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文達,你怎麼會在這裡?”董明看到來人也愣住了。
這人是李通,按道理來說,他現在應該在劉備麾下才對。以他的出身和能力,再來考武舉,其實意義不大,除非能夠考中前三甲。
但是這一次的武舉,董明很清楚,李通別說錢三甲了,能考進前十都有些困難。別的不說,光他遇到的趙雲、典韋、許褚三人就能把他壓得死死的。
“學生來參加武舉啊。”李通笑着回道:“不光是學生來了,陳恭他們也都跟來了。不過他們還在考試,學生是提前交卷出來的。”
“你參加武舉做什麼?”董明問了一句:“以你的功績,參加武舉的意義不大吧?怎麼着,有信心前三甲嗎?”
李通搖搖,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回道:“沒有啊,前十都沒什麼把握啊。”
“????”董明更懵了。
“是奉孝讓我們來的。”李通笑着解釋道:“他腦瓜子好使,他讓我們來,我們就都來了了。不光是學生,還有幾個師兄也參加了。”
“哦....”董明大概明白郭嘉的意思,希望這些人都是通過科考入仕的。這樣日後大家出身都一樣,相處起來,隔閡也少一些。
“話說回來,你怎麼這麼確定自己進不了前十呢?”董明又問了一句,雖然他也覺得李通在這一科很難進入前十,但還是想問問李通是怎麼想的。
得看看李通是不自信,還是有自知之明。
李通撓了撓頭,臉上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有四個師兄也參加了武舉,學生文才武藝都不如他們。這不是學生自謙,是真的比過。另外還有幾個人,學生覺得太強了。”
“哦?”董明來了興趣。
“剛纔老師也看到了,那個看起來白白淨淨的傢伙,叫趙雲。學生看他跟別人交過手,怎麼說呢,我要是跟他生死搏殺,不用幾個回合,他就得跪下來求我不要死。”李通快速的瞄了一眼正在跟夏侯蘭聊天的趙雲,小聲說道。
董明笑了笑,不過他更在意的是,李通這俏皮話都是跟誰學的。
“還有那邊那個大高個,就那個一身疙瘩肉的大漢,叫典韋。學生倒是沒看他跟人動手,不過光憑感覺就知道,這位跟那個趙雲實力差不多。還有一個,是個大肚漢,還在考場裡沒出來,叫許褚。”
“學生覺得,這一屆狀元的人選就在這三個人裡面了。”李通又補了一句:“當然了,真要一個人的話,那學生選趙雲。那兩位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想來文試這一場,應該考的不怎麼樣。”
董明笑着聽他說完,沒有發表意見,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爭取考個前十回來。”
“嘿嘿,學生省得。”李通笑着點點頭:“這不是跟老師學的嗎?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
“成了,我聽你說的,也就七八個人比你厲害。想來前十沒有問題。”董明笑道:“你先待在這裡吧,爲師去一趟考房那裡看看。”
“老師您忙。”
作別李通,董明來到了武舉這邊主考官的房間裡。這一次武舉的主考官是朱儁,除了朱儁之外還有劉備、曹操、夏允。跟進士科那邊不一樣,這邊完全就是變法一派當家做主。
“伯照來了?”朱儁看到董明過來臉上露出了笑容:“這一場文試其實沒什麼好看的。主要還是看考生們識不識字,能不能書寫文章。整體的難度不高。等明天的時候,武試的時候,才更精彩。”
“武試怎麼安排的?跟之前的計劃有變動嗎?”董明笑着跟朱儁打了招呼,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問道。
劉備聞言開口說道:“整體的變動不大,不過在分值上做了改動。公仁到底是沒有在軍營裡待過,也沒上過戰場。設計分值的時候,有些偏差。我等商量了一下,做了一些更改。”
董昭之前安排的武試內容,董明倒是清楚,簡單地說就是體能、騎射加單挑三大項。三項的分值,按照三三四的比例安排的,滿分是一百分。
“怎麼改的?”
“騎射這一項,總分佔了五成。剩下的鐵鎖之類的佔了兩成,最後一項捉對廝殺佔了三成。”劉備解釋道。
“另外有一點,這最後一項下一科可以去掉了。”曹操這個時候開口道:“捉對廝殺浪費時間不說,就算真的拿了第一也不過是員衝將、鬥將罷了。”
“你們覺得呢?”董明看向了其他幾個人。
劉備跟曹操意見相左:“某倒是覺得可以保留。能夠在武舉的捉對廝殺中拿下第一的人,也不是一般的衝將吧?就算不如雲長、翼德,想來也是天下一等一的猛將。這等人,就算文試不及格,也應該給個出身。”
劉備這麼一說,在場的衆人都覺得有道理。很顯然劉備跟曹操的出發點不一樣。曹操是覺得武舉是爲國選材,又不是看誰能打,最後一項有些多餘了。但是劉備只是單純從考生的角度出發,就算不通文墨,只要能打也能搏個出身。
“這捉對廝殺這一項可以保留。”董明給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不過下一科武舉,捉對廝殺將不計算分數。不過只要能打進前十六強,那就給個武舉出身。若是本身就考中了,那名額就順延。”
“這樣也好。”朱儁點點頭:“就按照伯照說的辦吧。今年規矩已經放下去了,咱們也不改了。這一條從明年開始就行了。”
“對了,有沒有發現什麼好苗子?”董明笑着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幾個人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了笑容。
“自然是有的!”朱儁是最爲開心的:“這裡有三張試卷,伯照不妨看一看。”
說着,朱儁將三張試卷拿過來,遞給了董明。
朱儁這麼高興的遞給他的試卷,肯定是答的非常出彩的。董明低頭查看試卷,三張試卷都差不多,前面的通識部分都是全對。最重要的是後面策略題目。
三個人三種風格,第一個人豪膽猛進,用的策略非常兇險,但是成功率不低,一旦成功就會有大收穫。
第二個人則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沒有什麼太聰明的策略,可是卻通盤考慮了所有可能遇到意外情況,並針對性的給出了各種預防措施。
第三個人則最爲正統,使用的策略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仔細一品就能感受到,這人是一個特別穩妥的之人。這種人很難打出讓人驚訝的經典戰役,但是肯定讓人放心。
“這三個人倒是不錯。”董明滿意的點點頭:“雖然還有些稚嫩,但是已經自成風格了。很多人打了一輩子仗都是糊塗仗。這三個考生很有靈性。”
董明對這三個人很是好奇,想看看是不是留名青史的大佬。可惜的是試卷已經糊名了,他看不到名字。這三個人,其中一個可能是趙雲。另外兩個,他想不到了。
“的確如此。”朱儁撫掌大笑道:“多虧了伯照想出這武舉之法,讓我大漢又多三位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