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第十個兒子曹林生於200年,卒於256年,享壽56載(也不小)。
太和六年(232)封爲沛王。
關於他沒有搜到什麼,只說他的孫女長樂亭主嫁給了“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爲妻。別的,再就沒有了。
…… ……
曹操第十一個兒子曹袞(gǔn),魏文帝曹丕異母弟,母杜夫人。
曹袞少年時喜好學習,十幾歲時能寫文章。每次讀書,文學官和左右侍從常常恐怕他因爲精力損害得病,屢次勸他停一下,但他性情喜歡讀書,不能中止。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袞受封平鄉侯。
就藩後崇尚節儉,敦促妻妾紡線織補,形成習慣,成爲家屬日常的事務。
少見。
作爲一個藩王,督促妻妾“紡線織補”,這還是頭一次聽到過。同時,也說明他和他妻妾之間的關係。
曹袞著有文章共兩萬多字,雖才華不如其兄陳思王曹植,但對此的愛好與他相同。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改封爲東鄉侯,同年又改封爲贊侯。
黃初二年(221年),進封爵位爲贊公,官員屬下都向他祝賀,曹袞說,“我生長在深宮之中,不知收種莊稼的艱難,有很多驕奢逸樂的過失。各位賢者已經慶賀了我的喜慶事,也應該輔助我彌補缺陷。”
坦誠、謙遜,這孩子有發展!
曹袞的兄弟們每次遊玩娛樂時,他卻獨自深思經典。
文學官和防輔(三國時魏國官名,設於諸王的封國之中,以監察諸王的行動)們互相商議說,“我們接受詔令考察贊公的舉止,有了過失應當奏報,有了好事也應當奏報,不能隱瞞他的美好!”
於是一同上表稱讚陳述曹袞的美好。
曹袞知道後,極爲驚懼,他責備文學官說,“自己提高修養,堅守貞操,不過是普通人的行爲罷了,但各位卻報告給上面知道,這恰恰是爲我增加負擔和拖累。並且,如果有善言善行,何必擔心別人不知道,卻急忙一起這樣做,這對我可沒有好處。”
曹袞的警戒、慎重一向如此。
黃初三年(222年)三月初一日,曹袞被封爲北海王。黃初四年(223年),改封爲贊王。黃初七年(226年),又改封爲濮陽王。太和二年(228年),曹袞到封地就國。太和五年(231年)冬天,曹袞回京朝見魏明帝曹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爲中山王。
曹袞前來朝見魏明帝時,違犯了京都的禁令。
主管官員上奏批評曹袞。
魏明帝下詔說,“中山王素來恭敬謹慎,偶然來到這裡,還是用評議帝王親屬的規則來評判這事吧。”
主管官員固執己見,魏明帝曹叡只得下詔削減曹袞兩個縣、七百五十戶的封邑。
曹袞憂慮害怕,告誡命令屬下官員要更加謹慎。魏明帝讚賞曹袞的心意,在青龍二年(234年),恢復他之前所削減的兩個縣的封地。
青龍三年(235年)秋天,曹袞患病,魏明帝下詔派遣太醫爲他看病,殿中、虎賁帶着手書的詔令和賞賜的珍貴膳食相跟隨,又派遣太妃、沛王曹林一起去探視病情。
曹袞病得很厲害,他對屬下官員說:
“我缺少德行,愧受天子的恩寵,現在我的生命將要走到盡頭了。
“我喜歡儉樸,但朝廷有臨終報告的制度,作爲全國遵行的法典,你們必須執行。
“我氣斷的時候,從停放靈柩到下葬,務必遵奉詔書的命令。
“過去衛國大夫蘧瑗(qúyuàn)埋葬在濮陽,我看到他的墳墓,常常想到他遺留的風範,希望依託於賢人的靈魂長眠地下,營造我的墳墓的界址,一定要到那裡去選在它的近旁。
“《禮》規定:男子不死在婦人手裡。趕快按時建成東堂。”
找到《禮》這本書,太長,不知它哪裡寫了這麼一句話。“男子不死在婦人手裡”?神馬意思?這在現在可是狗屁了,因爲護士一般都是女性。
這也說明曹袞心裡的男女地位,以及形成這種觀念的由來。
…… ……
東堂建成後,曹袞把它命名爲“遂志之堂”,坐着車子急忙前往那裡居住。
又對繼承自己王位的兒子曹孚說,“你還太小,沒有接受過家教,這麼早就成爲王爺,只知道樂,不知道苦,必將會有驕傲奢侈的過失。
“接待大臣,務必按照禮儀。即使不是大臣,對老人也應該答謝禮拜。侍奉哥哥要恭敬,體恤弟弟要慈愛;兄弟有不好的行爲,應當跪下勸諫他們,勸諫不聽從,就流着淚講道理給他們;講道理還不改,那就稟告他們的母親。
“要是仍然不改,應當上奏給天子知道,一起辭掉封地。
“與其依守恩寵而遭到災禍,不如貧賤生活以保全自身。
“這也不過說的是大的罪惡,至於微細的過錯,就應當爲他們遮掩。
“你這個小孩子,謹慎地修養你自己,用忠誠堅貞來侍奉聖朝,用孝順來侍奉太妃。在家裡聽奉太妃的命令;在外面接受沛王的教訓。不要懈怠你的心思,以此來安慰我的靈魂。”
——這小子是真要死了。
從他的話語裡,我們能不能感受到張夫人的氣息?能不能感受到“五斗米教”的說教?史記裡沒有一絲半點兒說明曹袞和他嫂子張氏有來往,可是,他的這番話,明明有張氏的傳教的語氣。
這也是我把曹袞單提出一章的理由——他是受他嫂子的嚴重影響啊!
一個女人有這麼大的魅力,這在三國裡是少有的!
…… ……
青龍三年(235年)十月初三日,曹袞病逝,諡號恭王。
魏明帝下詔讓沛王曹林留在那裡完成葬禮,讓大宏臚(lú)持節符執掌護理喪事,宗正前去弔唁祭祀,贈送的喪葬禮品十分豐厚。曹袞死後,其子曹孚繼承中山王的爵位。
…… ……
曹袞還有一則趣聞軼事,錄製在下:黃初三年(222年),一條黃龍出現在鄴縣西邊的漳水中,曹袞上書就此事表示讚頌。
曹袞的哥哥魏文帝曹丕下詔賞賜給他黃金十斤,詔書說,“過去唐叔虞把一株奇異的穀子送給周公,東漢東平王劉蒼向光武帝劉秀獻上頌文,都是對骨肉之親的讚美,以表彰美好的親人。
“北海王曹袞對三墳五典有精深的研究,深切地玩味道行的真義,文雅的氣質光彩煥發,我很是讚美他。
“北海王應該能夠慎重地表現出自己的德行,以完成你美好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