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的學生雖說都會習武,但是真正算得上武藝嫺熟的也就那麼幾個人。比方說徐庶、李通、還有剛剛離開的孫策,以及李通的幾個馬仔。
但是除了徐庶之外,其他的人年齡都太小,很明顯不能送到洛陽。至於徐庶,這傢伙可不能當猛將兄用啊。
回到書院之後,董明找來了董琬,對於甲一班的學生,董琬顯然更熟悉一些。自從到了新野之後,董明從沒有給學生們上過武藝課程。一般都是徐庶帶着大家上課。甲一的都學的中平槍,丙一班則還小,一直在打熬身體。
“唔,武藝嫺熟的學生?”董琬聞言想了一下道:“庶哥兒可以。”
“除了徐庶,還有誰。”董明問道。
“二郎啊!”董琬理所當然的說道:“二郎的武藝應該是書院裡的學生中,最好的。”
“二郎?”董明懵了一下:“什麼二郎?”
“王二郎啊!跟大人學了好幾年了。”董琬道:“就是王韋,王仲衛啊。”
“哦,他啊。”董明反應過來。
這位應該書院年齡最大的學生了,就比董明小四歲。當年在洛陽收下的,董明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候,正好用了他們家的地。
依稀還記得,他還有一個非常的樂觀的兄長,幾個大侄子。不過跟在董明身邊這些年,王韋有些不顯山不露水的。平日裡也很少見他冒尖,就算是考試也是一箇中檔的成績。普通到董明都忘了他的資質等級了。
翻了一下系統數據,找到了王韋的記錄之後,卻發現沒啥用。數據還是幾年前的,只能看到一個乙級的資質。
“唔,去吧王二郎找來吧。”董明吩咐了一聲,董琬點點頭,轉身去找王韋。
不一會兒,董琬帶着王韋過來。
董明兒話不說,來一發【眼力】看向王韋。很快系統內就更新了王韋的數據,讓董明很是意外的是,王韋四維全都達到了資質上限。
也就是說,王韋的四維全都達到了七十九點。這讓董明實在是太意外了,沒成想自己的學生裡還有這麼個萬金油在。
“老師,找學生何事?”王韋很是穩重,看起來也有木訥,規規矩矩的行了一禮,輕聲問道。
董明看着王韋,笑了一聲道:“有件事想讓你去辦,但是並非強求,你可以自己選擇。”
wWW ⊙тt kan ⊙C 〇
王韋聞言點點頭,道:“還請老師示下。”
“爲師想讓你去洛陽就官。”董明道:“應該是個武職,不知道仲衛你意下如何?”
“學生謹遵老師吩咐。”王韋也沒有具體問,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董明笑了笑,道:“不問問爲什麼嗎?”
王韋聞言一板一眼的回道:“學生愚鈍,跟隨老師多年,深受老師大恩。如今老師有事差遣,學生自當竭盡全力。”
董明笑了笑道:“正好,你可以去回家看一看。”
王韋表情出現的波動,已然是想家了:“多謝老師。”
董明擺擺手:“不用謝爲師,爲師反而要謝謝你。你此去洛陽,去尋守拙即可。他會安排好一切的。”
王韋點點頭應了下來。
董琬送王韋離開,董明則準備今天上課的教案。今天是甲一班的軍學課,也是書院最有趣的課程。
董明自己就是個普通人,也就黃巾之亂的時候上過戰場。可那也是靠着絕對的實力,一路碾壓過去的。于軍略上....他也就是個暴兵流。最多的士兵、最好的裝備、最強的後勤,然後一路車過去就完事了。
所以董明在上課的時候,前半程會照本宣科,什麼《尉繚子》、《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啥的,一股腦的往上給。後來甚至連《三十六計》都不放過。
因爲實在沒啥好講的,董明便依託系統龐大的資料庫和書院的財力,搞著名戰役覆盤。發生過沒發生過的都給來了一遍。赤壁之戰都被董明拿出來給他們做模擬戰役的訓練了。當然了,對戰的三方,被董明改成紅綠藍三個陣營而不是曹孫劉。
而這一次的軍略課程,董明打算講一個好玩的:看雲識天氣!
