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尚書檯,董明來的時候,衆人又是一番詢問。董明自然表示自己沒事兒,走進自己的班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田豐靠了過來。
“伯照,知道是誰做的了嗎?”田豐直接問道。
“只能是驃騎將軍。”董明看了一眼田豐然後一臉淡定的說道。
“只能是驃騎將軍?”田豐也是個聰明,從董明的話裡,立刻聽出了不一樣的地方。繼而又想到了眼下暗潮涌動的皇位之爭。
“的確只能驃騎將軍。”田豐笑着說道。
董明點點頭:“先做事,今兒可能不太平靜。估計用不了多久,本初就會來找某家。今日你多辛苦一下。”
“沒什麼沒什麼。”田豐笑着點點頭。
“做事吧。”
到了中午的時候,袁紹親自來了尚書檯,找到了董明。兩人稍微聊了幾句之後,董明便跟着袁紹離開。
卻也沒去什麼衙門,袁紹帶着董明來到了自己的家裡。當然不是袁家的大宅子,而是袁紹自己的別院。
“某家還以爲要去司隸校尉府呢。”董明進了別院之後笑着說道。
袁紹聞言打趣道:“要是伯照願意的話,咱們可以現在就過去。”
“不用來回跑了,說吧什麼事兒。”董明笑眯眯的問道。
“案子查好了。”袁紹一攤手:“不過某家覺得太蹊蹺了。”
“誰幹的?”董明問了一句。
“驃騎將軍。”袁紹一字一頓的說道:“弓弩是他軍中流出來的,那個逃跑的刺客也是他的人。”
“不是栽贓陷害?”董明又問了一句。
袁紹聞言冷笑一聲:“這麼明顯,誰都知道是栽贓陷害了。不過不打緊,是他更好。對變法有利。”
董明嘆了一口氣:“若是這樣的話,難以服衆。”
“某家會做成鐵案的。”袁紹一臉自信的說道。
“成。”董明點點頭道:“就一個要求,他們那一系的官員都拿下來吧,除了董重之外,其他人...留條活路。”
“放心吧。”袁紹笑着應下來。
這案子,袁紹如此傷心,還專門找到董明,爲的就是交投名狀。雖然他一直跟變法一派走得很近,可事實上變法一派並沒有完全接納他。原因也很簡單,變法一派就沒有一個是頂尖世家出身的官員。
董明更是寒門子弟,袁紹的出身,是變法一派難以接受他的原因。就好像荀璦一樣,雖然能力沒問題,但是隻能被董明放在城管司,而不是拉到變法一派的大本營尚書檯。
內部有分歧,有派系很正常,董明對此也不是很在意,只要大家勁往一處使就行了。偉人曾經教導過咱們,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作爲領頭人,他把握好其中的度就行了。
“查完這個案子,本初能否再幫某家一個忙?”董明對袁紹說道。
袁紹聽到這眼睛一亮,知道董明是準備接納自己了,笑着道:“伯照請說!”
“事情也不難,待某家與本初細細道來。”董明低聲與袁紹如此這般的說了一通。最後袁紹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然後點頭答應下來。
兩人再聊了幾句之後,董明便離開了袁紹的別院,還沒到尚書檯呢,就遇上了王越。這一次王越是帶着任務來的,劉宏有請。
“怎麼是王將軍過來了?”這活一般都是太監乾的。
王越道:“來跟尚書令道歉的,昨日某家......”
“無妨,多大點事兒啊。”董明擺擺手:“是將軍的好意,某家沒有領會罷了。”
“尚書令大度。”王越鬆了一口氣,又道:“陛下這一次招您入宮,應該是有要事,某家來的時候,陛下發了火,已經摔了兩個茶杯了。”
董明笑着點點頭。
入了皇宮,劉宏的寢宮裡,小太監已經將寢宮收拾趕緊,劉宏坐在軟榻上正在擦手。董明進來之後,掃量了一眼,看到了一個讓他意外的人。
驃騎將軍董重。
“見過董將軍。”董明連忙給董重打招呼。
董重聞言瞥了一眼董明,漫不經心的拱拱手道:“原來是尚書令大人。”
不知道劉宏爲什麼將董重也叫過來,董明也不說話就這麼看着劉宏。
劉宏這個時候已經將手擦完,左手悄悄的背在了後面,輕咳一聲道:“今兒叫你們兩位過來,是有件事情想要問一問兩位的意見。尚書令如今爲國變法,驃騎將軍又是國舅。兩位都是朕的肱骨之臣,這件事也只能問問兩位了。”
“陛下請說。”董重中氣十足的說道。
董明也看着劉宏,等着他的下文,想看看劉宏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今日兩位皇子都寫了一篇文章,兩位愛卿不妨看看。”劉宏一臉平靜的說道。他身旁的一個太監捧着兩篇文稿走了下來,分別遞給了兩人。
劉辯這一篇給了董重,劉協這一篇給了董明。兩人看完手中的文章之後,又交換了一下。午全都看完之後,董重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意,倒是董明一臉奇怪的表情。
“兩位愛卿覺得朕的兩個皇兒,文章寫的如何?”劉宏笑着問道。
董重彎腰行禮,然後道:“回陛下的話,兩位皇子都是少年英才,文采斐然!大皇子以孟子之義抒發治國之道,言辭之間可見是個寬仁之人。二皇子的文章則以王霸道雜之,頗有氣概。”
董明低着頭聽到董重的話,無聲笑了一下。這種小伎倆,說出來就是給劉宏添堵的。劉辯寬仁,劉協王霸道雜之。你這麼說,看似兩個人都誇了,實際上卻是在暗中說劉協更優秀。畢竟有漢一朝的皇帝們,信奉的可不就是王霸道雜之這一套嗎?
