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下 狼騎兵大破鐵甲馬

這時候還得虧董卓手裡的一支私人部曲,叫飛熊軍。董卓這人怎麼險惡咱先不說,他也愛才啊!平時特別喜歡結交豪俠義士,對這些人他是仗義施財、厚養敬重,因此也網羅了不少的猛士異人,組建了這支飛熊軍,那可都是他的心腹,爲他可以連命不要,這些人還給董卓起了個“健俠”的美稱,可見他在當時還是有市場的,有人捧他!

飛熊軍的領軍大將名叫華雄,擅使一口斬馬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這時率領將士們拼死奮戰,剛好隊伍裡頭還有八百鉤鐮槍柺子隊,這會兒可起作用了,鐵鉤饒鎖鉤倒了鐵甲馬一片,到這兒纔算頂住了鐵騎兵的衝鋒,兩軍短兵相接,展開了近距離的肉搏,亂砍亂殺,混作一團!

這場廝殺!真是:馬從人旁過去,槍由肋下飛來,逢着刀砍肩削背,遇着矛破腹流紅,強敵交兵實可喪,拋盔棄甲見聞王;冒煙突火尋歸路,失志丟魂覓故鄉;多少英雄忘故里,幾多將士陣中亡;可憐今日兵和將,遍地屍骸在道旁,十分的慘烈!

那麼兩軍混戰,怎麼看誰勝誰劣呢?古時候是看雙方的號旗,號旗向前推進,代表着取勝,號旗倒退,這便是失利;這時候就見戰場上西羌聯軍的青色、黑**旗屢戰屢進、勢如破竹,而漢軍的赤紅色旗幡則是節節敗退,各處敗軍挾着紅旗都向中軍靠攏,而西羌軍的二龍出水陣勢漸漸收攏,慢慢形成了包圍之勢,情勢岌岌可危!

就在這緊要關頭!只聽戰場的西北角“咚嗒!咚咚咚咚……”跟放爆竹一般,一陣炮火連天,緊跟就見煙塵滾起,遮天蓋地,隨後嘈嚷聲愈來愈大,正是刀光戟影由西至,遍地兵山向東來!彷佛無限兵馬來到!

來的是哪路呢?原來正是幷州刺史丁原率領中軍大隊——八萬幷州狼騎兵殺到了!丁原的這支隊伍,是由在和匈奴、鮮卑等胡族的長年作戰中取得勝利,收降、改編的異族兵將,再加上從漢人中挑選出的精勇猛士混編而成,他們所乘馬匹,都是巨頭大蹄的匈奴馬,身材略矮,雖不及西涼馬高大,但是體能充沛耐力持久,機動力強大;加上幷州騎兵長期受到匈奴等少數民族的薰陶,其作戰的風格也漸漸與北方匈奴、鮮卑諸多異部狼族的騎兵十分相近,也都十分擅長騎射,每名騎士都配備強弓硬弩、刀鋋矛劍,沙場之上是近則刀劈劍砍,遠則以弓矢射之,十萬“控弦之士”在草原上飛奔騎射,來去自如,令人望塵莫及;因此漸漸得了這麼個“幷州狼騎”的外號!西涼鐵騎善治兵器而不擅騎射,有良馬而好衝陣,長槍鐵馬,所向披靡,可一旦遇到行動如風,擅長騎射遠戰的狼騎兵,可就要吃大虧嘍!

且說丁原統領狼騎兵殺到,這會兒見羌漢兩軍正混戰在一處,一琢磨我這兒要是一聲令下,十萬硬弓萬箭齊射,自己人也得遭殃啊!乾脆我迂迴到敵軍身後,殺他個出其不意!

想到這兒一揮帥旗示意身旁的臨戰指揮使,怎麼還有臨陣指揮使呢?原來丁原雖爲大帥,其實是個花架子,要論統軍才能,他自然不濟,還好這位有自知之明,設了這麼一個臨時職位,戰時由張遼、高順兩員大將實際指揮部隊,這二位都堪稱帥才,什麼攻殺戰守、逗引埋伏、兵書戰策,可謂無所不精。打仗時我爲主帥,他倆指揮,等仗一打完這個職位就調銷,兵權還歸我,這是丁原老頭子的心眼兒。

此時二人見帥旗搖動,馬上揮動手中令旗,號令三軍,兵隨將領草隨風;這二位帶出的隊伍真可謂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就見軍中旗幡嘩啦啦……有條不紊的分列排開,全軍由來時的“二龍出水風雷突擊陣”驟然變成了“一字長蛇颶風襲掩陣”!

