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

一路無話。單表婆媳倆來到汜水關城下,車伕把馬車停下,老夫人舉目往城上一看,只見:旗幡招展迎風翻,垛口密佈數不完;一杆大纛層層將,兵卒無數把守嚴。車走吊橋如擂鼓,馬踏沙塵把口掩,城裡城外是有條不紊,穩如泰山,老太太看罷也是暗自點頭稱讚,心說我這兒真夠得上一員大將的材料!

老夫人看着來到近前,城上當值的守將老遠就瞧見了,喊道:“呔!站住,你們是幹什麼的?”老夫人說:“請回去稟明一聲,我是徐晃的母親。”城上一聽:“哎吆!老主母!哪陣香風把您給吹來啦!”說着趕緊放下吊橋鉤鎖,打開關門出城迎接,攙扶着老夫人上車,過城直奔帥府。

再說徐晃,自打汜水關前車戰,大敗回城後,來到府中坐下,心裡是驚魂未定,越想越不對,按甘寧的本領最後一式殺手刀完全可以殺死我,疆場之上我們是兩國的仇敵,他怎麼手下留情了呢?況且張青手下的數位將官與我車戰,也是點到爲止,這又是爲何呢?徐晃是越想越煩,越煩越想,急忙下令:命軍兵嚴守城池,不得有誤,一連守了七天,這日當值旗牌官前來稟報,“徐元帥,老夫人到了!”

“嗯?”徐晃聽罷就是一愣,心說老母親不在家享清福,跑到這戰亂之地幹啥來啦?趕忙起身走出府門,只見老夫人風塵僕僕地坐在車上,徐晃趕忙上前參拜,說:“母親,您老人家怎麼到這來了?”老夫人說:“此處不是講話之地,咱們進屋裡再說吧。”徐晃說:“孩兒遵命!”

說着把老太太接進府中,讓到上座。獻茶之後,徐晃說:“母親,孩兒不孝,背母離家來到這裡。這是叔父的面子,也是國師的重託,孩兒情面難卻,受主之恩理應回報,不得已而爲之啊,望母親諒解。”

老夫人微微一笑:“兒啊!這些我都知道,只是爲娘對你放心不下,今日纔來此地。”說着同時,家人也把徐晃的夫人讓到屋裡,準備酒飯。傍黑天時,吃喝完畢,就剩娘倆了,這會兒老夫人就跟徐晃說了:“孩子,你如今三十好幾的人了,爲娘我也土埋半截了。當老人的總不能跟你一輩子,爲娘我有幾句話要跟你說說。爲娘我希望你一輩子幹一番事業,爲將者要爲國爲民,這是至理名言。孩子,你可要知道,自古賢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

徐晃一聽這話,問道:“母親,您老的意思是……”老夫人打了個唉聲說:“唉,多少年來,你爭我奪,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如今董賊暴虐專橫,荒yin無度,朝政,民不聊生,因此,才逼反了十八路反王。自古有道伐無道,人家清君側除佞逆,乃是名正言順,爲了天下太平,百姓不受刀兵之苦,我兒爲何要守此殘局,打這不義之仗呢?”

嗬!徐母年輕時候真不愧有才女的稱號,一席話說得徐晃有些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在屋裡走了一圈又坐回原處。老夫人接着又說:“兒啊!我已得知,此次前來攻打汜水關的乃是南陽醫賢之後張青張俊臺,此人不僅胸懷韜略,而且深得百姓愛戴,如今擁雄兵數萬,他手下的軍將一個個勇猛異常,你爲何與他們作對?這張青以禮待人,率的是仁義之師,所向披靡,憑你這一座孤關寡城,就算能擋得了張青,你能擋得住天下諸侯幾十萬人馬嗎?”

好麼!這會兒再瞧徐晃額頭可見了汗啦,母親這話句句如同針扎,問道:“母親,依您老之見,孩兒我應當怎樣呢?”

老夫人說:“孩子,依我之見,咱們應當投誠獻關,隨義軍一起殺入洛陽,剿除國賊,這纔是忠君愛國,大漢子臣的所爲吶!”

徐晃聽了沒言語,但心裡說老母親講得在理,不過徐晃又納悶兒了,她怎麼來得這麼快、這麼突然呢?這裡邊肯定有事兒。老夫人見兒子還有疑惑,就把張青如何親自到家拜訪,怎麼說的,一五一十講了一遍。徐晃這才明白了,啊!感情你張青不來找我打仗,你跑我娘那兒找便宜去啦!你真可以啊!他心裡是這麼想的,可嘴裡沒說出來。

老夫人見兒子猶猶豫豫,問道:“兒啊!你打算怎麼辦?”

徐晃一卜楞腦袋:“這個……”

老夫人見他未下決心,又道“孩子!爲娘我已經答應張國公了,他要等我的回信。”

徐晃聽到這裡一聲沒吱把頭低下了,老夫人嘆了一口氣,又說:“這樣做,孩子,你還有什麼難心的嗎?”

徐晃嘆口氣道:“哎!娘啊,孩兒身受國師、大帥重託,把守此關,怎可輕易放棄?”

“啊呸!逆子,虧你出外遊學六年,學了這多本領,連忠奸善惡你都不分了麼?那董卓是何人?狼崽兒國賊,萬人唾之,你保他則甚?!”老太太這會兒把臉一沉,越說越上火:“好!既然你還要戰,今兒老孃豁出這條老命不要,來來來,你就跟爲娘分個高低上下吧!”

