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回 始動

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夜,東南風起,赤壁大火。

數日之後,泉州城中的陸仁收到了這個消息。細看了幾遍手中已不知安排下了多久的細作加急傳回來的密信,陸仁微微搖頭輕嘆了口氣,緊跟着卻笑了笑,口中吟起了詩辭來:“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世風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此多嬌/多少豪傑競折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

有些感慨的吟完蘇軾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陸仁卻伸出手去抓頭,心中暗道:“好像有哪裡記錯了吧?沒辦法,我中學畢業到現在都多少年了啊……”

他站在窗前若有所思,身後卻響起了掌聲:“已追隨主公數年,平日裡卻極少聽到主公有興吟詩作賦。猶記得主公昔日常在人前遜稱胸無文彩,卻知道主公是不吟則已,一鳴則驚人。好辭,好辭!”

陸仁啞然間老臉微紅,帶着幾分尷尬轉過身,見劉、甘寧、徐庶、鄧艾都已步入廳中,撇了下嘴向四人拱拱手,心道:“嘿——這版盜得還真是時候啊?剛巧人都來了。”

徐庶捋着清須,品味了一下辭中韻味,微笑點頭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風流人物……江山如此多嬌/多少豪傑競折腰……字字璣珠,且意味深長。既有萬丈豪情,又不失亂世之慨,確實好辭!主公如此文彩,庶今日終於有幸受教了。”

陸仁尷尬的打了個哈哈:“子陽、元直,你們就別再取笑於我了,我肚子裡確實沒多少料,也就是偶爾能生出些感慨亂吟幾句,如果像樣地話到頗有些神來之筆的味道……好了好了。閒話我們也不再去說它。”

揚了揚手中的信報。陸仁正色道:“如我所料。曹操在赤壁兵敗於孫劉聯軍之手,現在多半在襄陽作退兵許都的準備。接下來嘛……孫劉聯軍肯定會趁勢去攻取南郡、荊襄,計江北的合一帶也少不了戰事,說不定孫劉兩家還會鬧些內鬥。機不可失,時不待我,這個機會我們已經等了很久,絕對不能錯過。興霸、元直、士載。我要你們在三日之內完成準備,火速出兵攻取桂陽,能不能做得到?”

甘寧早就興奮得摩拳擦掌,喜道:“何需三日?爲了這一仗我已經準備了很久,人都快等出病來了!”

劉點頭道:“請主公放心,一應所需的錢糧器杖早已完備。只要不出什麼差錯,只需明日一天調動士卒,後天清晨兩萬大軍便可出發。”

陸仁望望徐庶。見徐庶似乎正在那裡強行按下激動的心情。笑道:“元直你也等了很久吧?我交待給你的那幾件事可別忘了。”

徐庶微笑着點點頭。

陸仁取過令符交到甘寧地手上道:“那些升帳點將地事我也懶得去做它。興霸、元直、士載,你們三人速去準備,我在泉州等你們地好消息……興霸。你的性格有些粗猛好殺,有些時候可能會失些計較,我希望你能多聽聽元直的勸諫。”

甘寧接過令符,又望了眼身後的徐庶,向陸仁抱拳應道:“徐中郎計略深遠,寧深爲歎服,今番出征定會多詢良策以應之。還請主公放心,不日必傳捷服。”

其實對於徐庶與甘寧的組合,陸仁還是很放心的。徐庶不用說太多,本身是一流的謀士,又懂得如何去擺正自己地位置;至於甘寧,史書上說“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才敬士”,換句話說甘寧是那種對於有才幹者很尊敬的人。陸仁也暗中留心過,甘寧與徐庶在泉州磨合幾近三月,甘寧確實是對徐庶的出色才幹欽佩不已,據說甘寧還經常在訓練結束後強拉着徐庶一起去喝酒,這二位似乎到頗有些臭味相投的味道。想想也是,這二位早年都犯過事(一個是劫富濟貧的錦帆賊,另一個是幫好友報仇殺人),也同樣的是先武后文,相似之處很多。

