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將老當益壯

嬴小政手臂痊癒的時候, 吳郡又開始忙碌夏收了。

今年收成仍舊不錯。龐大的運糧船隊浩浩蕩蕩逆流而上,開向關中。

鄭國已經修好了廣陵城附近的供水工程。此次他將和運糧團隊一起前往咸陽,在關中修水渠。

朱襄都給他把名字想好了, 就叫鄭國渠。

鄭國走時依依不捨, 眼巴巴看着邗溝的方向。

他非常想重新修通邗溝, 溝通淮水和長江。

可那片地方還是南楚國的地盤,他沒法去修。

鄭國不僅想疏通邗溝, 還想把淮水和黃河連起來,貫通南北水道。

朱襄聽着鄭國的雄心壯志眼皮子直跳, 在嬴小政躍躍欲試的話還沒說出口前,率先截斷:“不, 政兒你不想!”

嬴小政:“……”我還沒說想什麼呢。舅父真煩人。

朱襄趕緊把鄭國及其老夥伴們舉薦走了, 免得他們天天圍繞在嬴小政身邊吹噓南北大運河。

雖然鄭國被舉薦走了, 嬴小政心裡還是埋下了一顆南北大運河的種子。

他開始學習水利知識,計算如果他要開鑿黃河到長江的大運河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又能創造多少效益。

嬴小政認爲, 這運河是一定要開鑿的。

黃河是中原腹地,長江是他和舅父好不容易開發出來的寶地。

待他當秦王之後,南秦郡離秦國腹地太遠, 很可能重新脫離秦國掌控。

只有把黃河和長江水道連起來, 加強南北溝通, 秦國才能將南秦郡這一片產糧地牢牢控制在手中。

同時嬴小政也有了雙都計劃。

西周時其實就是雙都, 一在鎬京,一在洛陽。鎬京就離咸陽不遠。

所以中原諸國說秦國是與戎狄雜居的蠻夷,雖然這是事實,但秦國是不認的。我大秦龍興之地,怎麼能叫蠻夷?

待秦國統一天下後, 肯定也不能只有一個都城。

按照傳統,嬴小政應該將洛陽作爲東都。

但如果將洛陽作爲東都,南北運河最好繞道洛陽,這樣才能給洛陽供糧。這樣運河就會繞很大一個彎子。

嬴小政在地圖上看了許久,視線落在了自己所在的吳郡。

其實……也不一定西都和東都,北都和南都不也挺好?吳郡有他太多的心血,是他現在,也是將來唯一親手打造出來的繁榮城池。

嬴小政骨子裡就帶着霸道,自己的東西護得十分緊,無論是權力,還是其他什麼。

他對立活着的皇后一事十分牴觸的原因並非只是因爲趙姬,而是因爲“外戚”和“後宮干政”。

或者說不僅是“後宮干政”,所有分潤他手中權力的“干政”他都很厭惡。

一個大事小事一把抓,看奏章看得手臂疲勞過度得吊脖子上的千古一帝,可想他心中過分龐大對自己所有物的佔有慾。

所以吳郡這完全屬於嬴小政的地盤,在他心中地位可想而知。

“修南北運河貫通南北江河,如果可能,再修運河連通渭水和漢水。”嬴小政看着地圖道,“這樣咸陽就有兩條水道可以供糧。”

嬴小政自言自語的時候,朱襄揹着手站在窗戶後面,輕輕嘆了口氣。

他就知道,只要嬴小政想到了運河的作用,就不會那麼容易打消他挖運河的念頭。

隋唐之前,黃河中下游的泥沙淤積不嚴重,從長安可以直接從淮水到黃河入海。

因秦漢和隋唐兩個封建王朝最鼎盛的階段都在咸陽/長安建都,幾百年的人口膨脹導致附近森林被大規模砍伐,至唐高宗起,長安附近水土流失已經較爲嚴重。

唐朝中後期爲了保證渭水和黃河中下游通航,每年都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疏通。

到了北宋,因長安變成了邊疆,幾乎被北宋廢棄,北宋不再花力氣保護渭水流域的環境。渭水流域的森林成了北宋最大的木材來源地,渭水從此以後徹底失去了通航的能力。

易回河之後,黃河中下游的通航能力也徹底失去。

後來明朝想要重回漢唐,希望能返回長安時就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渭水和黃河能通航,那裡才能是漢唐的長安。

