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回 兩手準備

眼間自黃信帶隊歸來就已經過去了十天,這十天陸仁火鍋上的螞蟻,時不時的還會跑去周瑜那裡問一下消息,終於在這一天中午門來報:“大人,周公瑾差人來請您過府議事。”

陸仁這會兒正在和貂嬋下五子棋解悶,聽到這個消息立刻站起身道:“知道了,你快去備馬!阿秀,你和我一起去。”

風馳電掣般的趕到周瑜府上,門人將二人引入正廳,周瑜正在廳中等候。陸仁心急,隨意的施了一禮便問道:“公瑾,可是吳候那裡有消息了?”

周瑜笑道:“陸兄稍安勿燥,請坐下敘話。”

各自就座,陸仁正想開口,身邊的貂嬋輕輕的在他腰間擰了一下悄聲道:“別慌!你這脾氣一急就容易出事。”

陸仁一激凌,做了幾次深呼吸之後漸漸的平靜下來。

周瑜看得一清二楚,笑道:“以往覺得陸兄不管走到哪裡都帶着秀夫人不過是浪子本色,今日才知道其實秀夫人是你的賢內助啊。”

陸仁亦笑道:“我性子太急,阿秀則經常能夠勸住我。公瑾,女子心細常勝男兒,不可小視。”

周瑜不置可否的點點頭,道:“陸兄事急,閒話我們也就不多說了。陸兄討要海鹽之事吳候已經知曉。”

陸仁道:“吳候意下如何?”

周瑜端起茶杯,看似有些漫不經心的應道:“吳候地意思,是即同意。又不同意。”

陸仁皺了皺眉,問道:“即同意又不同意?何解?”

周瑜道:“自古鹽鐵之利乃國之大計,豈能任由民間隨意互市,因此吳候與子布並不同意。”

陸仁心裡一涼,復問道:“那所謂的同意又是如何?”

周瑜道:“江東軍兵糧草並不富裕,加之又有數郡遇災乏糧,吳候也確實有意着人四方購置糧米。”

陸仁翻了個白眼,嘆道:“公瑾。你這些話說了等於沒說。吳候不肯給我海鹽的話。荊襄糧米只怕我購不來。”

周瑜道:“陸兄勿燥。吳候與子布的意思是海鹽可以給你,但一則你相應鹽稅不得缺漏,二則……希望你能儘可能的在暗中行事,不得走漏出去。”

陸仁仔細的品味了一下這兩句話的意思,猛然醒悟過來道:“吳候的意思,是要我行事如同販運私鹽,絕不允許擺到明面上來。可稅還是一樣照交?開玩笑地吧?販賣私鹽是何等重罪,這要是給江東巡江之人抓到我找誰說?輕地我丟掉些錢帛貨物是小事,重地我柴桑產業可就全完蛋了!”還真沒聽說過這種事,官府認可並交了稅的生意性質上還是得判定爲走私!

周瑜道:“陸兄,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你又何時曾聽說過官府將鹽鐵之業交於民間私營的?如今若不是江東急需大批糧米,吳候也不會容你如此。”

陸仁默然心道:“聽起來好像是這麼個道理,孫權好像也確實是讓了步,只是我怎麼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又想了許久。陸仁突然想通一些事。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再思索了一會兒,陸仁斷然起身道:“相煩公瑾上覆吳候,這樁買賣我陸仁不敢接下來。吳候手下能人衆多。還是請吳候另請高明吧。再者江東雖然眼下糧緊,但以吳、楚之地間的富庶,只需過上一、兩年便可兵精糧足,又何需要我去購置糧米?是我陸仁太貪心了,妄圖暴利。也罷,鹽糧互市之事就此作罷吧,明日我便乘船迴轉襄陽,不再給公瑾添麻煩。”

周瑜愕然道:“陸兄何出此言?吳候並未說不許你販鹽啊。”

陸仁笑道:“我雖然貪利,但並不糊塗。若按吳候之意去做,我只見其弊難見其利……公瑾,這是你的主意,還是吳候與張子布等謀士的主意?”

周瑜臉色微微一變,強笑道:“陸兄卻是何意?”

