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張頜和他相關的女人(下)

馬謖依傍險要的南山紮寨,沒有下山佔據城池。

張郃斷絕了他取水的道路,然後發起進攻,大敗馬謖。這就是著名的“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許多地方戲都會演這一出。

南安、天水、安定各郡反叛魏國響應諸葛亮,張郃領兵平定了這幾處地方。

曹叡(rui)下詔說:“賊寇諸葛亮率領巴、蜀的烏合之衆,遇上了猛虎一樣的我軍將士。將軍你披肩甲、執利器,攻無不克,朕要嘉獎你的大功,增加你的食邑一千戶,連同一千的賞賜共計四千三百戶。”

諸葛亮那邊斬馬謖,曹叡這邊賞張郃。

實際上,史書中有一項賞賜沒有記載,就是,從三處擄來的少女,分賞給張郃的部下將官,將官們選最爲好看的,回贈給張郃。

張郃笑納三名爲近侍,其中有一個給他生了一個男孩,正史對此沒有記載。

…… ……

當時司馬懿在荊州治理水軍,打算沿着沔水進入長江討伐東吳,曹叡下詔命令張郃統帥關中的部隊接受司馬懿的指揮。

張郃到達荊州時,正趕上冬季水淺,大船不能行進,於是回師方城駐紮。公元229年(太和三年),諸葛亮再次出祁山,對陳倉發動猛烈進攻。

曹叡派驛馬召張郃到京師,還親自到河南縣城,設置酒宴爲張郃送行。

曹叡派遣三萬士兵以及武衛、虎賁兩營的勇士護衛張郃,還問張郃:“等將軍到了前線,諸葛亮會不會已經佔領了陳倉?”

張郃知道諸葛亮孤軍深入,不會攜帶太多的糧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說:“估計臣還沒到前線諸葛亮就已經撤走了。臣屈指計算,諸葛亮的糧草支撐不了十天。”

張郃在這裡,創造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屈指可數”。《三國志》對此有過專門的記載。

張郃晝夜行軍到達南鄭,諸葛亮果然撤退了。曹叡詔令張郃回師京城,任命他爲徵西車騎將軍。

張郃用兵機變無雙,懂得戰術變化,擅於安營佈陣,根據地形佈置戰略戰術,沒有他預料不到的情況,從諸葛亮起的蜀國大將都非常忌憚他。

張郃雖然是武將,卻喜歡同儒士交往,曾經推薦同鄉卑湛,說他通曉經學,品德高尚。

曹叡下詔說:“從前祭遵當將軍的時候,奏請設置五經大夫,即便在軍營中,也和儒士進行唱詩、投壺的遊戲。現在將軍您統軍在外,在內還注意維護朝廷的禮儀。朕非常讚賞將軍的美意,准許提拔卑湛爲博士。”

那時的“博士”是官銜吆。

太和五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詔命張郃統領衆將到略陽迎擊,諸葛亮退守祁山,張郃追到木門谷,與蜀軍交戰,飛來的箭矢射中了張郃右膝(箭簇荼毒。別說諸葛亮沒有陰招),張郃陣亡。據《魏略》記載,是司馬懿強行命令張郃追擊的。

朝廷賜給他壯侯的諡號,他的兒子張雄繼承了他的爵位。

張郃征戰多年,屢立戰功,明帝分給他食邑,封他的四個兒子爲列侯,賜給他的小兒子(估計就是那個近侍少女所生)關內侯的爵位。

…… ……

張郃降曹的歷史意義:

張郃降而後袁軍潰,更進一步可以理解爲張郃的投降是袁軍崩潰的重要原因。

烏巢被燒,袁紹敗局雖成,然而也應該是“餘糧盡軍心散”之後的事,事實上卻是在烏巢被燒瞬間,這樣龐大的軍隊頓時土崩瓦解,張郃在此時起了幾乎是關鍵的作用。

曹操火燒烏巢之時,《郃傳》說,“(袁)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曹操)營,不能下。”

這裡所領“重兵”的無疑是張郃、高覽,二人的突然投降,使得袁紹的這支“重兵”或降或逃,一下子煙消雲散,受烏巢之火與重兵覆沒的雙重打擊,袁軍才馬上軍心散亂以至崩潰。否則若是袁紹糧盡前全軍死戰,曹操方即使勝利也要付出相當大的傷亡。

…… ……

有人說,張郃之死,是司馬懿的陰謀:

以往,張郃和司馬懿在戰略、戰術上發生過分歧,這一次又是司馬懿欲以全部主力增援祁山前線,而張郃建議分出前後軍以防諸葛亮來襲。結果,雖然蜀軍此時獲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是,最終諸葛亮還是因爲糧盡,無法繼續作戰,被迫撤退。