自古這排兵佈陣,富有萬種變化,可謂兩儀四象變化萬千,征途陣法奧妙無窮,各軍主帥在排兵佈陣上也是各有不同,而且都有奇招;幷州軍的陣法操練一直由張遼、高順負責,二人對陣法頗有研究,九軍八陣都熟記於心,運用自如,更是在天長日久的實戰揣摩中把長蛇陣運轉演變成了十套陣式,頭一式,就是一字長蛇颶風襲掩陣,講究輕騎兵從側翼後方出其不意的突襲馳射,猶如毒蛇側首,冷不丁攻擊敵人的弱點要害!

大陣一變,幷州十萬輕騎兵齊撒絲繮,躍馬急馳,嘩嘩譁噠噠噠……震得山河日月爲之動容變色,不多會兒大隊人馬就到了西羌軍側後方大約四、五百步的地方,這會兒稍稍稍稍放慢了馬度,全軍弓箭上弦,強弩支好,又行進了大約兩百步。主將張遼、高順率先對準敵軍方向射出兩隻了響箭,這響箭即是軍令,只要響箭射出,衆騎兵必須將手中的箭,射向響箭的方向,這是效仿當年匈奴一代天驕冒頓單于訓練騎兵馬上弛射之法:正所謂鳴鏑所指,萬箭齊發!

響箭一出,緊跟着萬千箭弩猶如飛蝗一般,只聽“嗚……”一聲沉悶的巨響,幾萬支狼牙箭呼嘯起來如同轟炸機起飛那動靜兒相仿!這一字長蛇陣能最大的將部隊散排開來,便於全軍齊射,此時箭雨如同萬鳥遷徙一般遮雲蔽日,在空中劃過一道弧後鋪天蓋地是傾瀉下來!

好麼!這邊西涼軍正全神貫注對付董卓軍呢,可就叫狼騎兵的“尖牙”咬上了,只聽“嗖嗖……噗噗……嗤嗤……”一陣亂箭之中,慘叫聲此起彼伏,驚天動地;箭雨帶起了一片血花,鐵騎兵“嘩啦啦……”倒下一大片,箭透面門的、弩穿胸甲的,還有戰馬中箭倒地被甩出去的,反正什麼樣兒的都有,但凡中箭者手中刀槍都撒了手了,登時死屍成片,血滿平原。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摔斷脖子的,擱壞了腰的,躺在地上是鬼哭狼嚎;西涼鐵騎兵光這一身盔甲就有幾十斤重,摔下馬來就是不死,也甭想站起來嘍!

第一輪騎射過後,幷州軍是呼嘯而過,數萬狼騎兵踏得煙塵滾滾,跟沙塵暴相似,你根本攆不上。就這一波兒齊射,西羌聯軍的側後翼就差點讓人打穿了個兒,死傷數千人,鐵騎兵們也是小寡婦看花轎-乾着急,追不上人家那!

這邊在平原上迂迴了一個大圈,蜇馬頭又轉回來了!這說走就走,說來也快,轉眼又到近前了,“唦嚄……”兩支響箭呼嘯射來,緊跟陣中又是一片箭雨隨着哨箭騰空而起,“嗚……”得,又來了!“噗噗。”“哎吆”“嗤嗤”“哇啊!”,嘁哩喀喳又倒下一大片鐵甲,真是一物降一物!

咱們書說簡短,幷州狼騎就這麼繞着圈的在西涼軍二龍出水陣的兩個側翼這兒馳射了五、六個來回,直射的西番聯軍死傷無數,美陽平原上哭聲震天,側翼這倆龍頭可就頂不住嘍!領軍的將校、都督一想咱可不能再這樣當活靶子了,領頭往回跑,這一退可壞了,敗軍直往中軍跑,大帥馬騰領着主力這兒正與飛熊軍打得不可開交呢!兩翼一亂衝動了中軍陣腳,這下陣型可就亂了套了!漢軍乘勢展開反撲,西羌軍軍心動搖,銳氣已失,呼啦啦啦……是退敗如潮吶!

