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第二日,當夏日的熱風拂過洛陽城時,街上來來往往的百姓已經少了許多,這麼熱的天氣,沒有人願意頂着大太陽出門。

何進在大將軍府中與荀和商議,袁紹今日進軍,預計午時就能抵達洛陽,得下定決心什麼時候動手。

“事態緊急,宜早不宜遲。袁本初抵達洛陽後,大將軍應該立即帶兵入宮。”

荀和給出了建議。

何進點點頭:“正當如此,還有那司隸校尉劉備,尚書令陳暮,我到時候就讓天子下召,將他二人奪職,讓先生擔任尚書令,袁本初做司隸校尉。”

陳暮嗎?

荀和在心裡思索着,得罪他的話.......無所謂了,現在大將軍即將取得勝利,黨人上位在即,陳子歸畢竟不是自己人,等自己得到了勝利果實,陳子歸無權無勢,能奈我何。

若是他能夠識時務,爲我所用,看在以前也幫我出過主意的份上,不介意讓他繼續爲官,用他的才智造福一方百姓,若是不識時務的話......

荀和眼眸裡閃爍過一絲寒光,黨人爲了今日已經犧牲了太多,何進必須成功,誰敢阻攔他就殺誰,陳暮也一樣。

正在這個時候,門外衛士忽然來報:“大將軍,府外來人,太后請大將軍入宮一敘。”

“太后叫我?”

何進略微狐疑地看了眼荀和。

荀和思索道:“應當是太后等待不急,想要找大將軍詢問,何時可以扳倒太皇太后。”

何進問:“那我該去嗎?”

荀和翻了個白眼:“自然要去,其實太后即便不叫大將軍,我也會讓大將軍今日進一趟宮,讓大將軍請何太后與天子去東宮。”

“東宮?”

何進納悶道:“讓太后與天子去東宮做什麼?”

荀和解釋道:“大將軍帶兵入宮誅殺宦官,宦官必然不甘坐以待斃,

到時候挾持太后與天子,大將軍投鼠忌器,反倒不好處理。所以在行事之前,要請太后與天子去東宮,東宮四面高牆,只有樂成門一個出入口,只要派兵守住,則萬無一失。如此便能將宦官圍剿於西宮,而不會傷到太后與天子。”

何進恍然大悟:“先生說的確實有理,我險些忘了此事。”

倒不是何進忘了,而是何太后跟天子現在很安全,有郭勝跟趙忠等幾個親近他的宦官保護着。即便蹇碩手中有兵權,內宮禁衛也不敢對太后與皇帝怎麼樣。

只是現在闔府上下幕僚全都嚷嚷着要誅殺宦官,哪怕何進想把親近自己的那一批宦官保下來,也因爲內部與外部壓力太大,而不得不作罷。

很多人以爲何進優柔寡斷,難成大事,實際上你到了何進那個位置,也會十分猶豫。

究其原因,有以下四點。

一,蹇碩跟董太后被除掉,沒有了外部壓力,讓何進覺得宦官已經沒有任何能力威脅到他。

二,很多宦官決定投靠他,願意爲他效力。

三,郭勝趙忠與他有舊,是郭勝幫助太后入宮,纔有了何進今天的地位,是趙忠擔任大長秋時,在太后毒殺王美人的時候策動宦官幫忙勸說先帝,又鼓動諸多常侍一起幫忙掏腰包出錢,才讓先帝消氣。

四,張讓是他的親家,他另外一個妹妹嫁給了張讓的兒子。

特別是第三點和第四點,使得舞陽君何苗何太后都在爲張讓趙忠等人說話,身邊的親戚都反對,何進本人又跟宦官牽扯太深,利益糾葛,只要是個正常人,都不會那麼果斷下決定。

所以歷史上從漢靈帝死之後,何進府裡的幕僚們就天天嚷嚷着殺死宦官,每日唆使催促何進帶兵入宮,結果一直到八月份,拖了三四個月他都沒有下定決心。

最後終於狠下心之後,又很快被何苗與舞陽君出賣,被宦官提前一步埋伏,反倒自己先一步送了性命,確實是一件挺可悲的事情。

不過那時何進之所以猶豫,最大的因素就在於除掉了外部壓力,何太后舞陽君何苗給了不少內部壓力。

而現在內部壓力還沒有給到何進身上,外部壓力就已經給過來,讓他毫不猶豫地下了決定。

現在最大的外部壓力就是蹇碩跟董太后,何進打算以誅殺宦官的名義,將蹇碩與董太后一起除掉,如此一來,既解決了宦官問題,又能夠將蹇碩跟董太后一網打盡,一石二鳥,十分陰險。

當下,何進就帶着兵馬,在士兵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入宮。

當然不是入西宮,而是去了外宮崇德殿等候。

片刻功夫,何太后就施施然過來。

何進行禮之後,纔剛坐下,何太后就說道:“我聽說大將軍要誅殺諸常侍?”

只這一句話,何進就頭皮發麻,連忙問道:“是誰告訴太后的?”

何太后道:“是母親告訴我。”

何進皺起眉頭:“這些事情,你們就不要插手了。”

何太后不高興了,冷聲道:“大將軍是不是忘了,我等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是在宦官們的幫助下才有了今日,你現在是要兔盡狗烹,棄信忘義否?”

