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名揚天下了啊。”劉威看着熙熙攘攘的士子,與有榮焉的跟旁邊的荀璦說道。
荀璦緩緩的點頭,道:“董先生在算學一道上的造詣,可爲天下翹楚。昨日聽淑爺爺說,先生在《易》一道上也是當世大家。真想不到,先生看起來年齡不大,竟然如此博學。”
劉威聞言有些驚訝,道:“《易》?老師倒是未曾跟我們細細講述過,倒是在《詩》一道上,老師頗有造詣。而且老師也對《詩》推崇備至。”
“哦?”荀璦很是好奇:“還有此事?”
“嗯。”劉威自豪道:“老師曾言,現存先秦古籍,真贗雜糅,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
荀璦聞言眼睛一亮,撫掌大笑道:“先生真妙人也!”
事實上,這荀璦兼學五經,最擅《詩經》。劉威轉述的這句東明的話,顯然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劉威矜持的笑着,心裡卻很高興:“老師的博學,這天下間也是獨一份的。”
兩人聊天的功夫,董明已經走上了講臺。荀璦連忙走上前去,董明向他點頭示意。後者行了一禮,然後敲鐘三響。
“見過先生!”上千個士子異口同聲,場面很是震撼。
董明還了一禮,清了清嗓子道:“今日,是最後一日。這兩日雖然講了算學,但只是理論和一些計算方法,而今天要教大家如何應用。”
“今天的課程分爲兩個部分!其一,是教大家如何記賬;其二,是教大家一種全新的計算工具。”
他頓了頓,給學生們消化的時間。
“記賬還要學嗎?”有死讀書沒有經事的士子有些納悶的問道。他話音一落,旁邊就有人嗤笑一聲,道:“記賬可不是簡單的將收支記下來,其中的門道多了去了。若是不懂這,以後做官少不得要被下面的人矇騙。”
“可不是嗎?”又有人接口道:“記賬可以說是非常實用的能力了!會記賬的話,以後哪怕是個做個賬房先生,也是一門營生。”
“哼!”這是一個讀書讀傻了的腐儒,表示對剛纔那位想要當賬房先生的士子的不屑。
“大家靜一靜。”董明朗聲說道。
聲音很快就平息了,所有人都安靜的看着他。
“今日交給大家的記賬方法很簡單,名叫四柱記賬法。”董明開始講課。
四柱記賬法,又叫宿主結算法。這種記賬方式起於隋朝,成熟於宋朝。對於漢末這個年代來說,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會計覈算方法。
這種記賬方法利用舊管,新收,開除,見在四要素及其相互關係反應一定時期的資產增減變化並結算賬目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舊管+新收-開除=見在。
原理講起來很是簡單,底下的士子們很容易就掌握了。董明接下來就開始了題海模式,換着法子的帶着他們做各種賬目。
一上午很快就過去了。不光是這些士子,包括荀家的人,圍觀的百姓,以及董明的學生們全都被這種全新的記賬方法吸引了。
“這種記賬方式,不單單是用於商業,包括國家政事,軍備等等都可以使用。”董明最後總結道:“這個方法,還望大家能夠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掌握!這樣,天下財計平均水平都會提高,從而推動整個天下的進步。”
拐角裡的瘦小少年聞言搖了搖頭,道:“哎呀,這個董老師真是好學問,除了算學之外,軍略政事,天文地理應該都是會的。就是動不動就要推動整個天下的進步這個說法有些奇怪。”
“少說話。”旁邊的年輕人黑着臉說道:“可惜先生只講算學。這兩天聽先生上課,話語間可以感受到先生廣博的知識。不知道是否有機會請教一番。”
“等今天先生講學完,問一問就是了。”少年郎無所謂的道:“大不了去找荀二,你看他不是坐在最前面?待會兒咱們去跟他商量一下就行。”
“你別荀二荀二的叫,叫彧哥兒。”年輕人覺得很無奈,他對少年郎的心性實在是有些頭大。
“好好好!不過志才兄,前段時間悅叔不是說給你一個舉薦名額嗎?幹嘛推辭啊。”
年輕人也就是志才兄,全名戲忠,字志才。而少年郎則是郭嘉,從小就是個小機靈鬼。
“我知道彧哥兒是好意,可是......”戲志才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下去。
郭嘉聳聳肩道:“那你要等到什麼時候?這不是耽誤了你一身本事嘛”
戲志纔沒有接這個話,而是指了指前面的世家子弟道:“說一句狂悖之言,你我二人比那先庸庸碌碌之輩何止強了一籌?爲何他們高坐於前,而我等只能添陪末座,在這角落裡聽講?”
郭嘉翻了一個白眼,道:“又來了。荀家的幾位哥哥,哪個比我們差啊?”
“唉。”戲志才搖了搖頭,沒有再開口。
上午的講學結束,荀家提供了吃食和休息的地方。衆人逐漸散去,戲志才帶着郭嘉往外走,兩人逆行,很是顯眼。
董明站在高臺之上發現兩個逆流前行的人,覺得很是奇怪。昨天他就發現了,這兩個人每到吃飯的時候就會離開,上課的時候又進來,坐在角落裡聽講。不時的還會交流兩句,看起來不時很認真的在聽講。
他下意識的用了【眼力】技能。
戲忠、郭嘉。
“臥槽!”董明心裡一個激靈,連忙對一旁的荀璦說道:“煩請將那兩位士子請過來。”
荀璦聞言順着董明所說的方向看了看,發現了兩人然後笑了起來:“先生好眼力。這兩人是陽翟人,年齡大一些的那個是戲忠戲志才,此人才學能力皆是上上之選,據說明年將會被舉爲孝廉呢。小一些的那個聰明機智,名叫郭嘉。這兩人都是刻苦努力,天資縱橫之輩。不成想先生竟然能一眼發現。”
董明等着荀璦囉裡囉嗦的說完之後,又催促道:“如此倒是更加感興趣了,快去請來吧。”
荀璦點點頭,衝着還沒走的荀彧招了招手道:“彧哥兒,快去把志才和郭嘉喊過來,先生要見他們。”
荀彧沒有直接離開是因爲有問題要問董明,聽到荀璦的話之後,楞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連忙應下來。但是他旁邊的旬諶速度更快,已經一溜煙小跑朝兩人追了上去。
“就讓諶弟去吧。”荀璦笑了一下。
董明也點點頭,然後看向荀彧。
“果然有大家風範啊。”
荀彧身材偉岸,面容嚴肅,往那一站不說話,自有一番氣度散發出來。小小年紀就一副大家風範。他絕對是董明見過的年輕人中,風采最佳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