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

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

“哈哈,沉默是金,沉默果然是金,主公這話說的再正確不過了。”

看着得意萬分的禰衡,孔融心中先是一陣恍然,繼而又是一陣疑惑。能讓禰衡閉嘴不說話,顯然也只有得到他認可,以至於敬重的王羽了。前期的談判之所以這麼順利,無疑緣由於此。

可問題是,既然知道禰衡不靠譜,又何必非得派遣他出使呢?這招虛晃一槍,很有多此一舉的嫌疑啊。

想了想,還是想不通,孔融無奈問道:“正平啊,主公到底是怎麼個打算,你現在總可以跟我說了吧?”

“主公高瞻遠矚,他的打算,豈是你我所能輕易揣測出的?若是你我都能揣測得出來,那還怎麼瞞得過天下英雄,百戰百勝?”禰衡晃了晃腦袋,臉上笑意不減,反問的語氣卻算不上客氣。

“那,”饒是與禰衡交情不錯,很欣賞對方,可孔融還是被噎了一下,好在他已經習慣了禰衡的說話風格,微微一滯後,很快就恢復過來:“那上次主公跟你說的話,你總不用再保密了吧?我可是此番的正使,要評估談判的進度,總不能一直被矇在鼓裡吧?”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禰衡樂了,連眉毛都接連抖動了幾下,“說到底,這談判就是個幌子,談不談的吧,有什麼要緊的?這一趟啊,你我就是來看袁本初的笑話來的,這麼緊張做什麼?”

“正平,悄聲,悄聲……”禰衡語出驚人,孔融被嚇了一跳,急忙站起身,走到門口。將帳門掀開條縫,向外一張,見門口守着的護衛都是自家人,這才鬆了口氣。

擺擺手,向護衛示意無事,他又轉了回來,低聲道:“正平,如果你還認我這個大兄,你就給我好好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的神情非常鄭重,搞得禰衡都不得不斂身坐起,收起了那副狂士的派頭:“大兄,今日的情景,你也是親見的。怎地還看不出冀州軍中的齷齪?”

“你是說……”孔融若有所覺。

禰衡很肯定的說道:“主公雖然不是這麼說的,但這場和談無疑是一石二鳥之計。”

“哪二鳥?”

“一則,可以收買民心……”禰衡伸出食指,“袁紹有沒有在清河大肆劫掠的想法?有沒有繼續放任匈奴人的念頭?有沒有放棄俘虜的意思?這都是不確定的,但主公議和的約法三章一出,世人會怎麼想?會如何評價袁紹?又會如何看待主公?”

“……倒也有理。”孔融還真沒想到這一層。他家世好,生平也是一帆風順。爲人寬和中帶了幾分隨性,對權謀之道所知甚少。用後世的說法,就是個陽光面遠大過陰暗面的人,渾身都是正能量。對陰謀什麼的一點洞察力都沒有。

“呵呵,豈止有理?應該說是英明果斷纔是。”

禰衡一臉有榮與焉的表情,伸出了第二根手指,笑道:“其二。就是反間!沮授、審配那些人對主公開出的條件是非常滿意的,卻戳到了袁紹的痛處。本來還沒浮出水面的矛盾,一下就被挑開了,這樣一來,不就有了可趁之機了嗎?”

“不可能吧?主公當日就是這麼跟你說的?”孔融搖搖頭,表示無法盡信:“若真有此事,主公爲何主動退兵?隆冬轉眼便至,若是下場大雪,就算冀州真的內訌了,戰機也失去了啊。”

“主動退兵,那可是神來之筆。”禰衡笑得越發燦爛了,“大兄不妨換位思考一下,若你是袁紹,見主公突然退兵,退的又這麼急,議和的條件又開得這麼豐厚,你會怎麼想?”

“我會怎麼想?這可不好說。”孔融被難住了,他在謀略方面沒心得,對軍事就更陌生了。

禰衡提示道:“大兄須不要忘了,袁紹聯結諸侯,圍攻青州,如今數路兵馬已潰其二,但卻也除惡未盡呢!”

“琅琊臧霸?”孔融恍然,“袁紹會懷疑臧霸進襲,青州形勢危機,主公這纔回軍救援?”

