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

“三國之謀伐 ()”查找最新章節!

管寧今年二十八歲,與華歆、邴原並稱爲“一龍”。

在青州,他是響噹噹的名士。

不過目前的名氣範圍,也僅僅只是在青州,與鄭玄相比,還是差得很遠。

所以他被陳暮聘爲泰山書院的老師,與邴原和王烈一起教授學生,主要是管寧在教,邴原和王烈輪流代課。

泰山書院三十多名學生,被分爲大班和小班,其中大班二十四人,小班十一人,總計三十五人。

管寧教大班,邴原和王烈輪流教小班,陳暮全教。

具體授課安排是這樣,比如今天上午,大班由管寧教儒學,小班則由陳暮教新學。

到下午,大班由陳暮授課,小班則換成邴原或者王烈。

下午放學之後,還有武課。

漢朝的儒生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花架子,那都是一個個敢上戰場玩真傢伙的猛人,儒家六藝,武射不分家,不僅要學武,還得學弓箭。

這樣的課程安排,其實是陳暮玩的一個小花招。

管寧他們可不知道陳暮要教什麼,還以爲也和他們一樣教儒課,之前還找陳暮問了一下,管寧打算教《論語》,邴原教《急就章》,王烈教《倉頡篇》。

這三本書當中,《論語》相對深奧一些,原因在於管寧教的是大班,8歲到12歲學生一般都讀書認字了,所以是該教經文的時候。

而小班的學生則需要啓蒙讀物爲主,漢朝的啓蒙書籍主要是《急就章》與《倉頡篇》。

所以如果陳暮也教這三樣的話,他們怕有課程衝撞。

陳暮便說是準備教數術,不教儒學,打消了他們怕課程重複的念頭。

儒家六藝,數術也是其中之一,並不是什麼歪理邪說,所以授這門課程沒有任何問題。

要知道在泰山學宮裡,不僅有數術,還有武術課、禮儀課、騎馬課、射箭課、圖讖課、雌黃課以及音樂課和書法課。

相比之下,泰山書院的課程就少了許多。

畢竟是小學生嘛,即便是武課,也只是強身健體,要等到他們去泰山學宮之後,才能接觸刀槍棍棒。

值得一提的是,武課的老師是華佗,教學生五禽戲。

有傳言說華佗是官迷,實際上並不是。

因爲陳登的老爹陳珪曾經打算給華佗舉孝廉,華佗卻並沒有接受,可見華佗官迷的說法屬於無稽之談。

之所以華佗願意來齊國,是因爲他確實喜歡行醫,經常懸壺救世。而且他也是讀書人,十分仰慕鄭玄,於是接受陳暮的邀請,來泰山學宮做兩三年老師,教授學生醫術。

也許有人奇怪,古代醫生低位不是很低嗎?

爲什麼華佗可以去大學教書?

但實際上醫生自古以來都不是賤業,哪怕後來分九流的時候,醫生也是中九流,僅排在士人舉子之下,地位不算低。

漢朝醫生的地位雖然比先秦時差了許多,但也差不了多少。

當時的主流書籍當中,就有猶磁方技的說法,其中醫術和經方也包含在裡面,包括鄭玄自己也學習猶磁方技,在此時並不奇怪。

像張機,也就是著名的張仲景,作爲長沙太守,照樣治病救人。

所以華佗去教醫術,沒有任何問題。

開學第二日,正式授課。

按照課程安排,上午第一堂課是管寧教大班,陳暮教小班。

因爲孩子年齡較小,所以不僅需要老師,旁邊還有婢女隨時看着,防止孩子調皮搗蛋跑丟了。

沒有了家長在身邊,又處於陌生環境,孩子們一個個都極爲拘謹,老老實實跪坐着。

陳暮坐在主坐上,微笑地看着下面。

學生十一個,總共分爲三排,每排四個人,最後一排三人。

第一排從左到右,爲樂安太守陸康的從孫陸議,東海國相江沛之孫江懷,冀州名士黃運幼子黃琦,魯國孔融過世的兄長,兗州名士孔褒之孫孔檢。

第二排從左到右是泰山郡丞諸葛珪之子諸葛亮,徐州名士王融之子王祥,甘陵相姚貢之子姚博,河間名士廖通之孫廖濤。

最後一排從左到右是鄭玄弟子張初之子張駿,以及樂安太守陳紀的從侄陳忠、陳紹。

這是根據年齡大小排的。

四歲的陸議最小,七歲的陳紹最大。

這裡面一個個要麼是名士世家的子孫,要麼是太守國相的子孫,都是看重了鄭玄的名氣,託關係求進來。

事實上有鄭玄打底,泰山書院搶着有人進來。

冀州徐州兗州這三州離青州最近,很多現在不出名,但將來會出名的家族都派人來詢問過。

像徐州彭城的張氏,也就是張昭的家族就想送一名學生進來。

但他們根本不夠資格,一開始被負責招生的吳匡拒絕。

陳暮聽說了以後,就允許張昭的兒子,九歲的張承入學,現在在大班裡。

還有陳珪的兒子,陳登的弟弟陳應也在。

所以諸葛亮在裡面,按照家世背景,反而是最差的那位。

但小諸葛亮長得粉雕玉琢,精明可愛,眼睛裡像是透着一股子靈氣,看得陳暮越看越喜歡。

“我今天要教你們的,不是讀書認字,也不是文學經典,而是要教你們數術。”

