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

洛陽,曾經的皇宮之中。

太尉馬日磾,司空楊彪,太常種拂,光祿勳趙溫,宗正劉虞,太僕魯旭,大司農士孫瑞,大鴻臚周奐,衛尉張喜,以及其他朝廷元老大臣,滿懷悲慼地看着這保存完好的德陽殿。

大殿的主位是曾經天子之席,沒有人坐,馬日磾坐在右手邊第一個,楊彪坐在他的對面,其他人則是按照順序依次排列,井然有序。

陳暮跟孫堅則是坐在了三獨坐的位置,十多個人互相對視,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悲涼之意。

“天子死於亂軍之中,大漢天下已經再無共主矣。”

楊彪哭也哭過了,可坐在這滿是懷念的德陽殿中,依舊忍不住悲傷,暗暗垂淚。

他一哭,諸多公卿也都哭了起來。

馬日磾哀傷道:“怎麼會到這般境地,怎麼會到這般境地?先帝在時雖有小患,可撼動不了江山,且生民亦有恢復之跡象。怎麼他一去,如今這大漢朝廷,就變成了這樣。”

種拂沉聲道:“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爲中央高層之間相互傾軋,先有二宮干政,又有大將軍與十常侍之間爭端,最後董太后病死,讓董卓這般逆賊竊取了國家神器,造成了這樣的結局,這並不是先帝的過錯。”

陳暮點點頭道:“諸公,如今不是追究天下變成這樣是誰之錯過的時候,國家無主,則天下羣雄必然伺機而動,如前漢末年那般烽火狼煙。所以國家大計,必須要有主謀的人。大家以爲,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是奉冀州僞帝爲主,還是作何?”

楊彪皺起眉頭:“師弟,你怎麼能這樣說?那冀州僞帝可是去年就新立的,在天子尚在之時就另立新君,還言稱天子並非先帝親子,以此污衊聖上,此狼心狗行之輩,又如何能爲主?”

其實王芬還是心急了點,如果他再忍個大半年,再另立新君,阻礙可能就沒那麼大。畢竟這個時候劉辯已經“死”了,他以漢恆帝、漢康帝的例子,另立新君也不無不可。

然而他立皇帝的時候,劉辯可還在長安,滿朝公卿也都在長安。那麼王芬這個舉動是什麼意思?說難聽點,就是公然造反,眼中根本就沒有朝廷和天子。

所以冀州的新君在滿朝公卿看來,路人緣非常差,幾乎已經到了厭惡的程度。

“既然大家不願意認冀州僞帝,那該作何打算?”

陳暮又問:“國不可一日無主,當年桓帝康帝時,是因爲國家秩序還算穩定,又有一些賢明的大臣尚在,可以維持朝政。可現在天下羣雄並起,人人都起了野心,屆時必然會各地都蜂擁冒出很多有異心之人,禍亂天下。各位公卿爲先帝時的朝廷重臣,可不能棄漢室江山而不顧呀。”

楊彪皺起眉頭道:“師弟的意思是,你想讓我們擁護你的兄長劉玄德爲皇帝?”

“非也。”

陳暮立即道:“我兄雖爲人剛正不阿,素有仁義之心。但畢竟是中山靖王之後,與長沙定王一脈相去甚遠,不能繼承大位。”

聽到他的話,幾個人的臉色緩和了下來。

如果陳暮要是爲劉備當說客,

讓他們去支持劉備,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相比於劉備,冀州那位僞帝都比他有資格。

畢竟人家僞帝是桓帝和康帝的近親,而劉備呢?

雖入了宗室,可關係遠得可以用稀薄來形容。

除非諸多公卿腦子壞了,不然不可能去考慮這個問題。

馬日磾忍不住問道:“子歸素有大才,以你之見,我們現在應當如何處之?”

陳暮環視衆人,緩緩站起身,當着滿朝公卿的面,指了指天上,平靜地說道:“方今之天下,已經到了前漢末年,羣雄割據之時。那益州的劉焉,一直稱病霸佔川蜀,劉表曾經上書,言稱他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之論”。可見其狼子野心,我斷定他這兩年,必然稱帝。”

“荊州劉表,亦是漢室宗親,乃是魯恭王之後。此人愛民養士,恩威並著,頗有雄主之姿。奈何年歲已高,佔據荊州已不容易,還要應付袁術的攻擊,恐怕也頂多是守成之主。”

“除了他們二人,剩下的便是其他諸侯。王芬垂垂老矣,又倒行逆施,妄自立僞帝,不得民心。冀州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被我青州大軍攻取,二是等到時機成熟之日,自取滅亡。到時冀州歸我青州之地,是遲早的事情。”

“另外袁術此獠,不容小覷。如我所料不差,他在發現劉表打不動之後,必然東進攻佔揚州,揚州刺史陳溫對州內約束力不大,一旦袁術奪取豫章郡和廬江郡,則可以聯通南陽,對劉表形成夾擊之勢。”

“屆時袁術的實力必然成爲天下一等一的諸侯,若他實力膨脹到一定地步,恐怕稱帝也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我今日與諸公在此,其實就是想跟諸公商議此事。若我們不能立即新立一個擁有權威的朝廷,師出有名,則天下必然要回到秦末與前漢末年之時。公等都是先帝遺留下來的輔政重臣,切不能無所作爲,坐視天下大亂呀。”

陳暮一番言語,言之鑿鑿,讓諸多公卿互相對視,紛紛沉默了起來。

因爲他說的沒錯。

朝廷都變成這樣了,天下諸侯有幾路過來勤王?