馬騰、韓遂幾員主將這會兒想攔都攔不住了,這都是拜幷州狼騎兵所賜,鐵騎兵是讓人家給射怕嘍!直往下敗,漢兵漢將哪裡肯放,乘勢掩殺,直殺得鐵羌盟軍屍骨縱橫,血水成河,傷亡足有五、六萬人,幸虧美陽城中軍馬殺出接應敗軍入城,纔不至於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大漢軍乘勝出擊,兵鋒直抵美陽城下,聯軍新敗,城內一片惶恐!爲了防止漢軍再次圍城,鐵羌盟軍大帥韓遂趕忙分派將令:由大狼主王國領中軍十萬坐領美陽城府,督陣四方;西涼十六國大元帥馬騰帶着馬家軍大約五萬人馬,到北城門外紮營,以防備漢軍突襲;曾經創立北地先零王朝的先零羌族大統領雕滇零的孫子,現爲聯軍大都督的雕零昌帶着五萬先零族大軍,在西門外紮營駐守;另派聯軍大月國頭領領着“湟中義從”輕騎軍三萬,把守在南門;韓遂親自率領五萬聯軍精銳鎮守在臨漢軍最近的東門,以防偷襲!

再來說此時的漢營中軍大帳中,探馬早已打探清楚,把敵人布兵情況這麼一稟報,中軍大帳裡頭可就議論開了,董卓帳下有個叫李儒的謀士,此人是董卓的女婿,頗善謀略,但是人品不太好,這會兒聽完可就樂了,說韓遂這下可要倒黴嘍!這不是當年秦國的大將章邯在黃河岸邊陣列九營的錯嗎?

怎麼講啊?這可是歷史上有名的一戰:當年秦朝末年,天下羣雄揭竿反秦,項羽舉兵立楚,秦國的名將章邯率領着三十萬大軍在黃河邊上列陣和項羽決戰。項羽手裡只有十萬人,而且還得要渡河交兵,是背水一戰,犯兵家一大忌。但是章邯錯了,他把軍陣列開了連營三百里,把自己的三十萬人馬分成了九座大營,每三十里地安下了一營。項羽一聽,哈哈大笑,帶着兵馬渡過黃河,破釜沉舟,九戰章邯,把章邯是殺得大敗!如今西羌大軍三十餘萬,分派駐守四門,可就把兵力給分散了,所說韓遂犯了跟章邯一樣的錯啦!要是把大軍在城外集於一營,和美陽城互爲犄角,漢軍就是來偷襲,也沒法子圍困城池,如今分散到四門,於是李儒提出了“可以集中我軍精銳兵力,以多勝少,將四門守軍個個擊破殲滅,而後美陽城是唾手可得那!”

恩!董卓聽罷連連拍手稱號好!心說我女婿這辦法可行,剛要抽令派將!突聽帳下有人一聲高喝“大帥且慢!”打左廂文官行列中又走出一個人,說道“大帥,李侍中此計雖然精妙,然而力殺四門,勢必會造成我軍重大傷亡!在下不才有一計,不費我大漢一兵一卒,定叫羌軍是片甲不留!”哦!?還有高招那?究竟獻計者何人?又有如何妙計?請聽下回分解!

第十二回 下 四凶將夜圍南陽郡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第九回 上 徐元直痛斥神上使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十回 下 起黃巾中原大對敵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二回 上 下揚州遏龍灘受困第三十七回 下 懼流言老賊走虎牢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三十四回 下 汜水關金斧將逞威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二十六回 上 孫文臺大戰汜水鎮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四回 下 助英雄混江龍出手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六回 下 狹路逢三好漢鬥勇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一回 上 從父訓張青出南陽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三十四回 下 汜水關金斧將逞威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
第十二回 下 四凶將夜圍南陽郡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第九回 上 徐元直痛斥神上使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十回 下 起黃巾中原大對敵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二回 上 下揚州遏龍灘受困第三十七回 下 懼流言老賊走虎牢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三十四回 下 汜水關金斧將逞威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二十六回 上 孫文臺大戰汜水鎮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四回 下 助英雄混江龍出手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六回 下 狹路逢三好漢鬥勇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一回 上 從父訓張青出南陽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三十四回 下 汜水關金斧將逞威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