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換糧

直到這時,陳旭才知道爲何歷史上,田豐不討袁紹喜歡了。若不是他知道,田豐是個剛直不阿,忠心耿耿之人。恐怕陳旭的心中,亦是早已厭煩了田豐吧。

畢竟,陳旭也是一個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就有自己的想法。

親賢臣、遠小人,以及忠言逆耳的事情,每一個人都知道。然而,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做到。

田豐的確有才能,但是長時間以來,陳旭對他言聽計從,多少會讓田豐滋生出一種傲慢的心理。

正所謂:居移氣,養移體。

也許田豐的這種改變,正是由於長時間身居高位,才養成的習慣。但是陳旭作爲一個君主,卻有必要,時常敲打自己的屬下。

否則的話,屬下很有可能就會恃寵生嬌。

自從投奔陳旭以來,田豐從來沒有見過陳旭,對他如此嚴厲過。一時間,他居然有些不知所措。

州牧府中的諸多文士,看見陳旭聲色俱厲的樣子,也都是心中一凜,不敢再說話。

陳旭以往給他們的感覺,都是那種招賢納士,溫和、擅於納諫之人。但是今日看來,卻是有些顛覆了陳旭,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環顧四周,看到衆人的臉色,陳旭纔有些疲憊的說到:“我曾與橋公學習天時、地理,以往的一段時日,也察覺到了不妥,卻一直沒有找到原因。”

“直到南和向我告知,他觀察星象的結果以後,我才恍然大悟。若是不出所料,今年大漢境內必定會有乾旱,很多地方的糧食,也將顆粒無收。”

“面對可能席捲整個帝國的大旱,我希望你們能夠商議出一些策略,早作防備。縱然最後沒有發生大旱,多做點準備,也不足爲過。”

衆人聽到陳旭的話,心中這才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家主公,並沒有盲目迷信啊。

他們都聽說過,陳旭以前召來雷電、東風之事。

這種事情,也許在那些士卒們看來,果真藉助了鬼神之力。但是在這些智謀之士心中,卻是知道是怎麼回事。

由於陳旭以往的事蹟,他們對於自家主公觀看天時的本領,亦是深信不疑。

況且,正如陳旭所言,預防乾旱,本來就沒有過錯。哪怕幷州境內,最終沒有爆發乾旱,這種未雨綢繆的做法,也不應該被質疑。

夏侯蘭率先開口說道:“預防乾旱,無非是廣挖水渠,製造水車。只要做到這兩點,縱然遭逢大旱,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司馬朗卻是搖頭道:“這兩件事情,幷州一直都在做。若是果真有席捲天下的大旱,恐怕有些河水都會斷流,湖泊也會乾涸。”

“爲了積蓄水源,幷州境內應該廣挖湖泊,蓄養河水,以待不時之需。”

李儒聽見司馬朗的話,暗自點頭,他補充道:“若有大旱,必定會伴隨着饑荒,那個時候,糧價必定飛漲。”

“若是主公這時,大肆收購糧草,囤積物資。待大旱來臨之時,既可以用糧食救濟災民,也可以用來招收,其餘諸侯境內的百姓。”

“一方諸侯的實力是否強大,不僅要看他所佔據的地盤有多少,更重要的卻是治下的百姓是否足夠。”

“如今諸侯混戰,糧價一直居高不下。現在花費大量錢財購買糧草,縱然日後沒有大旱,亦可以將糧草囤積起來,用以征戰。”

田豐這個時候,已經回過神來。

雖然陳旭斥責他,使他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是田豐是個忠心耿耿之人,他不會因爲陳旭的一句斥責,就心存芥蒂。

現在衆人都在爲陳旭出謀劃策,他自然不肯區居人後:“文優所言雖然不錯,然而兩年以前,勉強安頓了數百萬的青州黃巾,以及泰山軍,早已消耗盡了幷州的錢糧。”

“雖然從前年秋天開始,幷州已經有了一些餘糧。但是那些新投幷州的百姓,卻是免稅三載。恐怕現在整個幷州境內,也沒有多少錢財用以購買糧草吧。”

