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

卷一 男兒生亂世,亂世當稱雄 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

兩大勢力的動員,將整個天下捲入了風起雲涌之中。

十月中旬,青州衆將結束了在高唐的覲見和軍議,各自返回駐地,隨即大軍開拔,以十萬計的將士持戈試馬,分赴各地。

青州軍的動向自然會引起各方勢力的重視,諸侯們或是調兵遣將,或是加速目前的攻略進度,即使是鄉野村夫都能感受得出,一場規模空前,數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戰,即將在中原大地上演。

對這場大戰的態度,諸侯們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毫無疑問的是,各方都在盡着最大的努力,打出一片天地來。

在劇烈動盪時局中,首先發揮出重要作用的,是青州成熟完備的情報系統。雖然情報司沒辦法一一刺探出各方最高層的那些軍事機密,但卻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各地發生的大小事件,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匯向青州,使得王羽等青州高層在高唐城中安坐,也可以盡覽天下事。

優先級最高的情報中,甘寧船隊的動向是王羽關注的重點。

甘寧是個很擅於製造驚喜的人,他在離開襄陽時,喊出了神擋殺神的豪壯口號,然後順流直下數百里,連續強行突破荊州水軍的阻截,他的行爲很是迷惑了一些人,把他當做了有勇無謀的猛將之流,甚至連孫策都是這麼想的。

爲了阻截甘寧,孫策在夏口陳設重兵,就等着甘寧從雲夢澤裡出來自投羅網。他自己則率領專心攻打西陵城,打算先將江夏徹底掌控在手裡再說。

結果他萬萬沒想到,甘寧在入澤不久便轉了向,一路南行卻是到了陸口,也就是赤壁一帶。

在這個時代,長江水系還很充沛,特別是在赤壁左近,可謂是水網縱橫,大河大湖不計其數,赤壁之所以爲兵家必爭之地,就是因爲這裡是很多江湖的匯流之處,得之便可任意向東南挺進,故而歷史上曹操攻江東之時,周瑜才率兵在此迎擊。

赤壁的重要性,孫策當然不會不知道,可江夏戰事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一旦曹操完成了對襄陽的攻略,以劉表的名義傳檄荊州各郡縣,大可不戰而定。荊州之戰就變成江東一家出力,曹操坐享其成了。

以孫策的心高氣傲,當然受不了這個,他與荊州沒什麼淵源,只有仇怨,想學曹操也學不了,只能以更快的速度進兵,趕在曹操前面,將該拿的拿到手再說。

此外就是輕敵了,他根本沒想到,之前那麼囂張的甘寧,突然耍起了花槍,放着最快捷的道路不走,反而大費周章的兜了個圈子。

結果陳武、朱桓的三千水軍精銳在夏口傻傻的吹了半個月冷風,等到終於發現不對勁的時候,鄂縣已經燃起了烽火,示警說有一支掛着錦帆的船隊從河涇湖入大江,已經順流東去了。

孫策聞訊大怒,可他得到消息已經是數日之後,怎麼也來不及追了,只能將希望寄託在留守江東的幾位老將身上,然後將這口悶氣發泄在了黃祖身上。

在十月十八那天,孫策率軍對西陵城發起了總攻。在這一戰中,他再次發揮出了江東小霸王的本色,親率死士攀城而上,第一個登上了城牆,一柄戰刀斬殺了數十名江夏將佐,最後竟是殺得半面城牆的守軍全面崩潰!

黃祖也算是倒黴,西陵城是江夏重鎮,城高池深,城內糧草充裕,兵力也很充沛,至少還能支撐上幾個月。但誰讓孫策被激怒了呢,這位小霸王平時倒是還能聽些勸說,但一怒起來肯定是不管不顧的,他這一爆發,黃祖自然招架不住。

江東軍當日攻克西陵,黃祖率殘兵決死突圍,在亂戰中竟是僥倖突出了城門,卻在城外三十里處,被同樣是一肚子悶氣的朱桓截住,一刀砍了腦袋。

黃祖死,江夏主力也是全盤崩潰,境內再無成規模的抵抗力量,江東軍席捲江夏之勢頓成。加上已經拿下的長沙、桂陽二郡,江東軍盡得荊州半壁江山,勢力暴漲,與歷史上最強時已是基本相當。

甘寧虛晃一槍,遁入揚州境內,具體動向只能由江淮一帶的情報系統接手。不過荊州這邊的眼線們也沒閒着,因爲荊州這邊遠還沒到塵埃落定的時候。

江夏西部本是蔡瑁預定的勢力範圍,可他先是被橫空出世的甘寧搞得灰頭土臉,折了干將加小舅子張允,然後又措不及防的得到了西陵慘敗的消息,只驚得兩眼發直,暈頭轉向。

還沒等他想明白到底哪裡出了差錯,以及要如何向曹操交待,結果襄陽又出了新的亂子——劉表跑了!

