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

中平元年八月,洛陽,洛陽縣,西市。

充足的人力資源給如今的洛陽帶來了強大的手工業製造,有商品自然就有買賣,今日雖然豔陽高照,天氣不太好,但依舊阻止不了人們上街購物的熱忱。

從雍門出去之後,過了吊橋複道,迎面是一個寬闊的十字路口,左右兩側沿着洛水河畔以及岸邊大量店鋪行肆,筆直正對着雍門的大街就是洛陽著名的西市大街,一路從街頭望向結尾,絹布店、鐵器店、食肆鋪子、瓷器店到糧鋪、油鹽醬醋鋪、酒樓、樂器行、歌伎院、金銀首飾鈿器鋪等等一應俱全。

除了店鋪以外,街頭巷尾充斥着大量擺設的攤販或沿街叫賣的貨郎。嘈雜的叫賣聲、人流攢動聲、器具碰撞響聲、馬驢之類的牲畜蹄子蹬在地上的迴音,林立的招牌在風中搖曳,午後的陽光灑落下來,災難的年代依舊擋不住商業的繁榮。

趙恭從平安裡的西北巷裡走出來,街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荀和在街口等着他,趙恭一身武官打扮,腰間懸着環首刀,看到荀和,搖搖頭:“白跑一趟,他人不在這裡,只是一個信徒的住處,我拷問過那人,說是看到了暗號,家裡多了些錢,才願意做這個傳話筒。”

荀和因爲沒有期待,所以倒也談不上失望,與趙恭並排走在街上,平靜地說道:“意料之中的事情,張角既然讓他在張讓府邸,就證明他在司隸的地位不比馬元義差不多少。聰明人都是惜命的,現在馬元義死了,他要是還想活着,肯定會想辦法藏起來,不讓任何人找到。”

“你怎麼確定他還在洛陽?萬一他只是讓人傳個話,人卻已經跑到了外地,我們也不可能找到他。”

趙恭不是特別理解。

唐周告密之後,司隸黃巾被一網打盡,就算藏得深一點,肯定也會只想着逃。

所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句話純粹是扯淡,做爲一名反賊在事發之後,不立即逃去天涯海角,還整天在官差面前晃悠,那是傻子才做的事情。

畢竟只要你逃的時候手腳乾淨點,不讓人找到位置。不管怎麼樣也都要比待在別人眼皮子底下,隨時隨地可能會出現的意外要強得多。

因此趙恭總覺得他們是在白費功夫。

荀和笑了笑,反問道:“如果你是侯栩,你會怎麼做?”

“當然是跑呀。”

趙恭毫不猶豫地回答:“造反是死罪,當然是有多遠跑多遠。”

“可他有家人。”

荀和邁着小步,不急不緩地在人流當中篤步行走。

趙恭反駁道:“我們去魏郡的時候,他家已經沒人了,說明在他事發之後,就立即通知了他的家人逃跑,也許現在他已經與他的家人匯合,逃到了益州或者交州,天高皇帝遠,誰知道呢?”

荀和笑了起來:“子謙,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嗎?天下大亂的時代,作爲一個正常人,獨自遠行的代價是什麼?更何況他的家人也不見了。”

“那萬一他拋棄了家人自己走了呢?”

趙恭像是要和荀和槓到底。

荀和淡淡地道:“這世上的人分爲兩種人,有情有義的和無情無義的。”

趙恭想了想道:“你是想說,這個侯栩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拖兒帶女,不方便逃跑?”

“不是。”

荀和說道:“我是想說,無論他有情有義地拖家帶口,還是無情無義地拋妻棄子,他現在都很需要一樣東西。

“什麼東西?”

“錢。”

“誰都缺錢。”

趙恭笑嘻嘻地道:“黨錮解禁後,我找耶耶以前的老友謀了這個洛陽西部尉的職,除了出仕以外,可不是爲了錢嗎?沒錢怎麼養家餬口。”

洛陽六部尉,分東南西北左右六尉,歸屬在洛陽令旗下,四百石,負責京師治安,相當於今天首都公安局分局局長。

曹操當年懸五色大棒,打死宦官蹇碩的叔叔的時候,就是做的洛陽北部尉。

不過其實曹操也是挑了軟柿子捏,因爲那個時候蹇碩還只是個普通小黃門,沒什麼太大權勢。而且當時候曹嵩已經是大司農,九卿之一,位高權重,想壓下這件事,還是非常簡單。

所以別看這個青年曹操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但實際上如果蹇碩當時候就已經是中常侍,並且得到了漢靈帝信任,讓他當西園八校尉之首,借曹操倆膽子都不敢動手。

但即便如此,曹操也算是得罪了宦官集團,被明升暗降,調去當了外地縣令,就可以知道宦官集團有多強大。哪怕一個普通小黃門,都不好招惹。

荀和微笑着說道:“可是侯栩要很多很多的錢。”

“爲什麼?”

趙恭不解道:“我們找到的資料說明,侯栩是張讓安插在張角身邊的內應。每次賄賂的大筆金錢,都是通過他來給張讓。如果他自己私藏一部分,應該就夠他下半輩子快活地了。”

“那你說他爲什麼要聯絡我們?”

