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被損毀肖像的金幣

建安六年,春暖花開的時節。宜賓城的老城區已是修葺一新,和系統新建的新城區連成一片,已頗具規模。堪比當年洛陽長安的都市氣象。

此時,馮宇已將樑國都城遷移此處。對此,樑國的大臣武將都非常不解。在他們眼中,樑國境內最合適的都城應該是長安,因爲它曾是大漢故都。

即使考慮有僭越之嫌疑,那也應該以成都爲新都城。成都是蜀國舊都不說,而且在地理上算是樑國的腹心位置。

現在馮宇卻又要從成都遷移到宜賓,宜賓雖然有大量的基礎城池建設。但這裡畢竟是偏遠之地,南邊不遠就是南中的萬重大山,煙瘴莽林。距離樑國的北地邊城有近兩千裡之遙,距離樑國故都筑陽也有千里之遙。

馮宇自然知道羣臣的困惑,對他們解釋道:“宜賓將成爲未來整個漢土最繁華的都市。全天下的財物都會在此交易四通。”

羣臣對此話還是疑惑不解,這宜賓瀕臨不毛之地,在天下的邊緣,怎麼還會讓全天下貨物在此貿易四通?他們當然不知道此“天下”非彼“天下”。

不解歸不解,他們還是嚴格遵從了馮宇的敕令,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遷都之事。

其實馮宇的如意算盤是打通巴蜀內陸到西洋的通道,獲得西洋的出海口。所謂西洋也就是原世界的印度洋。

同時他還打算用數以萬計的朱羅戰俘,在金沙江與怒江,獨龍江之間,以運河,棧道以及其它特有的交通設施構築一條便捷通道。

到那個時候,對於樑國乃至漢帝國而言,就等於開闢了一條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道”。做爲這條“大道”上的交通樞紐,商貿中心,將獲得無窮無盡的財富。

宜賓城內,新建的樑王王宮庭院涼亭樓閣上,王后蔡琰,王妃魏麗兒端坐在桌邊,居高臨下的俯瞰望着樓外的風景,遠處便是金沙江與蜀江交匯處。馮宇的幾個子女正圍着她們的膝邊嬉鬧。

隨着一聲:“王上駕到”,馮宇已登上了樓閣。蔡琰,魏麗兒起身以禮相迎。馮宇一邊說:“免禮”一邊拉着她們坐下。

“此處,你們可還居住的習慣?”馮宇寒暄着問道。蔡琰笑顏着說:“都好,就是…就是離吾父太過遙遠了。”

馮宇笑着答道:“不要緊,蔡公已給孤來信,這些時日就要告老辭官。辭官後便會來宜賓居住。”

蔡琰驚喜的說道:“如此就是太好了。”馮宇又與魏麗兒寒暄幾句,就有侍衛來報,南征大軍凱旋而歸了,大軍已抵達宜賓附近。

馮宇隨即吩咐道:“哦?他們這麼快就到了。孤要親自去城外迎接這支凱旋之師。”

……

馮宇在王宮大殿之中親自設宴款待南征凱旋而歸的將士。樑國品級較高的文臣武將也都參予了此次宴會。

宴席上,主臣之間互相敬酒祝辭自是不在話下。酒過三巡,衆人面紅耳赤微醺之時,馮宇親自端着酒爵酒具來到諸葛亮面前,諸葛亮立刻站了起來,有點受寵若驚的樣子。

馮宇笑呵呵的說道:“孔明,孤已聽聞,此次東征汝立下大功。孤都不知該如何獎賞汝好。來,孤先與汝對飲一杯。”

“王上此言差矣,此次南征非亮一人之功,全賴高順,典韋,孟獲三位將軍以及諸將士用命,方獲此大捷。”

二人說完便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諸葛亮此時明顯已有些許酒意。仗着酒勁,對馮宇問道:“王上,亮有一事不解。請王上賜教。”

馮宇開玩笑的說道:“哦,這天底下還能有你孔明不解的事。說吧,何事不解?”

“王上,我們樑國的都城按理來說,留在筑陽最爲合適。因爲那裡離中原,離朝廷都是最近的。王上在那裡也經營許多年。後來搬遷至成都,這也好理解。因爲筑陽畢竟是在我樑國邊緣地帶。但現在又搬遷至…”

馮宇聽完哈哈大笑道:“原來孔明對遷都一事也有疑惑。其實不止你孔明,很多人一樣對此不解。那孤就借這個機會,給在坐各位做個詳盡解釋吧。”

馮宇說完這段話,本喧囂的宴會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馮宇叫來門口的侍衛,對他耳語一番。不一會,這侍衛拿着一個布包過來,然後從包裡掏出錢幣,給堂中諸人一枚枚發放過去。

這些錢幣居然是金幣,但堂中有一半人對此並不稀奇,他們是戰場上和朱羅軍打過交道的武將。他們知道這是朱羅人用的錢幣,只是多爲銀幣,這金幣倒是很少見。

諸葛亮,高順等人自然也是見識過的,他們面孔上更加疑惑了,不知馮宇給他們發這些金幣幹什麼。

“諸位,你們可能都已知道,這是朱羅國的金幣。但你們卻不知道,這些錢幣並非是朱羅國自己鑄造的。”

馮宇此言一出,堂中便驚訝聲一片。想不到朱羅這樣的大國,竟然連錢幣都不是自己國家鑄造的。諸葛亮恍然大悟的自言自語道:“這朱羅金幣上頭像都被故意損毀,某一直對此疑惑不解。聽王上如此一說,便解釋的通了。這錢幣上是他國君長。在朱羅,其肖像自然不能保留在錢幣之上。”