現代治理渭水和黃河最終的目標就是恢復渭水和黃河的通航,這樣就能讓文明故地重新煥發生機。

但積重難返,即便中國的基建已經很強大了,仍舊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寄希望於百年計劃。

現在秦朝都還未建立,渭水流域和黃河流域的繁榮纔剛開始。

漢水也還沒有遇到那場改道的地震,淮水也還沒有經歷黃河奪淮入海。

如果真的能將漢水、淮水、長江、黃河連起來,形成一個全部能通航,有個入海口的龐大矩形水道……

朱襄深呼吸了一下,走到門前,推門進去。

嬴小政立刻慌慌張張想藏起地圖。

“別藏了,我早就看見了。”朱襄道,“我知道無法打消你的念頭。先訂個計劃,徐徐圖之。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先疏通邗溝,再治理渭水和黃河,再貫通黃河和淮水。打通淮水和渭水非常難,你可以交給下一代。”

嬴小政立刻道:“下一代?我不信任下一代!”

朱襄嘆氣:“政兒啊,不管你信不信任,大秦終究是要交給下一代。若你因不信任就不好好培養,那大秦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模樣?你是想大秦敗在你的孩子手中嗎?”

嬴小政像是屁股上按了彈簧似的,從椅子上蹦了起來:“舅父,不許胡說!”

朱襄道:“居安思危,才能走得更遠更安穩。不會吧政兒,難道你的器量小到連最壞的可能都不敢想?”

看着舅父那一副可憎的嘴臉,嬴小政氣得牙癢癢。

他在心裡道,扶蘇就算是再沒用,但好歹也是個勇武有仁名之人,還有蒙家兄弟和李斯輔佐,怎麼可能二世而亡。

哪怕夢境中的秦朝確實有很多問題,百年國運還是沒問題吧?

看着嬴小政的表情,朱襄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兩人雖然沒有坦白彼此的金手指,但也心照不宣地猜到了大半。

至少朱襄知道,嬴小政大概是知道扶蘇的。

因爲嬴小政很小的時候學《詩經》,就在給扶蘇取名的那句詩上畫了個大大的叉。

待他畫了叉之後又哭着來找自己,說要把叉洗掉。

確實秦朝滅亡根源在於“令黔首自實其地”的土地政策放棄了土地在分配,保留了六國根基,埋下了火|藥桶;過重的徭役加速了秦朝的崩潰;遲遲沒有確立繼承人,導致胡亥陰謀上位是引|爆線。

但遲早滅亡和二世而亡是兩回事,“秦可能無百年國運”和“始皇死後年嘎掉”更是兩回事。

章邯拉着幾十萬驪山囚徒都能差點把六國叛軍打崩,只是遇到項羽開掛。

如果沒有胡亥那個傻叉,再加上蒙恬爲將,丞相李斯和馮去疾搞後勤,項羽拿頭打。

史記記載,“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這纔是項羽破釜沉舟能一舉擊敗幾十萬秦軍的最主要原因。

看看漢武帝晚年把戶籍玩崩二分之一,出了個漢宣帝還能給西漢續一波命。秦朝雖然內憂外患,但換成其他秦公子,未必不能出一個秦太宗秦宣帝。

就算秦朝還是分裂了,也說不定還有個秦光武帝呢。

嬴小政即使看到了夢中秦朝的弊病,顯然也不認爲秦朝會火速崩潰。

年是個什麼概念?打韓國都打了一年!

朱襄回憶嬴小政遇到一點小事就喜歡哭的幼年時候,表情回味又遺憾。

好懷念政兒哭唧唧來找舅父親親抱抱求摸摸了。

我那麼軟糯懂事的大可愛外甥,怎麼保質期那麼短呢?

嬴小政一看朱襄的表情,就知道舅父沒想好事。

他沒好氣道:“秦不可能二世而亡。”

朱襄道:“那你就好好培養你的繼承人,別一把年紀了都沒有把繼承人定下來,讓他人鑽了漏子。”

嬴小政:“……”

嬴小政走到朱襄面前:“舅父……”

朱襄:“嗯?”

