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劉備

正如田豐所說的那樣,荊州之兵擅長水戰,但是對於步戰以及騎戰卻並不精通。

荊州不像幷州一樣,民風彪悍,很多百姓都會騎馬。若是荊州想要組建騎兵,卻是困難無比。

縱然劉表能夠的得到戰馬,也將不足爲慮。

陳旭雖然並不清楚,這場大旱會持續多久。然而亂世之中,卻沒有什麼東西,比糧食更寶貴。

而且,拿去荊州與劉表交換糧食的戰馬,一定不會比並州騎兵自己用得好。

田豐的這條計策,不僅得到了陳旭的同意,就連其餘人也都紛紛點頭。

哪怕是與田豐有些過節的張裕,在聽完田豐的解釋以後,心中亦是讚歎不已。

陳旭觀看帳下諸人的臉色,只有賈詡沒有絲毫反應,仍舊是那種古今無波的模樣。

心中一動,陳旭來到賈詡的面前,問道:“對於此事,不知文和有何高見?”

賈詡聽見陳旭的詢問,這才向他微微施了一禮,而後反問道:“主公是否確定,整個天下都會發生大規模的乾旱?”

望着賈詡目光灼灼的眼神,陳旭想起了歷史上,程昱爲曹操製作人肉脯的事情,這才狠狠點了點頭,說道:“確定!”

聽到陳旭肯定的答覆,賈詡臉上,才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若果真如主公所言,將有大旱發生,我有一計,可以使得主公,兵不血刃奪取關中之地。”

賈詡的一番話,使得州牧府中的所有人,全都驚駭莫名。

興平元年,整個大漢境內,戰亂不休。

卻說劉備劉玄德,一直在公孫瓚帳下效命。公孫瓚與袁紹爆發戰爭以後,劉備就隨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前往青州,共同抵擋袁紹。

當時的劉備,駐紮在平原縣之中,公孫瓚讓他暫領平原縣令之職,也就相當於試用期。

平原國位於青州的西北方向,與冀州接壤。

漢桓帝建和二年,復置平原郡爲國。一直到漢獻帝建安十一年,平原國才除爲郡。

由於關羽、張飛皆是萬人敵,劉備本身又非常體恤百姓、愛惜士卒,因此士卒都願爲劉備效死。

袁紹屢次派兵攻打青州,都被駐兵平原郡的劉備擊退。劉備也在與袁紹交戰的過程中,屢立戰功,這才被公孫瓚封爲平原相。

劉備雖然有些野心,但他畢竟以漢室宗親自居。以前他與公孫瓚的關係情同手足,但是現在的公孫瓚,不經朝廷同意,就隨意冊封官職。

因此,劉備對於公孫瓚的這種舉動,亦是心中不滿。奈何他現在於公孫瓚帳下用命,還要多多仰仗公孫瓚,只能將心中的怨氣積攢在心裡。

關羽走到正在發呆的劉備身旁,輕聲說道:“兄長,吾觀公孫瓚其人,狼子野心。不久前他殺掉了劉幽州,更是大逆不道。”

“主公既然立志匡扶社稷,又何必屈居此人帳下?”

劉備嘆了一口氣,說道:“伯圭以前,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卻不想……”

“哎,可惜我空有一腔報國熱情,卻毫無用武之地,只能屈居人下!”

一旁的張飛見狀,大聲說道:“兄長既然有英雄志氣,又豈能一直待在這裡?天下如此之大,何處不能容身?”

劉備卻是有些頹喪的說道:“如今天子遭劫,大漢動盪不安,豪傑並起。現如今,我沒有絲毫名聲,縱然棄了公孫瓚,又有何人能夠收留我?”