陸仁輕輕地搖了搖頭道:“公瑾又何必欺我?賺錢歸賺錢,我不想拿我的身家性命賭上去,更何況現在的陸仁身後還有一個陸氏家族。公瑾才智卓絕,有些話我想不用我說得太明白,彼此心知就行了。陸仁告辭!”

說完陸仁拉着貂嬋正欲邁步,周瑜見狀忙道:“陸兄請三思,荊襄與江東這一樁鹽糧互市之利何等巨大,陸兄真的一點都不動心?”

陸仁道:“利大又能如何?吳候的後招也未免太狠了!我陸仁接不起。”

周瑜的語氣突然變冷道:“陸兄當真不願爲我江東購糧?那你在柴桑的產業……”

陸仁頭也不回的道:“大不了我再放把火,彼此一拍兩散!告辭!”

周瑜頓住,心中暗暗地搖頭,任由陸仁離去。

——————

回府地馬車上,貂嬋悶了許久終於開口向陸仁問道:“義浩,這十多天來我一直聽你念叨着要吳候的海鹽,今日你卻又爲何會這樣放棄?我看你好像都和周瑜談僵了。”

陸仁半躺在馬車中望着車蓬道:“孫權提出來的條件我接不得啊!”

貂嬋道:“爲什麼?”

陸仁道:“你想想,孫權肯給我海鹽是不假,但一則稅賦是要暗中交納,二則名義上我仍然是在販賣私鹽……錢固然是能賺回不少,但我卻完全地受制於人了。現在江東糧緊,他急需我幫他購來大批的糧米暫時是不會動我,可過一陣子他看我不順眼了,直接把這個老底翻將出來說我販賣私鹽罪不可恕,給我來個抄沒家產什麼的,那時我要找誰訴說冤屈去?而且有販賣私鹽這麼大的帽子扣在我頭上,別說是我。就算是孫權藉此把整個吳郡陸氏給端掉也不會給別的豪族落下口舌。”

貂嬋倒吸

涼氣道:“好狠!”

陸仁道:“依我看,孫權與周瑜出了不這麼狠毒地主意,多半是張昭出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郎’,張昭的手段厲害着呢。如果我一時圖利陷了進去,柴桑這麼多年的心血就全完了。”

貂嬋道:“那你還是放棄在海鹽上圖利吧。”

陸仁道:“嗯,放棄鹽利無非就是少賺些錢而已,到是我答應伯言賑災的糧米不能誤掉。回到襄陽後我再想想辦法。”

回到府中陸仁立刻吩咐高順與黃信去集合船隊與人員。原本空着準備裝鹽的船要求連夜改裝別的貨物。最遲後天就要出發回襄陽。同時把今天的事詳細地解釋給高順、陸信二人聽。要這二人千萬小心張昭再出狠招,必要地話立刻放棄這裡地產業,把人員、物資全部直接裝船運去夷州,不能帶走的就是一個字——燒!爲了以防萬一,陸仁留下了黃信與足夠的船隻。

安排妥當,陸仁晚飯之後去了趟碼頭,看着突然繁忙起來的船工們。陸仁默然心道:“希望孫權與張昭不要逼我出狠招……只是萬一孫權真的這樣做,我只能冒次險,帶着船隊與所有的家當提前去夷州了。那樣的話我地計劃就被打亂了。沒辦法,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當時我如果不提出要海鹽的話也許會好點……也許這當中的事並沒有我想像得那麼簡單,說不定就算我不提海鹽的事孫權也會想別的辦法來逼迫我。管不了了,走一步是一步。”

——————

次日陸仁的船隊已經全部準備妥當,陸仁最後再向高順三人交待了幾句。轉身上船後吩咐啓航。船隊剛剛開出去沒多遠。江面上許多戰船一字排開擋住水路,帥船上的大旗明晃晃的是一個“周”字。

陸仁大驚失色,周瑜這是要向他來硬地不成?

正慌張間。對面地周瑜帥船單獨駛出來,周瑜站在船頭大叫道:“陸兄何在?瑜要和陸兄你敘話!”

貂嬋仗劍護在陸仁身邊道:“義浩,現在怎麼辦?”