嬴小政表情變幻了幾下,問道:“秦不會真的是二世而亡吧?”

朱襄微笑:“你猜?”

嬴小政冷哼了一聲,道:“我不猜!反正和我沒關係!”

正好今天晚上又到了在夢中學習的時間,他要問問大嬴政,秦朝是不是二世而亡了!

朱襄幫嬴小政把地圖收好,道:“總之,要耗費大量民力的事,徐……”

“徐徐圖之,徐徐圖之,”嬴小政沒好氣道,“我的耳朵都要被舅父念出繭子了。我不想再聽到‘徐徐圖之’這四個字!”

朱襄道:“好吧。那雪姬給你做了新衣服,叫你去試穿。”

嬴小政拉着朱襄就跑:“不早說!快點,別讓舅母等急了!”

朱襄:“哎,慢點!這麼大了怎麼還是毛毛躁躁?”

嬴小政換上了新衣,並在琢磨修運河的計劃時,秦王子楚展露了他的鋒芒,重啓了大秦征服天下步伐。

六月,秦王子楚以信平君廉頗爲主將攻打韓國,短短月之內,連拔韓國十座城池。

韓王一邊向諸國求助,一邊向秦國派出使臣,願意獻出南陽諸城,請秦國退兵。

秦國重新露出獠牙,讓六國都惴惴不安。

但惴惴不安之後,他們卻沒有什麼動靜。

秦昭襄王攻伐天下的時候,六國也沒有太大的動靜。

六國是六個利益不同,大部分時候彼此爲敵國的國家。要讓他們在秦國展露獠牙時就同仇敵愾,實在是太爲難他們了。

韓國派出使臣求援時,其他五國還在猶豫救不救,怕引火上身。

離韓國最近的魏國中,魏王自信陵君自縊後纏綿病榻,魏相不敢專斷;

楚王正在修仙,李園得了秦國使臣的豐厚賄賂,不僅不救援韓國,還想趁此機會出兵要些好處;

趙國倒是想出兵,但趙王剛派出軍隊去攻打燕國,現在軍隊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至於燕國,他在被趙國打;齊國……不說了,齊王是不會動的。

韓王和韓臣舉目四望,居然彷彿望到了自己亡國的盡頭,找不到破局的希望。

此刻,韓都新鄭城中,已經門可羅雀的張家多了一些人。

他們圍繞在張家還年少的二子張良周圍,氣氛非常沉重。

張勝匆匆趕回家看到這一幕,嘆了口氣:“良,你要做什麼?”

張良道:“我要親自去楚國請求楚王出兵。”

張勝沉默了許久,又嘆了口氣:“你不是請求楚王出兵,是請求楚相出兵。”

張良搖頭:“不,我是請求楚王出兵。雖然楚王不理朝政,但楚王只要想出兵,楚相無法阻攔他。”

張勝道:“你可有把握?”

張良苦笑:“我倒是有把握說動楚王出兵,但我沒有把握韓國堅持到我說動楚王那一刻。直到現在,韓王還沒有下定決心抵擋。”

張勝再次沉默。

他難得不顧形象,一撩衣襬,坐在張良身邊:“良,你說動楚王后,如果韓國已亡,你就南下尋朱襄公吧。”

張良翻白眼:“尋太子政?被他嘲笑嗎?”

張勝聲音提高:“良!”

張良深呼吸,扭頭道:“我知道,兄長想讓張家留一後人,延續門扉。”