“不錯,這錢幣來自極西之域的大秦國。”馮宇迴應諸葛亮道。

馮宇喝了一口酒,接着說道:“羅馬地域廣闊,資源頗爲豐富。更重要的是,他們那有一些我們沒有卻需要的東西,不僅僅是資源和財富。還有我們能取長補短的文化和知識。”

第053章 一氣呵成(求推薦)第847章 烈火屠城第747章 不殺俘的理由第684章 一瓢冷水第077章 尾巴第054章 李儒的困惑第751章 烽煙四起第1038章 偷運艦船第803章 唯一選擇第1051章 水和白麪包第806章 平定瀛洲第714章 南新鏖戰第182章 最後的努力第779章 迅雷反擊第1156章 馬恩河第504章 接連受襲第493章 甲級軍團第575章 防賊放不了千日第706章 率土之濱與禁海閉關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955章 斬草除根第135章 下邳惡戰第929章 風捲殘雲第1035章 擴編的大軍團第609章 街巷血戰第119章 過秦嶺第229章 鐵蒺藜第597章 厲兵秣馬第404章 橫穿小西洋第984章 狼煙驟起第106章 羽化第563章 江面上的追逐第863章 黑雲壓城第429章 疑神疑鬼第204章 南安城下第404章 橫穿小西洋第533章 援救程普第1023章 密謀第025章 隨機應變和兵不血刃第914章 三次圍剿第788章 天下共主的憑證第236章 爭奪徐州第579章 試探性進攻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535章 裝糊塗第719章 反伏擊第526章 無羽無形第602章 西門對陣第1084章 有出無進第231章 僰道第593章 四面楚歌第537章 追蹤第418章 南下的第一艦隊第421章 激辯第393章 舍易求難第1063章 瞞天過海第627章 少年的心智第213章 鏖戰成都第1013章 姐弟相見第1008章 大逃殺第401章 新型戰艦和弩炮第893章 強買強賣第257章 火海第050章 躲在牀榻下的人第163章 決勝之後第642章 玩什麼花樣?第661章 絕地逢生第510章 破城而入第400章 安達曼海的控制權第506章 窮追不捨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1034章 費利奇的死訊第100章 奔逃第325章 頹廢之人第682章 翻滾的戰車第273章 另一份合約第592章 虎毒食子第1114章 軍令狀第543章 何去何從第240章 千山如林第016章 不明之敵第248章 飲馬怒江第518章 三將戰典韋第454章 氣孔第718章 齊聚慰禮城第1025章 敏感時刻第365章 北冥之洋第864章 只有海軍增援第238章 孔明之策第027章 奧區禁道第062章 炮灰第165章 不爲所動第994章 護民官昆圖斯第433章 賠本買賣第315章 心花怒發第1101章 奧勒良的請求第1138章 撒丁島的馬洛爾第1013章 姐弟相見第084章 筑陽的夏天第070章 孫權爲質
第053章 一氣呵成(求推薦)第847章 烈火屠城第747章 不殺俘的理由第684章 一瓢冷水第077章 尾巴第054章 李儒的困惑第751章 烽煙四起第1038章 偷運艦船第803章 唯一選擇第1051章 水和白麪包第806章 平定瀛洲第714章 南新鏖戰第182章 最後的努力第779章 迅雷反擊第1156章 馬恩河第504章 接連受襲第493章 甲級軍團第575章 防賊放不了千日第706章 率土之濱與禁海閉關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955章 斬草除根第135章 下邳惡戰第929章 風捲殘雲第1035章 擴編的大軍團第609章 街巷血戰第119章 過秦嶺第229章 鐵蒺藜第597章 厲兵秣馬第404章 橫穿小西洋第984章 狼煙驟起第106章 羽化第563章 江面上的追逐第863章 黑雲壓城第429章 疑神疑鬼第204章 南安城下第404章 橫穿小西洋第533章 援救程普第1023章 密謀第025章 隨機應變和兵不血刃第914章 三次圍剿第788章 天下共主的憑證第236章 爭奪徐州第579章 試探性進攻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535章 裝糊塗第719章 反伏擊第526章 無羽無形第602章 西門對陣第1084章 有出無進第231章 僰道第593章 四面楚歌第537章 追蹤第418章 南下的第一艦隊第421章 激辯第393章 舍易求難第1063章 瞞天過海第627章 少年的心智第213章 鏖戰成都第1013章 姐弟相見第1008章 大逃殺第401章 新型戰艦和弩炮第893章 強買強賣第257章 火海第050章 躲在牀榻下的人第163章 決勝之後第642章 玩什麼花樣?第661章 絕地逢生第510章 破城而入第400章 安達曼海的控制權第506章 窮追不捨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1034章 費利奇的死訊第100章 奔逃第325章 頹廢之人第682章 翻滾的戰車第273章 另一份合約第592章 虎毒食子第1114章 軍令狀第543章 何去何從第240章 千山如林第016章 不明之敵第248章 飲馬怒江第518章 三將戰典韋第454章 氣孔第718章 齊聚慰禮城第1025章 敏感時刻第365章 北冥之洋第864章 只有海軍增援第238章 孔明之策第027章 奧區禁道第062章 炮灰第165章 不爲所動第994章 護民官昆圖斯第433章 賠本買賣第315章 心花怒發第1101章 奧勒良的請求第1138章 撒丁島的馬洛爾第1013章 姐弟相見第084章 筑陽的夏天第070章 孫權爲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