徐晃說:“娘啊!……”“不要叫我娘,你要是我的孩子,就快聽我的話,獻關投誠!你若還是執迷不悟,你就當沒我這個娘,今兒是有你沒我,咱們魚死網破,你拿我這顆白首祭旗,再跟張青決一死戰吧!”

好麼!徐晃一聽這個腦袋嗡……的一聲就大了,打小到現在就沒見老母親發這麼大的火兒,這是真動氣了!想當年她可是出了名的節婦烈女,徐晃從小聽話,也沒跟孃兒絆過什麼嘴,這會兒見母親動了肝火,心裡頭也難過,再說母親的一番話也不無道理,暗想:張青哪張青,你是真有辦法。如今你請來老孃勸我,這叫我如何是好?罷了罷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到哪兒說哪兒吧!

徐晃定了定神,想了想說道:“娘啊!孩兒是您身上的肉,您從小把我拉扯到現在不容易,孩兒聽您的,但是我還有個要求。”

老夫人說:“還有什麼要求?”

徐晃說:“孩兒我經過再三考慮,願意棄城與母親共同還鄉,但我不願投靠張青。”

老夫人想想點了點頭,說:“也好!你我母子回家,哪怕耕種田園,不聞亂世,落個清白自在也好哇!”說完這話轉念又一想,又說道“可是!爲娘還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娘還有何事掛心?”“兒啊!你想,你雖然代理大帥之職,可要是不告而別這麼一去,這華雄豈能就範,他雖然負傷,但是拔了牙的猛虎,也依然可以傷人,況且他還可令派偏將爲帥,到時候與張青必然又是一場兇殺惡戰,關中生靈還是要遭塗炭,依爲娘之見,咱不如開城獻關,等迎了義軍進城,接管了城池,咱們再走也不遲吶!”

徐晃一聽還是母親想的周到,事已至此,也無他法,自古忠孝難兩全,徐晃說“好吧!孩兒謹從母命!”就這麼的娘倆定下計議,而後又嘮了會兒家常,直到天將四更才各自歇息。

到了第二天一早,徐晃就命中軍官把自己的心腹將校以及本部的五百人馬火速召集到帥虎廳相見,不一會兒,人全到齊,徐晃衝大夥兒說:“諸位,今天把大家請到大廳,有事要跟大家商量。”

衆偏將一瞧徐晃今天神色凝重,趕緊道:“大帥有話請講。”“我先問問你們大家,你們跟隨我多年,我平時待你們怎麼樣?”“嗨!大帥您這是怎麼啦?您做的是賠錢官兒啊,平日不但不克扣我們,見我們餉銀不夠花,過年過節,還拿出銀子接濟我們,如今哪還有象您這樣的愛兵如子的好將軍,您對我們衆弟兄是恩重如山吶!”

徐晃聽罷點點頭,又說道:“兄弟們過獎了!你們大夥兒都知道,我自幼父親死在疆場,是母親把我拉扯大的。我雖然好武爲將,但是,從不敢離開母親身邊。近幾年,因爲母親年事已高,我更不能遠走他鄉。這次我奉命代理大帥之職,把守汜水關,回想起來,從古至今,戰爭一直也沒停止過,你爭我奪,血流成河。今日,爲了這座城關,我們又將血染戰袍,塗炭百姓,實不應該!今有老母來叫我回歸故里,當兒子的只有遵從母命,和大家告別。我雖然走了,但是也希望諸位能夠想一想:誰都有老小,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誰願意戰死疆場,落個家破人亡呢?依我看,十八路反王勤王側,除佞惡,順應天意。南陽張青更是愛將之人,手下英豪無數,依我之見,咱們不如獻城歸順,以免流血,也爲兄弟將來謀個好去處,不知諸位意下如何?”衆人聽罷一齊跪倒“我等願聽大帥調遣!”“好!既如此,來來來……”徐晃跟大夥兒略作交代,衆人收拾佈置停當,這就要一起動手,倒反汜水關!

第二十六回 上 孫文臺大戰汜水鎮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二回 上 流浪兒地穴得至寶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二回 上 下揚州遏龍灘受困第十七回 下 金鑾殿漢靈帝賜旗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三十一回 上 黑虎青龍酣戰朱雀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二十三回 下 狼騎兵大破鐵甲馬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二十三回 下 狼騎兵大破鐵甲馬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七回 上 勇絕倫甘興霸擒將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十回 下 起黃巾中原大對敵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一回 上 從父訓張青出南陽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四回 下 助英雄混江龍出手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二十二回 上 流浪兒地穴得至寶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三十三回 上 先登死士奇襲虎牢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第二回 上 下揚州遏龍灘受困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
第二十六回 上 孫文臺大戰汜水鎮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二回 上 流浪兒地穴得至寶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二回 上 下揚州遏龍灘受困第十七回 下 金鑾殿漢靈帝賜旗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三十一回 上 黑虎青龍酣戰朱雀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十一回 上 施忠諫文彤城下生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二十三回 下 狼騎兵大破鐵甲馬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二十三回 下 狼騎兵大破鐵甲馬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七回 上 勇絕倫甘興霸擒將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十回 下 起黃巾中原大對敵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一回 上 從父訓張青出南陽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四回 下 助英雄混江龍出手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二十二回 上 流浪兒地穴得至寶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三十三回 上 先登死士奇襲虎牢第三十回 下 鬥張飛無敵將施技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第二回 上 下揚州遏龍灘受困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