話畢,田豐將目光放在了張裕身上。

張裕乃是幷州的簿曹從事,主管錢糧簿書,對於幷州詳細的錢財,他自然非常清楚。

感受到了田豐的目光,雖然張裕心中仍舊有些不快,好在他也是一個識大體之人,就開始向衆人彙報,幷州的錢糧狀況。

“幷州錢糧雖有盈餘,卻也難以大量購買糧食。更何況,幷州境內的豪門大族,家中存量本就不多。主公前番爲了安頓幾百萬百姓,已經向他們借貸了很多糧食。”

“雖然後來,主公用錢財補齊借貸的糧食,那些豪門家中的糧草,卻仍舊沒有增加很多。”

“如今諸侯混戰,各方勢力對於糧食的需求,都是非常之大。想要跨境購買糧食,亦是困難無比。”

聽到這裡,州牧府中的衆人,也都面面相覷。

過了半晌,田豐纔再次開口道:“我有一計,可以爲幷州籌得無數糧草,只看主公舍不捨得!”

話畢,田豐將目光放在了陳旭身上。

陳旭聞言,大喜過望,急忙問道:“元皓有何妙計,快快道來!”

田豐捋了捋鬍鬚,侃侃而談:“荊州地處南方,水網密佈,糧食盈倉。然而南方不產馬,如今諸侯並起,北方諸侯對於戰馬的控制,更是十分嚴格。”

“幷州乃是產馬之地,主公兩次北擊鮮卑,亦是得到了大量的馬匹。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的幷州戰馬更多。”

“再加上匈奴臣服幷州,他們部落之中的戰馬,亦是多不勝數。若是主公願意用戰馬,向荊州換取糧草,缺乏戰馬的劉景升,必定會欣然應諾。”

司馬朗聞言,卻是急忙出聲反駁:“主公不可!荊州本就是一個富庶之地,水軍強大。若是再得到戰馬,使得劉景升組建騎兵。”

“幷州日後再想謀奪荊州,恐非易事!”

田豐搖頭說道:“若是果真如同主公所言,整個天下都會爆發大旱。現在不盡早籌備糧草,日後幷州能否支撐下去都很難說,又何談攻打荊州?”

說到這裡,他冷笑着說道:“更何況,縱然荊州擁有戰馬,若無強將精兵,又有何用?”

陳旭這才恍然大悟,說道:“如此,就依元皓所言,以戰馬換糧草!”

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170章 比武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856章 傷勢第816章 天子崩第188章 依附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821章 諸葛亮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486章 授課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535章 仲達第66章 攻破濮陽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181章 追殺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88章 矛盾論第844章 叔侄第19章 名揚州郡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965章 一封信第170章 比武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78章 折服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305章 謀劃第621章 設伏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57章 驚變第376章 奇蹟第249章 匯合第756章 碾壓第289章 疑惑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628章 有鬼第223章 安頓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727章 始末第723章 小霸王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23章 小霸王第72章 華雄第224章 襲城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435章 得汝南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349章 奪權第490章 狩獵第254章 詐死第633章 郭淮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9章 毀田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505章 求情第254章 詐死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20章 追與逃第145章 回馬槍第87章 擇婿第620章 追與逃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02章 馬驚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363章 斬李暹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972章 爭功第19章 名揚州郡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476章 重逢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62章 中計第113章 渡河第280章 司馬懿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7章 清河絕唱第192章 比試
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170章 比武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856章 傷勢第816章 天子崩第188章 依附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821章 諸葛亮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486章 授課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535章 仲達第66章 攻破濮陽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181章 追殺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88章 矛盾論第844章 叔侄第19章 名揚州郡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965章 一封信第170章 比武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78章 折服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305章 謀劃第621章 設伏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57章 驚變第376章 奇蹟第249章 匯合第756章 碾壓第289章 疑惑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628章 有鬼第223章 安頓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727章 始末第723章 小霸王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23章 小霸王第72章 華雄第224章 襲城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435章 得汝南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349章 奪權第490章 狩獵第254章 詐死第633章 郭淮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9章 毀田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505章 求情第254章 詐死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20章 追與逃第145章 回馬槍第87章 擇婿第620章 追與逃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02章 馬驚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363章 斬李暹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972章 爭功第19章 名揚州郡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476章 重逢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62章 中計第113章 渡河第280章 司馬懿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7章 清河絕唱第192章 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