陸仁點了點頭,眼光投向了鄧艾。鄧艾雖然一直都很恭謙的侍立在後面,話也沒有說過,不過目光中流露出來的激動與渴望仍誰都能一眼看出來。陸仁上前拍了拍鄧艾地肩頭,微笑道:“士載,你追隨於我已逾六年,爲師本來是想把你培養成爲一方能吏,不過現在看來你似乎更適合去兩軍陣前打拼功業。現在爲師就給你機會去歷練,你自己要好好把握。好好幹,掙回些像樣地軍功給爲師看看!”

“是,弟子領命!請師傅放心,弟子定然不會辜負師傅的厚望!”禮雖恭敬,回答卻語氣卻鏗鏘有力。

陸仁笑了笑,轉回身去直接就坐到桌几上架起了二郎腿。按說陸

好歹也是一方諸候,也該有些諸候的樣子纔是,可這要陸仁去擺這些架子始終就是擺不出來,索性乾脆隨便到底。不過話又說回來,陸仁這種隨便地樣子讓手底下的這些歪瓜劣棗一直都覺得很自在。用陸仁自己的話說,平時隨便一點沒關係,該正經的時候(比如每年的春秋兩祭)正兒八經就行。

“好了,你們去忙吧。別讓我等得太久。”

“諾!”

甘寧、徐庶、鄧艾齊聲領命,行了一禮後就準備退出廳去。陸仁這時突然想起了什麼,急喚道:“稍等一下!興霸你記住,如非迫不得已,萬萬不可擾民。要是你感覺有些餘力,不妨抽調些軍力護送一下沿路趕來泉州躲避戰亂的百姓。隨軍地糧草也可以多帶一些,適當的救濟一下飢謹的人。”

甘寧再次領命。與徐庶、鄧艾退出府衙忙活去了。陸仁坐在桌几上聳了聳肩心道:“武力、統率、智力都在九十以上的強強組合,兵力後勤又足,武器裝備又可以說是現時點最好的……要是這樣都拿不下沒什麼像樣的守將與兵力的桂陽那可真是沒天理了。哎?三人組隊式的隊伍?三國志11嗎?是不是加強版來着?唉,多少年沒有玩過子只怕也玩不到了。”

正在神遊四海中,劉出聲問道:“主公,爲何你當初就料定曹公此戰必敗?”

陸仁回過神來隨意地笑了笑:“那時我不是說過嗎?曹操雖然是當世英豪,但是性格上也有他自己地缺陷,我總結出來地就是敗能思過、勝則忘形。前者曹操襲取荊襄幾乎可以說是一帆風順。曹操那個勝則忘形的老毛病是肯定會犯的。或許這一點還不算太重要。真正要命的是我那摯友。唯一能在曹操忘形的時候規勸住他的郭奉孝已經故去。其他的人固然有智,但卻不能像奉孝那樣能規勸住曹操……前一陣子細作打探來地消息,賈文和與荀公達都曾勸阻過曹操不可急於進兵江口,但那又如何?賈文和本屬降將,爲求自保不惹人猜忌,但有所言必不能盡,亦不會犯顏直諫。反正他盡了一點謀臣的本份就行了;荀公達用的是比較婉轉的方法,建議曹操發檄江東,共攻劉備,但那樣與間接的刺激曹操興兵直下有什麼分別?”

劉抖開扇子笑道:“曹公固然有輕敵忘形之過,但必竟帶甲二十餘萬,是孫劉聯軍的數倍,加之曹公極能用兵,任誰都會認爲孫劉必然無力與之抗衡。主公卻又爲何能夠認定曹公必敗?”

