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甦醒

如今,整個鉅鹿郡的東部四縣,已經完全落入黃巾軍手中。

這個位置,是整個冀州南部最重要的咽喉要道。它位於冀州四郡中間,交通便利,易守難攻。這個地方的陷落,使得整的冀州南部,都暴露在黃巾軍的威脅之下。

若是黃巾軍能夠攜大勝官兵之威,進寇四郡。那些飽受欺壓、無家可歸的百姓,必會紛紛響應。

但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黃巾軍的精神領袖卻一病不起。這不但使得黃巾軍,錯過了一次擴張的極好時機,更是在很多黃巾軍心中,留下了非常大的陰影。

這一日,張樑撇下丘縣的黃巾軍,帶着一些親信急匆匆趕到廣宗。

自家兄長已經昏迷幾日,張樑每日都是心急如焚。但是,丘縣是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他生怕皇甫嵩前來攻城,這才一直沒有離開。

就在前幾日,張樑接到斥候的消息,說是皇甫嵩聽聞冀州官兵被全殲以後,停止了行軍,反而在魏郡休整。

也許在皇甫嵩看來,既然鉅鹿郡的官兵已經兵敗,他就沒有必要每日催促士卒進行急行軍,前來救援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張樑,終於長長舒了一口氣,立馬星夜兼程來到廣宗。

張樑龍行虎步,排開衆人,進入屋中。

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侍奉在張角身旁,看到張樑進來,抹了一把眼淚,說道:“叔父,阿翁他一直昏迷不醒,醫工都是束手無策,我自己也是毫無辦法。”

說着說着,少女就開始抽噎起來。

張樑本來也是一臉擔憂,但是看到自己侄女的樣子,也不好把焦躁放到臉上。他平復了一下心緒,對着少女說道:“玲兒,兄長他受黃天庇佑,一定會沒事的。”

這個少女,姓張名玲,正是張角的唯一女兒。

張角年少家貧,再加上要養活兩個弟弟,娶妻較晚,一直沒有子嗣。後來好不容易有了張玲這個女兒,此時的張角卻已經創立了太平道,每日在外奔波傳道。

他的妻子後來染病而死,還好有張寶、張樑這兩個兄弟,才把張玲拉扯大。

後來回到鄉中的張角,對於這個唯一的女兒疼愛有加。

張角得到‘太平要術’以後,才萌生的創建太平道的想法。他將其視爲至寶,不肯輕易示人。

‘太平要術’又名‘太平清領書’,是東漢原始道教重要經典。原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

其卷帙浩繁,內容龐雜。

大抵以奉天法道,順應陰陽五行爲宗旨,廣述治世之道,倫理之則,以及長壽成仙、治病養生、通神占驗之術。

其說自成體系,以順天地之法,治政修身,達於天下太平爲主旨。有代表下層民衆反對統治者恃強凌弱,主張自食其力,周窮救急的思想。

可以說,‘太平要術’改變了張角的人生軌跡,也改變的整個大漢帝國的歷史。

把‘太平要術’視爲珍寶的張角,對於自己的女兒,他卻從不隱瞞,。還經常將其中的內容,解釋給張玲聽。

張玲對於‘太平要術’中的其他內容,毫不感興趣,卻對與治病養生有關的內容,青睞有加。

這也許與她小時候,親眼看見自己母親病死有關吧?

她自學成才,對於治病養生的內容,也頗有天賦,早就看出自己的父親已經油盡燈枯。

爲此,她勸過張角好幾次,讓他不要太過操勞,休養身體。但是,張角身爲黃巾最高首領,每日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又怎麼可能真正停下來休息?

張玲聽着自己叔父的安慰,清秀的臉色卻沒有絲毫好轉,眼中反而蓄滿了淚水。

自己父親的身體,她最清楚不過了。而且,他雖然看了‘太平要術’,卻並不相信裡面關於鬼神的那些說法。

抹了一把眼淚,她來到牀頭,靜靜地看着自己父親蒼老的面孔。自從她母親去世,父親回來以後,就對她疼愛有加。

只要張角在家中,總是會將張玲帶在身旁。

每日與自己父親相處,沒有人比她更明白,張角爲了這次起義,耗費了多少心血。

特別是他最疼愛的弟子唐周反叛,將太平教想要造反的消息,報告給朝廷以後。他更是心力交瘁,悔恨不已。

所以,短短一年的時間,曾經那個意氣風發、仙風道骨般的男人,就變成了這個模樣。

張樑支走了自己的侄女,靜靜看着昏睡不醒的張角,心中悲愴不已,不由說道:“兄長,兄長,如今我等大敗官兵,就連皇甫嵩都在魏郡駐足不敢前進。”

“如此大好局面,兄長爲何只是昏睡不醒?”

張樑坐在牀上,輕聲呼喚着。他們一家家貧,父母早亡。他與張寶兄弟兩人,都是被張角一人拉扯大的。

俗話說,長兄如父,更何況張角不單是長兄,更是自幼養育兩人?所以說,兄弟三人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

張樑想着自家兄長的好,一時間,眼淚不由自主的掉了下來。

就在此時,他突然感到有一隻手抓住了自己的手臂,心中一驚。待看到是自家兄長的手臂以後,當即喜極而泣,激動地說道:“兄長,你終於醒來了!”

