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李儒獻策

信使的話,使得陳旭大爲驚訝。

要知道,河東郡北部,的確算得上是地廣人稀。莫說兩日攻破三座縣城,就連兩天跑完三個縣城的路程,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若是在攻城的時候,敵軍稍加抵抗,就會擋住攻城軍隊好幾日。

甘寧兩日連下三城,必定使用的是騎兵。而且那些被攻克縣城的守將,根本沒有進行反抗,直接獻城投降。

因爲,即使甘寧出其不意偷襲縣城成功,也要花時間安撫百姓、鞏固勢力。

只有縣城舉城投降,甘寧才能讓縣令繼續守着原來的城池。他自己卻是帶領騎兵,馬不停蹄殺向另外一個縣城。

陳旭思索了一下,考慮到如今實力混亂的局面,以及這場大規模的饑荒,心中頓時瞭然。

更何況,並不是所有城池之中,都有西涼軍駐守。也許甘寧攻下那幾個城池中的官吏,根本就不是西涼軍的親信。

如此一來,他們舉城投降,就顯得非常合理了。

可以說,陳旭這次出兵司隸,對於時間的把握極爲精準。

這個時候,正是李傕、郭汜最不得人心的時候。他們仗着自己手上有兵,肆意劫掠百姓,已經激起了民憤。

只是懾於西涼軍的淫威,衆人才忍氣吞聲。現在關中衆人,聽聞幷州軍到來的消息,全都振奮不已。

因此,甘寧才能兵不血刃連奪數城。

呂布根本不知曉其中的彎彎繞繞,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已經與甘寧立下了賭約。

如今甘寧先破蒲子,再次連克三城,及至今日,又不知道攻下了多少個縣城。

呂布聽聞這個消息以後,又怎能不心急如焚?

他急忙拍馬上前,對着陳旭說道:“文昭,河東郡下轄二十幾個縣城,若是隻有甘寧一人帶兵攻打,恐怕會浪費我軍大量的時間。”

“不若文昭給我三千騎兵,我從汾水逆流而上,攻打其餘縣城可好?”

對於呂布的心思,陳旭如何不知道?然而,呂布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

依照信使的報告,甘寧是順着河東郡西部的方向,一直往南攻城掠地。

呂布現在請戰,正好讓他逆着汾水南下,前去攻打河東郡東部一線。

如此一來,整個河東郡,都會迅速被幷州軍佔領。

而且,現在幷州已經與河東郡聯通,不必再擔心後勤的事情。

更何況,樊稠、張濟想要投奔幷州的消息,也已經傳來。

沒有了後顧之憂,這個時候,幷州縱然分兵奪取河東郡,也並無大礙。

шωш¤ тт kán¤ C〇

陳旭正要點頭應允,卻聽見一道聲音傳來:“主公萬萬不可!”

轉過頭去,發現說話之人乃是李儒,陳旭不由問道:“文優有何高見?”

呂布看見李儒阻止自己,當即勃然大怒。

他對陳旭說道:“文昭,李儒怨我殺掉董卓,這才屢次三番與我過不去。”

“以我觀之,他雖然投奔與你,卻是心懷二志,文昭不可不防啊。”

陳旭還沒有說話,李儒就冷笑兩聲,對着呂布說道:“一介匹夫,又豈知某心中所想?”

話畢,他不屑的撇了撇嘴,正眼都不瞧呂布一眼。

呂布心中更怒,正要發作,卻聽見了陳旭的聲音:“我不管你們以前有何恩怨,既然在我麾下效命,就不能擅自相爭,因私廢公!”

話畢,陳旭臉色陰沉的掃視了李儒、呂布一眼。

看着陳旭陰沉的臉,李儒、呂布心中皆是一凜,不敢再說話。

前世讀三國史書的時候,陳旭還非常瞧不起袁紹。

認爲他內部勢力傾軋,麾下謀士之間的關係,弄得亂七八糟。

但是現在,陳旭執掌一方,隨着麾下各種各樣的人才越來越多,他才發現,幷州內部也不如以往那般和諧了。

不管是爲了搶功還是私怨,麾下之人中間,總會有些矛盾。

先是田豐與張裕不合,再是呂布與徐晃、甘寧不睦。而李儒,也因爲董卓身死之事,一直暗恨呂布。

調解屬下之間的關係,是件非常難辦的事情。

陳旭身爲一方君主,雖然和平時期,也希望屬下能夠分成幾個派系,他好用來平衡各個方面的勢力。

然而,現在正是諸侯爭霸的時侯,麾下文武不睦,又豈能成就大事?

