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

“噹噹噹……”

戰場上沒有沉寂多久,打破靜寂的是銅鑼聲。

這個時候敲鑼打鼓,當然不是因爲有人娶媳婦,或者歡慶勝利,在戰場上的敲鑼打鼓的行爲,兵家有着特定的解釋。

《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鳴金的意義是告訴士兵們撤退。在相持階段鳴金,大軍會整軍後退,有人斷後,有人伏擊,有弓弩手射住陣腳。

可如果在眼下這個情形下,鳴金的一方,收穫到的,只有一場潰退。

金鑼聲是從洛陽軍的中軍傳出的,敲鑼的軍士眼中無不飽含熱淚,他們寧願戰死,也不想執行這個命令,然而,軍令如山,讓他們違背主將的命令,比死更難。

最先崩潰的是後陣,被佈置在這裡的大多都是戰鬥力不高的部隊,最初的正面戰產生的大量傷兵,也多半被搬運到了這裡。

這些傷兵是徐榮高超的指揮手段的證明,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大大影響了周圍同袍的士氣。

聽着同袍的呻吟聲,看着同袍的悽慘模樣,再得到中軍傳來退兵的命令,就算最忠誠,最堅強的人,也會感到絕望和動搖,奔潰自然在情理之中。

緊隨其後,與幽州軍纏戰的中軍也加入了潰敗的行列。

亂陣之後,以步對騎,對上的還是幽州軍這樣的強軍,他們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可以算是奇蹟了。

也就是挾數場大勝之威,徐榮的威望很高,散佈在軍隊當中的傳令兵,也就是墨家信徒也很有人望,這才勉強組織起了防禦。

如今幽州軍的威脅尚未消去,另外一支敵軍已經匪夷所思的殺到了近前,這叫士兵們如何不慌?

在他們眼中,第二支殺過來的兵馬,比幽州軍更恐怖!

鐵甲的好壞,通常可以用重量來衡量,因爲鐵很重,甲上的鐵越多,防禦力就越強。似徐晃所部的那種魚鱗甲,重量至少也在四、五十斤左右,也許更重些也未可知。

加上他們手裡那些斬馬劍……單看外形就能猜的差不多了,再結合它的實戰威力,這兇器至少也有三十斤重。

也就是說,這些步卒負重八十斤,從激戰中的前陣一路殺出來,然後長驅而入,跨過了數裡之遙,直衝到了洛陽軍的後陣陣前!

這是何等的力量與耐久力啊!能做到這種事的人,無論如何也可以被稱爲大力士,作爲衝將選拔於行伍之間了。而對方……足足有五百之衆!

中軍將士是看着敵軍一路殺過來的。對方的速度一直沒變過,好像身上的鐵甲,手中的兵器是絲綢做的,或者是幻覺,根本不存在一樣!

這還不算,等距離接近到三百步之後,對方居然又加速了!

他們在跑!

就算徐榮不鳴金,中軍的將士也差不多要崩潰了,在四面楚歌的氛圍下,在大半日的苦戰之後,他們再沒有力量和勇氣,與這種敵人作戰。

金鑼聲成了最後的一根稻草,將他們壓垮了。

從陣列最前端開始,小方陣一個接一個的瓦解,彷彿被捲入泥石流的房屋一般,一一消亡,化爲塵泥。泥流避過了大岩石,也就是幽州軍的隊伍,以無可逆轉的態勢,向西潰散而去,再不回頭。

“你不阻止老夫?”徐榮突然問道。

“爲什麼要阻止?”王羽收回注視在潰兵身上的視線,看向徐榮,這個對手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收攏潰軍,挾大勝之威,北攻洛陽……大軍沿伊水向北推進,幽州輕騎迂迴突襲函谷關,或聯接河東白波,攻略陝縣,乃至長安,徹底截斷董仲穎的西歸之路,進而挾天子以令諸侯,雄視天下!這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徐榮的語聲低沉,但描繪出來的,卻是一幅極其恢弘的畫卷。親衛們訝異的望着自家將軍,不知道他爲何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徐榮不看旁人,視線不離王羽的臉,似乎想看看,擊敗自己,名聞天下的少年到底長得什麼樣,又似在觀察對方的表情,口中卻一直沒停。

“此戰雖然打得頗爲激烈,但洛陽軍主力仍在,妥善加以收攏整頓,得兩三萬精兵不難,屆時,將軍挾十萬之衆北上,天下又有何人能與將軍爭鋒?將軍稱雄天下的夙願不就一舉達成了嗎?”

