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

這一戰對於其他人的意義是什麼,不用多說,大家心中都已經跟明鏡一樣,口口聲聲代表着赤民的大順和大西都被消滅,反倒是中小地主和大部分豪族支持的王爭獲勝。

李自成和張獻忠就失敗在,對前明的地主階級採取完全打死的政策,王爭起初是和他們做交易,採取懷柔政策,現在大勢已定,則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逐步強硬的收回土地。

齊軍說是和中小地主階級合作,但卻並不完全向着他們。

每到一個地方,齊軍就會把當地所有的地主富戶叫出來,強迫他們簽訂各種各樣的合約,沒過多久,這些人名下的土地都會被收回大半。

當然了,這是強制性的,不遵循也得遵循,輕則城管局登門拜訪,重則出動駐軍,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這些收回來的土地,都會被重新丈量,分配給無家可歸的百姓,有家有室的人優先分配,而本地城管局和駐防的兵士也會經常出丁幫他們修建家園,到處都是一片風風火火的重建景象。

對於那些因爲戰亂和災荒家人全部死去的孤家寡人,齊軍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在這嶄新的時代,鹽場鹽田、礦場,以及城管局、海事局,兵仗局、火器局,到處都需要用人重新建設。

眼看着喜事連連,所有人都是整日大笑,但成都城裡的彰武皇帝王爭面色接連幾日都是不陰不晴,搞得大家都是議論開來,難道還有什麼後患留下來不成。

可思來想去,張獻忠死後,孫可望前幾日看押到成都後直接被處斬,劉文秀死在鳳凰山,艾能奇被絞殺,剩下的無非是一個在雲南孤軍奮戰的李定國。

這段時間,不少李定國的部下都有悄悄送信過來,說是願意拿李定國的人頭獻給王爭,改過自新。

只要王爭象徵性的點點頭,想要殺李定國,甚至不用齊軍自己的人動手,有大把的人排着隊想要邀功,又能翻出什麼浪花。

不過王爭現在並沒有對李定國動殺機,反而是派幕僚府的人去招降,這讓很多人都看不懂。

除此之外,剩下的無非就是那些幾月前投降的大順將領們,雖然都被分散到各地,但只要李自成不死,就很容易再出幺蛾子。

雖說這段時間,李自成一直都老老實實待在米脂,但這個闖王會不會再生出什麼賊心,這種事誰都無法保證。

總之,下面的人浮想聯翩,想出了各種可能的情況,就是捉摸不透王爭的心思。

現在王爭明顯心情非常差,也就只有董有銀、顧君恩他們幾個能插上話,一來他們都是從登萊跟出來的老人,二來也是絕對的嫡系、親信,說話多少可以隨便些。

他們幾個經過龍騎通報之後,這纔是依次序走進屋內,王爭似乎沒有注意到,仍然是看着地圖發呆,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顧君恩咳咳幾聲,用眼色示意董有銀,這纔是上前幾步,躬身道:

“皇上,收復川陝,此爲前朝未有之大功,爲何悶悶不樂?”

王爭低頭看着地圖,拿出一份文冊,重重嘆息口氣:

“這都是朕的過錯,大西軍這些力量都是川蜀之地僅剩下的青壯,活不下去起來求生造反,朕何故要斬盡殺絕呢......”

聽到這話,顧君恩纔是恍然大悟,原來皇上是爲這件事自責,本來想勸慰,拿起文冊一看,成都城內戶籍數量卻也讓他無話可說。

戰後,作爲重鎮的成都居然只剩下三萬多人,尚不如江南的一個普通州城,許多兵士都說,走在四川就像在一個死地,十幾裡不見人煙,香火斷續,都是常有的事。

董有銀說道:

“皇上,這事也不能全怪你,當初商議的時候,大家都贊同,不必過於自責,這個鍋,就讓俺來背好了!”

“朕做的主,朕來扛!”王爭擺擺手,轉頭道:

“傳朕的命令下去,對於大順、大西的殘餘就沒必要再下殺手了,他們都是好勞力,讓幕僚府的人查查,要是家人還在的,就儘量讓他們團圓吧。”

“皇上聖明,這樣一來,天下萬民必定感恩戴德,再也不敢作亂了。”

顧君恩讚頌的時候,心中委實也佩服的很,相比於那個連自己錯誤都不肯承認的崇禎皇帝,這位彰武皇帝明顯要好得多。

川陝之地是經受流賊災亂最嚴重的地區,加上饑荒連年,四川更是十室九空,這些大西軍降兵大部分都是孤身一人的川兵,要是處理不好,很容易再次發生動亂。

王爭這道旨意一下,降兵們肯定都是感激涕零,原本川陝兩地不算很穩定的人心也會迅速安定下來。

朝廷耗費不多,但卻能收攏人心,估計就算李自成想起來造反,都不會有人陪着他送死。

事不宜遲,顧君恩立即示意文書將這份旨意寫下來,交給王爭過目之後蓋上大印,下發到全軍。

“李定國那邊怎麼樣了,投不投降?”

聽到王爭若有若無的問話,顧君恩上前幾步,躬身說道:

“回皇上,這件事已經讓李健去處理,想必就快有結果了。”

......

雲南武定府和曲州城內,飄揚着“李”字大齊,這些大西軍的兵士看起來精氣神都和四川的那些不同,都穿着素衣素服。

城內靠北的軍營中,李定國看着眼前這個文人,微笑指着一邊,說道:

“你來,應該是打着招降的意思吧?”

李健道:“安西將軍果真是聰明人,那在下就開門見山了,我大齊軍威鼎盛,這不是空口說白話,若吾皇下旨絞殺你部,可能抵擋?”

聽到這話,李定國被頂的失笑,說道:

“要是你們能短時間內聚齊兵力圍剿我,怕是不會讓你來當說客了,這種掩耳盜鈴之舉,李幕僚你又何必再用?”

說着,李定國指着後面:

“若是我一心南攻,攪雲南個天翻地覆,再出師入緬,這後方可有任何一支齊軍能阻擋?”

看着李定國自信的樣子,李健神色逐漸凝重起來,再也不像方纔那麼輕鬆,半晌,搖頭說道:

“沒有!”

這回答不出李定國所料,他呵呵一笑:“所以,李幕僚,還是有話直說吧!”

李健面色凝滯住,忽然間卻又變得輕鬆起來:

“不過,在下睹安西將軍不會做這種危害百姓,禍亂一方的事情。”

“哦?”聞言,李定國銳利的眸子掃視過來,緊緊盯住李健半晌,這纔是冷聲問道:

“我禍亂雲南,又有何不可?”

對方是這個反應,李健暗自鬆了口氣,心道還真是讓自己猜對了,說道:

“在下雖然到武定不久,卻也曾聽聞安西將軍不忍傷害百姓而放我齊軍數百人離城難逃的事情,實在是佩服萬分!”

李定國一愣,沒想到對方就連這種小事都摸清楚了,猛地站了起來,他這個動作不小,在外面的幾個親兵立馬氣勢洶洶的衝進來。

不多時,李定國長嘆口起,揮手示意親兵出去。

“看來李先生爲了招降我李某人,還真是做了不少功課。”

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五十章:意外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
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五十章:意外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