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

書接前文,大漢朝二次兵臨美陽城下,韓遂分派大將守把四門,針對於此,董卓的女婿,謀臣親信李儒提出了一個“聚集精銳、各個擊破”的計策,是條好計。這時候打謀士行列中又走出一個人,說元帥且慢,我還有妙招那!

那麼獻計的這位是誰呢?書中交待,此人姓賈名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士,生得細眉長目,面如白玉,兩隻漆黑的瞳仁深不見底,左邊腮幫子上長有一點黑痣,古時候人迷信,管這個叫“計謀痣”,要按古人這麼說,這顆痣還真長對地方了,賈詡此人不僅足智多謀,策深計長,而且很擅於自保,將來董卓被誅後,正是他爲了保全自個身家性命的一席話,鼓動了董卓部下李催等人聯兵反攻入京師,使得剛獲初定的大漢朝廷再度陷入混亂,羣雄並起,從此中華大地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割據爭霸局面。

以至後來裴松之給三國志作注的時時說:“當是時,元惡既梟,天地始開,致使厲階重結,大梗殷流,邦國遘殄悴之哀,黎民嬰周餘之酷,豈不由賈詡片言乎?詡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亂,未有如此之甚”也就是說賈詡要爲他的一句話,間接的導致了天下大亂而承擔責任,古人常說“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傷邦”就是打這兒來的,賈詡也從此得了個“毒士”的稱號,咱們以後再表。

言歸正傳,那麼今日賈詡獻的什麼妙計呢?原來方纔探馬一彙報敵情,賈詡就聽出毛病來啦!這把守城門的,一個西涼國元帥,一個先零國殿下,一個月氏國國王再加上韓遂這個三軍司令,好麼!四座城門四個部族首領把守,這下成了!這些部族狼豺本性,多疑難馴,如今雖說聯合也是各懷着鬼胎;加上韓遂弒帥奪位,人心未服,今兒就用條連環反間計,把你們一鍋燴了得了!賈詡知會衆人只須這般如此,如此這般,大夥兒聽罷是眉開眼笑!

董卓隨即傳令,依計而行,打次日開始,兵分三路日夜襲擾美陽城南、北、西三門守軍,或是敲鑼**虛張聲勢,或是發射箭弩,走走過場,一連數日擾得三門守軍是焦頭爛額,日夜不寧;各個城門之間本來都有探馬消息相互聯絡,守城的幾個部族首領互相一通氣後得知,南、北、西三門都遭到了漢軍的襲擊,咦?唯有這韓遂把守的離敵軍最近的東門倒是沒有動靜,嘿!你說奇怪不奇怪?

就這麼時間一長,各盟國的頭領可就犯嘀咕啦!本來你韓遂弒主奪帥就不得人心,如今我們捱打,你那裡倒是風平Lang靜,恐怕你是有通敵之嫌那!又過了幾日,美陽城內將士紛紛傳言韓遂本是漢人,因畏懼漢軍勢大,暗中圖謀不軌,意欲賣主通敵!

所說人言可畏,對此慢慢的就連大昆主王國也是將信將疑了,心說東門臨漢營最近,韓遂真若通敵,則美陽城危矣!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趕緊找來自己的心腹大將閻忠,二人一合計,最後王國親自下了一道手令,說的好聽:帥不能離位,因怕城中有失,速調大元帥韓遂回城彈壓坐陣,改派閻忠前去頂替韓遂,得,這是要換防了!

事不宜遲,次日一早,閻忠帶着金皮大令就奔東門外大營了,到中軍大帳見過韓遂,稟明來意,韓遂雖說也聽到了些風吹草動,但是王令還是不可違抗的,無奈與閻忠做了交接,領着本部人馬回城交令去了。

按下韓遂,單說閻忠剛到大營沒兩天,這天夜裡,就打營外射進來好幾支信箭,值夜軍士拾箭來一看,吆!箭桿上綁着字條那!都寫着韓遂與漢軍的通敵契約,何日,幾時、幾刻,何處放火爲號,從何處殺入等等,不光韓遂,上面上還提及到韓遂的結拜弟兄馬騰通敵之事!這叫一石二鳥,好麼!閻忠一瞧可了不得啦!不敢怠慢,吩咐手下嚴加防範,自個拿着字條兒進城找王國來了!

大昆主王國是不看則已,方一看罷氣得三尸暴跳,哇哇直叫!旁邊閻忠一琢磨,得,字條是我送的,乾脆做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就向王國獻計,與王府內外埋伏下刀斧手,連夜請韓遂來前來議事,就與堂上殺之奪回帥印,馬騰因駐守北營責任也十分重大,暫時不能打草驚蛇,先知會北門守兵緊閉城門,落下千斤閘將城門封死,不放馬騰進城,待先除卻韓遂,再做理會!

此時美陽城的形勢可說已是極其可危啦!外有強敵,內有波瀾,各路羌虜盟軍人心惶惶!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今王國也別無他法,就照着閻忠的計策安排下去,在殿內暗伏好刀甲,待佈置已定,這纔派人去請韓遂!

