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

初平元年二月,青州平原國,一望無際的平原之上,成羣結隊的士兵,批着小札甲,腰懸環首刀,肩扛長矛,排着長龍往西而去。

六萬大軍分爲五部,前軍爲管亥率領的先鋒部,總計八千人,當頭進入了冀州清河地界。

中間則是劉備率領的兩萬中軍,有意思的是,黃忠和趙雲就在其中。

中軍因爲要護衛主將和幕僚集團,所以都是精銳之士,黃忠和趙雲在入伍的時候表現優良,就被選入其中,一個由臧霸統領,一個在典韋麾下。

接着是關羽的左軍,張飛的右軍,以及牽招的後軍。牽招畢竟是劉備青年好友,二人刎頸之交,自然得以信任。

實際上後軍就是輜重部隊,除了六萬戰兵以外,青州還發起了十萬後勤,牽招、華歆、簡雍、孫幹、氏儀、孫邵等人組成後勤統籌。

而沮授作爲最信任的謀士則坐鎮青州大本營,這次幕僚集團只有陳暮田豐和王朗在。

騎在馬上,陳暮對王朗說道:“師兄,此番出山,若能討伐了董賊,平定了天下,你也該出仕爲官了吧。”

王朗膀大腰圓,腰間懸着寶劍,點點頭:“爲師君守孝已有三年,確實可以出仕了。”

“師兄做了多年縣令,也該升任太守,不如擔任北海相?”

陳暮給王朗下了個坑。

王朗翻了個白眼道:“你這廝是要我去找那孔融碰一碰呀。”

劉備回青州之後,董卓也沒有閒着,以天子的詔書四處給他下絆子,首先當然是取締了劉備的官職,然後瘋狂地往青州派官員。

濟南、樂安、平原、北海、東萊、齊國六郡,董卓全都派了人過來。

其他人還好說,那孔融是當世名士,又是孔家子孫,素來口無遮攔。董卓獨攬大權之後,孔融天天指着他鼻子罵,幾次差點讓董卓想弄死他。

後來還是李儒出了主意,讓這個刺頭去北海給劉備找麻煩去。於是董卓很高興地任命孔融爲北海相,讓他去青州上任。

劉備雖然打着天子名義討董,可現在又有天子詔書將他的職位給取締了,地位似乎很尷尬。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不過亂世就是這樣,劉備完全可以以這並非天子本意爲藉口,繼續發動進攻。

如果能處理掉董卓,佔據中央,劉備自己也很快就能擔任三公九卿,執掌朝廷大權,將來輔佐劉辯再興漢室也不是不能,根本不必在乎董卓將他的官職給罷去。

對於這樣的未來,劉備還是充滿了期待和躍躍欲試。

都到了這個地步,他也已經生起了野心。

也許。

自己真的可以當個像霍光那樣的中興漢室的權臣呢?

只要自己不篡位,治理好這天下,將來也如霍光中興一般,成爲一段佳話。

“那孔融的北海相,不過是董卓指派。董卓假借皇帝之名,脅天子以亂天下,師兄能言善辯,比之那孔融才高得多,

卻是不能坐視不理,讓董卓得逞纔是。”

陳暮笑着說道。

王朗撓撓頭:“你這是讓我得罪孔家呀。”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其實若那孔融好說話,讓他做北海相又有何妨,就是他性格乖戾,不好相處。”

陳暮搖搖頭,孔融這個人屬於喜歡鑽牛角尖那種,性格一意孤行,而且想一出做一出,根本不講道理。

偏偏他的身份又比較微妙,是孔子的後代,不太好動粗。

當然。

要動粗也不是不行。

畢竟東漢孔家的地位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

曹操要殺他,還不是說殺就殺了?

只是會壞老大哥的名聲,是萬不得已才用的辦法。

王朗卻輕笑道:“師弟,你讓我去找孔融的麻煩,其實是個笨辦法,對於他們這些名士世家,你還是瞭解的不夠透徹。”

“哦?”

陳暮來了興趣,問道:“師兄計將安出?”

王朗笑道:“那孔融跟蔡邕關係極好,爲莫逆之交。而且曾經在鄭君門下聽學,與鄭君有師徒情誼。等孔融到青州之後,你就讓鄭君與蔡邕邀請他去泰山學宮就行,孔融必然欣然赴約,保證不會給青州添亂子。”

“還有這等內情?”

陳暮高興道:“多謝師兄指點。”

“小事兒。”

王朗擺擺手。

其實這層關係就是看你清不清楚敵人的人際圈子。

陳暮一不是世家人,二沒怎麼混過名士圈,對這些東西很難有所瞭解。

畢竟這不是信息發達的現代,不可能去揪着人家的衣領問你跟誰是好朋友,自然也就無從得知這些內幕。

而王朗自己就是經學大師,研究學問,屬於名士圈的圈內人,瞭解一些內情,自然可以出策。

這就是情報的好處。

大軍浩浩蕩蕩一路西去,經過十多天的長途跋涉,穿過冀州,在魏郡與公孫瓚大軍匯合,然後十萬大軍南下進入兗州陳留郡,在兗州與司隸的交界處,酸棗縣與各路諸侯相聚。

此時,十八路諸侯大軍同樣也已經抵達司隸附近,袁紹、王匡屯兵河內,孔伷屯兵潁川,韓馥王芬屯兵鄴縣,曹操與鮑信屯兵燕縣,袁術孫堅屯兵南陽,張超、張邈、劉岱、橋瑁、袁遺、陶謙、張楊屯兵酸棗。

