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西漢晁錯之事

青燈一盞,閃耀着如同豆苗一般的火焰。但事實上,這盞油燈根本沒有點燃的必要,院外那些耀眼的松脂火把,足以將這個屋內照得清楚了。

同時,這屋子也顯然不是談話的好環境。因爲隔壁的屋子裡,便是錦衣衛連夜突審刺天曹和靖安曹的所在。

荀攸可是知道錦衣衛那些傢伙的手段,更讓他有些不敢說的,是其中不少審訊手段,還是當今天子的首創。其殘酷倒說不上多少,但若說到讓人精神崩潰,荀攸都感覺若不是自己熟識天子,真會以爲那是一名徹頭徹尾、心理變態的暴虐之君。

不過一炷香的時間,洛霖便小心翼翼地步入這間尋常的屋內,向荀攸施了一禮道:“將軍,都已經招了,他們果然是刺天曹和靖安曹的人。”

荀攸擺了擺手,讓洛霖退去。至於如何處置這些人,洛霖比他更有辦法:對於這些人,並不是一刀斬殺那麼簡單的。每一名暗間都是一筆珍貴的財富。錦衣衛優先考慮的是,能否從他們口中套出的消息來策反他們。

搖了搖頭,荀攸將這些不該自己操心的事情甩出腦外。而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從進入屋內,自己與叔父還一句話都沒有說。

“叔父……”荀攸略帶沉痛地喊出了這個稱呼,隨後也忍不住嘆了口氣道:“侄兒還是想不明白,您爲何心繫漢室,卻還偏偏任由這些奸細潛入荀家?”

“那你覺得,一個荀家,能跟袁紹或者曹操作對嗎?”荀衢的語氣有些衝,顯然是今夜之事,牽動了他不想挑開的傷疤。老年人最期望的,就是穩,荀攸的到來,毫無疑問打破了他心中的穩固。

若說荀攸在朝廷當中學到了什麼,就是他清楚知道不要跟一個有情緒的人辯論。那樣進行下去的話,完全就是意氣之爭。所以,荀攸聽出荀衢語氣中的這絲火氣後,只是把頭一低,不答一語。

見這個侄兒不說話,荀衢似乎覺得自己口氣重了,又把話往回拉:“攸兒,我知道,這件事情怪不得你。你身爲朝廷安遠將軍,又是荀家的子孫,回到荀家見到此事,定然要出手的。只是……唉!”

見荀衢語氣轉緩,荀攸知道這會兒自己可以開口了:“叔父,一個荀家自然不可能與袁紹或曹操爲敵,可你也知袁紹狼子野心,幾番已明白污衊天子非先帝所親子,又策動新立僞帝之事,反漢之心路人皆知。那曹操曹孟德更是屠戶、是殺人狂魔,爲了一己私慾,竟讓泗水爲之不流。這樣的兩個人,您與他們沾染上關係,豈不是將荀家推向不忠不義之地?!”

說罷這句,荀攸還謹慎觀察了一番荀衢的臉色,見荀衢雖然自慚卻沒有半分憤怒之色,便知自己這番話說到了叔父的心裡。由此,他又趁熱打鐵,拋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如今侄兒在漢庭爲安遠將軍,您若擺明立場投效漢室,難道還不能與袁紹、曹操一戰?”

“可你叔父們……”荀衢口中的叔父,自然指的就是荀彧遷至冀州的那一支。倘若潁川這裡忽然言明歸順漢室,荀衢擔憂那一支必然會受到影響。縱然不會是族滅,至少荀家卻要因此而分爲兩支了。

這個理由當真讓荀攸思忖了片刻,畢竟,漢代這時候的觀念同前世是有所不同的。甚至,就連與前世以爲的明清時代,也是大相徑庭的。

前世的時候,家族都成爲了一個獨立的小家庭,以一個分子的結構鑲嵌在整個社會體系當中。而明清兩朝,家族的利益的確要考慮,但更優先要考慮的,是忠孝不能兩全。舍家爲國是會被世人讚揚的,而舍國爲家,那就是賣國賊、叛徒,是沒有脫離低級趣味、思想不純潔高貴的人。