關羽、張飛聞言,也都是沉默不語。

他們除了在討伐黃巾的時候,立下了一些微薄的功勞,以及與袁紹部將作戰的過程中,勝過幾場。可以說,他們現在沒有絲毫名聲。

劉備真實的經歷,並非像演義中寫的那樣,在黃巾起義的時候東征西討,立下很多功勞。

他與公孫瓚,也沒有參加過什麼諸侯討董,更沒有什麼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

因此,現在的劉備三人,可以算得上是毫無名氣。

更何況,由於陳旭的出現,導致管亥帶領青州黃巾,投奔了幷州。沒有了管亥帶領黃巾軍攻打孔融,也就沒有孔融向劉備求援之事。

事實上,歷史中劉備派兵相助孔融,纔是他真正開始進入諸侯眼中的時候。

在此之前,就連劉備也知道,自己是個無名之輩。

據史書記載,管亥帶兵圍困孔融的時候,孔融派遣太史慈前去向劉備求援。

劉備當時就非常驚訝的說道:“孔北海乃復知天下有劉備邪?”隨即就遣兵三千,前往救援孔融。

由此可見,當時劉備對於孔融知道他的名字,有多麼的驚奇了。

而劉備其人,也是一個非常擅於捕捉時機的人。孔融向他求援以後,他沒有絲毫猶豫,也沒有在意這次救援孔融,所要消耗的大量錢糧。

他反而捨棄了平原的基業,盡起大軍,不顧一切地前往救援孔融,這才得以博得一個好名聲。

之後,曹操攻打徐州,他再次派兵前去救援陶謙,又在諸侯面前露了一次臉。直到那時,他纔有資格被成爲一方諸侯。

可以說,劉備兩次救人的經過,完全是神來之筆,也是他人生轉變的開端。

若是沒有孔融以及陶謙的求援,可能他就會一直待在公孫瓚帳下,隨着公孫瓚實力的消亡,而兵敗身亡吧。

卻說劉備三兄弟待在屋中,相對沉默不語之時,忽然有一人匆匆忙忙的跑了進來,說道:“主公,青州刺史派遣使者,前來面見主公。”

劉備聞言,急忙說道:“快快有請!”

他剛說完話,就再次反口道:“不,我親自前去迎接!”

劉備帶着關、張兩人,出門迎接,見到使者以後,他就急忙上前作揖行禮道:“不知使君派遣閣下前來平原,備多有怠慢,還請先生海涵!”

田楷派來的使者,看見劉備親自出來迎接他,執禮甚恭,臉上閃過一絲感動之色。

他急忙回禮道:“劉使君貴爲平原國相,某又豈能受使君如此大禮?”

而後,他也不再客套,直截了當的說到:“曹孟德起兵攻打徐州,主公與徐州乃是盟友,自當派兵救之。”

“國相治兵有方,驍勇善戰,因此使君才讓我來通知你,一起發兵救援徐州。”

劉備聞言,頓時大喜過望。

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15章 買糧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14章 請罪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923章 對策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263章 心憂第1008章 去世第373章 王承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117章 交談第222章 吹捧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285章 無名第342章 斬郭汜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611章 三問第659章 誣陷第163章 洞房第255章 逼宮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385章 鴻門宴第769章 吳懿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350章 怒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121章 戰第26章 易首邀酬第567章 玉門關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60章 分歧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510章 切磋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495章 父與子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175章 推測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156章 伏兵第524章 簡雍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100章 議事第723章 小霸王第363章 斬李暹第600章 魯肅(上)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689章 中伏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446章 考覈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28章 龜兒子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755章 虎豹騎第270章 交鋒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779章 釋放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245章 大捷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866章 孫權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762章 迷路第823章 下馬威第276章 名士第337章 絕路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390章 清洗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267章 不可敵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99章 解惑第524章 簡雍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6章 折辱第254章 詐死
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15章 買糧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14章 請罪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923章 對策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263章 心憂第1008章 去世第373章 王承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117章 交談第222章 吹捧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285章 無名第342章 斬郭汜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611章 三問第659章 誣陷第163章 洞房第255章 逼宮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385章 鴻門宴第769章 吳懿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350章 怒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121章 戰第26章 易首邀酬第567章 玉門關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60章 分歧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510章 切磋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495章 父與子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175章 推測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156章 伏兵第524章 簡雍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100章 議事第723章 小霸王第363章 斬李暹第600章 魯肅(上)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689章 中伏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446章 考覈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28章 龜兒子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755章 虎豹騎第270章 交鋒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779章 釋放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245章 大捷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866章 孫權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762章 迷路第823章 下馬威第276章 名士第337章 絕路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390章 清洗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267章 不可敵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99章 解惑第524章 簡雍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6章 折辱第254章 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