陸仁這會兒冷靜了下來,示意貂嬋還劍歸鞘,心道:“應該不是想對我動武。再怎麼說我現在還屬於‘守法良民’,名望方面也說得過去,船塢裡也正在幫水軍制造新船,一但對我動武不管是對周瑜還是孫權都沒有好處,孫權這邊還指望着‘禮賢敬士’招納人才呢。先聽聽周瑜怎麼說。”

等周瑜的帥船漸漸駛近,雙方各自掛住船弦,周瑜那邊士卒急急的鋪好登船板,周瑜大步躍過來向陸仁拱手道:“陸兄爲何此行如此之速?”

陸仁道:“昨日我已經向公瑾明言即日就要返回襄陽。公瑾現在這麼多戰船把我攔住又是何意?”

周瑜笑道:“這到是瑜失禮了,陸兄請見諒。陸兄,可否單獨敘話?”

陸仁揮去左右,只留了貂嬋在身邊。

周瑜看看差不多,嘆道:“陸兄,你我之間也不說閒話。子布之計到底還是瞞不過你。”

陸仁道:“果然是他出地主意。分瑾,你現在把我攔在江上到底是想幹什麼?”

周瑜道:“陸兄勿急,瑜是怕你走得太快,有些貨物不記得帶上。我這隊中有五隻尋常商船,上面全是陸仁想要的上等海鹽,請陸兄一併帶去荊襄。另外江東所需之物亦請陸兄盡數帶來。”

陸仁雙手抱懷,冷冷的道:“公瑾,你既然知道子布的意圖已經被我看穿,又何必如此?這五船海鹽我可不敢帶,我不能拿我陸氏宗族開玩笑。”

周瑜又嘆了口氣,自懷中取出一物道:“陸兄,其實子布之謀瑜都早已經想到,因此上表吳候時特意附上了另一道表細說其中厲害,並且明言,若是陸兄貪利就此應下,日後亦不當罪及宗族。此外瑜向吳候討來了這個東西,轉呈於陸兄。”

陸仁接過來細看,見是一道孫權下的令,大意就是允許陸仁以官家指定的商人身份販賣海鹽,爲期是建安八年正月起至建安十年的兩年,上面蓋有孫權的印章。也就是說在兩年之內,陸仁販運海鹽的事是允許的,但兩年後就不可以了。

陸仁又細看了數遍,確定沒有問題後才道:“公瑾真是有心啊。”

周瑜道:“子布有時用計太狠,全然不計後果如何。其實瑜亦有想過,正如陸兄當日所言,陸兄奔走於荊襄與江東之間,吳候與江東得利會何等之巨?荊襄劉表固然也會得利,但他斷然不會用到正處。這道令文便是吳候聽從瑜之諫言另行發下的,只是要瑜先依子布之謀試探一下陸兄,如若陸兄看穿才準瑜轉交於你。瑜身爲人臣,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啊,並非瑜之本意。萬望陸兄海涵。”

陸仁再看看手中的令文,眼中劃過一份失落,輕嘆道:“身爲人臣不得已而爲之……公瑾,就衝你這句話,這令文與海鹽我接下了,江東要的東西我也會幫你辦妥。只是我也不知道要多久時間,你我就先以明年五月爲期,我儘量讓糧米在這之前運來柴桑,你看如何?”

周瑜聞言向陸仁深深一揖道:“勞煩陸兄了!江東諸岸瑜會傳令下去,對陸兄的船隊只管放行,陸兄大可安心。”

二人分別,陸仁派人接過周瑜送來的五船海鹽,船隊向襄陽進發。

陸仁站在船頭,手裡緊緊的攥着那道令文,心道:“這東西真正的用處也不算太大……看來下一趟我還是得親自來一趟柴桑才行,既然接下了這燙手的山芋,就得把事情鬧大才可以!”