可在漢代,沿襲的還是周禮。周朝時候的國家,說是國家,其實不過是很多大家族組成的一個集合體。所以周禮上的那些禮數,大多是什麼尊卑有序、長幼有別一類的東西,那時候人們認爲只要將自己的家族搞定,國家必然會和諧穩定。

wωω_ тt kǎn_ c○

到了漢代,摒棄秦朝苛酷法家之後,周禮儒術自然又成了正統。人們認爲家事纔是天大的事兒,爲了家事族事而放棄國事是天經地義的。這個時代的統治者也認爲,一個不愛家的人肯定不愛國,朝庭裡的官員,父母去世都要回家守孝三年,更遑論一個家族要因此而分爲兩支。

在這個時代,說什麼忠孝不能兩全,舍家而爲國這種話,簡直就是混賬話。宗族勢力,家族觀念,那是堅挺地超過人民幣,從來都不會貶值的。

“叔父,短期來看,荀家的確可能會因此而分爲兩支。但天下之勢,和平統一纔是主流,黎庶受難,最渴盼的仍舊是漢室重歸一統。只要等到那時,我們荀家由血緣家訓構建起的家族,必然還會因此迴歸一脈。甚至,因此而更加興盛也尚未可知。”荀攸沉吟了半晌,只能用這種發展的眼光論述了這個問題。

雖然,他自己也清楚,這個解釋並不能讓荀衢滿意。但這畢竟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好解答了,因爲他堅信漢室必然一統,那今日的投效和代價,便不會沒有收穫。

由此,荀攸認爲,這樣的解釋,縱然不會讓荀衢滿意,但至少不會讓荀衢否認。可想不到的是,荀衢絲毫沒有反駁荀攸的論調,反而擡頭用渾濁卻意味深長的眼神看了荀攸一眼,終於緩緩說道:“叔父怕的,恰恰就是這點啊……”

“爲什麼?!”這下荀攸完全傻眼了,他都設身處地替荀衢想到了所有可能,卻怎麼也沒想到,漢室一統竟然還會是阻礙荀家投效的理由:“叔父,您難道不是心向漢室的嗎?”

荀衢這次沒有嘆氣,而是忽然換上了一副威嚴族長的面孔,向荀攸緩緩說道:“攸兒,你記不記得,就在應穿着這個地方,還曾出現過一個望族,他族中那個最傑出的人,曾經當到了漢朝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荀攸的臉色一下慘白起來,他自然知道荀衢口中的那個人是誰。並且,還知道那個人就活躍在漢朝最興盛的‘文景之治’時代。

盛世之下,並不是就沒有犧牲的。相反,更多的盛世,反而是無數人的犧牲換來的。然而,晁錯的犧牲,可能是一個盛世當中最悲涼的一幕。

晁錯是漢朝很著名的一位儒士,也是深得漢室器重的一個人。他在文帝時的時候,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爲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

晁錯在位期間,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納粟受爵,增加農業生產,振興經濟;在抵禦匈奴侵邊問題上,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建議募民充實邊塞,積極備禦匈奴攻掠;政治上,進言削藩,剝奪諸侯王的政治特權以鞏固中央集權。

這樣的一個人,可謂對漢室嘔心瀝血,死而後已。然而,他最終的結局,不是光耀門楣,而是在‘七國之亂’爆發的時候,就因爲吳王劉濞爲首的七國諸侯打出了‘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爲名頭,景帝由此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於東市。並且,還株連了其九族……

乍一看,晁錯與荀家半點關係都沒有。但若是一深思便可看出,如今漢室的處境與景帝之時何其相似!天下諸侯洶洶,表面上尊崇漢室,但實際上卻擁兵自重。而漢室欲平滅這些諸侯之心,就是瞎子也能看出。

豫州乃天下腹心,這個時候倘若荀家站出來擁護漢室,短期內或許會跟晁錯一般被漢室恩寵。但政治博弈向來無關對錯,只與利益相聯。

當初景帝難道不知道晁錯是忠臣?不,他非但知道,但卻仍舊腰斬了晁錯。因爲那個時候,景帝考慮的不僅僅是叛軍是否罷兵的問題,而是還要看其他那些牆頭草的反應。誅殺晁錯,起碼可以穩住這些諸侯。還有,晁錯一死,那些叛軍便沒了反叛的理由,故而,權衡利弊後,景帝對斬殺晁錯的奏章批曰:可!

