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說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上心

堂堂的一國之君,被一位大臣攆得跟耗子一樣。當氣喘吁吁的劉協一屁股坐在牀榻後,他才忽然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實在很失敗。

“陛下,您不必這樣對孔大夫畏之如虎吧?再怎麼說,他是臣,陛下是君,君臣之道,孔大夫還是要遵守的。”果然,同樣擦着汗的徐晃,已經開始抱怨了。

可對於徐晃的抱怨,劉協只能無奈地揮揮手:“公明,你不懂,你真的不懂……”

英明神武的劉協,對於這種事兒真的毫無對策。孔融不是一件物品,能夠擺在一個地方不吭聲不鬧。而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情況,卻是因爲劉協要藉助孔融的名氣,將漢室打造成文治之邦。所以最近這些時日,劉協非但要忍受孔融,還陸陸續續將那些外調的大儒又請回了長安。

這種改變,是劉協最近才悟開來的。

戰爭遠離漢室已經有三個多月了,可以想象,假如沒有什麼意外,後面這冬天也不會有哪個傻傢伙,在冰寒雪凍的季節裡發動什麼戰爭的。就是這樣和平的日子裡,劉協纔有了對這個時代不一樣的感悟。

這樣的起因,就是孔融到達長安後,劉協便發現遊學長安的外地士子逐漸增多。這樣的改變,驀然觸動了劉協腦中的一些東西,他隨後又用一批新擢拔的英才替換蔡邕、黃琬、韓融等大儒回長安,果然發現,那些士子對於長安更是趨之若鶩。

這種改變,毫無疑問就是文化的吸引。

隨後,劉協驀然就意識到了歷史上東吳孫權的一些舉動。三國鼎立時期,曹操挾天子有了正朔;劉備打着漢室宗親的旗號,也能拉一票文武;而東吳之所以能夠與這兩家鼎足,除卻長江之險外,恐怕就是因爲他這裡齊聚了張昭、張紘、顧雍、陸績、虞翻這些大儒。

很可惜的是,一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舌戰羣儒,將東吳這些文臣醜化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事實上,恰恰是因爲有這些大儒的常駐,這些人的名氣才使得東吳隱然能跟蜀中、中原分庭抗禮,使得東吳纔會擁有一個穩定的政權。而孫權讓這些人修編致典,就是想將東吳打造成一個文學的世外桃源,可以使得東吳在文化層面能夠站穩一點腳跟。

簡單來說,真正的強盛,不單單是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強盛。一個政權真正的強盛,就是可以使得這裡成爲世界的中心,成爲讓那些後進之才仰慕並甘願爲之效力的地方。

平靜的時光裡,劉協領悟到了這些。並且,他還領悟到,相對於歷史上的曹劉孫來,他這個漢室皇帝顯然有着比這三人更大的優勢。他可以利用自己的正朔,使得長安這裡文化昌明,而文化的昌明,又可以極大鞏固他的正朔。

假如這種軟實力以着滾雪球的方式發展起來,再配合上劉協馬上就要啓動的科舉,那可以想象,漢室就會成爲擁有這個時代最多、最廣、最厲害人才優勢的政權。

一個時代的英才總是固定的,漢室這裡多一分,別人那裡就會少一分。此消彼長之下,以後劉協再對付任何敵人,真的不會太難。

只可惜,劉協跟這些大儒的理念還是有些衝突的——這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需要時間和精力,慢慢磨合和改變。至於孔融這隻刺蝟,劉協目前能做的,就是能躲着儘量不見着。

這些大道理,跟徐晃說了也沒用,徐晃即便理解,也不會放在心裡。即便放在心裡,也沒個屁用。所以,此時的劉協就根本懶得開口。

“陛下,既然不想說這些,那陛下可否告知末將。爲何漢室已然從根本上軟化了黑山賊,不需甄家在這裡自作聰明,陛下卻還要跟那個甄家小姐說了半天雲山霧罩的話,哄得那位小姐以爲陛下真要同甄家合作一樣?”見劉協的興致不高,聰明的徐晃,立刻轉移了話題。