張角悠悠睜開了眼睛,咳了兩聲,看着自己兄弟焦急的臉龐,心中閃過一絲溫柔。

張樑現在正喜不自勝,就要出去把張玲叫進來,然後把這個好消息曉諭三軍,好穩定軍心。

卻不想,張角努力從牀坐了起來,制止了張樑的行動。

他蔚然一嘆,說道:“你離開丘縣來此,如今丘縣恐怕已經落入官兵之手!”

聞言,張樑心中大駭,急忙問道:“這怎麼可能?皇甫嵩不是已經停止行軍,駐紮在館陶了麼?”

搖了搖頭,張角說道:“皇甫嵩雖然殘暴,卻無愧於大漢名將的稱謂。他在豫州屢敗我等黃巾軍,又豈是浪得虛名之輩?”

“皇甫嵩用兵,若天馬行空,疾如閃電。他每到一處,只要瞅準時機,就能迅速擊敗敵人。”

“以皇甫嵩的的驕傲與自負,又怎麼會因爲威縣官兵的敗亡,而裹足不前?”

“他如此行事,只不過是爲了迷惑我軍罷了。我料定,皇甫嵩必定會派遣精兵,奇襲丘縣!”

這一次,張角本來正在昏迷,意識有些模糊。突然聽到張樑的話,他心中擔憂黃巾軍的前途,才掙脫了渾渾噩噩的狀態,醒了過來。

張樑素來信任自家兄長,對於他的謀略,更是深感佩服。現在,既然自家兄長如此說,就絕對不會有錯。

他霍然起身,對着張角說道:“兄長,若果真如此,我豈不成了黃巾軍的罪人?我現在就返回丘縣,緊守城池,絕不給皇甫嵩以可趁之機。”

張角揮手阻攔了正要出去的張樑,說道:“你現在趕去丘縣,恐怕已經來不及了,我現在擔心的是曲周。”

“曲周雖有漳河天險,易守難攻。但是皇甫嵩用兵如神,就怕他使出暗度陳倉之計。如此,則曲周亦是難以保全。”

聽到張角的話,張樑先是一愣,而後大聲笑道:“兄長勿憂!早在威縣官兵尚未潰敗之時,我就已經寫信給了曲周守將,讓他巡視漳河上下河段,謹防官兵從其他地方渡河。”

張角聞言,心中一愣。

他是黃巾軍的最高統帥,對於帳下所有人物,都可謂是瞭如指掌。但是如今,他卻有些迷惑了。按說張樑以及他帳下將官,沒有人擁有這等眼光纔對啊。

曲周的漏洞,張角其實早已知曉。

但是以前,自從盧植被撤職查辦後,他就不相信官兵之中,還有人能夠想到這條計策,所以並未太過在意。

不然的話,黃巾軍也不可能從廣宗北上,繞道奇襲曲周,斷掉官兵糧道了。戰場之上千變萬化,面對不同的對手,就要使用不同的策略。

若是盧植在時,張角絕對不敢如此行事。如今面對絲毫不比盧植差的皇甫嵩,張角更是不敢有絲毫大意。

所以,他纔會費盡心力,絞盡腦汁地思考黃巾軍戰略上的漏洞。

第497章 衝突第29章 薦文昭第609章 刁難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30章 缺糧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286章 劍道第779章 下戰書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7章 獵虎第856章 傷勢第663章 遊行法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740章 戰畢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190章 回寨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298章 獅虎鬥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1007章 託孤第814章 婚事(下)第278章 相見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478章 韓遂死第55章 假借天命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603章 孫尚香第650章 九錫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265章 驚變第196章 靈帝崩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650章 九錫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144章 鬥將第866章 孫權第13章 火起第884章 決定第280章 司馬懿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243章 陷陣第638章 諸葛至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337章 絕路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353章 烏龍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800章 繼承第19章 名揚州郡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636章 無奈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21章 相邀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378章 殺眭固第558章 張鬆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395章 困境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353章 烏龍第738章 再戰第214章 苦衷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296章 生死戰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54章 約戰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823章 下馬威第535章 仲達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372章 勸降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249章 匯合第365章 攻城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948章 蘆葦蕩
第497章 衝突第29章 薦文昭第609章 刁難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30章 缺糧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286章 劍道第779章 下戰書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7章 獵虎第856章 傷勢第663章 遊行法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740章 戰畢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190章 回寨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298章 獅虎鬥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1007章 託孤第814章 婚事(下)第278章 相見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478章 韓遂死第55章 假借天命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603章 孫尚香第650章 九錫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265章 驚變第196章 靈帝崩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650章 九錫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144章 鬥將第866章 孫權第13章 火起第884章 決定第280章 司馬懿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243章 陷陣第638章 諸葛至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337章 絕路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353章 烏龍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800章 繼承第19章 名揚州郡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636章 無奈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21章 相邀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378章 殺眭固第558章 張鬆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395章 困境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353章 烏龍第738章 再戰第214章 苦衷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296章 生死戰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54章 約戰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823章 下馬威第535章 仲達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372章 勸降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249章 匯合第365章 攻城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948章 蘆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