再說自打韓遂回城以後,一直也是忐忑不安,最近這謠言風語是有板兒有眼兒,越傳越玄乎,搞得韓遂一連好幾日夜不能寐,恍惚不寧。

這會兒盟主突然一請他,他心裡頭也犯怵!心說這要不去就得落個抗旨不尊的罪名;去?我可得防備着點兒!外罩素袍,內襯上軟甲,自個手下的八大勇士讓張繡在陣前劃拉了一半,得,剩下的這四位都帶上吧!韓遂一番收拾安排後,急匆匆奔帥府就趕來了,四員大將緊隨韓遂左右,走的甲葉子“嘩啦啦”直響,守衛見狀也不阻攔,韓遂領衆人徑直朝帥廳走去。

此時帥虎廳上早已是燈籠火把高挑,亮如白晝;王國、閻忠二人面沉似水,等候多時;見韓遂來到,也不多言,拿出通敵字條厲聲質問!那能承認麼?何況這本是賈詡使的反間連環計,並不是韓遂所爲,就算真有到這個時候也不能承認了!

幾個人話不投機,越說越惱,可就翻了臉了;王國一聲號令,四下刀斧手早就應聲而出,一擁而上;韓遂領着侯選、程銀、張橫、樑興也是撩甲拔劍,轉眼一場惡戰上演!四個人保着韓遂拼死殺開一條血路,俱個帶傷,逃回將軍府;韓遂心想好你個王國利令智昏,今日要非要殺我,看來我是不得不反啊!

回到府上遂點起本部人馬,令麾下兵士個個脫下號坎反着穿上,因爲城中的兵將穿的號坎一樣,不好分別,所以脫下來反着穿上,動手的時候,凡是正穿號坎的就殺,反着穿的,就是自家人。就於城中點火,放起三聲反炮!大開殺戒!這時候王國也領軍殺到了,兩軍展開一場混戰,城裡可就亂了套了,馬嘶人喧,火光沖天!

城裡頭這麼亂成一團,城外也來湊熱鬧,這會兒就聽炮聲齊震,喊殺動地,城下數萬漢軍齊聲高喊“殺啊,接應韓將軍那!韓將軍棄暗投明,功德無量,助韓將軍得勝啊!”“咚咚龍咚咚咚……”戰鼓擂得跟暴豆相似。好麼!韓遂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城下漢軍這兒是光打雷不下雨,光喊可並不急着闖營攻城!城上一聽可就打的更熱鬧了,王國等人恨不得立馬劈了韓遂!

韓遂一瞧事已至此,不如殺出東營引漢軍入城,將來也不失侯伯之位!想到這兒指揮手下軍將一擁直奔東門,這就反出了美陽城!東門大營主帥閻忠因回城稟報韓遂謀反之事,如今只有幾員偏將主持,三軍不可奪帥,此時羣龍無首,韓遂往外這麼一衝,可就亂套嘍!各自爲戰,不多時就被韓遂殺的是四散而逃,韓遂軍是邊殺邊喊“殺啊!接應漢軍入城啊!擋我者死!投降者賞千斤那!”“譁……”直往外闖!

這會兒漢軍這邊,呂布、高順領着人馬在東營外早已等候多時,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按賈詡之前所料,知道韓遂必然要倒反城池,出走東門!因此城中人馬往外一衝,漢軍也應聲而起,裡應外合。呂布大戟一晃,催馬當先就闖進了東營,真如虎趟羊羣般!大戟所過之處,番兵是粘死碰亡,無人能擋,呂布殺散了敵兵,一瞧迎面來的這支隊伍有意思嘿!

個個號坎反穿,中軍旗上打着韓遂的名號,韓遂一瞧呂布領軍殺到了,趕緊上前短述前情,而後是一掉頭,領着軍人馬是反身殺回,這就要反奪美陽城!

漢軍緊隨韓遂軍後,有韓遂軍在前頭開道,漢軍大隊人馬可說是兵不血刃就打進了美陽城!此時只見城中是火光沖天,喊殺不絕,一片混亂;西羌聯軍本就人心不齊,此刻更被賈詡的連環反間計搞的人人疑心,個個猜忌,誰也覺得靠不住誰;再加上黑夜裡不知多少漢軍殺到,誰還有心思應敵啊?正所謂兵敗如山倒,樹倒猢猻散,直被漢軍殺得死的死,亡的亡,各自逃命。

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三十四回 下 汜水關金斧將逞威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二回 上 下揚州遏龍灘受困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十回 下 起黃巾中原大對敵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九回 上 徐元直痛斥神上使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
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二十回 下 獅子山還願祭英靈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六回 上 嘆時勢張俊臺抒志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十八回 下 張曼成夜走白水村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三十四回 下 汜水關金斧將逞威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十八回 上 金刀將大戰血刀將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十四回 上 金槍將單騎闖連營第二十四回 下 韓文約倒反美陽城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十九回 下 雙槍將絕蛇谷攔路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三十九回 上 十三英京城逢相知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二回 上 下揚州遏龍灘受困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十一回 下 逞武能褚貢陣前亡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十二回 上 文仲業一退黃巾軍第三回 上 興國寺高僧指迷津第五回 下 汝南城許劭識虎龍第十回 下 起黃巾中原大對敵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九回 上 徐元直痛斥神上使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二十八回 下 挑華雄銀槍將三槍第二十九回 上 孫文臺擅闖中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