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心思很細,席間將注意事項向張靖、熙影兩人分說明白,訂好熙影進宮時間,這才與張靖兩人痛飲一番。荀攸心裡含着氣,不停讓熙影敬張靖酒,只至張靖喝得有八分醉意,這才放張靖回府。
張靖勞累一天,又飲了不少酒,回府後沉沉睡去。次日一早,張靖先練吐納,又練了會拳劍,這纔去吃早飯。飯罷正要去宮中,門外來人來報,道:“龐統大人來訪。”
龐統與歷史上不同,沒有鳳雛的大名,也沒有經受求官不得的窘迫,學成以後就被姜述徵辟。姜述時任大將軍兼任丞相,龐統最初任相府門下吏,歷任丞相少史、東曹椽、丞相史、丞相徵事、丞相長史。姜述攻伐幽、並、涼三州,郭嘉、龐統隨軍參謀,立下不少功勞。其後討伐袁術,龐統擔任中路軍主將,太史慈在東,何苗在西,三路大軍半年內平了袁術。戰後龐統一直在豫州任上,先是擔任豫州刺史兼任兵曹,不久卸下兵曹一職專心行政。
法正、龐統、劉曄、魯肅等地方大員,皆是姜述近臣出身,諸人史上皆是名臣,到任以後,績考皆優,姜述識人之名也因此冠絕天下。諸州刺史績考,以青州刺史荀彧爲最優,無論才德政績官聲皆讓人稱道,青州是大齊心腹重地,又有東萊經濟特區,姜述數次欲調荀彧入朝,皆因無合適人選接替作罷。荀彧因爲政績卓越,按照朝廷績考規定,職級早已升爲一品,雖是一州刺史,但與賈詡、郭嘉兩人品級相同。荀彧以外,政績再優者,要數魯肅、龐統,兩人目前職級爲二品,與九卿品級相同。
張靖即使身爲皇子,遇上龐統這位老資歷的地方重臣,也要格外尊重。張靖命人大開中門,整理衣裝親自出門迎接,見了龐統躬身爲禮,口稱叔父,禮請龐統先行。
龐統身材短小,相貌醜陋,少年時常受別人嘲笑,十分看重面子。龐統跟隨姜述多年,張靖十分熟悉他的行事好惡,做出這般姿態並非存心籠絡,只是不想因此得罪龐統。
張靖少年老成,待人接物十分自然,讓龐統感覺如沐春風。龐統路上與張靖寒暄,表面詢問院內佈置,實際在考評張靖的言談舉止,等到兩人在客堂落座,龐統不由暗自贊好。張靖自從出門相迎,至客廳落座,所行禮數十分周到,言談舉止異常貼切,神態不卑不亢,竟無一句失言,也無一處失禮。以小小年紀能夠如此圓潤,龐統並未想起何人能與張靖比肩,即使姜述當初也未必做到,龐統對張靖開始重視起來。
張靖與張角合魂,與姜述合魂還不一樣,中年大叔當年穿越,並不瞭解漢時禮法,張角人生閱歷何等豐富?見識多麼淵博?其他方面可能比不上姜述,但在待人接物等禮節方面,張靖比姜述要強得多。
龐統心中暗自點頭,暗道四皇子並非外界傳言只是武勇仗義,只看這待人接物,應是心有丘壑之人。龐統此來是爲了堂妹婚事,卻未立即說出口,而是打個哈哈,道:“這次進京述職,昨天午後忙完公事,就想來拜訪四皇子,聽說你昨日故事,料想你不得空,所以一早前來打擾。”
張靖摸了摸鼻子,腦子急轉,龐統不談婚事,扯這些話題肯定另有深意,一時摸不透龐統意思,也打個哈哈,道:“我行事魯莽,是有名的惹禍精,昨日惹了禍,還未來得及去給父皇、母妃請罪,心中忐忑得很。叔父足智多謀,今日來得正好,正好請教免除訓斥之法。”
龐統本想探探張靖的底,但聽張靖聲色不動,將皮球踢回來不說,還給出了道難道。張靖請教這事,若是龐統推辭不說,不免讓人看輕,若給張靖出了計謀,一旦宣揚出去,便會無風起浪,被動地攪入皇家之事,實是不智之舉。龐統眉頭微皺,笑道:“荀家諸傑皆是當世智者,與四皇子往來甚密,何必捨近求遠?”
龐統這話說得十分巧妙,將話題踢了出去,順便轉到這個極爲敏感的話題上。張靖摸了摸鼻子,心中不由暗歎,父皇提拔重用的這幾位大佬,人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張靖道:“叔父可別提這事,現在外面都在傳我與文若伯父家影兒的事,其實沒有這回事,只是與師兄弟聚會,看他們都帶了女友,不得不尋個人充面子。此事有些胡鬧,父皇今日定會訓斥我,何況我心中早有所屬,卻不是影兒。”
龐統見張靖回答滴水不漏,既否定了聯姻之事,又不避諱與荀家女的親近,讓龐統有些捉摸不透。兩人就着這個話題,又聊了一會,龐統對張靖的才情心智已是認可,心中忽然生出一個想法,皆說流言不可盡信,也不可不信,以張靖這份才情,姜述真能將他排除在儲君爭奪者之外?即使張靖與熙影現在還沒有婚約,但張靖與荀家親近已是確定無疑,姜述若對黃巾系與荀家聯合毫無異議,是否代表張靖可能歸宗成爲儲君?
皇室奪儲有史以來最是殘酷,從史書上略知一二,一旦站錯隊,輕則永不敘用,重則抄家滅族。若非十分親近的關係,智者都會遠離奪儲事件,即使不得不參與奪嫡之爭,也會提前準備好退路。
龐統近年數次升任皆寫表請辭,主要原因就是擔心牽連奪儲之爭,所以遠離朝堂,置身事外。龐統前期得了張靖書信,見與劉中聯姻,心中就生憂慮,不爲別的原因,只因劉中身份特殊,原是舊朝皇帝。龐統熟讀史書,清楚亡國之君難有善終者,這次藉着述職之便回京,其實是來京城探聽風聲,判斷與劉中聯姻是否會遺禍家族。
龐統原是姜述近臣,最熟悉姜述性情,知曉姜述若是在位,劉中定會無憂,龐統最擔心的是新君即位以後,所以龐統此次來京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聽諸皇子行事舉止,判斷諸子繼位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可能引發的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