陸仁想也沒想就接上了口:“兵多又怎麼樣?得意忘形之下。曹操犯的兵家大忌也太多了點。雖多必敗……嗯!?”回過來些神,陸仁望着劉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啞然笑道:“子陽大才,這些事真地會看不到嗎?”

劉笑道:“不過就是想聽聽主公對這些戰局地見解罷了。”

陸仁擺擺手道:“行了行了。這些事現在都已經過去,我們在這裡多嘴也沒什麼意義。到是我最近一段時間我沒怎麼理會政事,子陽你不會怪我失政吧?”

劉搖搖頭:“所謂的失政,是指上位者只重聲色犬馬,一味的只知道玩樂,棄政務於不顧。主公這段時間雖然不怎麼理會政務卻並非如此,知道主公雖然嘴上不問,心中仍在留心政事如何。之所以會不去理會,是不想像以前一樣事事親恭,既誤人亦誤己。”

陸仁道:“你理解就好。我還真怕我這樣突然一下鬆開手來,你們會認爲我爲聲色所迷。”

劉道:“既然知道主公地想法,對我們這些幕僚來說反而會有如心口壓石,不敢怠慢半分,做事也會更加勤勉。所以對主公此舉,其實是深表贊同的。”

陸仁笑了笑:“好了不說這些,我們談點正事。自曹操兵臨荊襄這半年多的時間以來,從荊襄遷來泉州的百姓有多少?子陽你統計過沒有?”

“時日尚短,入籍的人口統計很難,特別是想專門算出從荊襄遷來的人口。不過保守的算一下,如果把那些還沒能正式入籍的百姓計算在內,至少也會在五萬左右。”

陸仁點點頭道:“看樣子我初時所作的打算現在已經看到了些成果。戰事一起,逃亡避亂的百姓會大量增加……現在荊襄一帶的戰事還只是起了個頭,之後可能還會亂上好一陣子,計還會有一大批流民遷來泉州定居。子陽你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啊,不但要妥善處理好流民的安置與入籍諸事,還要注意孫權與劉備這兩方面的舉動。”

劉笑道:“請主公寬心,自有分寸。”說着還扇了幾下手中的大摺扇。

陸仁望見劉扇動摺扇,微微的皺了皺眉,怎麼看怎麼覺得彆扭。心說現在是隆冬季節,你就不能少扇幾下

泉州地處南國,冬天不像中原與北方那麼冷是不錯,有幾分寒意的好不好?你扇子扇上幾下我都想打冷戰。別人說女人要風度就不要溫度。現在看來這句話在特定地場合用在男人的身上似乎更合適一些。

習慣性的甩甩頭不去想這些不着邊的事,陸仁把一本名冊扔給劉道:“這裡面記的是上一批從柴桑挑選出來送到夷州的學子,我已經着人去夷州知會伯益,把這些學子都送到泉州來,由你來依其長才再行選拔錄用。稍晚一些泉州的事務會多且忙,得趕快給你尋一些有用之人爲助才行,不然真忙起來你非得累趴下不可。”

劉接過名冊笑道:“還是主公致慮周全。”

陸仁哂笑道:“什麼周全不周全的,說句實在話我還真有點累怕了。對了。桂陽攻下之後要留兵駐守。而且兩下里都要慕集勞力修建道路。雜七雜八地事情也多。怎麼去應對我相信你能夠處理好,但是下一步攻取交址地事你也得上點心。主要我還是擔心兵力不夠,泉州光是防備孫劉地關隘就有三處,本城的駐軍更是缺少不得……我想在明年春耕過後由你去慕集兵卒,等甘興霸從桂陽回來剛好可以進行訓練,至秋後發兵交址。子陽意下如何?”

