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抓走再說

“田豐?”

聽到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陳旭有些興奮。

這可是三國時期一個真正頂級的謀士啊!後世,有人把袁紹手下的田豐和沮授,比喻成張良和陳平。

他們都是袁紹手下的謀士,自身也都是才華橫溢,有經天緯地之才。

然而,他們所投之人並非明主,對於他們的計策,袁紹經常都不予採納。

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聽聞田豐不在軍中,就大喜說道:“袁紹必敗。”

後來袁紹果真敗走,曹操嘆息:“假使袁紹用田豐之計,勝敗尚未可知也。”

縱觀田豐一生所獻的計策,以後人的眼光來看,全都正確無比,但是袁紹卻不予採納。

興平二年,漢獻帝輾轉流亡到河東等地,沮授進諫袁紹迎獻帝,遷都至鄴城,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纔開始聽了沮授的計策,非常心動。

但是他帳下其他將官又認爲,要復興漢室太難,而且迎立漢帝會削弱自己的權力。所以,袁紹就開始猶豫不定,最後拒絕了沮授的建議。

待曹操迎回天子,從此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袁紹每次接到詔書,總擔心對自己不利,又開始後悔當初沒有聽從沮授的計策。

當時就田豐向袁紹獻計,讓他謀奪許縣,搶奪天子,免得受制於人,結果袁紹不聽。

官渡之戰以前,劉備反叛曹操,曹操親率大軍前去攻打劉備。

田豐又趁機向袁紹獻計:“與公爭天下者,曹操也。操今東擊劉備,兵連未可卒解,今舉軍而襲其後,可一往而定。兵以幾動,斯其時也。”

袁紹卻因爲自己兒子身體有疾,拒絕了田豐的計策。

田豐當時舉杖擊地,大聲說道:“嗟乎,事去矣!夫遭難遇之幾,而以嬰兒病失其會,惜哉!”

袁紹聽到田豐的話,心中大怒,從此就疏遠了田豐。

後來劉備很快被曹操打敗,前來投奔袁紹,袁紹就想這個時候去攻打曹操。

田豐卻出言阻止,說此一時彼一時也,前番許縣空虛,是攻打曹操的大好時機。但是現在曹操已經打敗劉備,再去攻打,曹操雖然兵少,也不容易獲得勝利。

當時,田豐的原話是這樣:‘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衆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

爲此,他更是提出了論持久戰,騷擾耗費曹操國力的計策。

‘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衆,外結英雄,內脩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爲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田豐認爲,孤注一擲,想要一戰消滅曹操,是不可取的。

‘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袁紹回答道:“建議我攻打曹操的是你,阻止我攻打曹操的又是你,你到底安的是何居心?”

遂不聽從田豐的建議。

袁紹本來就因爲田豐上次忤逆他,而對田豐心生間隙。現在又看到田豐如此誇讚曹操,並且不看好自己能夠打敗曹操。

以袁紹的驕傲、自我,聽到田豐的話,心中更是憤怒。

於是乎,袁紹就說田豐惑亂軍心,將他關押了起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證明,田豐的眼光是無與倫比的。他對天下大局的把握,更是無人能出其左右。

官渡之戰,袁紹果真大敗,袁軍土崩瓦解。

在回去的路上,衆軍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豐在這裡,就不至於到這個地步了。”

袁紹聞言,心中更加記恨田豐。

這時,看守田豐的獄卒就對田豐說:“主公沒聽從你的計策,果真大敗,這回主公回來以後,肯定會重用你。”

卻不想,田豐聽到袁紹大敗的消息以後,喟然長嘆:“我命休矣。”

他對獄卒說:“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矣。”

袁紹回來之後,果然將田豐殺了。

在前世,三國時期最讓陳旭嘆息的謀士就是田豐。他有經天緯地之才,忠誠剛直,爲了袁氏屢屢勸諫。

結果,他的計謀不但不被袁紹聽從,自己最後反而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真是可嘆田元皓滿腹才華,卻無用武之地。

縱觀他一生所獻的計策,只有纔開始投奔袁紹的時候被採納過。

《先賢形狀》記載:‘紹後用豐謀,以平公孫瓚。’

哪怕對於這個事情,亦是一筆帶過,並沒有詳細寫出田豐所獻是何計策。

陳旭聽到那個黃巾士卒,說田豐就住在前面的村落,不由思考良久。

前世,他曾經詳細查過田豐的事蹟。心中對於此人,又是敬佩,又是疑惑。

依照田豐的才能與眼光,不見得看不出袁紹是個怎麼樣的人,但是他爲何還一直拼死勸諫,落得如此下場?

後來,陳旭在《後漢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魏郡審配、鉅鹿田豐,並以正直不得志於韓馥。紹乃以豐爲別駕,配爲治中,甚見器任。’

由此可見,田豐、審配以前鬱郁而不得志。後來被聞海內的袁本初,親自上門邀請兩人,並且相待甚厚。

兩人本就是正直之人,前面被韓馥排擠,現在卻被袁紹如此器重。所以,兩人才會產生‘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

審配雖然才能比不上田豐,給袁紹獻的計策是錯誤的,並且跟田豐有隙,袁紹兵敗後更是進讒言讓袁紹殺掉田豐。

但是,此人在袁紹敗亡,曹操圍攻鄴城的時候,他仍然死守數月,最終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