但!
董明回想了一下兩人的文章,心裡默默地搖了搖頭。劉辯的文章雖然不慎出彩但是沒什麼過錯,至於劉協的嘛....
且不說這文章是不是劉協自己寫的,但是既然說是他寫的,不是那也得認了。王霸道雜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你也不能在文章裡暗戳戳的諷刺人吧?諷刺人也行,總不能諷刺劉宏吧?
劉協的文章裡,有一句話董重不知道是沒看見,還是裝看不見.....
“昔有光武中興大漢,今有父皇熔鑄四劍......”
看起來好像是在誇劉宏,跟光武帝有的一拼。事實上呢?劉宏這四把中興大漢劍在大漢朝如今的局面之下,就好像一個笑話一樣。這是夸人呢?還是損人呢?
“尚書令大人怎麼看?”劉宏問了問董明。
董明搖了搖頭:“陛下是知道的,微臣對於文章一道不是很擅長,因此看不出來什麼。”
“隨便說手也還可以。”劉宏顯然不打算讓董明矇混過關。
“那臣就隨口說說吧。”董明也不在意,直接道:“自武帝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皇子的文章倒是深得孔孟真傳。”
“協兒的呢?”
“也不錯。”
一旁的董重這個時候忍不住開口道:“二皇子同樣也對儒學深有研究,更兼學百家。依微臣看,二皇子平日裡很是用功。”
劉宏擺擺手道:“行了,就一篇文章罷了,不用這麼着急。接下來就要讓兩位幫朕參謀一下了。如今朕的身子骨越來越不行,想要立太子。你們覺得誰更合適呢?”
劉宏直接的讓董明腦子疼,他是有多看不起董重啊。有腳後跟想也知道了,眼下這種情況,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個坑啊。
董重聞言覺得有些不安,就算劉宏自己拿不定注意,也不會找外人商討的。自己是國舅沒錯,可是董明卻是外人啊。
難道這是一個陷阱?董重覺得自己把握住了劉宏的心思,因此老神在在的等着董明開口。董明自然不會開口,一副神遊物外的模樣,等着董重。
劉宏看着兩個人的表演,心裡有些不滿:“你二人有何見解?不妨說一說。”
“陛下春秋鼎盛,談這個還太早了。”董明違心的說了一句。
董重也接口道:“正是如此,陛下如今春秋鼎盛,立太子的事情,不着急不着急。”
“董重智商挺高啊?”
“想不到董伯照小小年紀竟然又這等政治智慧?”
董明和董重兩人相視一眼,都在心裡默默的誇讚了對方一句。不過董明要是知道董重是怎麼想的話,肯定覺得自己是個沙雕。
劉宏也好奇了,他也沒想到董重竟然沒有上套,雖然自己這套給的比較明顯。但是以董重的腦子和他迫切的想要扶持劉協上位的心情來看,應該很容易上鉤纔對啊。
君臣三人陷入了詭異的沉默當中,劉宏見此只好加了一劑猛料:“正所謂長幼有序,朕屬意讓辯兒......”
董重這個時候哪裡還忍得住,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大皇子不妥!不妥啊!”
董明見狀微微搖了搖頭:“這二傻子,剛纔難道是智商巔峰了嗎?這下降也太快了吧?”
劉宏聞言眉頭一挑,漫不經心的問道:“哦?辯兒哪裡不合適了?”
董重聽到這個問題楞了一下,然後道:“大皇子他.....”
不過他也不真的是二傻子,轉了一下說道:“大皇子合適不合適不是微臣一個人說了算的。陛下不如在朝會上問一問百官?若是百官認可大皇子,那朝廷也能更穩妥一些,不會出現意外。”
本來前半句還是有腦子的,後半句就沙雕了。
董明在後面給董重比了一個大拇指:“不愧是你,連劉宏都能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