當琅琊王再次接到其降表時,不但沒有任何歡喜,反而惱火異常,恨其爲人反覆無常,不予接受,同時命令羊鑑、蔡豹等立即發起進攻。

同時在襄國的石勒得知徐龕斬殺了王伏都,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張敬暫且領兵駐紮在險要地帶,堅守待援,接着命令石虎率領四萬大軍前往討伐徐龕。

眼瞅着徐龕將被石勒所滅,江左北伐將一事無成,蔡豹建議羊鑑立即發動進攻,搶在石虎之前拿下泰山郡。

然而羊鑑畏敵如虎,不敢率兵北上,而有心出力的蔡豹因孤軍勢單隻能停下北進腳步。

當羊鑑畏敵不前的消息傳到建鄴後,琅琊王勃然大怒,好好的一個插手徐州的機會就這麼讓羊鑑浪費掉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幸虧刁協沒有被怒火衝昏頭腦,他對已經失去了理智的琅琊王勸道:“大王,北伐諸軍已經喪失了迅速佔領泰山的時機。目前天寒地凍,不如暫築深溝高壘,等到來年開春再行進軍。”

此時司馬睿對羊鑑已是惱恨至極,根本不聽刁協勸諫,執意下令羊鑑等出擊。

“不戰先退,將士士氣大喪,也會讓外界小覷我江東,因此這個時候決不能後退一步。”

當琅琊王要求進攻的諭令傳到下邳時,羊鑑仰仗背後有王敦支持,竟拒絕執行司馬睿諭令。

羊鑑此舉徹底激怒了琅琊王,隨着刁協上書,就順勢罷免了羊鑑官職,並降蔡豹爲折衝將軍,作爲先鋒以觀後效。

羊鑑犯下如此大的罪孽,最終僅僅是被罷免了官職,而沒有受到其他懲處。琅琊王不是不想重罰羊鑑,只是考慮到羊鑑出身高門又與王氏、皇室有姻親,只能免其死罪,以罷官去職草草了事。

另外王導也因爲舉薦不力,上書請求自貶。

司馬睿知道輕重,處罰了羊鑑已重重打擊了王氏,他立即將王導奏疏駁回。

面對行動迅速的石虎四萬大軍,徐龕自知負隅頑抗下去,只能是以卵擊石。再加上琅琊王不接受他的投降,最後爲了活命,徐龕狠下心將自己的妻兒送到襄國作爲人質,再次向石勒投降。

等江左結束了內部紛爭,再次準備進攻泰山郡時,對手已從徐龕變成了石虎。蔡豹自知不敵,而琅琊王又不願祖逖幫忙,故而爲了避免無謂傷亡,他連夜率部撤回下邳。

可就在撤退途中又遭到徐龕偷襲,丟失了大批糧草、軍械,若非駐守彭城的祖逖主動出兵接應,江東北伐大軍很有可能全軍覆沒。

誰也沒想到,此次琅琊王躊躇滿志想要藉着出征泰山之際插手徐州,結果前前後後忙活了近兩個月時間,不僅沒有消滅徐龕,反而損兵折將,大敗而回。

當大軍潰敗而逃的消息傳到建鄴後,琅琊王感到顏面無光,氣得暴跳如雷。

此次特意將能征善戰的祖家軍排除在外,除了像外界表明江左北伐故都、收復失地之決心外,就是想讓嫡系立點兒功勞,趁機在徐州北部安插棋子。

可誰知先是出了個畏敵如虎的羊鑑,緊接着大軍連敵人面都沒看到,就被石虎嚇得潰逃南奔,讓江左上下顏面頓失。

蔡豹失利又給了王氏機會,王敦立即上書琅琊王任命王舒都督青徐諸軍事。

琅琊王不甘心王氏插手徐州,只好將怒火撒在蔡豹身上。(。)

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23章 南下徐州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67章 再戰胡騎第21章 以鹽換船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17章 青島港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72章 鴻門宴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87章 雷霆萬鈞!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40章 刀盾結合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68章 離間敵人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55章 前奏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673章 在途中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8章 赴約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115章 襲擾戰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611章 東北劃界
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23章 南下徐州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67章 再戰胡騎第21章 以鹽換船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17章 青島港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72章 鴻門宴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87章 雷霆萬鈞!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40章 刀盾結合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68章 離間敵人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55章 前奏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673章 在途中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8章 赴約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115章 襲擾戰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611章 東北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