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

同時還得控制北方的人口,讓其不能增長過快,否則同樣都是人生人,肯定北方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也就更快。

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李藎忱想要做到後者,還得不斷挑起北方的爭端,然後從現在來看宇文憲和楊堅也意識到雙方在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徹底吞併對方,所以已經開始着重於積蓄力量,準備通過一戰定勝負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像之前那樣接連不斷的大規模衝突肯定會越來越少。

同樣是大戰,大規模會戰和連續不斷的小規模交戰,所帶來的傷亡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小規模的交戰中,可能雙方的傷亡情況很有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尤其是在斥候小隊的作戰中更爲常見,雙方的斥候隊伍本來的任務之一就是砍斷敵人的爪牙,所以對於對方的斥候從來都是斬盡殺絕,而大戰卻有所不同。

一支龐大的軍隊想要保持完整的戰力,戰損不能超過三成到四成,即使是精銳部隊,實際上也就只能承受戰損五六成的壓力,畢竟二分之一的死亡率就已經足夠讓心志堅定的人也感受到恐懼。

一支軍隊可以拆分開來作戰,可以化整爲零突入敵軍腹心,但是很難眼睜睜的看着敵人勢不可擋的壓上來、看着自己身邊的袍澤弟兄一個接一個的倒下。有的時候人性和人心就是非常神奇和難以捉摸的。

因此在大規模作戰之中,雙方的交戰時間長、交戰地域廣,但是並不代表戰損比就會高,當大軍支撐不住而崩潰的時候,實際上很多士卒是被抓住而不是被殺死,否則也不會有當初長平之戰以及秦末之亂中,白起和項羽這兩尊凶神坑殺降兵的史實。

一旦宇文憲和楊堅準備將以後的交戰方式從原來的小規模連續衝突變成大會戰,那麼就意味着北方的人口只會流動但是不會大規模的減少,反正不管這些青壯年流動到什麼方向,肯定不會流動到李藎忱這裡,因此南北的人口差距就依然會越來越大。

就算是李藎忱有翻天之能,也不可能真的能夠在每一場戰鬥中都扭轉這樣的兵力劣勢,尤其是現在他對於戰局的判斷已經完全不可能和以前那樣有足夠的歷史依據,所以接下來的戰鬥對於大漢來說註定了就是殘酷而慘烈的。

李藎忱是想要結束這亂世,但是他不可能真的有什麼仁慈之心,至少從現在來說,把北地的兵馬全部都趕盡殺絕纔是讓天下一統更快到來的最佳辦法。

“啓稟陛下,臣等已經商議多日,”蕭摩訶此時沉聲說道,“對北方的戰事,臣願獻三策,這也是臣和顧公諸位商議之後的結果。”

李藎忱跑出去逛了一圈,建康府中的文武大臣當然也都不是吃乾飯的,他們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解決眼前的僵局。

當即蕭摩訶伸手在輿圖上一指:“現在我大漢的制度改革已經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而軍中改革在前線各軍之中已經完全落實,後續新編各軍也在整頓,另外水師方面因地制宜,進行的改革稍有不同,皆已經報於陛下。”

李藎忱微微頷首,這個他當然是知道的,作爲優先改制的漢中諸軍,在這一次的西北之戰之中表現的非常突出,而對於水師來說,畢竟軍隊的構成框架和陸師有所不同,但是王昌和戚昕還是一點一點的落實下去。

畢竟在李藎忱的設想中以及現在的確在實施下去的計劃之中,水師都將在建設成爲一支規模龐大的海軍,而在長遠的未來,這一支海軍將會作爲東路進軍的決定性力量。

淮北防線已經固若金湯,想要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顯然是癡人說夢,所以李藎忱乾脆寄希望於水師,以求能夠通過水師越過淮北防線,從海上直撲青州。

而蕭摩訶緊接着說道:“現在要在我們已經有的框架下組建新的軍隊,尤其是要把一支支隊伍填充進去,把還沒有接受整編的南中各部、嶺南各部轉化爲實際的戰力,這樣就可以頂替留守後方的兵馬,甚至作爲後備開赴前線。”

頓了一下,蕭摩訶補充一句:“但是這樣的兵力整編肯定是要在農耕以及工坊生產都不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我們要儘可能的給予每一個青壯年足夠的行軍和陣列訓練,做到全民能戰能耕。”

“耕戰,國家之本也。”戶部尚書駱牙此時開口說道,“戶部上下已經統計了十年來的南方各地歲收變化,以爲陛下參考。”

粗略的掃了一眼駱牙呈遞上來的厚厚的奏章,李藎忱不由得感慨一聲。自從侯景之亂以來,江南元氣大傷,再加上十多年前的華皎之亂以及後來的淮南之戰,江南好不容易再積澱下來的家底也幾乎消耗的差不多了,以江南百姓爲主的軍隊消耗的七七八八,自然也就把江南的青壯年勞力也消耗掉了,以至於長期以來江南的城鎮密集度甚至都比不上嶺南。

一直到李藎忱把南陳取而代之,江南的歲收纔開始有所起色,這個歷史上華夏民族千年來最繁華的腹心之地,終於再一次開始展現其強大的生產能力。

不管怎麼說,南方的水土的確更容易生產出來更多的魚米以供養人口,當更往南的地方,糧食的產量也就更高,另外還有更多種類的水果和珍奇異獸,所以也更容易養活人。

有的時候李藎忱認爲越往南的國家越是難以崛起,很有可能就是因爲悶熱的環境和充足的糧食讓他們過於懶散,比如後世赤道沿線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崛起的大國,而在華夏古代,南方的王朝一般也都是偏安之後被征服。

除了在體型上存在差距之外,更主要的還是因爲南方的富足讓他們並不想成爲“戰鬥民族”,而是更貪圖享樂、沉溺於安逸的環境之中,而在北方的寒風之中瑟瑟發抖的遊牧民族,自然也就更希望能夠征服別人以獲得更多的糧食。

溫飽,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不基於溫飽好日子談別的,都是耍流氓。

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二十章 殺機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五百章 天降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十三章 優勢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五章 山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
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二十章 殺機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五百章 天降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十三章 優勢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五章 山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