原來歷史上袁紹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啊。

因此,陳旭剛剛纔有些惱怒。

把目光放在了李儒身上,陳旭問道:“自古以來,兵貴神速。若是溫侯與興霸分兵伐城,必定會事半功倍,文優爲何出言阻攔?”

李儒被陳旭質問,卻是絲毫不懼。

他挺起了胸膛,說道:“主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兵法雲:上兵伐交,其次伐城,再次伐兵。”

“主公讓溫侯帶兵,一個個的前去攻打縣城,縱然這些縣城望風而降,亦會耽誤很多時間。”

“如今之關中,其病症所在乃是李傕、郭汜。只要主公率兵擊破此二人,迎回天子,關中境內,自然可以傳檄而定。”

“即使主公現在要分兵,也不應該攻打河東郡的其餘縣城。而是應該攻下李傕、郭汜的親信,所把守的東部兩關,以及南方武關。”

李儒所說的東部兩關,正是河東郡境內的箕關,以及弘農郡境內的函谷關。

至於武關,卻是關中南方的門戶,位於京兆尹的最南方,與荊州相鄰,扼守天險。

正是因爲有這三道關卡,才使得關中東部與南方牢不可破。

可以說,只要在這三個險要關卡派遣良將、重兵,必定可保關中兩個方向無憂。

正是因爲這三個關卡重要無比,李傕、郭汜纔會派遣親信駐兵在那裡。

若說其餘地方的守將,還可以傳檄而定的話。

那麼這三道關卡的守將,沒有得到李傕、郭汜的首肯,絕對不會投降。

程昱亦是急忙說道:“文優之言大善!”

“主公若想分兵奪取關中,好縮短這場戰爭的時間。可以先滅李傕、郭汜,再奪取這三道關卡。”

“至於其他縣城,無須浪費太多時間。待消滅李傕、郭汜以後,一道文書下達,諸多郡縣必定望風而降。”

陳旭聞言大喜,急忙向李儒道歉:“若非文優之言,某險些誤入歧途矣!”

第61章 救人第86章 甦醒第270章 交鋒第22章 不允盜請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87章 擇婿第902章 錦囊第525章 名利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723章 小霸王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363章 斬李暹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66章 勸降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892章 陷陣營第53章 王延中箭第242章 出塞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276章 名士第446章 考覈第976章 曲有誤第390章 清洗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269章 止戈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121章 戰第79章 再次掌兵第965章 一封信第925章 改名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101章 詭異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288章 欲殺人第50章 東阿對第771章 擒張任第175章 推測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372章 勸降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118章 敲暈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560章 反心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797章 入涼州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331章 賭約第591章 王延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42章 出塞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7章 獵虎第299章 大婚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69章 止戈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447章 韓遂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42章 子午谷第552章 韓莒子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358章 臨陣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784章 尋找法正
第61章 救人第86章 甦醒第270章 交鋒第22章 不允盜請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87章 擇婿第902章 錦囊第525章 名利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723章 小霸王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363章 斬李暹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66章 勸降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892章 陷陣營第53章 王延中箭第242章 出塞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276章 名士第446章 考覈第976章 曲有誤第390章 清洗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269章 止戈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121章 戰第79章 再次掌兵第965章 一封信第925章 改名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101章 詭異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288章 欲殺人第50章 東阿對第771章 擒張任第175章 推測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372章 勸降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118章 敲暈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560章 反心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797章 入涼州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331章 賭約第591章 王延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42章 出塞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7章 獵虎第299章 大婚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69章 止戈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447章 韓遂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42章 子午谷第552章 韓莒子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358章 臨陣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784章 尋找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