不考慮其他因素,他能夠拒不投降,慷慨受死,未嘗沒有與田豐一樣的心思,爲了報答袁紹的知遇之恩。

衆人看着陳旭駐足,良久不語,雖然心中疑惑,卻也不敢多問。

ωωω. TTKΛN. ¢ ○

就這樣,陳旭等人一動不動地呆在原地。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陳旭才收回思緒,他對方纔說話的那個士卒說道:“你帶我前去拜訪先生。”

那個士卒聽到陳旭的話,臉上有些猶豫。

心中掙扎了半晌,他突然翻身下馬,跪在陳旭的前面,說道:“渠帥,田先生聞名州郡,附近百姓都對先生心存敬佩。”

“先生曾經拒絕大賢良師的邀請,大賢良師都不敢爲難先生。還請渠帥三思,莫要驚擾了先生。”

其餘鉅鹿本地的黃巾士卒,亦是翻身下馬,跪在陳旭前面給田豐求情。

這個時候,自家渠帥帶着五百騎兵,前去拜訪素不相識的人。衆人略一思考,就知道渠帥不懷好意了。

畢竟,渠帥在東阿綁架名士程昱的事,很多人都早已知曉。

陳旭看到衆人的反應,心中非常驚奇。

他沒想到,田豐在當地居然會有如此的名望,能夠讓自己帳下的士卒爲他冒死求情。

陳旭下馬,將這些跪在地上的士卒,一個個親手扶了起來,溫言說道:“我只是想拜訪一下元皓先生,你們爲何如此緊張?”

那些士卒面面相覷,有一個人小心翼翼地問道:“渠帥不會直接將田先生綁走吧?”

“額。”被人戳破了心思,陳旭臉上有些尷尬,繼而,他正色問道,“你們可知,我們是怎樣的身份?”

對於陳旭的詢問,衆人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黃巾軍。”一個士卒小聲答道。

陳旭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繼續問道:“我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人?”

衆人面面相覷,不敢回答,只有吳凌在一旁小聲說道:“黃巾賊。”

吳凌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衆人都聽到了他的話。一時間,五百雙眼睛都齊刷刷地望向了吳凌。

吳凌被衆人的眼神看得有些發毛,他縮了縮腦袋,訕訕笑了一下。

陳旭聞言,卻是眼睛一亮,他上前一步,對着吳凌問道:“你再說一次,大聲一點。”

吳凌以爲自家渠帥發怒,惶恐不安,連忙跪在地上認罪。

陳旭一把將他扶了起來,說道:“你說了實話,我又怎會怪罪與你?”

“你把剛纔的回答再說一遍,大聲地告訴我,在官兵眼中,我們是怎樣的人?”

吳凌看着渠帥眼中,不但沒有責備,反而滿是鼓勵,他頓時膽氣一壯,大聲說道:“黃巾賊!蟻賊!”

陳旭聞言,撫掌大笑,對衆人說道:“不錯,我們在別人眼中,就是不擇不扣的‘賊’。”

而後,陳旭臉色一正,道:“我們黃巾軍,出生卑微,軍中連識字的人都沒有幾個。那些所謂的士人,更是瞧不起我們,也絕不可能主動投奔黃巾軍。”

“那麼,你們告訴我,這樣的黃巾軍,真的能夠成就大事嗎?”

陳旭目光灼灼地盯住鉅鹿縣城的黃巾士卒,每個被他看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腦袋。

是啊,黃巾軍大多都是農民、佃戶出身,他們又能夠有多少才華?

陳旭將長槍釘在地上,大聲說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他們瞧不起我們,不來投奔我們,稱呼我們爲‘賊’。那麼,我們就要做一個合格的‘賊’。”

“沒有糧食,就去打土豪;碰到人才,不管他願不願意投奔我們黃巾,都要先抓了再說!”

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680章 責罰第3章 阿虎之勇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674章 秦宓死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235章 鮑信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194章 陷陣營第49章 援兵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2章 賊兵來犯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87章 擇婿第240章 被圍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479章 回蒲阪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999章 刺殺第109章 報仇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75章 輕視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539章 戰!第507章 求助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172章 放風箏第40章 出戰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773章 破劍閣第779章 下戰書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260章 分歧第175章 推測第337章 絕路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275章 出巡第976章 曲有誤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229章 交易第458章 大逆轉第999章 刺殺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214章 苦衷第108章 破敵第497章 衝突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814章 婚事(下)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156章 伏兵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156章 伏兵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11章 滅族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91章 戰鼓響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3章 阿虎之勇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113章 渡河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196章 靈帝崩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492章 野炊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1章 救人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547章 渡河第534章 憂慮第95章 皇甫嵩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985章 荊州平定
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680章 責罰第3章 阿虎之勇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674章 秦宓死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235章 鮑信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194章 陷陣營第49章 援兵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2章 賊兵來犯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87章 擇婿第240章 被圍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479章 回蒲阪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999章 刺殺第109章 報仇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75章 輕視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539章 戰!第507章 求助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172章 放風箏第40章 出戰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773章 破劍閣第779章 下戰書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260章 分歧第175章 推測第337章 絕路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275章 出巡第976章 曲有誤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229章 交易第458章 大逆轉第999章 刺殺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214章 苦衷第108章 破敵第497章 衝突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814章 婚事(下)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156章 伏兵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156章 伏兵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11章 滅族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91章 戰鼓響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3章 阿虎之勇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113章 渡河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196章 靈帝崩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492章 野炊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1章 救人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547章 渡河第534章 憂慮第95章 皇甫嵩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985章 荊州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