陳暮看着底下的學生們,緩緩開口說道。

學生們一個個正襟危坐,認真聽講。

能來上課的,都是有底子的。

漢朝士人如果有條件讀書,一般都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

曹衝五六歲就能稱象,鄭玄八九歲就精通數術,十二三歲就能熟讀儒家五經。

雖然他們都是神童的典範,但要做神童之前,首先還是得讀書。要是不讀書,想做神童都做不成。

所以學生們都知道數術是什麼東西,也知道是什麼概念。

“不過我今天要教你們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數術,因爲那些數術太不方便了,我要教你們的,是另外一種更方便的學問。”

陳暮站起身,對衆人道:“大家起身,跟我來院子。”

學生們不明所以,但還是聽話地站起來。

陳暮帶着大家出來,走到小課堂外面的院子裡,泰山書院雖然比不得學宮,但也不算小,大班和小班分開,小班教室有獨立的院落。

就看到院子裡有一顆碩大的杏樹遮天蔽日,院外的竹枝探進了牆裡,在清風中微微飄動,發出婆娑響聲。

春日的陽光暖暖地照射下來,院子裡有一片沙地,晶瑩的沙子在光下反射出白光。

“我今天要教大家的,是一種新的數術,我稱之爲數學。”

陳暮站在沙盤邊,拿着一根長棍,在沙盤上劃了一個“一”字:“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嗎?”

“一。”

有人回答道。

“對。”

陳暮點點頭,又寫了個“1”,說道:“這也是個1字。”

“師君,不對,這就是一豎,哪裡是一了。”

有人提出異議。

陳暮說道:“在數學當中,它,就代表了“一”,明白嗎?”

“明白了。”

大家異口同聲回答。

“然後這是二。”

陳暮又寫了一個2,今天要教的課程不是加減乘除,而是先教學生阿拉伯數字。

在這一點上不得不承認,阿拉伯數字確實很好用,這是不能辯解的事實,以後要想科學進步,少不了它的存在。

學生們都很聰慧,只一會兒,從0到9,就已經一一學會。

現在開啓正式教學環節。

陳暮問學生:“你們以前學的數術,都有哪些?”

“《周髀算經》。”

“《九章算術》。”

“《許商算術》。”

“《杜忠算術》。”

學生們一一回答,數術課算是漢朝士人小學必學課,像鄭玄就是從小精通算術,然後才學經文。

所以這裡的學生對數術都不陌生。

陳暮點點頭道:“既然大家都有學過算術,那麼我就問你們一個問題,如果某人現在有二十三畝田,他又買了十五畝,那他現在有幾畝?”

衆人掏出算籌,算籌是在算盤沒出來之前的計數工具,以長短不一的棍子來代表數字。

比如一根比較短的是1,長一點的是2,再長一點的是3,如此類推。

當算到比較大的數字時,可以通過算籌的不同擺放來代表不同的數字,比如兩根豎的木棍代表了2,兩根橫的木棍代表了20,兩根橫在下面再擺一根豎的代表了200,再擺一根代表了2000。

雖然這對於古人來說,已經很方便了,但對於陳暮來說,仍舊屬於相當落後的算法。如果要算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比如635436-253554,那估計得要好半天才能算出來。

好在陳暮出的題不變態,只是十位數,不一會兒就有算得快的舉手說道:“師君, 是三十八畝。”

“很好。”

陳暮又道:“那我出《九章算術》的題,地廣八步,從六步,問地幾何?”

衆人又用算籌開始算。

這就屬於乘法問題,而對於現在的算法來說,就是八個六相加,被演繹爲加法。

很快又有人道:“廣從步數相乘得積步,地廣四十八步。”

“嗯。”

陳暮說道:“現在我來教你們如何用新的數學來計算加減和乘除的問題。”

說罷,他就開始在沙盤上劃下了1.2.3.4.5.6.7.8.9。

然後劃下了十字與一字,代表了加減。

×和?代表了乘除。

在上面寫下23+15,對學生們說道:“現在我們把第一道問題這樣來算,那麼你們覺得應該怎麼算?”

小諸葛亮想了想,說道:“2+1,3+5?”

“聰明。”

陳暮讚許道:“最後得出了38,是不是比用算籌快多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沒想到數術居然還可以有這麼簡單的時候,如果按照老師的方法學習,以後根本用不着算籌了,在腦子裡就能計算出來,這可比算籌方便多了。

看着大家一瞬間來了興趣的模樣,陳暮露出了笑容。

不管是物理還是化學,數學是一切根基。

爲什麼小學沒有物理課和化學課,一直到初中才有?

因爲沒有學好數學,你連最基本的公式都不會算。

所以,數術一道,就是一切的基礎。

幾十上百年後的科學萌芽,也將從今日這小小的一道數學題開始。

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七十章 等人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端午節請假條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請假條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三章 得兗州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請假條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
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七十章 等人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端午節請假條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請假條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三章 得兗州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請假條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