第14回 助人種稻第41回 心救貂嬋第四十六回第十回第11回 驚報第143回 佳人爲助第113回 破滅第7回 出師第九十一回第224回 當棄則棄第四十五回第28回 備攻第27回 游龍出淵(中)第75回 路遇名巧第25回 齊聚北疆(下)第111回 正與奇第117回 人舊事非第118回 不是一般的背運!第53回 吾有大略第12回 急信第二百回第220回 對恃第13回 換糧大計第165回 失之釐毫第135回 事初成第34回 計從與否第三十二回第九十一回第64回 錯綜複雜第80回 摯友郭嘉(上)第215回 鐵碗熱湯(上)第143回 佳人爲助第106回 求情……第4回 於路胡鬧第38回 圍城兩月第205回 閃了!第11回 驚報第21回 似是而非(上)第224回 忠奸論第131回 路難行第47回 追擊劉備第185回 將行第103回 看誰算計誰第63回 無語第2回 死地亂語第九回第8回 盜版獻策第28回 使從吳來第166回 忽悠計劃一號第3回 前兆第30回 旗誓第182回 不得不帶第38回 始動第107回 曹瞞之憂第13回 接納第三十回第一百九十四回第25回 齊聚北疆(下)第27回 終收山蝠第7回 乞討出城(上)第九十一回三十七回準備第21回 似是而非(上)第152回 陸氏宗主第215回 鐵碗熱湯(下)第十六回第84回 設計第205回 閃了!第184回 埋雷(下)第68回 欲去不能第18回 公事私情第184回 埋雷(上)第25回 齊聚北疆(上)第七回第21回 似是而非(中)第7回 乞討出城(上)第10回 路遇兵難第76回 許都暗流(下)第204回 略施薄懲第7回 再獻一策(下)第133回 漸進第九十一回第154回 近與遠第125回 迴歸第45回 投石問“陸”第226回 求恨(下)第36回 入主徐州(上)第20回 混水摸魚(下)第73回 計成八九第13回 換糧大計第70回 四族聯合(下)第75回 路遇名巧第90回 出城第182回 不得不帶第27回 等待中事第188回 故地第21回 知敵第43回 佳人遠去第119回 來易去難第28回 備攻
第14回 助人種稻第41回 心救貂嬋第四十六回第十回第11回 驚報第143回 佳人爲助第113回 破滅第7回 出師第九十一回第224回 當棄則棄第四十五回第28回 備攻第27回 游龍出淵(中)第75回 路遇名巧第25回 齊聚北疆(下)第111回 正與奇第117回 人舊事非第118回 不是一般的背運!第53回 吾有大略第12回 急信第二百回第220回 對恃第13回 換糧大計第165回 失之釐毫第135回 事初成第34回 計從與否第三十二回第九十一回第64回 錯綜複雜第80回 摯友郭嘉(上)第215回 鐵碗熱湯(上)第143回 佳人爲助第106回 求情……第4回 於路胡鬧第38回 圍城兩月第205回 閃了!第11回 驚報第21回 似是而非(上)第224回 忠奸論第131回 路難行第47回 追擊劉備第185回 將行第103回 看誰算計誰第63回 無語第2回 死地亂語第九回第8回 盜版獻策第28回 使從吳來第166回 忽悠計劃一號第3回 前兆第30回 旗誓第182回 不得不帶第38回 始動第107回 曹瞞之憂第13回 接納第三十回第一百九十四回第25回 齊聚北疆(下)第27回 終收山蝠第7回 乞討出城(上)第九十一回三十七回準備第21回 似是而非(上)第152回 陸氏宗主第215回 鐵碗熱湯(下)第十六回第84回 設計第205回 閃了!第184回 埋雷(下)第68回 欲去不能第18回 公事私情第184回 埋雷(上)第25回 齊聚北疆(上)第七回第21回 似是而非(中)第7回 乞討出城(上)第10回 路遇兵難第76回 許都暗流(下)第204回 略施薄懲第7回 再獻一策(下)第133回 漸進第九十一回第154回 近與遠第125回 迴歸第45回 投石問“陸”第226回 求恨(下)第36回 入主徐州(上)第20回 混水摸魚(下)第73回 計成八九第13回 換糧大計第70回 四族聯合(下)第75回 路遇名巧第90回 出城第182回 不得不帶第27回 等待中事第188回 故地第21回 知敵第43回 佳人遠去第119回 來易去難第28回 備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