王羽想了想,反問道:“依徐將軍之見,羽若果然如此行事,勝算會有幾何?”

此刻的情景極爲怪異,王羽渾身浴血,身後的黃忠還好,那兩名親衛卻已經多處負傷,用戰刀柱在地上,才能勉強站立。圍攏在周圍的尚有百餘人,其中半數都是徐榮的親衛,看起來強弱分明。

這個小圈子之外,洛陽軍正在潰逃之中,不斷加速,洪流也越來越大,這個小圈子看起來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被捲走。

潰逃的大勢已成,將徐晃和公孫越都隔在了一邊,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形勢還有反覆的可能。

然而,就是這麼個情形下,兩軍的主將卻置戰局於不顧,一本正經的討論起了天下大勢。

這情景要多怪異就有多怪異,只有兩個當事人毫無自覺,討論的十分認真。

“別人這麼做,是肯定不行的,但若是王將軍,還是有些成算的。”

徐榮的回答讓王羽氣結,他很想反問一句:你這是在誇我嗎?

當然,現在不是吐槽的時候,徐榮這種人肯定不會做無的放矢的無聊事,他突然提起這麼個話題,應該是有深意的。

自己動用了無數資源,想了諸多詭計,合了麾下衆人之力,最後才搞定了這個對手,可見對手之難纏。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與這個難纏的對手相比,兩萬大軍算什麼?

怕的就是對方不開口,只要肯說話,肯講理,就有溝通,進而收服對方的機會。

“此話怎講?”

“所謂一發動全身,如果沒有其他干擾因素,此刻回師北進,乃是良機,可將軍一旦這麼做了,周邊的形勢就會發生劇變……”

徐榮指指西邊,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西涼軍在洛陽屢遭慘敗,但根基尚在,李傕、董越麾下尚有精兵數萬,段煨則是意向難明。將軍若駐兵洛陽不進,諸將未敢輕動,但若進取關中,西涼諸將勢必奮起反抗,將軍威名雖勝,又豈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乎?”

說着,他又指指遠處的徐晃:“將軍在白波軍中頗有威望,想要調動其兵不難,不過,如今河東形勢有些微妙。呂布與將軍有積怨,將軍的名聲越大,他的敵意怕是越濃,應該不會受將軍調遣,白波四渠帥在將軍的整合下結成聯盟,將郭太架空,後者的意向也不言而喻……”

“將軍若是調動楊奉等人南下,若是一舉而勝便罷,只消稍有挫折,運城一帶勢必烽火連綿,到時,將軍就算再有威望,白波將士的戰意恐怕也是無法保持的。”

轉過頭來,徐榮又指點着東北兩個方向說道:“將軍行事全憑本心,快意恩仇倒是爽快了,不過卻開罪了不少諸侯,他們會眼睜睜的看着將軍建功立業,而無所作爲嗎?至於手段,將軍聰慧多智,應該不消榮多說了吧?”

王羽點點頭,扯後腿,各種騷擾,甚至把自己當做董卓第二,再結個聯盟打過來,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有沒有前怨都一樣,自己若實現了戰略目的,那就是一家獨大之勢,梟雄們無一不是多智善謀之士,又豈會善罷甘休?