劉閉目盤算了一陣便即點頭道:“如此甚好,沒有異議。正好遷居到泉州的流民已日漸增多。依照以往計點入籍後再安置農耕、生產的方法已經有些跟不上速度,而流民們又求食心切……現在確實是擴充兩州軍力的好時機。而且此事若是行事得當,一則能緩解各處政點的壓力,二則能夠順利安置下大量的流民,三則能大大加強夷、泉兩州軍力,實是一石三鳥之計。”

陸仁心說一石三鳥?這也就是兩州地界地內政底子牢,養得起這麼多的人。

又商議了些細節,大致敲定該怎麼做之後陸仁問道:“最近我沒怎麼過問政事……巴蜀、川中。還有漢中、隴西一帶已經立住腳跟的人有沒有什麼消息傳回來?”

劉用摺扇輕輕的敲了敲腦門道:“有。巴郡、蜀中、漢中這三處的人立足頗穩。因爲用的是行商販貨之名,沒有與當地的世家豪族發生過利益衝突,而且各處對我夷、泉兩州產物需求極大。因此到也頗有些依賴之意,永安、襄陽、柴桑的這幾條主要水道也已打通。哦,特別是巴蜀中人傳來地消息說,當地對我們夷州從香料諸島弄來地各類香辣品物需用求之大甚是驚人。如最近一次送去川中各處的香辣品,幾乎是不出七天就全部售空。之後上至達官、下至平民,時時都有去商鋪詢問何時方能到貨的人。”

陸仁啞然心道:“這麼誇張?我原先還有些擔心這些東西會賣不出去呢,必竟古代中國可不是大航海時代地歐洲啊。”這傢伙怎麼就不想想國人對辛辣味本身就有着一份專愛,而號稱“不怕辣”的四川、“怕不辣”的湖南、“辣不怕”的江西更是有名。

此外還有一層原因,就是那時的川中、巴蜀一帶本身生活條件相對富足,又沒有什麼戰事侵擾,上位者又不能以身作則,漸漸的高層與民間都貪圖享樂、奢靡成風。歷史上是直到諸葛亮秉承蜀政,以身作則的提倡節儉才稍有改觀。現在陸仁這個異數人物突然一下子把符合川人口味的各種香辣品給送進去,還不馬上引發出大規模的商品流行?這是紅辣椒這玩意兒還在美洲,陸仁沒辦法弄過來,不然會引發出味覺革命也說不定呢。

當然陸仁現在不會去考慮到這些,而是抱起雙手沉思道:“既然立足已穩,下一步的事也就可以開始做了……子陽你適時的代我傳話回去,讓身處各處的人在合適的時候加大田產的購置力度,同時可以用夷、泉兩州工坊的運營方式去介入當地的各類特產物,像蜀中的蜀錦便是一例……差不多我們要開始擴大在各個地區的商業影響力了。”

劉點頭,取出隨身的小本本和鉛筆記下。

陸仁等劉記好又問道:“好像剛纔漏了隴西。那邊的情形如何?”

劉搖搖頭:“長安以西、漢中以北的那片地區不怎麼太平,而且如果是從漢中出關前往隴西涼州各郡,道路極其難行。派去隴西一帶的人一直找不到合適立足的地方,不得已之下退回了漢中。另外據他們傳來的消息,羌族似乎時有動亂,馬騰正在集兵平亂……”

陸仁呀然心道:“啊?怎麼這事書中一點記載都沒有啊?難怪赤壁之戰的時候馬騰這一家子沒在老曹的後方搗亂了,按說這可是絕好的機會,沒理由放過的……”