除了個劉備孫堅曹操鮑信公孫瓚以外,其他人全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和算盤,朝廷派出去的使者和地方官員沒一個回來。

所以公卿們不是不知道現在已經確實到了天下大亂的時候,只是一時間之間,難以接受罷了。

沉寂了片刻,孫堅忽然說道:“豫章郡?袁術要打豫章郡?”

“文臺兄急了?”

陳暮微笑道。

孫堅當時候就道:“我爲豫章太守,他要打豫章我怎麼能不急?”

“晚了。”

陳暮搖搖頭:“如我所料不差,現在的豫章郡,恐怕已經在袁術手中。”

“什麼?”

孫堅大驚失色:“這可不行,我的家人還在豫章呢。我必須立即回去,不然我家人恐有危險。”

說罷也不聽陳暮的話了,急匆匆跑出了殿內,往自己的軍營而去。

孫堅走後,過了約數分鐘,楊彪才緩緩說道:“那依照師弟之見,我們到底應該作何打算?”

“我之前不是說了嗎?國家大計,必須要有主謀的人。”

陳暮又坐了下來,看向衆人說道:“我兄長劉玄德,素來忠誠於漢室江山,有匡扶宇宙之才,又有青州爲根基,可以爲依託。所以我們必須選出一位天子,以正名分。再由我青州全力扶持,奉天子之名討不臣,南征北戰,必能收復山河,重新平定天下。”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片刻後,馬日磾問道:“何人可以成爲天子?”

陳暮微微一笑,看向了劉虞。

他的目光看過去,所有的人眼神也都看了過去。

劉虞一臉目瞪口呆,愕然道:“我???”

“不錯。”

陳暮用力地點點頭:“劉焉與劉表皆爲魯恭王之後,非光武血統延續,唯獨宗正乃東海恭王之後,根正苗紅。當年東海恭王也曾爲皇太子,差點登臨帝位,只因母被廢而失了帝位,但這並不妨礙東海恭王爲光武嫡子的事實,宗正爲東海恭王之後,可謂真正的光武血脈,繼承大統,乃是順應天意人心也。”

後世有人拿劉備的出生爲詬病,說他沒有資格當皇帝。

實際上不談光武帝劉秀的出生跟劉備一樣,單說劉焉跟劉表的出生,其實跟劉備也沒什麼區別。

劉焉和劉表都是西漢魯恭王的後代,跟劉秀的老祖長沙定王,劉備的老祖中山靖王一樣,都是漢景帝劉啓的兒子,法理上來講,大家的身份是一樣的,沒有誰高貴誰低賤。

而到了東漢以後,劉秀既然當了皇帝,那他這一脈自然會尊貴一些。西漢時期的諸侯王血脈關係離得遠,那劉秀的後代總沒問題吧。

因此陳暮乾脆把劉虞推到了臺前。

劉虞的身份可比劉焉劉表劉備他們三個高得多,先祖是東海恭王劉疆。

劉疆是劉秀的嫡長子,傳到劉虞這一代也不過是第六代,追溯血脈,不比現在的冀州僞帝劉陔差多少。

如今天下沒有了皇帝,就意味着所有人心目中必然是充滿迷茫的,很多心繫漢室的人就找不到歸屬,從而使得這些人才流落在外。

偏偏劉備這個時候不能稱帝。

稱帝就代表着成爲衆矢之的,現在冀州的王芬,以及將來的袁術,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所以不管是出於擋箭牌的目的,還是別的緣由,至少劉備在得到冀州,坐擁兩大天下最富裕的地方之前,他一定不能走到臺前來,而需要一個人來吸引火力。

那這個人是誰呢?

當然是劉虞。

作爲素有威望的宗正,又是劉秀的直系後代,他比任何人都有資格被立爲皇帝。

最關鍵的是劉虞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且還沒有後代。

他原本是有個兒子的。

名字叫劉和,在朝廷中拜爲侍中。

去年劉虞派他去帶着劉辯的詔書去秘密聯絡關東軍,結果失蹤了,至今生死未卜。

因此綜合考慮,在陳暮看來,劉虞就是最好被推到臺前的選擇。

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章 結義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請假條。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門學問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七十七章 馬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古無雙,國之功勳。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
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章 結義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請假條。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門學問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七十七章 馬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古無雙,國之功勳。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