荀和的目光在無數的商品之間來回梭巡,他的兒子今年十九歲了,比堂兄荀彝家的兒子荀攸小几歲,可十多年來要麼東躲西藏顛沛流離,要麼被關在牢裡暗無天日,過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生活,連原本訂的親事都被退掉,到現在都沒有妻子。

如今終於重見天日,也該看看這繁華的人間。

前些日子堂弟荀衢送了一些錢過來,手頭上有餘錢,或許可以趁現在給家裡的妻子置辦一些東西,雖然以前還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但現在既然有了希望,就總歸是不能過得太慘。

趙恭想了想,回答道:“也許是他想戲弄我們?”

“呵。”

荀和嗤笑一聲:“你呀,平日叫你多讀書,虧你父親還是益州名士,教出來的兒子卻只知道耍刀槍棍棒,我若是你父親,恐怕得活活氣死。”

趙恭滿不在乎地道:“耶耶反正也死了那麼久了,我就算是想氣他也氣不了了。這老頭子整天囉裡囉嗦,我煩都要煩死,不過你說得對,如果耶耶還在世的話,肯定會罵我。但等他人走了,我纔會去想,如果他還在的話,有該多好.......”

說着說着,情緒已經低落了許多。耷拉着腦袋,眼角閃爍起淚花。

當年的黨錮之禍涉及的人何止那些名聞天下的名士,名單上千人,受到迫害致死的就有數百,還有數百要麼逃亡,要麼關押,要麼藏匿,到後來連坐,像他們這樣的親屬被連帶了上萬。

比如荀和,荀和的父親是八俊之一的荀昱,荀和的祖父是荀彧的祖父荀淑的親兄弟,而荀攸的祖父則是荀昱的親弟弟,所以荀和是荀彧的族兄,荀攸的親堂叔。

潁川荀氏一門多俊傑,可一次黨錮之禍,荀昱是和李膺一起慷慨赴死,留下的兒子卻顛沛流離,過着悽慘的生活。就連荀攸的祖父和父親也受了連累,被罷了官職,早早地離開人世。

而趙恭的父親則是益州名士趙彥,與陳蕃是好友,最後被下獄拷打致死。

到了今年黨禁解除之後,很多像荀和趙恭這樣三四十多歲,人到中年,恢復了自由之後,卻已經失去了父母,長輩,親人。

他們有的纔剛從牢裡放出來,有的從山裡或者塞外回家,還有的早已經在流亡與關押中死去。

時過境遷,最近一次黨錮是八年前,離他們父輩死的時候,也是十六年前的事情。

過了那麼多年,如果能夠放下,也早就放下了。

可荀和與趙恭就是放不下。

心裡憋着一股怨氣。

憑什麼?

憑什麼我們的親人就得死,你們卻活得好好的?

憑什麼大家明明都是一樣的共同利益,一樣的訴求,你們就投降地這麼快,繼續當着官,我們就得苟且偷生?

曾經荀和以爲這天下的士人都一樣,充滿了風骨,寧願站着死,也不願意跪着活。

可他發現他錯了。

這世上有硬骨頭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那就是投降,向敵人下跪。

黨錮之前,天下的官員都站在了他們父輩的身後,像是一股無法撼動的正義,要將這渾濁的世道變得天朗水清。

黨錮之後,大半的官員選擇了讓自己變成一灘渾水,對他們避而遠之,離開他們的圈子,傍上了宦官的大腿,再交一份買官錢,就可以繼續搜刮民脂民膏,甚至美其名曰小不忍則亂大謀。

這些人,他們從來不在意什麼是正義,什麼叫與邪惡抗爭到底,也從來不在乎光明就一定要戰勝黑暗, 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已。

一旦發現戰勝不了對手,那就加入他們,繼續維持着自己的利益。只是換了一個陣營,換了一個身份,沒什麼大不了。

曾經荀和以爲自己的父輩們與他們是站在一邊的,因爲他們都是士人,都有着共同追求。

希翼着他們和自己一樣,都在爲打倒黑暗腐敗的宦官政權而做出犧牲和努力。

但後來荀和才發現,原來他們和自己的父輩們是不同的。

就好像有的人高尚,有的人卑劣一樣。

他們要的是自己的子弟能繼續當官,要的是自己可以繼續欺壓百姓,從來都不在乎這些宦官是不是在禍亂朝政,也從來都不在乎天下黎民的生死。

自己父輩們有的鐵骨錚錚在他們身上沒有,父輩們的堅韌不屈他們也沒有。

所以這些士人一個個升了官,巴結上了宦官,子弟也成了官,家族當中的官員一個接着一個,慢慢就成了世家。

而那些有硬骨頭的人,則被宦官們打斷了腿,砍掉了頭,燒掉了衣服和皮囊,除了一身的清白和高尚的品質留在了這人間以外,什麼都沒有留下。

甚至到現在,黨禁解除的也僅僅只是解除了對他們的羈押、通緝、禁錮。

卻在歷史的篇章裡,依舊寫着陳蕃竇武的叛亂,黨人名單上的人依舊是勾結在一起的朋黨,將他們牢牢地釘在恥辱柱上,告訴世人,造反就是這個下場。

所以荀和回來了。

從地獄裡回來。

爲了那些回不來的人。

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四章 推諉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十章 天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章 營寨鏖戰請假條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三十四章 養蠱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章 孟德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
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四章 推諉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十章 天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章 營寨鏖戰請假條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三十四章 養蠱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章 孟德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