說起來能夠預判出接下來幾天的天氣情況,也是一個將軍應該掌握的知識才是。古人自然也明白這麼一點,因此也有很多的經驗和總結。當然了,也有一些人另闢蹊徑,靠着身上的老傷來判斷天氣的陰晴變化。
董明準備的課程,自然更加的豐富一些,可以說是天朝百姓幾千年來積累的經驗總和。教給學生們,不但可以用作軍略,在施政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收拾妥當,只等開課。
轉過天來,甲一班,董明的軍略課。學生們無一例外,全都來上課了。包括一直忙的腳不沾地的高尚、許能等人。
“今天,咱們上的內容,叫看雲識天氣。”董明做了開場白之後,開始上課:“琬兒,把講義發給同學們。”
在門口搬着小板凳蹭課的董琬笑眯眯的從板凳下面,拿出厚厚的一沓講義,然後走進班裡,給每個學生髮講義。
眼下天已經冷了,董明勸董琬不要來蹭課,等下課了可以給她單獨上課。但是董琬拒絕了,說已經習慣了這樣上課了。董明沒辦法,至少讓她多穿一些,在門口的時候還可以裹着被子聽課。
至於讓董琬進教室聽課這件事,董明還沒打算挑戰這個社會的底線。
講義發完,董琬回到門口,鑽進了自己的小被子裡。
董明搖搖頭,開始上課。
“天氣的變化跟雲彩有着緊密的聯繫。這節課,爲師就教大家如何通過雲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來判斷天氣的變化!”董明朗聲說道。
“大家可以看一下第一條!天上鉤鉤雲,地下雨淋淋。”董明笑着道:“什麼叫鉤鉤雲呢?用專業的術語來說就是鉤捲雲。”
“在這裡,爲師要簡單解釋一下,所謂的鉤捲雲,它一般出現在暖鋒面和低壓的前面,鉤捲雲出現,說明暖鋒面或低壓即將到來,是下雨的先兆。但是,雨後或冬季出現的鉤鉤雲,則會連續出現晴天或霜凍,所以又有“鉤鉤雲消散,晴天多幹旱”,“冬鉤雲,曬起塵”的說法。”
董明頓了頓繼續道:“大家一定對暖鋒面和低壓有問題對不對?把講義翻到最後,咱們可以看一下,什麼叫冷暖鋒,什麼叫氣壓。”
冷暖鋒,氣壓等知識,其實在後世的高中課堂上就有。十幾歲的孩子都可以在下雨前後說上一句是冷鋒過境還是暖鋒過境。遇到了梅雨季節,還會來一句是準靜止鋒。
知識並不複雜,董明大概用了半個多小時就給學生們普及了一下。有直接聽懂的,也有云裡霧繞的,但是沒辦法,大課就是這樣,能照顧到大多數人就行了。
後世的大學課堂更是什麼都不管,老師講自己的,學生們就隨意,愛學不學。董明眼下上課,也有這個趨勢了。
愛誰誰,自己講痛快就完事了。不像一些沒骨氣的撲街寫手,讀者一噴,立刻就改。對這種人,董明簡直是嗤之以鼻孔。
“好了,大家瞭解了之後,咱們繼續往下走。”董明講完了冷暖鋒、氣壓相關的知識之後,繼續道:“往下看啊,第二條。炮臺雲,雨淋淋。”
“炮臺雲指堡狀高積雲或堡狀層積雲,多出現在低壓槽前,表示空氣不穩定,一般隔8—10小時左右有雷雨降臨。”
“老師....炮臺是什麼?還有‘炮’是什麼意思?”郭嘉開始日常找茬,但是他這個問題倒也不是瞎問的。
董明放下講義,然後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砲”字,道:“跟這個字讀音一樣。之所以寫成‘炮’....你們以後就明白了。眼下只需要記住炮臺雲是什麼樣子的就行了。”
“哦,好吧。”郭嘉點點頭,沒再繼續追問。
“好,看第三條啊。雲交雲,雨淋淋......”
......
董明抑揚頓挫的聲音逐漸飄蕩着,學生們看着講義,聽着董明一點點的解釋。有時候董明還會在黑板上畫出某種雲彩的形狀。有聰明的學生會立刻臨摹在講義旁邊,以供課後複習的時候看。
看雲識天氣這一課,說重要很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天氣這玩意用經驗來預判,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不準的,誤差基本上都是以天爲單位的。但是某些時候,這種預測又顯得很是重要。
也許僅僅只是一次成功的預測,就能改變戰局也說不定。這事兒不好說,但是如果立志成爲一個將軍的話,就不能不去學習任何有可能提高己方勝利可能性的知識。
像是徐庶、郭嘉全都聽的非常認真,這兩個人對未來目標很是明確,一定會上戰場的。諸葛瑾學的也很認真,但是他學的認真是爲了跟其他人有共同語言,好讓他能成爲一個受歡迎的人。
“好了,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裡,你們回去的時候要好好溫習,明日爲師上課的時候一定會考校你們的。如果有誰答不上來,那就準備好去武敬那裡聽令吧。”臨下課的時候,董明嚇唬了一下學生們。
這些學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去武敬那裡幫忙。原因倒也簡單,到了武敬那裡,就是去掃廁所的。
不去也不是不行,那就收拾東西回家吧。之前已經有脾氣硬的主收拾東西回家了。不過沒過多久又跑回來任勞任怨的打掃了今天茅廁,繼續回來上課。
“謹遵師命。”
學生們齊聲應道。
“下課!”董明笑着點點頭,然後夾着講義就往外走。來到門口,幫董琬收拾了小板凳和小被子之後,父女二人一同前往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