“這個話題,讓子龍來回答就可以。”劉協這時腦子裡已經在想着其他的事兒,甄宓這件事,說白了也簡單。不管甄家是真心想聯絡漢室,還是受袁紹指使,劉協都不能當瞎子聾子,以爲看不見、聽不到這事兒就不存在。

他故意給甄家放出煙霧彈,其實就是已經對甄家這裡有了防備。與其讓甄宓真真假假地在長安這裡搞陰謀,還不如主動想辦法將計就計。很快,錦衣衛會跟地鼠一樣將甄家尤其甄宓的情報挖個清楚,到了那個時候,纔會是劉協跟甄家攤開底牌的時候——甄宓想當獵手,那就要先有成爲獵物的覺悟。

這些道理,還是跟先前一樣。跟徐晃說了也沒用,徐晃即便理解,也不會放在心裡。即便放在心裡,也沒個屁用。所以,此時的劉協再一次懶得開口。

此時的劉協隨意看了一眼法正挑中的那篇策論後,對冷壽光吩咐道:“記下這策論主人的名字,待元常等人過來時記得提醒朕。”

冷壽光自然從命,接過那策論後,不由失聲咦了一聲。已經駐足在沙盤模擬圖前的劉協,不由轉過頭來問道:“緣何如此?”

“微臣聽聞過此人。”冷壽光回答,臉色頗有些疑惑:“此人,正是當初私自上奏廷尉的那位縣尉,就是,就是請求廷尉處死那個當街行兇犯人的那位。”

“哦?……”劉協剛纔只看了這人的策論,還真沒有看署名。此時聽聞冷壽光又說出這事,不由又拿過了那張策論看了一眼署名:“原來是他啊。”

“陛下,此人也是我等雲臺戰將當中一員?”徐晃對這事兒的興趣極大。那表情在劉協看來,就好像徐晃以爲集齊雲臺二十八戰將,就能召喚神龍一樣。

不過徐晃的表情雖然很白癡,終究漢室又發現了一名英才,劉協的心情還是很愉悅的,便笑着對徐晃說道:“此人倒算上不什麼沙場戰將,但精通兵法是一定的。非但如此,他還善於耍一些詭計,又精通律法,還懂得治理一方。整體來說,是個綜合素質比較平均的人物。”

“全能型人才?”趙雲忽然出言,口中的詞彙讓劉協驀然還有些反應不過來。不過想着自己可能之前說過曹操就屬於全能型人才,劉協便有些恍然:“差不多,只不過比起曹孟德還少了幾分氣魄,各項能力也略有不足。不過,總體來說,是漢室的一個好幫手。”

而這時,鍾繇等一衆人也正好進入了宣室殿,劉協揮手免了衆人的禮節,將那份策略遞給鍾繇開口說道:“草擬一分闢徵,將這位京兆的杜畿調入尚書檯來。不,還是將他擢拔爲河東太守,協助徐榮鎮守河東爲好。”

歷史上,杜畿就是在河東太守一任上才大放光彩的。而如今河東的那邊,明顯會是漢室打開局面的橋頭堡。此時杜畿適時出現,劉協頓時對明年漢室取下幷州又多了幾分信心。

對於這種決定,鍾繇一向是不會有什麼質疑的。事實上,在這一點上,他與劉協的心腹謀臣都達成了一定的共識:沒辦法,劉協擢拔的人才實在太準了,迄今爲止,他們還沒有發現劉協有識人不明的狀況。甚至,更詭異的是,很多人劉協最多同他們一樣只聞聽過名字,但卻又那麼敢大刀闊斧地提拔重用。

這樣的結果,自然換來這些人都成爲了劉協的心腹。就算鍾繇,其實也屬於這一行列。

這樣的插曲,作爲重要議會的一味調劑,自然再好不過。也由此,鍾繇便面色含笑地順勢向劉協問道:“陛下又調一英才入河東,想必對幷州一地已迫不及待了吧?”