那麼,當今天子是否如漢景帝?

荀攸忽然苦笑一聲,他可真切知道,這位少年天子可比漢景帝厲害多了。假如犧牲一個荀家能換來更大的利益,他幾乎會連眼皮都不眨一下的。

並不是劉協沒有仁心,只是,政治從來相信這些……

第30章 兩處密謀第461章 大過年的,喝杯酒,算了吧第710章 又見謠言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9章 最危險的時刻剛開啓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789章 初戰告捷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414章 荀攸歸鄉第684章 風緊,扯乎第55章 去給監牢的人送飯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559章 或許吧第528章 一州兩制第348章 天子的手段?第203章 真有來送死的第121章 萬里無雲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242章 皇兄,你回來了第237章 小將李嚴第701章 一隻羊引發的血案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50章 混沌的開始第104章 封官授爵第713章 買定離手啊!第501章 陳宮的拙計?第294章 交易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275章 還有幕後之人?第445章 兵現逆局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690章 一夜白頭第358章 陛下…英明第617章 還能有什麼奇蹟?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76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95章 袁術的幸福時日第758章 有驚無險的伏擊第794章 可惜我的三分天下啊第791章 孫策遇刺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50章 訓獒之術第364章 自相矛盾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774章 鄴城之變第603章 良將多,好煩惱啊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211章 出兵!第573章 機智的劉協第122章 漆黑如墨的夜第798章 人生處處有驚喜第156章 漢室的罪人第458章 新年禮物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760章 出路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453章 你是不是有病?第159章 呂布的離去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23章 美女與獒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772章 好像是的……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62章 要給朕娶媳婦兒?第145章 把馬超賣了第300章 賤人就是矯情第628章 可以轉移的鬱悶第340章 白馬義從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664章 河北甄宓第82章 那一劍,從何而來?第777章 一年後第590章 人家不想打仗嘛第691章 妥善的謀劃第205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637章 找你聊聊天第758章 有驚無險的伏擊第803章 天意?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606章 序曲落幕第113章 兩件事第252章 放虎歸山
第30章 兩處密謀第461章 大過年的,喝杯酒,算了吧第710章 又見謠言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9章 最危險的時刻剛開啓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789章 初戰告捷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414章 荀攸歸鄉第684章 風緊,扯乎第55章 去給監牢的人送飯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559章 或許吧第528章 一州兩制第348章 天子的手段?第203章 真有來送死的第121章 萬里無雲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242章 皇兄,你回來了第237章 小將李嚴第701章 一隻羊引發的血案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50章 混沌的開始第104章 封官授爵第713章 買定離手啊!第501章 陳宮的拙計?第294章 交易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275章 還有幕後之人?第445章 兵現逆局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690章 一夜白頭第358章 陛下…英明第617章 還能有什麼奇蹟?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76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95章 袁術的幸福時日第758章 有驚無險的伏擊第794章 可惜我的三分天下啊第791章 孫策遇刺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50章 訓獒之術第364章 自相矛盾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774章 鄴城之變第603章 良將多,好煩惱啊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211章 出兵!第573章 機智的劉協第122章 漆黑如墨的夜第798章 人生處處有驚喜第156章 漢室的罪人第458章 新年禮物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760章 出路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453章 你是不是有病?第159章 呂布的離去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23章 美女與獒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772章 好像是的……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62章 要給朕娶媳婦兒?第145章 把馬超賣了第300章 賤人就是矯情第628章 可以轉移的鬱悶第340章 白馬義從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664章 河北甄宓第82章 那一劍,從何而來?第777章 一年後第590章 人家不想打仗嘛第691章 妥善的謀劃第205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637章 找你聊聊天第758章 有驚無險的伏擊第803章 天意?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606章 序曲落幕第113章 兩件事第252章 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