《三國志•張郃傳》:“(張)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張)郃膝,薨(hōng),諡曰壯侯。”

這是較正式的說法,然而卻是爲司馬懿隱諱了部分實情。

《魏略》記載:“亮軍退,司馬宣王(司馬懿)使(張)郃(追擊),(張)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難道司馬懿不知道這個兵法嗎?還是知道,爲了陷張郃於死地而故意爲之呢?)宣王不聽。(張)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也就是說,張郃與司馬懿發生了最後一次爭執,最終導致張郃喪失了性命。

諸葛亮以性格謹慎而聞名,很難想象在撤退中會露出破綻,或不設伏兵,任其敵軍追擊。張頜主張不追擊,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司馬懿不聽,強迫張頜追擊。

難道說司馬懿是不知道諸葛亮的個性?還是被失敗衝昏了頭腦,結果在張頜面前顯得有些歇斯底里的固執?這樣的追擊,實際上是將張郃置於必敗之地,甚至是死地。

張郃對此一定有所覺悟,然而主將有強令,他儘管“不得已”,還是得遵命,而這一次的情況,又被他自己預料中了。與同一個人發生這麼多次爭執,在司馬懿一生中是僅見的,而幾乎每一次都是被張郃所料中。

自張郃一死,全魏就再未出現在智計上使司馬懿處於劣勢的人。

陳壽對張郃的評價是:“(張)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這樣的智將,在朝野內外有着崇高聲望,甚至爲諸葛亮所深深忌憚。但同時也難免爲猜忌多疑的司馬懿所忌。

更明顯的是,此戰中張郃所料皆中,而司馬懿先有上邽之失,後有祁山之敗,一旦宣揚到朝廷上,勢必會動搖他今後的地位。於是,在諸葛亮退兵,魏國勝局已定的情況下,木門口追擊戰很可能是司馬懿借刀殺人之計。

由於最終的勝利,魏明帝也不便對大將之死再追究責任。司馬懿在此戰中出現這麼多失誤,還喪了大將張郃,卻依舊得到厚賞。

可是,張郃之死令魏明帝悲痛不已。“帝惜(張)郃,臨朝而嘆曰:‘蜀未平而(張)郃死,將之若何!’司空陳羣曰:‘(張)郃誠良將,國所依也。’”。

由這段對話可見,張郃被明帝和重臣們視爲國之支柱,他的死,是魏國重大的損失。

張郃葬於木門峽谷中。時至今日,木門峽谷中仍存有張郃坪、張郃墓。

張家坪(原名張郃坪)位於木門道峽谷東側,爲諸葛亮與魏將張郃作戰時的埋伏之處。峽谷西側爲十悄地樑,其下有諸葛亮拴馬之處的拴馬灣。峽谷低處有一小山石,成橢圓形,名曰“石鼓”。另外離石鼓不遠處有一土堆小丘,形如巨鍾,故稱“土鍾”。

