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十月初七,自北方的秋風吹入洛陽盆地以後,邙山的樹葉也逐漸枯敗起來,無數百姓涌入四周的深山老林裡,開始儲備冬季的柴火。

有錢人家是不需要柴火的,自從地暖問世以後,以前少有人問津的煤炭,反倒成了洛陽新貴。

只是如今畢竟不是工業時代,整個洛陽城內滿打滿算,也不過千餘套地暖設施而已,每日消耗的煤炭數量有限,對於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

對於百姓來說,以前該怎麼生活,現在還是怎麼活。朝堂的權力鬥爭影響不到他們,除非權力鬥爭結束之後,新的掌權者正式總攬天下政務,開始頒佈新的政策和法律。

可不管將來的政策是對百姓好,還是又是一輪新的剝削。至少眼下,洛陽的生活跟以往沒有什麼區別,每一個人都在爲生活忙碌着,填飽肚子,永遠都比在飢餓寒冷的時候去思考人生有意義得多。

太皇太后的永樂宮早就安裝了地暖,入秋變天后,可以根據煤炭的量來調節溫度。至少董太后在永樂宮裡住得十分舒服,與她的孫子劉協住在一起,每日享受着權力帶來的好處。

如今天下政務都歸太傅袁隗處理,有錄事尚書這個頭銜,就意味着袁隗現在手中的權力,跟西漢時的丞相沒什麼兩樣。只是這裡的權力指的是政務,而不是軍事。

唯一的不同就在於,眼下的袁隗好歹還要點臉。這幾個月來,暫時還沒有明目張膽到直接給袁家謀好處。背地裡也暫時沒有小動作,十分老實。

實際上袁隗也沒什麼小動作可做,目前袁家的下一代,袁平的兒子袁遺是山陽太守,袁成的兒子袁紹是渤海太守,袁逢的嫡長子袁基繼承了袁逢的安國亭侯爵位,目前擔任太僕,袁逢的嫡次子袁術則擔任長沙太守。

很多人以爲袁基纔是袁家下一代的掌門人,但實際上,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袁家下一代都輪不到袁基掌權。

論起正統地位,袁平是袁湯的嫡長子,那麼袁遺就是正統的長子長孫,嫡系中的嫡系。

論起政治資源,袁敘和袁胤的父親袁隗還活着,擔任太傅。

所以袁基能有今天,純粹是繼承了袁逢的政治遺產而已。袁隗真正想要培養的,其實是自己的兩個兒子袁敘和袁胤。

畢竟侄子再好,

哪有自己的親兒子好?

目前袁敘袁胤兩人都在汝南,掌控着家族產業。

包括汝南大量的田產、莊園、奴僕,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下。

外面各地都有自己的侄子擔任太守,老家有兩個親兒子把持家族產業,袁隗已經並不需要再以權謀私,任人唯親。

因此這段時間,袁隗只是正常處理政務,一邊以朝廷政令,取消了漢孝康帝那段時間的瘋狂稅收之舉,一邊安撫地方豪強,暫時穩定住了局面,對於目前的大漢江山來說,還是起到了一定積極向上達到作用。

然而袁隗根本沒有想到,此時一場危機,正悄然逼近。

相比於暖烘烘的永樂宮,東明門外的永安宮,卻又是另外一番場景。

宮中服侍的宦官宮女很少,入秋以後,天氣轉冷,空曠高大的宮殿內顯得陰氣沉沉,秋風刺骨。

何氏單獨一個人居住在這裡,雖然董太后沒有做得太絕,不至於剋扣她的吃穿用度。

可相比於曾經熱鬧的長秋宮,永安宮跟西漢的永巷冷宮沒什麼區別,讓習慣了舒適的何氏幾欲抓狂,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憔悴到了極點,十分痛苦。

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永安宮後門緩緩停下一輛馬車,馬車上走下來一個繫着黑色披風,戴了黑色大兜帽的男人。