“然也。”禰衡大點其頭,“主公當日有言道:冀州物資儲備富足,長期對峙,於青州不利,故而要引蛇出洞,在運動戰中消滅袁軍。袁紹爲人多疑,只要在正常的時間點上,做出不正常的舉動,肯定能引得他胡思亂想。”

孔融點點頭,又搖搖頭,看起來像是頗受震撼的樣子,突然又問道:“那反間之計卻又從何說起?”

“這個嘛。”禰衡咂咂嘴,滿面得意的說道:“主公的確沒說,是小弟自行揣測的,本來還不大確信,但與今日所見一印證,也就八九不離十了。雖是事後反推,但能有見於此,小弟自覺也是大有長進啊,哈哈。”

一邊笑着,他一邊繼續解釋,孔融聽得連連點頭。

王羽講和的條件,無一不撓到冀州本土派的癢處。

清河是冀州大郡,袁紹幕府之中,多有清河人,誰會願意有家不能回?冀州的戰俘也都是冀州本地人,不少人都能和袁府幕僚們扯上關係;再加上匈奴人對地方莫大的危害,王羽這三個條件,簡直就是爲冀州派系量身定做的。

其實,早在袁紹最開始下定決心,打算引匈奴人爲援,合力攻打王羽時,沮授等人就提出了反對意見,爲此還不惜讓兒子冒着生命危險出使。結果,出使成功了,袁紹卻依然故我,兩者的關係,焉能沒有裂痕?

雖然矛盾浮出水面,但以袁紹的權術,只要給他時間,未嘗壓不下去。可被王羽先是議和,然後又退兵,一下就給引爆了。

禰衡幸災樂禍的笑道:“大兄,你看着吧,冀州這次,有得鬧騰了。”

孔融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一時間。也是唏噓不已:“主公洞徹人心,想是宿慧深種,不足爲奇,但正平的眼光也相當了得啊!見事之能,勝吾百倍矣。”

“算不得什麼。”

禰衡擺擺手,語氣變得有些低沉起來,自嘲的笑了笑:“自開蒙以來,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不勝凡幾,我只冷眼看之。反脣譏之,潛移默化間,便成就了這副狹隘偏激的性子,惡名日甚一日,便是我自己。未嘗也沒有自苦之意。”

說着,他眼中突然閃過一絲亮光,語調也高亢起來:“然則主公卻不嫌惡吾氣之狂,不輕吾容貌之醜,對我偏激的性格,也不譏反贊。主公說:狹隘不是問題,也未必沒有好處。世間所謂的陰謀,往往也就是把人往陰暗、險惡了想,真相就大白了,所以……”

孔融聽得目瞪口呆。

不過。他也算是明白了,難怪主公能把禰衡這個刺頭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呢,甚至能讓他在關鍵時刻,玩什麼沉默是金。果然是非常人方能行非常之事啊。

“這麼說來,你我的使命。現在已經算是達成了,事不宜遲,正平且再辛苦一下,修書一封,回報主公罷。”

雖然很驚訝,但孔融更多的是爲朋友高興,歪才也是才,能不能發揮作用,還是得看用人者的心胸,正平遇上主公,終於是苦盡甘來了。

“不辛苦,不辛苦。”禰衡並不推辭,擺開筆墨,開始寫信。

……

王羽收到孔融的書信,已經是三天之後了,此刻,他正在鄃縣城下。

“咦?這個禰正平,還真敢想,連反間計都讓他想出來了。”信上內容不多,相對敏感或機密的部分,都是用暗語寫的,不過意思卻表達得很清楚。

“反間計?”賈詡湊了上來,很是好奇。

撤兵前,王羽已經統一了內部的意見,將整體戰略構想和盤托出,並沒提到什麼反間計。現在出使的孔融鬧出來了個反間計,卻是不知從何說起。

“喏,你也看看吧。”王羽隨手將信遞過。

“嗯……”賈詡覽目一掃,眼睛頓時就眯起來了。

老狐狸露出這種神情,往往就是有什麼特殊的想法了,同時也預示着,有人要倒黴了。

王羽見狀,也是興致大起,問道:“怎麼樣?”

