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

這個時候的瘟疫可真不是吹的,剛剛在錦州城內駐紮了半個月,臨近撤退的時候,山東軍竟然就有一個人被感染。

那兵士脣齒蒼白,四肢泛軟無力,就連平素不離身的鐵甲都穿戴不動,提起虎槍都顯得費勁。

當下,王爭立即下令將那名兵士隔離,不過錦州城現在感染瘟疫的遼東兵已經有數百,隔離還不知道有沒有用,王爭不是醫生,這種事情只能是按知道的有限內容去處理。

這名戰兵好像是知道自己耽擱了返回的行程,有一天王爭裹着面巾去探望的時候,發現這名戰兵已經自殺了。

其實進去之前王爭就已經發覺有些不對,當時立刻掀開卷簾疾走幾步闖進去,卻看見那名兵士手中握着遺信靜靜躺在簡單的病榻上,已經沒了任何氣息。

看過遺信後,王爭神情沒有任何波動,回身將這封信交到黃陽手中,吩咐他一定要辦成,黃陽將信揣到懷裡,重重點了點頭。

稍後就有兵士戴着浸溼的面巾走進來,將那戰兵的屍身拖出去燒燬,準備和其他戰死在遼東的將士骨灰放在一起帶回山東。

在同祖大壽、祖克勇等人道別之後,王爭決定給他們留下大部分的糧草,自己只帶着三天的應急軍糧,率領山東軍戰兵各營走出錦州城。

出城之前王爭已經規劃好路線,這麼多的人數要隱藏是藏不住的,所以只能趁着清軍還未增援過來的時候繞路前往東海堡,那裡的大淩河口正有一支水師停泊待命。

大約是在兩日後,王爭火急火燎的趕到了東海堡,顧不得休息,山東軍全員登船,沿着遼東灣一路南下,直奔登州府的蓬萊水城。

說來倒是巧合的很,王爭前腳帶着山東軍出了錦州城,滿清的多羅貝勒多鐸沒幾天便帶着正白旗的兩萬兵馬趕到,聽到山東兵馬已經離開的時候,自然是暴跳如雷。

不過王爭現在管不了那麼多,此刻他負着手站在船頭,雖然望着平靜的海波,但內心卻並沒有平靜下來,心思早已經飛回了歷城。

......

歸德府這邊,鄧黑子在十一月上旬率領集結後的山東軍七個正兵營在歷城誓師出征。

同時動作起來的還有邵勇和刑一刀,他們兩個在鄧黑子出征的前一天就已經各自帶着本部兵馬前往歸德府的境內。

另一方面,闖軍後續兵馬在擄掠和佔領了陳州之後,很快與郝搖旗的先頭部隊碰了頭,但幾十萬大軍徐徐動作,卻也不敢輕易出擊。

闖營中連續開了幾次頭領大會,本來意見就不統一,在聽說鄧黑子在山東歷城已經誓師出征的時候,李自成當即就要折返回河南西部。

可這想法被張獻忠和羅汝纔給擋了下來,闖軍的軍師宋獻策也是連續卜了幾卦,條條是道的說王爭在逆天而行,此戰闖軍必定獲勝。

“眼下那王爭和戰兵不在山東,闖王,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若是此戰獲勝,今後當可橫行無阻啊!”

牛金星也是搖着羽扇接連獻計,愣是把李自成說的再次自信起來,最後拍板決定再與山東軍打上一場。

不過可能是山東軍在遼東的兩次大捷太叫人印象深刻,王爭本人更是因此受封忠烈伯,再加上從前數次敗於山東軍之手,闖軍依舊沉穩謹慎,並沒有輕易攻擊孔巒把守的拓城。

大約是在十一月的中旬,刑一刀和邵勇分兩路進入歸德府境內,一個直奔拓城增援,另一個則按照軍議司的指示,開進睢州駐紮待命。

睢州的朝廷兵馬只有一千多人,朝廷守備和知州早就是坐立不安,得知邵勇帶着山東軍三個正兵營竟然已經到了城外,這纔是又驚又喜的開城相迎。

山東軍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兵馬,守備懼怕闖軍,自打聽說山東軍要增援歸德府的時候就已經是日盼夜盼,這回等到總算是可以安心了。

睢州的守備府邸上,站着的卻是山東軍嫡系的正兵將領們。

他們是開進睢州城這三個正兵營的正副營官和本地的外系將領,隨着外面腳步聲越來越近,一名大約是三十歲上下的將領,穿着灰黑色的陳舊鐵甲大步走進堂中。

邵勇人還沒到,聲音卻先到了,“陳守備,速速傳令下去,就說咱們山東軍接管了睢州的城防。”

說到這裡,他忽然話鋒一轉,問道:

“沒意見吧?”

“沒意見沒意見!”陳璜愣了半晌,反應過來後立刻就是連連擺手,說道:

“邵將軍能進入睢州爲小的排憂解難,那可是小的福分,高興還來不及,哪裡會有意見。”

說着,睢州守備陳璜有些遲疑起來,吞吞吐吐的說道:

“只不過...知州那邊不太好交代,還是要將軍去遊說遊說....”

聽到這話,邵勇先是笑了一聲,繼而滿堂的山東軍將領都跟着笑了起來,這時候只聽一個營官上前說道:

“咱們山東軍辦事,哪裡有這些文人磨嘴皮子的份!”

邵勇點點頭,隨意的說道:

“陳守備,你去,你親自去,給那知州放句話,讓他帶着誠意來這裡拜見本將。不然,今晚山東的兵馬就會進到他府中抓賊,保不齊就抓錯了,賊人現在可多得很哪,通賊的官員也一樣不少——!”

陳璜陡然一驚,心道邵勇不愧是王大帥從登州帶出來的老人,這番話說出來輕飄飄的,卻端的狠辣,當下愣住半晌沒有回話。

“幹啥呢,趕緊去啊?”

邵勇提高音調喊了一聲,睢州守備陳璜“啊”的一聲,明顯嚇了一跳,見到邵勇臉上有些不悅,這纔是趕緊回身往外跑。

說起來有些可笑,陳璜慌慌張張到門前的時候還差點絆倒,幾乎是連滾帶爬的跑出去。

“哈哈哈...”

山東軍開進睢州的當天就接管了城內外的馬場、料場、軍營與城門、城牆的防務,邵勇親自上陣,將那些原本城內的明軍裁撤改編。

眼下山東軍的名頭可謂是如雷貫耳,被這支軍隊改編已經不是抗拒不抗拒的問題,好處多的你無法想象。

這些明軍兵士甚至覺得是天上掉了大餡餅,都在極力表現,想要成爲山東軍在外系的兵馬。

不過往常鬆弛的兵備決定了這些明軍的素質,就算他們在竭盡全力的表現,邵勇也因爲時局的原因有意放寬要求,但最後依然只剩下了不到五百個人。

這些勉強合格的明軍加上其他已經改編的外系兵馬,最後再由山東方面指派基層軍官和軍議司吏員,這才勉勉強強湊足一個外系的正兵營編制。

由於現在暫時沒什麼好的人選,所以邵勇決定先讓本地守備陳璜統帶。

這不過是邵勇隨意的一個舉動,他並未在意,但睢州守備陳璜得知後卻猶如煥發了第二春,激動的睡不着覺。

當天夜裡陳璜便來到山東軍在城內的軍營找到邵勇,說是願爲山東的王大帥效死。

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明神宗平倭詔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
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明神宗平倭詔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