弟自幼身體不好;兄長沒有在父親離世時隱居,選擇了在朝堂做官,就不能輕易背離韓國,否則張家的名聲不保。

所以能逃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

還不如兄長當時隱居,留下自己爲韓國殉葬呢。張良痛苦地想。

張良離開秦國時,本來躊躇滿志。

以張家的權勢和韓王對張家的信任,他以爲自己想要做出一番成就應該不難。

秦國再強大,也沒有六國加起來強大。他願意成爲那個新的合縱之人,領着六國聯軍把秦國重新逼入函谷關內。

但很快,他的夢想就破碎了。

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18章 烤土豆蘸鹽第146章 空蕩蕩酒壺第65章 彩頭餃子宴第127章 蓮子銀耳羹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218章 滅六國號角第57章 粟米酒醉雞第47章 藺相如戒尺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237章 瓦解五國軍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258章 荀子獻計謀第268章 番外一第238章 李牧大危機第186章 已然來不及第165章 直轅戰意義第242章 念來存故人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171章 手撕烤雞肉第194章 秋後烤紅薯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50章 太醫安神藥第126章 白水煮雞蛋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196章 桂花甜點宴第37章 落雪裹塵泥第49章 果醬千層糕第177章 泡白菜蘿蔔第241章 暫不定諡號第253章 秦王政謀劃第130章 對東甌好意第176章 問晉公後人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1章 羊奶稻米羹第26章 木筒涼河水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64章 荀子木柺杖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22章 泥土沾穗粒第137章 煙筍燒牛腩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55章 荷葉叫花雞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247章 太子抓週宴第255章 秦王繞柱走第5章 始皇童子尿第90章 鹹菜薰香腸第232章 屋漏連夜雨第247章 太子抓週宴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265章 論跡和論心第137章 煙筍燒牛腩第81章 水患後釘螺第126章 白水煮雞蛋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117章 糖漬南瓜幹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164章 義戰不義戰第199章 兄友弟也恭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173章 大哭熊孩子第204章 妄議相國位第100章 竹筍乳鴿粥第236章 長平郡死戰第180章 新鮮全魚宴第77章 浮燈煙花火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232章 屋漏連夜雨第11章 始皇長生丹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124章 五香滷兔頭第148章重騎兵糧草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221章 諸老將請戰第56章 蔗糖蒸橙子第176章 問晉公後人第65章 彩頭餃子宴第167章 趙姬訴無辜第34章 老翁唾沫水第182章 食肆遇學生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97章 豬油酸菜面第137章 煙筍燒牛腩第98章 肉片澆鍋巴第217章 中原有大菽第6章 黃米紅棗糕
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18章 烤土豆蘸鹽第146章 空蕩蕩酒壺第65章 彩頭餃子宴第127章 蓮子銀耳羹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218章 滅六國號角第57章 粟米酒醉雞第47章 藺相如戒尺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237章 瓦解五國軍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258章 荀子獻計謀第268章 番外一第238章 李牧大危機第186章 已然來不及第165章 直轅戰意義第242章 念來存故人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171章 手撕烤雞肉第194章 秋後烤紅薯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50章 太醫安神藥第126章 白水煮雞蛋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196章 桂花甜點宴第37章 落雪裹塵泥第49章 果醬千層糕第177章 泡白菜蘿蔔第241章 暫不定諡號第253章 秦王政謀劃第130章 對東甌好意第176章 問晉公後人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1章 羊奶稻米羹第26章 木筒涼河水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64章 荀子木柺杖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22章 泥土沾穗粒第137章 煙筍燒牛腩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55章 荷葉叫花雞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247章 太子抓週宴第255章 秦王繞柱走第5章 始皇童子尿第90章 鹹菜薰香腸第232章 屋漏連夜雨第247章 太子抓週宴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265章 論跡和論心第137章 煙筍燒牛腩第81章 水患後釘螺第126章 白水煮雞蛋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117章 糖漬南瓜幹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164章 義戰不義戰第199章 兄友弟也恭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173章 大哭熊孩子第204章 妄議相國位第100章 竹筍乳鴿粥第236章 長平郡死戰第180章 新鮮全魚宴第77章 浮燈煙花火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232章 屋漏連夜雨第11章 始皇長生丹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124章 五香滷兔頭第148章重騎兵糧草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221章 諸老將請戰第56章 蔗糖蒸橙子第176章 問晉公後人第65章 彩頭餃子宴第167章 趙姬訴無辜第34章 老翁唾沫水第182章 食肆遇學生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97章 豬油酸菜面第137章 煙筍燒牛腩第98章 肉片澆鍋巴第217章 中原有大菽第6章 黃米紅棗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