“主公,您事先真沒想到?”賈詡反問。

王羽一攤手,很無辜的說道:“文和,你是知道我的,我對陰謀什麼的,確實不太在行,誰知道引蛇出洞還能起到這效果啊?”

賈詡看了王羽好一會兒,看起來仍是不大相信的樣子,不過倒也沒多糾結,慢悠悠的說道:“既然禰正平說了,應該就不會錯,裴頭領不是也說過嗎?沮授遣子出使,爲的就是阻止袁紹引援匈奴。”

“那麼,你覺得這件事對戰局會有多大影響?”王羽也不知不覺的放緩了語速。

“戰局麼,引蛇出洞應該更容易了,冀州軍將的默契程度也會有所下降,其他的麼,呵呵。”賈詡不置可否的搖搖頭,一點都沒因此而興奮。

“以元皓的說法,沮公與此人,最是顧全大局不過,他可能會因此和袁紹發生爭執,但若袁紹堅持,他卻也不會陽奉陰違,更談不上公然對抗了。他在冀州士人中的威望極高,他不肯登高一呼,冀州就不可能發生內亂,影響,不會很大。”

“能引袁紹出來就不錯。”王羽點頭。

對沮授,他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此人就是古代士大夫最完美的楷模之一。沮授有本領,袁紹前期在大戰略上的決斷,都是他的主張;後期的錯誤決斷,則和沮授的判斷相違。

在官渡之戰前,建議利用優勢軍力和地理形勢,進行持久戰。提出了“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穩打穩紮,同時“分遣精騎,抄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穩進之策,而不必決戰於一役,結果袁紹不聽。

不但不聽,而且他還奪了沮授的兵權,提拔心腹嫡系郭圖,以及裙帶關係的淳于瓊掌軍。結果,正是郭圖的傾軋,逼反了許攸,導致曹操有了突襲烏巢的計劃。隨後,又是淳于瓊的不給力,讓曹操成功的逆轉了戰局。

等袁紹跑了,沮授被俘,任曹操如何籠絡也不肯投降,最後越獄不成,終於被害。

可以說,要不是袁紹太操蛋,沮授的名聲未必會比諸葛亮、郭嘉差。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造主公的反?他也就是提提意見罷了。

敵人內亂,不戰自潰這種好事,王羽是不指望的,不過他也聽出賈詡似乎話裡有話。於是又問道:“文和,你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沒說?”

“實瞞不過主公。”賈詡笑吟吟道:“此節於大局上沒多少影響,但卻也不無助益。長遠來看,無疑會削弱冀州的實力,短期而言,主公的那件心事,正好着落在這上面。”

“我的心事?”王羽微微一愣:“哪件?”

“冀州的五員大將。主公不是很看好其中二人麼?”賈詡一手在下巴上摩挲着,一手指向鄃城,笑道:“那麴義性子頗傲,龍湊之戰後。又不知所蹤,姑且不論,可另一位,卻正在此城之中。”

“哦?”王羽眉毛一挑。興致大起。

儘管他麾下人才已經不少了,但名將這種資源。總是多多益善的。張頜的名聲、武藝,雖然比趙雲、太史慈略遜一籌,但其軍略卻不一般,能收入麾下自是再好不過。只是這人也是個倔強脾氣,自己不是沒試過,但一直不得其門而入。

現在,聽賈詡這意思,似乎是……有門?

“計從何出?”

“當然是……”賈詡輕輕吐出兩個字:“反間!”

……

平靜了一個多月的鄃城,再次陷入了緊張氣氛之中。

嚴格來說,自從困守以來,城內的氣氛一直就很緊張。城外有敵軍的時候,擔心敵人攻城;沒人的時候,又進退兩難,不知是出城尋找戰機的好,還是繼續守城,保全實力的好。反覆折騰幾趟,便也有了庸人自擾的苦惱。