“還有,將軍的後路……”潰逃的人潮越來稀薄,徐榮向周圍擺了擺手,示意最後的百多名士兵離開。

士兵們互相看看,又看看渾身浴血,卻依然屹立如初,威風不減的王羽,終於還是鬆開了緊握武器的手。

徐將軍是對的,這個少年豪勇蓋世,任憑自己如何努力,也是拿不下的,這場仗已經輸了,沒必要再堅持了。

人流又稍稍壯大了一點,不過這點變化是看不出來的,相對於數萬人形成的洪流來說,幾十個人的加入,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徐榮的親衛依然沒有,儘管他們已經扔下了武器,放棄了繼續戰鬥,但他們依然堅定的聚攏在徐榮身後。

信念的力量麼?對徐榮身份,王羽本來還只是猜測,可現在,他基本上已經確定了。

墨家,最不合時宜,同時也是最固執的墨家!要怎麼才能說服這麼個人?他苦苦的思考着,耳邊,徐榮冷靜的分析依然在繼續。

“袁公路出身名門,卻有任俠之氣,其行止之間多見真性情,在將軍加以籠絡之下,與將軍相處確是頗爲融洽。可是,此人畢竟是世家子,多少沾了些世家的習氣,一旦形勢有變,難保他會做出何種選擇。就算他自己沒這個念頭,身旁的人也會以家門爲念,勸諫於他……”

“將軍雖然勇冠三軍,麾下也是英才濟濟,擁衆十萬,更是所向披靡。可若是後方有變,糧草供應斷絕,縱使將軍再怎麼有手段,又豈能無中生有的變出糧草來?”

王羽沒有不反駁,袁術本來就不是個讓人省心的人,歷史上他就對孫堅幹過同樣的事。王羽沒想到的是,這裡面還有深層次的原因,沒錯,袁術不是一個人,他代表的是四世三公的袁氏門閥!

這個門閥是個龐然大物,即便分裂成兩邊,依然擁有着無比巨大的潛勢力。單騎跑到南陽的袁術,怎麼會搖身一變就成了最具實力的諸侯之一?

“徐將軍的意思,羽已經明白了,可將軍爲何又說,放在羽身上,事情就會有變化呢?”

徐榮面無表情的看着王羽,似乎在分辨他這話到底有幾分真誠,片刻後他才緩緩說道:“自將軍出道以來,行事不都是秉承險中取勝的原則嗎?局勢雖然危機四伏,暗流處處,一個不小心,戰火就會波及到整個,但對將軍來說,你不正是樂在其中嗎?”

“原來你……”王羽心中恍然,他終於明白皇甫嵩的話了,野心家那麼多,徐榮爲何單單視自己爲生死大敵,癥結原來都出在這裡了,出在自己的心態上!

“當日將軍在河陰刺董,若是得手,董卓既死,西涼衆將哪裡還有戰意?洛陽的戰禍很可能消弭於無形之間,諸侯、公卿之間雖然還有齷齪,但即便掀起戰亂,規模也不會太大。然則,將軍只割了董卓一耳,便抽身而退……”

徐榮的語氣中多了幾分嘲諷之意:“無知之人或以爲將軍力不能及,爲之扼腕嘆息,但將軍不會以爲天下人都是鼠目寸光之輩,爲將軍所矇騙吧?豪勇無雙,氣勝霸王的泰山王鵬舉,居然會奈何不了一個熟睡之人?誰信?”

這,可真是無妄之災啊!王羽心中苦笑,當時自己哪想到這麼多,先揚名立萬,然後招攬名將謀臣,稱雄一方,遊戲和小說裡,不都是這個套路嗎?

自己又哪裡知道天下有徐榮這種人存在?

癥結在這裡,這要如何解釋才能收服對方?收服這個以兼愛、止戈爲信念的墨家信徒?

難,不是一般的難!

王羽緊緊皺起了眉頭。()

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第80章 意外連連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第96章 一戰定河東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六一二章 他比你強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五一三章 奇異少年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第81章 月夜私會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七八六章 尋根究底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七零六章 所謂霸氣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第94章 灰飛煙滅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
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第80章 意外連連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第96章 一戰定河東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六一二章 他比你強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五一三章 奇異少年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第81章 月夜私會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七八六章 尋根究底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七零六章 所謂霸氣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第94章 灰飛煙滅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