他半張臉隱藏在兜帽下,只隱約露出下頜的山羊鬍。

永安宮的守宮將領早就被買通,見到男人過來,上去點頭哈腰,引着男人進入了宮殿內。

很多人以爲永安宮是在皇宮裡面,實際上它的位置處於北宮東側,在步廣裡與永和裡的正上方,左邊就是進入北宮的東明們,右邊則是出內城的上東門,並不算皇宮內部宮殿。

歷史上董卓廢帝之後,就把何太后遷入了永安宮,又過了一個多月之後,就把何太后毒殺在這裡。

只是這一次董太后沒有選擇殺她,算是將她打入冷宮,過着悽苦生活。

李儒漫步在永安宮外的廣場上,四處打量着這座宮殿。

守宮將領將他引入宮內,一邊走,一邊低聲道:“儘量快一些,若是被人知道了,你我的腦袋保不住。”

“嗯,放心,不會牽連到你,只談幾句話就走。”

李儒儘量溫和地回答。

何氏畢竟是先皇皇后,地位尊貴。按理來說,幾乎不可能與外面的男子接觸。

她還不到三十歲,要是出了什麼事情,皇室丟不起這個人。

但李儒給的實在太多了,即便守宮將領買通了當班的數人,剩下的錢一輩子都花不完,如此鉅款足夠讓任何人心動,甘願冒險一搏。

一路上的守衛對他們視而不見,很快進入了宮內,宮門外有個宦官把守,見到他們,便悄悄地推開了門。

這個宦官是郭勝。

郭勝雖然名義上是太官左丞,實際上只是負責永安宮的膳食而已,算是給何太后唯一的一點安慰。

想聯絡到何太后不太容易,但想聯絡到郭勝就簡單得多。

因爲何太后有政治意義,所以被看得很緊。

而對於郭勝這樣的宦官。

沒有人會去在意一個失勢的常侍,哪怕他曾經權傾天下,但此時早已經是過眼雲煙。

郭勝引李儒進門,守宮將領就在外面等着。

大門關上,李儒步入宮殿內,看到何太后背對着他,原本一頭青絲,竟然已經夾雜了不少白髮。

看來何太后在冷宮裡受到的精神上的折磨,遠遠超過了外界人的想象。

“你到底是什麼人?”

何太后冷聲詢問。

郭勝說有人願意來幫她,可她想不明白,會是誰能夠幫助到自己。

“一個幫太后擺脫此地的人。”

李儒微微一笑,彎下腰,裝作恭敬的模樣,實際上卻是讓自己的兜帽壓得更低,不讓何太后看清楚自己的臉。

“怎麼擺脫?”

何太后又問。

李儒輕聲說道:“太后唯一的出路,就是除掉太皇太后,再聯絡朝臣,擁立弘農王復辟。如果太皇太后不死,太后永難出頭!”

“我何嘗不希望她死!!!!”

何太后剎那間彷彿歇斯底里,驟然從地上爬起來,回過頭,只見原本的佳人已是面目猙獰,雙眼猩紅,怒吼道:“這老妖婆爲什麼就不死,爲什麼就不早點死!”

“太后喜怒,太后喜怒!”

郭勝忙不迭上去攔住,他怕何太后瘋起來,會失去控制,不管是傷到眼前的人還是傷到何太后自己,他都不希望看到。

李儒心裡有些驚訝於何太后對董太后的恨意, 但想起這場仇怨早在十年前就有,再加上董太后將何太后害到這般田地,便也瞭然,將自己的頭壓得更低,躬身道:“太皇太后的壽誕將至,現在,就是除掉她的好時機,只看太后答不答應。”

“好!”

何太后幾乎毫不猶豫地道:“說說你的計劃!”

對於一個能鴆殺王美人的狠厲角色來說,何太后不算聰明,因爲她的手段做得不隱蔽,差點害得自己被廢后。

但同樣的,至少說明她是一個狠人。

當初先帝還在的時候,先帝最寵愛的王美人都鴆殺了。

更何況現在先帝都駕崩了,只要除掉了董太后這個禍害,擁立自己的兒子復辟,那滿朝文武和天下,又能奈自己何?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64章 瘋狂的何氏)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請假條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請假條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請假條。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請假條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請假條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
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請假條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請假條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請假條。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請假條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請假條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