讓將士們慶幸的是,張將軍最終還是沒有衝動,沒把大夥兒拉出去,面對可怕而神秘的青州軍,以及莫測高深的未來。

然而,慶幸,只限於士兵和普通士官,軍中的高層對此都憂心忡忡。

事到如今,已經很明顯了,近兩個月來接到的情報之中,大多數是僞令,但也有少量真命令,只是混雜在一起,難以分辨罷了。

延誤了軍機,能否得到主公的諒解,會不會影響到整個戰局,都是未知之數。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困守一隅的惶惑混在一起,形成了非常複雜的氣氛,或許可以稱之爲焦慮。

此刻,當城外再次大軍雲集的時候,這種焦慮達到了頂點。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面孔出現在張頜面前。

“元皓先生,您怎麼……”張頜大吃一驚,看向辛毗時,從對方眼中看到的是同樣的情緒。田豐是在袁紹入主冀州前離開的,聽說是回了鉅鹿老家,現在卻突然以青州使者的身份出現,怎能不讓人驚訝和猜疑?

田豐一邊拱手見禮,一邊笑道:“呵呵,儁乂有所不知,吾早在一年前,就已經在青州了,春天的時候,蒙王君侯不棄,在幕府中輔佐參贊。”

張頜臉色頓時一變:“末將敬先生的爲人和才學,故而敬之,誰想先生竟然私通外寇,卻是讓末將失望之極。既然先生在青州久矣,想必困擾末將數月的僞令,也是出自先生之手吧?念在舊日情份,末將今日不與先生爲難,若再見時,你我便似敵非友,休怪張頜無情!”

張頜這番話,絲毫不留情面,田豐卻不以爲意,淡然一笑道:“兩國交兵,尚且不斬使臣,將軍與豐同爲大漢之臣,何來如許深仇大恨耶?況將軍困守久矣,已是危在旦夕,就算不爲自己考慮,難道也不顧父母妻子嗎?”

“先生休得危言聳聽!”張頜大怒,冷喝道:“大丈夫既然上了沙場,馬革裹屍便是本分,青州兵馬雖衆,王將軍計略雖奇,冀州卻也沒有投降的軟骨頭,只有斷頭將軍!先生若言止於此,還當速去,不要逼末將翻臉,壞了舊日的情分纔是!”

“願與將軍共生死!”在場的除了辛毗之外,還有守軍軍司馬以上的將官。張頜固是萬夫敵的猛將,這些將官也同樣是久經沙場的悍勇之人,齊聲呼喝時,一股凜然的殺氣撲面而來,連一邊旁觀的辛毗都是一陣心神搖曳,首當其衝的田豐感受如何,也是可想而知。

“哈哈哈哈……”田豐不驚反笑,竟是全然未受影響,結果倒把張頜等人給搞愣住了。

“儁乂智勇雙全,治軍嚴謹,深得軍心,連王君侯那樣的英傑,對儁乂也是讚賞有加,豐雖不才,又豈會以威凌之?儁乂之危,在內而不在外,豈不聞: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乎?”

說着,田豐在袖中一探,摸出一卷書簡來,遞給張頜,道:“儁乂困守孤城數月,消息不通,想必外間發生了什麼事,尚不得知,看信便知。”

見張頜面露疑色,田豐知道對方是被假情報搞怕了,於是補充道:“如今兩軍正在議和,青州大軍很快就會退回黃河以南,鄃縣很快就能和冀州恢復聯繫,是真是假,到時一問即明。”

拍拍竹簡,田豐目視張頜,意味深長的說道:“吾知儁乂忠勇,可只有忠勇,不得明主,卻也只是明珠暗投罷了。若他日有變,只望儁乂莫要忘了豐今日這番忠告纔好。”

說罷,他拂袖轉身,告辭而去。

望着田豐的背影,張頜嘴脣微動,但終究還是沒說什麼,只是將目光投注在手中的竹簡上,神情凝重,彷彿那上面寫着關乎未來的預言一般。

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七四九章 勇往直前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第53章 波瀾猶未息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第36章 梟雄劉玄德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第85章 情場如戰場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第63章 河畔血戰遲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第71章 兵分三路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第21章 河畔追賈詡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第26章 敵友難分明
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七四九章 勇往直前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第53章 波瀾猶未息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第36章 梟雄劉玄德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第85章 情場如戰場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第63章 河畔血戰遲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第71章 兵分三路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第21章 河畔追賈詡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第26章 敵友難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