正如歷史上魯肅對孫權說的,別人要來奪基業,臣子們能降,孫策這個君主卻是不能降的。

劉表深知這個道理,而且他也比他那個沒什麼眼光,也沒什麼魄力的小兒子強得多。他不但知道自己不能降,而且在蔡、蒯兩家已經實際上背叛,將他軟禁在府中的不利處境中,依然不忘尋找機會。

甘寧引發的變亂,就是劉表苦等已久的機會!趁着蔡瑁忙於調遣兵馬追擊甘寧,向曹操傳訊,聯絡孫策阻攔,無暇旁顧的機會,劉表迅速展開行動,帶着數百護衛,和長子劉琦一道,連夜突出了襄陽城。

蔡瑁、蒯越兄弟大驚,連忙調遣兵馬追擊。他兩家雖然勢大,但還遠達不到全部掌控荊州的地步,要名正言順的將荊州獻給曹操,最大限度的減少曹操入主的阻力,劉表是必不可少的。

知道事情緊急,蒯良親率一千私兵,兩千郡兵追擊,按說劉表拖家帶口的,怎麼也不可能逃出他的手掌心。出城不久,蒯良就發現劉表沒向南面跑,反是沿着沔水,往西面跑了,這雖然耽誤了他一點時間,但也就是僅此而已,結果不會有什麼改變。

然而,蒯良忘記了一件事,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蒯良一路追到了筑陽城下,遠遠的已經看見了劉表的隊伍,正待催動兵馬上前時,只聽得一陣鼓角聲昂揚,竟有數千伏兵殺了出來!

蒯良不是有勇無謀的莽夫,但南陽境內明明已經是曹操的地盤,他怎麼也想不到,居然會有敵對勢力存在。本就是長途追擊而來,士卒的體力、士氣都差不多到了極限,又被人打了個埋伏,三千追兵全軍覆沒,蒯良死於亂軍之中的這個結果,一點都不讓人感到意外。

事後才發現,這支奇兵不是什麼天降神兵,而是被圍在武關那支董軍殘部。這支兵馬由李儒、牛輔率領,在武關很是抵抗了些時日,後來得了張繡之助,冒死突圍出來。

曹操沒將這支殘兵當回事,反正他們也沒地方跑,只會從一個包圍圈出來,然後落入更大的包圍圈而已,眼下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青州軍的動向上。

他沒想到的是,張繡這個人很有義氣,不光冒死去救昔日的同僚,而且和已經失勢的劉表也一直保持着聯繫,於是便有了這場伏擊戰。如果劉表跑不出來,張繡甚至還打算去襄陽城救人呢。

兩下匯合,稍事商量,當即由劉表引路,數千殘兵一路急行,穿城過市,直奔江陵城而去。

劉表在權術上也很有兩把刷子,這幾年也沒閒着,他任由蔡、蒯兩家把持襄陽的軍政大權,將江夏全權委託給黃家,以此爲代價,卻換來了調整那些相對偏遠之地人事的權力。

他任命向朗爲江陵太守,拉攏了逐漸被排除出荊州權力核心的向家,任命從子劉磐爲長沙太守,控制荊南,也算是個由外而內的反向滲透。

如果讓劉表按部就班的發展下去,荊州的大權遲早會徹底集中在他手上,可惜,他沒這麼多時間,天下大勢變化得太快,太急了。結果這些佈置都變成了後路,擋住了蔡瑁的幾次追擊後,在十一月十一這一天,劉表安然進入了江陵城。

向朗率滿城官員出迎,被江東軍從長沙趕走,後撤到了武陵的劉磐也派出了使者,逃出了襄陽的劉表反而是整合起了一支頗具規模的戰力來。

劉表這麼深諳權術的人,當然知道單憑這點力量無法抵擋曹操、孫策,甚至連全力以赴的蔡瑁、蒯越都擋不住。別看向家現在表現得知恩圖報,若是被大兵壓境了,也不會比蔡、蒯兩家強多少。

他的應對之策是傳檄天下,直斥曹操爲國賊,號召天下,效法討董故例,騎兵共誅之。

在不明狀況的人看來,肯定會覺得劉表已經失心瘋了,明明曹操勢大,他小命都捏在人家手上的,竟然還敢這麼高調的傳檄天下。

可在王羽看來,劉表這一招可謂妙至巔峰。

“但凡是大戰,總會有個匪夷所思的導火索,這莫非也是規律嗎?這場決定天下氣運的大戰,恐怕要提前了。”

“劉景升以宗室身份提出倡議,我軍自然不能不響應,如今各部兵馬都已經部署在了要害位置上,將士們枕戈待旦,蓄勢待發,一旦響應,形勢的緊張程度自然會升級。相形之下,劉景升現在只剩江陵一城,武陵、零陵兩郡而已,一時還有誰顧得上他?”

賈詡冷笑道:“此人眼光、手段俱是一流,只是不知兵事,否則據荊襄之地,又何愁沒有一番作爲?若戰事真的就此展開,後世青史之上怎麼也會書上一筆,倒也不枉他這番苦心籌謀了。”

王羽渾不在意的一笑道:“管他後世如何說法呢?總之,決勝中原的一刻,就在眼前了。”

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第41章 何處藏玄機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第88章 一語驚四座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第71章 兵分三路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第34章 美人情深重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第63章 河畔血戰遲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第67章 三英戰呂布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第34章 美人情深重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
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第41章 何處藏玄機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第88章 一語驚四座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第71章 兵分三路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第34章 美人情深重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第63章 河畔血戰遲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第67章 三英戰呂布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第34章 美人情深重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