劉備抵達之後,各路諸侯紛紛互相傳告,過來幫助劉備安營紮寨,大軍忙活了兩日,總算把營寨紮好,二十餘萬大軍,加上數不清的輜重源源不斷的運送,連綿二百餘里,氣勢恢宏。

聽說討董聯盟的發起者劉備已經趕到,袁紹王匡曹操鮑信也快速趕來,他們四人離得很近,河內到酸棗不過百里,燕縣甚至就在酸棗旁邊,隔了不過四五十里而已。

至於袁術和孫堅,一個是從長沙過來,一個是從豫章過來,路途實在遙遠,目前二人現在都在南陽,兵合一處,正在往北面的司隸趕,還在路上。

袁紹曹操他們過來之後,現場搭起露天高臺,各路諸侯紛紛就坐,劉備因爲是發起者,又身份尊貴,軍隊最多,坐在了第一位。

歷史上,很多人以爲劉備並沒有參加國討董,只有在《三國演義》,這種虛構的歷史當中纔出現。

實際上,劉備還真參與過,《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英雄記》兩本史書當中,皆有記載:“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

總共就那麼一句而已,可見當時劉備地位低下,甚至連在討董這麼大的事情當中留個名字的資格都沒有,十分的卑微。

正如歌詞裡唱的一樣,那年三十,討董大會,站着如嘍囉,那時候劉備含淚發誓,各位必須看到我。

然後最終奪得了三分之一的江山。

然而如今,由於被漢孝康帝錄入宗室,那就是真正的漢室貴胄,同時擔任青州牧,爲先帝信任的輔政大臣。

劉備的地位節節高升,今年也不過是剛剛年滿三十歲,就已經位極人臣,走到了人生巔峰。

因此這一刻,劉備意氣風發,與天下各路諸侯談笑風生,所有人都要仰視他。

“諸位!”

就在此時,廣陵太守張超高聲說道:“請諸位靜一靜。”

剛纔還在聊天敘舊的各路諸侯們紛紛安靜下來,大家坐回原位,目光都看向他。

張超繼續說道:“正所謂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既是討董會盟,自然就應當有一名盟主,發號施令,才能共同進退。”

“不錯,今奉大義,必立盟主;衆聽約束,然後進兵。”

張邈也附和道。

曹操看了眼袁紹,又看了眼劉備,心中微動,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爲盟主。”

“哼!”

公孫瓚冷哼一聲:“劉玄德漢室宗親,有先帝賜爵封侯,又有天子詔書,乃是會盟的發起者,難道諸位要枉顧天子詔令嗎?”

衆人互相對視,劉備連連推辭道:“諸位,我德行淺薄,怎麼可能擔任盟主,還是另立賢良吧。”

陳暮卻微微一笑道:“諸位還未看過詔書吧,大哥不如把詔書取出來衆人一觀?”

“也好。”

劉備便取出詔書來,交給各路諸侯傳閱。

其實這份詔書大家都看過,畢竟都印刷了那麼多份,大家也都是接到了這份詔書才宣佈過來會盟。

而這一次給衆人檢閱,就是要看看詔書的真僞。畢竟印刷出來的,肯定不可能有大印。

衆人查看之後,上面明明白白地印了傳國玉璽大印,是貨真價實的詔書。

公孫瓚說道:“諸位看到了吧,詔書上寫的什麼?”

袁紹心裡其實很想當這個盟主,可詔書上那幾個字,卻不得不認,只能捏着鼻子道:“詔書有言,玄德爲國之元老,天子至親,皇帝將一切都託付給玄德,以我之見,玄德確實是盟主的不二人選。”

“既然如此,那還是請玄德爲盟主吧。”

“玄德爲發起人,又是天子託付之臣,合該爲盟主。”

“是啊,玄德衆望所歸,還是莫再推辭。”

衆人紛紛勸言, 認爲他確實可以擔任。

劉備見推辭不過,也只能說道:“諸位既然託付於我,那我便暫爲盟主,待平定了董賊,我將請奏天子,爲諸公論功行賞。”

次日便有廣陵功曹臧洪築臺擺壇,臺高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

劉備被衆人推舉,來到壇上,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叩拜。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讀畢,歃血。

衆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歃血已罷,下壇。

衆簇擁劉備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

公孫瓚行酒數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劉備曰:“備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爲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衆皆曰惟命是聽,欣然應命。

至此,討董聯盟正式成立。又過了幾日,孫堅和袁術也抵達酸棗。

劉備命孫堅爲先鋒,大軍開拔,正式準備進攻洛陽!

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請假條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請假條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五章 定策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九章 壽誕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說明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完結感言第三章 盧植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八章 回京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七十三章 呂布
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請假條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請假條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五章 定策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九章 壽誕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說明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完結感言第三章 盧植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八章 回京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七十三章 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