第229回 下第80回 摯友郭嘉(上)第一百九十一回第22回 有喜亦有憂(上)第70回 上第40回 東岸戰事第25回 齊聚北疆(上)第一百九十五回第41回 險!第45回 命中註定?第34回 隱患第180回 作客議事(中)第25回 齊聚北疆(上)第46回 正合奇勝第78回 家中變故(下)第43回 驚變第一百九十回第11回 驚報第73回 計成八九第七十九回 上第29回 中秋祭典第71回 前奏第十八回第二百回第171回 貨去人來第107回 爭!第40回 東岸戰事第38回 利器之由第165回 失之釐毫第72回 外援內助第180回 作客議事(中)第一百回第19回 討旨屯田第172回 趙氏兄妹第212回 來者何人第82回 曲折回還第65回 該伸手時就伸手第114回 拔卻狼牙第15回 鄄城秩事第144回 意外的來客第224回 忠奸論第142回 新野初策第20回 混水摸魚(下)第二百零七回第174回 初爲師長外篇之二瓶子本來想用的第三十二回第167回 忽悠計劃二號第8回 長安之戰(下)第一百九十回第10回 意決第8回 長安之戰(中)第82回 曲折回還第60回 另置之地第32回 靈異事件(上)第29回 神棍流攻心戰第43回 螞蟻斷臂第19回 討旨屯田第72回 外援內助第38回 始動第125回 迴歸第四回第51回 不知所謂第2回 局外之局第24回 吸血山蝠(上)第八十八回第117回 再逃!第八十六回第168章 真正想忽悠的人(下)第157回 示弱第65回 該伸手時就伸手第156回 兩手準備第十八回第72回 戰起第130回 兩難第27回 游龍出淵(上)第45回 命中註定?第22回 瓶子很羅嗦……第七十七回 中第71回 陸仁尋計第五回第103回 看誰算計誰第43回 驚變第99回 隘口一戰第187回 險棋第205回 閃了!第180回 作客議事(下)第3回 盜來一曲第40回 東岸戰事第76回 許都暗流(上)第九十八回第21回 似是而非(上)第一百九十二回第九十二回第157回 示弱第九十六回第7回 出師第七十九回 下第112回 捷報第40回 東岸戰事第199回 海風
第229回 下第80回 摯友郭嘉(上)第一百九十一回第22回 有喜亦有憂(上)第70回 上第40回 東岸戰事第25回 齊聚北疆(上)第一百九十五回第41回 險!第45回 命中註定?第34回 隱患第180回 作客議事(中)第25回 齊聚北疆(上)第46回 正合奇勝第78回 家中變故(下)第43回 驚變第一百九十回第11回 驚報第73回 計成八九第七十九回 上第29回 中秋祭典第71回 前奏第十八回第二百回第171回 貨去人來第107回 爭!第40回 東岸戰事第38回 利器之由第165回 失之釐毫第72回 外援內助第180回 作客議事(中)第一百回第19回 討旨屯田第172回 趙氏兄妹第212回 來者何人第82回 曲折回還第65回 該伸手時就伸手第114回 拔卻狼牙第15回 鄄城秩事第144回 意外的來客第224回 忠奸論第142回 新野初策第20回 混水摸魚(下)第二百零七回第174回 初爲師長外篇之二瓶子本來想用的第三十二回第167回 忽悠計劃二號第8回 長安之戰(下)第一百九十回第10回 意決第8回 長安之戰(中)第82回 曲折回還第60回 另置之地第32回 靈異事件(上)第29回 神棍流攻心戰第43回 螞蟻斷臂第19回 討旨屯田第72回 外援內助第38回 始動第125回 迴歸第四回第51回 不知所謂第2回 局外之局第24回 吸血山蝠(上)第八十八回第117回 再逃!第八十六回第168章 真正想忽悠的人(下)第157回 示弱第65回 該伸手時就伸手第156回 兩手準備第十八回第72回 戰起第130回 兩難第27回 游龍出淵(上)第45回 命中註定?第22回 瓶子很羅嗦……第七十七回 中第71回 陸仁尋計第五回第103回 看誰算計誰第43回 驚變第99回 隘口一戰第187回 險棋第205回 閃了!第180回 作客議事(下)第3回 盜來一曲第40回 東岸戰事第76回 許都暗流(上)第九十八回第21回 似是而非(上)第一百九十二回第九十二回第157回 示弱第九十六回第7回 出師第七十九回 下第112回 捷報第40回 東岸戰事第199回 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