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酸棗縣,這個名不經傳的小城如今已是大軍雲集。穿着各色號衣各類甲冑打着各種旌旗的部旅滾滾而來,穿梭其間。酸棗城外,營寨連着營寨,遍佈於四野之中。
冀州牧韓馥、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渤海郡太守袁紹、陳留郡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郡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假奮武將軍曹操等諸侯相繼到達酸棗。 www▪TTKдN▪¢ Ο
酸棗城同樣是個被廢棄的小城,如今城內廢墟被清掃平整,但並不是用來住人的,而是用來作爲存儲轉運軍糧的基地。
糧草大部分都是從冀,幽,兗,青幾州就近運來。參與此次會盟的羣雄多達上十路,有的人甚至離此近千里,不可能要他們自行解決糧草供應。
然而剛剛到達的這位諸侯卻很特別。他的封地距此有近八百里之遙,手中控制的城池最近的也距此有三百多裡距離。但他帶來的一千五六百人馬中,卻還有一個專門的輜重營,五十輛滿載的大車中不知裝載着什麼物資補給。他就是筑陽候,奮威將軍馮宇.
此時,正在中軍大帳中置酒聚飲的諸侯羣雄們,聞得令兵們的稟報,便在袁紹的帶領下出帳迎接馮宇。馮宇同時也得知,袁紹已被羣雄推舉爲聯軍盟主。
實際上馮宇除了個縣候爵位,其餘的,無論官職還是人口亦或是地盤都在羣雄中算不上數。但舞陽一戰,讓他名動天下,受此禮遇也不奇怪。
此外,馮宇還有個特殊之處引衆人矚目,就是他乃當今天下少有以侯爵之身,封國之地屹立於“諸侯”之中的人。是真正的諸侯。其餘“諸侯”名份上仍然是朝廷的官吏。這也是爲什麼旁人總以君侯稱呼馮宇,而不是以將軍這類官職稱呼他的原因。
這個世界的靈帝末期,雖然出了還政於公侯王爵的政令,但是到董卓當權後又廢除了。其實,即使不廢除,也沒幾個王侯能真正掌握自己封國封地的權力。尤其是那些世襲上百年的劉秀後裔。
比如,當下和馮宇拱手做禮的這位。便是領上十縣封地的濟北王劉政,但他在濟北國,其實什麼也不是。他和濟北國唯一實際關聯是每年從歲入中領取一定數目的錢糧。真正掌握濟北國權力的是他旁邊這位—濟北相鮑信。
衆人一一與馮宇相互做禮。其中一人捋着鬚髯,笑說道:“君侯別來無恙,某已在此恭候君侯多時了。”馮宇定睛一看,原來是洛陽故人—曹操,連忙拱手還禮。兩人自是寒暄好大一番。
最後,方是馮宇見過盟主袁紹,袁紹對於馮宇自然是少不了一大通讚譽之辭,馮宇也毫不吝嗇言辭的投桃報李一番。
而後,諸侯們將目光齊齊投向了馮宇身後的部旅,他們的目光頃刻間就複雜起來,有驚詫,羨慕,崇拜,嫉妒,疑惑,不一而足。即使曹操也是如此。當時從洛陽城中逃出時,曹操並沒見識到埋伏斷後的虎豹騎。
如今曹操見到這些肩高過人,連馬面上都罩蓋着面甲,馬胸上圍着札甲,馬鞍上乘騎着鐵甲猛士的糾糾鐵騎,方纔恍然大悟當年馮宇爲何能衝出重兵防守的洛陽城。
騎兵畢竟是金貴的兵種。配置的這麼好雖然出彩,但還至於到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讓人震撼的是那些步卒和輜重兵。
這些軍容嚴整的步卒,身着的竟然不是甲冑,而是鐵鎧!鐵鎧!他們甚至還配着有護頰的鐵盔。
在一般軍隊中,只有都尉以上的將官纔有可能穿戴全套的盔鎧。而且這鐵鎧還不是普通的札甲樣式,似乎是整塊整塊金屬板材“鍛造”而成。
再看這些步卒持有的兵器,弧面大方盾,矛槍和挎在腰間的短刀。那矛槍還不止一杆。
若說這可能不是筑陽軍的普通主戰步卒,而是馮宇專門練出的少數精兵。那麼如何解釋這些拉大車的輜重兵也身着同樣的鎧甲?
要知道,一般軍隊中的輜重兵就是輔兵,再說白點就是軍中苦役。和奴僕勞役沒有什麼區別。
最後,看馮宇的親兵斥候衛隊,也都是肩高過人的高頭大馬,兵士精悍無比。最奇特的是他們還帶着一種相貌兇惡無比,張牙舞爪的猛犬。諸侯們不知道,這些斥候身上的“札甲”其實比步卒身上的環片甲還要精良。
當下筑陽軍中,騎兵斥候完全取代了步兵斥候,所以斥候的負重已不成問題,就全部換裝了百鍊鋼玄甲。執行任務時,遇到需要徒步長途行進的特殊情況,脫掉這鐵甲,換成輕便皮甲就是。
袁紹咳嗽一聲,衆人方纔從呆立狀態中恢復過來。除了曹操贊句:“君侯所帶來兵卒真乃精兵也”外。其餘人等一個個都默然不語,陸續回到中軍大帳之中。馮宇也在兩名親衛和廖化的簇擁下,跟隨袁紹入帳就席。
筑陽軍兵士自有人引領,來到一塊空地開始安營紮寨。
中軍大帳內,馮宇和諸侯羣雄重新坐定。隨軍僕役們早已給馮宇新安置了一案几酒菜和馬紮。衆人又推杯換盞,高談闊論,互相恭維起來。
曹操向袁紹遙敬了一杯酒後,高聲說道:“如今,我等十多路討賊義軍已基本到齊。本初兄打算何時向董賊發起進攻?”
“啓稟車騎將軍,有一小隊人馬前來,在營區東面三裡處的哨卡被我軍攔截住。對方自稱是來參加討賊會盟的,卻沒有將軍所發放的邀請信箋,也對不上會盟名單。我軍兵士疑慮其是細作,不敢放他們進入,當下他們正於哨卡前與我方爭執。請將軍定奪如何處置。”
袁紹眉頭一皺道:“這還用請示?沒有邀請信箋和官憑印綬,就直接攆走。若是對方持械抗拒,那就當做敵兵細作攻殺。否則,豈不是什麼人都能混進來,那我們這聯軍大營成什麼了?”
令兵諾了一聲便要退出,突然傳來一聲“且慢!”衆人扭頭望去,原來是曹操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