“這......”

何進一時間遲疑不定,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何太后又道:“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況且女弟嫁予張奉,吾等與張公亦有親誼。若殺張公,女弟何處?望將軍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

何進跪坐在席上,沉默不語。

過了片刻,見他不說話,何太后便淡淡地道:“都出來吧。”

兩側偏殿內,早就躲着的諸多常侍宦官小黃門,浩浩蕩蕩數十人,全都彎着腰小碎步跑出來,跪倒在何進與何太后面前。

蹇碩袒露着右肩,身上穿了件破破爛爛的衣服,手被捆綁起來,背上還背了荊條,學廉頗負荊請罪。

不僅按照古禮肉袒負荊,還把自己捆起來,可謂誠意十足,禮儀非常到位。

張讓領頭,大聲哭訴道:“大將軍,饒我等一命吧。我子張奉與大將軍女弟結親已有四載,恩愛有加,大將軍忍心看到他們沒有父親嗎?”

趙忠也忙道:“天下大亂,不僅僅是我輩之罪。先帝曾經與太后不和,幾乎把太后廢了,我們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財千萬作爲禮物,和悅先帝,才免除先帝責罰,看在此事的份上,請大將軍饒命。”

郭勝不斷磕頭:“我與大將軍是同鄉,太后能入宮,亦是我向先帝舉薦。雖不至於說有多大恩情,但我常年伺候太后,盡心盡責,無甚差錯,大將軍怎麼能無罪而誅我!”

“是啊大將軍,我等實無罪啊。”

“蹇碩願意交出兵權,將一切都奉送給大將軍,只求大將軍繞我等一命。”

“請大將軍繞我等一命。”

諸多宦官們紛紛哭訴,聲聲哀求,動之以理,曉之以理。

特別是張讓趙忠郭勝三人,確實很難處理。

張讓跟何進是親家,張讓的兒子娶了何進另外一個妹妹,而且這個妹妹跟何太后還是同父同母的親胞妹,素來跟何太后關係最爲要好,她出面的話,何太后的態度就會很強硬,讓何進難辦。

還有趙忠,還是王美人那事,不是趙忠領頭,喊上張讓等人一起向先帝求情,何太后估計早就被廢掉了,對於何家來說,同樣是個大恩情。

郭勝的事更不用多說,沒有郭勝,他們何家現在還在南陽賣豬肉呢,怎麼可能進得了皇宮?

所以他們三個人把事情一說,一下子就讓何進舉棋不定,不知道該怎麼辦爲好。

過了好一會兒,看何進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像是在做內心糾葛,何太后便又道:“大將軍還在想什麼?蹇碩都願意交出兵權,任你處置,你就這樣對待天子左右親信?莫非是存了專權以弱皇上的心思?”

聽到這句話,何進誠惶誠恐,連忙起身彎腰拱手道:“太后言重了,我絕沒有這樣的心思。”

說罷又面向宦官們,冷厲喝道:“天下匈匈,正患諸君耳。不過既是太后求情,自當免死,諸君何不早各就國,以享天年?”

宦官們面面相覷。

他們個個都是縣侯,理論上來說,確實可以回封地侯國當土霸王。

問題是待在皇宮還有何太后保護,出了皇宮,別說回自己藩國封地,怕是還沒出洛陽城,就要變成一具屍體。

所以讓他們就國肯定是不現實的事情。

張讓在地上連滾帶爬地來到何進腳下,硬着頭皮將手中蹇碩的禁軍宿衛虎符高高舉起,哭訴道:“大將軍,這是禁軍虎符,我等只願意老死深宮,不願意歸國就藩,還請大將軍成全。”

何太后也勸說道:“蹇碩既已將兵權奉上,則內宮宮外,俱已是大將軍人馬,大將軍還在怕什麼?”

“嗯。”

何進接過虎符,輕點下頜,滿意地看了眼張讓道:“既是如此,那便先這般吧。若是以後爾等再敢肆意妄爲,小心爾等頭顱。”

“是是是,我等以後只在深宮當中,常伴太后左右,必不敢妄爲。”

“多謝大將軍,大將軍之恩,我等念茲在茲,絕不會忘。”

“大將軍便是我之再生父母,以後大將軍吩咐之事,我結草銜環,赴湯蹈火。”

宦官們紛紛賭咒發誓, 向何進表忠心。

何進覺得有些膩歪,便對何太后一禮道:“那今日便到此,臣先告退了。”

等他轉身出門,諸多宦官們還趴伏在地上,不敢起來。

唯有張讓,回過頭用怨毒地眼神掃了眼何進的背影。

當初先帝在的時候,是他們幫何太后消除了王美人事件,也是他們幫何進弄到了兵權。

要不是何進的妹妹嫁給了自己的兒子,何進那時就像一條狗一樣匍匐在先帝腳下,哪有執掌北軍的份。

現在先帝駕崩才一個多月,靈柩還未下葬,何進就翻臉不認人,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那就怪不得我們了。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25章 內部壓力)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三章 盧植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九章 陌上桑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六十章 孫策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七十章 等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請假條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二章 結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
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三章 盧植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九章 陌上桑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六十章 孫策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七十章 等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請假條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二章 結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