084 孫大姑(一更)268 龐林會妻271 祖孫祭董卓惡行013 大虎亂堂(下)207 以數錢爲樂的王戎033 甄芙(宓fú)(四)164 自謂鳳凰同體093 仲姬一支絕(一更)216 也算是駙馬(下)101 孫霸的劉王妃(二更)039 曹操怨妻丁夫人235 周瑜和他身邊的女人(下)260 姜敘之母099 何姬不懂深淺122 馬超和他相關的女人(下)216 也算是駙馬(下)041 歌舞伎王后卞氏(中)043 孤兒環夫人217 淮南第一叛:王凌064 道教薰陶下的王妻086 史料中的美人計(三更)218 淮南第二叛:毋(Guàn)丘儉065 張夫人的影響力180 司馬昭和他相關的女人(中)173 司馬懿和他相關的女人(四)149 文丑和他相關的女人016 “人啊人……”121 馬超和他相關的女人(中)036 常向丈夫推薦美人的美人002 何以“黃髮黑色”?260 姜敘之母222 張緝與女兒榮辱與共049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二)254 虛構和史籍中的徐庶老母081 馬超的女兒197 衛瓘不能辭榮善終(下)169 補棋大將曹仁(下)224 “簡郎”057 敗家的皇太后098 吳史中首位殉情的王妃233 周瑜和他身邊的女人(上)118 關羽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57 諸葛亮的兩個姐姐250 縱容續妻的全琮(cóng)045 曹操第八至第十二個妻妾142 龐德和他相關的女人138 張頜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94 美男石苞008 張布的兩個軸女兒040 歌舞伎王后卞氏(上)245 孫堅的正野史姊妹夫人134 夏侯淵和他相關的女人(下)056 曹芳的其他嬪妃050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三)007 糜夫人迷了261 “遠志”,不“當歸” 262 “先主”280 關注女人,重視女人168 補棋大將曹仁(上)052 嫁女079 小說殺董貴人143 甘寧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18 淮南第二叛:毋(Guàn)丘儉018 三義救主婦261 “遠志”,不“當歸” 262 “先主”035 白玉般的美人169 補棋大將曹仁(下)120 馬超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71 祖孫祭董卓惡行209 巧兒的庶子205 賈充的妻女260 姜敘之母241 陸遜和他身邊的兩個女人(中)275 效顰的馮方女076 唐姬悲歌195 以破姦情案留名於史的胡質216 也算是駙馬(下)145 甘寧和他相關的女人(下)241 陸遜和他身邊的兩個女人(中)189 司馬倫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71 祖孫祭董卓惡行264 劉璋的流盲行爲155 鄧艾和他相關的女人(五)097 孫慮之妻111 呂布和他相關的女人(四)253 三國第一大賢女蔡文姬008 張布的兩個軸女兒195 以破姦情案留名於史的胡質046 曹操的第十三至第十六個妻妾063 命殞銅雀臺202 皇親杜預(上)015 助力太子夫君132 夏侯惇(dūn)和他相關的女人070 正其肆裡的雜貨285 鮑三娘魂赴法蘭西 286 女烈186 老守一妻,終身魏臣272 孔融女年幼不懼死008 張布的兩個軸女兒057 敗家的皇太后158 李典無妾,但有私生子070 正其肆裡的雜貨
084 孫大姑(一更)268 龐林會妻271 祖孫祭董卓惡行013 大虎亂堂(下)207 以數錢爲樂的王戎033 甄芙(宓fú)(四)164 自謂鳳凰同體093 仲姬一支絕(一更)216 也算是駙馬(下)101 孫霸的劉王妃(二更)039 曹操怨妻丁夫人235 周瑜和他身邊的女人(下)260 姜敘之母099 何姬不懂深淺122 馬超和他相關的女人(下)216 也算是駙馬(下)041 歌舞伎王后卞氏(中)043 孤兒環夫人217 淮南第一叛:王凌064 道教薰陶下的王妻086 史料中的美人計(三更)218 淮南第二叛:毋(Guàn)丘儉065 張夫人的影響力180 司馬昭和他相關的女人(中)173 司馬懿和他相關的女人(四)149 文丑和他相關的女人016 “人啊人……”121 馬超和他相關的女人(中)036 常向丈夫推薦美人的美人002 何以“黃髮黑色”?260 姜敘之母222 張緝與女兒榮辱與共049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二)254 虛構和史籍中的徐庶老母081 馬超的女兒197 衛瓘不能辭榮善終(下)169 補棋大將曹仁(下)224 “簡郎”057 敗家的皇太后098 吳史中首位殉情的王妃233 周瑜和他身邊的女人(上)118 關羽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57 諸葛亮的兩個姐姐250 縱容續妻的全琮(cóng)045 曹操第八至第十二個妻妾142 龐德和他相關的女人138 張頜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94 美男石苞008 張布的兩個軸女兒040 歌舞伎王后卞氏(上)245 孫堅的正野史姊妹夫人134 夏侯淵和他相關的女人(下)056 曹芳的其他嬪妃050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三)007 糜夫人迷了261 “遠志”,不“當歸” 262 “先主”280 關注女人,重視女人168 補棋大將曹仁(上)052 嫁女079 小說殺董貴人143 甘寧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18 淮南第二叛:毋(Guàn)丘儉018 三義救主婦261 “遠志”,不“當歸” 262 “先主”035 白玉般的美人169 補棋大將曹仁(下)120 馬超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71 祖孫祭董卓惡行209 巧兒的庶子205 賈充的妻女260 姜敘之母241 陸遜和他身邊的兩個女人(中)275 效顰的馮方女076 唐姬悲歌195 以破姦情案留名於史的胡質216 也算是駙馬(下)145 甘寧和他相關的女人(下)241 陸遜和他身邊的兩個女人(中)189 司馬倫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71 祖孫祭董卓惡行264 劉璋的流盲行爲155 鄧艾和他相關的女人(五)097 孫慮之妻111 呂布和他相關的女人(四)253 三國第一大賢女蔡文姬008 張布的兩個軸女兒195 以破姦情案留名於史的胡質046 曹操的第十三至第十六個妻妾063 命殞銅雀臺202 皇親杜預(上)015 助力太子夫君132 夏侯惇(dūn)和他相關的女人070 正其肆裡的雜貨285 鮑三娘魂赴法蘭西 286 女烈186 老守一妻,終身魏臣272 孔融女年幼不懼死008 張布的兩個軸女兒057 敗家的皇太后158 李典無妾,但有私生子070 正其肆裡的雜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