“不只是我們,袁紹那個傢伙,似乎又開始不安分了啊……”劉協手持一節竹竿,同樣面色含笑,而那節竹竿的盡頭,正將代表着袁譚的兵俑,向着徐州泰山郡那裡開始緩緩推進:“袁紹令袁譚南進徐州,這蠢蠢欲動的架勢,似乎是很惱怒曹孟德的賴賬啊。只是不知,袁紹這是自信十足,還是已然狂妄得沒邊兒了……”

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714章 狠毒的賈狐狸第619章 記得我的往事嗎?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459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47章 乾兒子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734章 進不可、靜觀亦不可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151章 五百兵士第427章 雪上加霜第400章 歷史的必然第788章 開赴蜀中第230章 朕還有一個提議第787章 是時候了第70章 徐榮的營盤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476章 謎底即將揭開第683章 要不,咱再吃點兒?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305章 都吃飽撐的!第487章 都得去第216章 幽怨的李蒙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672章 被耍了的許攸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613章 廬江城上的主薄第654章 歷史選擇了這三家第610章 究竟什麼原因?第714章 狠毒的賈狐狸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355章 姜維到底還是不是那個維?第235章 埋沒與活埋第377章 一味藥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133章 你可以安心去死了第223章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第347章 各自闖營第390章 愁眉不展第640章 你這樣會沒朋友的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190章 別讓我再看到你!第39章 獨喝敵陣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727章 鸚鵡的世界第207章 究竟是誰?第356章 怎麼會是你?第801章 七年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牆第669章 有趣的好消息第505章 郭嘉的自言自語第224章 馬超VS呂布!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578章 你行你來,不行我上!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466章 曹操也會演戲?第601章 作死的最後一步第574章 奇怪的父子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289章 幕後的幕後第343章 燭影箏聲第348章 天子的手段?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16章 幫董卓的皇帝第576章 鐵羌令第740章 可真是大漢天子吶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39章 獨喝敵陣第253章 讓他來……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750章 霹靂車發威第311章 冀城的琴第47章 乾兒子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3章  肉食者鄙第779章 入漢中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623章 守株待兔
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714章 狠毒的賈狐狸第619章 記得我的往事嗎?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459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47章 乾兒子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734章 進不可、靜觀亦不可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151章 五百兵士第427章 雪上加霜第400章 歷史的必然第788章 開赴蜀中第230章 朕還有一個提議第787章 是時候了第70章 徐榮的營盤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476章 謎底即將揭開第683章 要不,咱再吃點兒?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305章 都吃飽撐的!第487章 都得去第216章 幽怨的李蒙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672章 被耍了的許攸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613章 廬江城上的主薄第654章 歷史選擇了這三家第610章 究竟什麼原因?第714章 狠毒的賈狐狸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355章 姜維到底還是不是那個維?第235章 埋沒與活埋第377章 一味藥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133章 你可以安心去死了第223章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第347章 各自闖營第390章 愁眉不展第640章 你這樣會沒朋友的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190章 別讓我再看到你!第39章 獨喝敵陣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727章 鸚鵡的世界第207章 究竟是誰?第356章 怎麼會是你?第801章 七年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牆第669章 有趣的好消息第505章 郭嘉的自言自語第224章 馬超VS呂布!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578章 你行你來,不行我上!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466章 曹操也會演戲?第601章 作死的最後一步第574章 奇怪的父子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289章 幕後的幕後第343章 燭影箏聲第348章 天子的手段?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16章 幫董卓的皇帝第576章 鐵羌令第740章 可真是大漢天子吶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39章 獨喝敵陣第253章 讓他來……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750章 霹靂車發威第311章 冀城的琴第47章 乾兒子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3章  肉食者鄙第779章 入漢中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623章 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