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書房

上 書 房

顧八代從名字上看雖然很像漢人,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滿人。

他姓伊爾根覺羅,隸屬滿洲鑲黃旗,是清初滿人中的傑出人才,尤其滿漢文皆通,學識淵博,很受康熙器重,康熙二十三年,作爲上書房師傅,教授皇子學問。

此人耿直清介,胤禩對他也佩服得很。他一進來,書房馬上靜了下來,大家站起來,紛紛朝他行禮,顧八代也躬身作揖還禮。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禮記》,從‘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諛聞,不足以動衆’開始……”顧八代拿起書開始侃侃而談,衆人翻開書,聽他解釋一遍,又跟着朗誦了一遍原文,如此循環往復,皇子阿哥的讀書生涯便是這樣枯燥。

胤禩早已經歷過,此時重來一次,儘管不太習慣,還是勉強認真聽講,但思緒卻還是忍不住往一旁的胤禛身上飄去。

殊不知顧八代眼觀四面,早就盯上心不在焉的胤禩,冷不防停了誦讀。

“八阿哥何故心神恍惚,莫非身體還未康復?”

胤禩被問得回過神來,看到一衆阿哥除了胤禛,胤祺,都是一副看好戲的表情。

尤其三阿哥胤祉,自恃功課在衆人中最爲出衆,見胤禩被髮作,心中愈發得意。

只有胤禩旁邊的哈哈珠子苦了臉,心想自己該倒黴了。

清代慣例,皇子讀書時出錯需要被責罰,向來是身邊的人代受的。

胤禩定了定神,起身作揖,方道:“剛纔我在琢磨顧師傅所說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幾句話,一時走了神,還請顧師傅見諒。”

他吐字清晰,聲音糯軟,小小年紀作了副大人模樣,可愛又可親,讓人生不出反感。

顧八代緩了神色,道:“那不知道八阿哥悟出什麼道理了?”

胤禩哪裡悟出什麼道理,不過是臨時應付,隨口胡謅,幸而他早已不是從前的胤禩,略想了想,便道:“學生剛纔在想,聽說太祖皇帝當年馬上打天下,很多戰略都來自《三國演義》,可見學識的重要,那我現在學了東西,好好努力,以後就可以像太祖皇帝那樣馳騁沙場,爲皇阿瑪開疆拓土。”

這話帶了三分豪氣,七分稚氣,十分符合他現在的年紀會說的話,因此顧八代並沒有生氣,捋了捋須正想說話,卻聽見一聲調侃自門外傳來。

“嗬,年紀輕輕,志氣倒不小,你給朕說說,我大清疆域廣闊,還需要開疆拓土嗎?”

來人一進屋,屋裡的人便都跪下了。

“見過皇上!”

“見過皇阿瑪!”

額娘見過了,四哥也見過了,因此見到康熙時,心情已沒有之前那麼激盪。

康熙之前的問題,顯然是針對他的話而問的,他思忖片刻,道:“回皇阿瑪,我大清雖然疆域廣闊,可是四面並非沒有敵人虎視眈眈,兒臣也想爲國家盡一份綿薄之力。”

康熙挑眉笑道:“哦?就你這身板,還想上戰場,那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騎射纔是正道。”

胤禩一開始只是爲了應付顧八代的提問,並沒有想到康熙的插入,當下便點頭應是,誰知康熙並未罷休,緩步朝他踱過來,沿路檢查各人學業,又走至他桌前,翻起桌上的字帖。

“這是你寫的?進步不小啊。”

“謝皇阿瑪誇獎,兒臣還須多多學習。”胤禩垂首肅立,低下去的眉眼讓人看不清神情。

就是這位臣民口中的千古明君,對自己寵愛有加,又一手將自己推入地獄,現在胤禩自然不會再輕易被康熙的溫情面具所迷惑,但他也明白,在所有兒子都還小的時候,康熙確實是對他們寄予厚望的。

至於後來的變故,那隻能說,在皇權面前,只有輸贏,沒有父子兄弟。

“病了一場,倒似長大許多。”不過三十五六,精力旺盛的帝王,此刻帶着慈愛的神情,一一過問了兒子們的功課,又特別誇獎了胤禩,問候顧八代幾句,這才步出書房,估計是去看太子了。

衆皇子暗暗鬆了口氣。

對於皇父的垂詢,他們既高興又忐忑,生怕受到冷落,又怕自己回答不出問題受到責罰。

胤禩自然明白衆人的心情,曾幾何時,他也是這麼過來的。

只是現在的他,早已沒了期盼和興奮。

滄海桑田,在這具身軀裡的靈魂,卻早已垂垂老矣,不復青春。

等到終於結束一天枯燥的功課,已經是下午申時。

大家神情疲憊地從書房走出來,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都分別去給自己的額娘請安,胤禩早上已經去過,正想着要不要再去見額娘,又怕給她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猶豫之間,便見四阿哥胤禛走過來。

“小八,你身體好些了嗎?”

胤禩點點頭,儘量讓自己的表情看起來自然些。“謝謝四哥,已經好了。”

他不想說話,胤禛也不是多話的人,兩個小孩之間出現了片刻的冷場。

“嗯……”胤禛欲言又止,胤禩第一次見到他這種彆彆扭扭的神情,從前兄弟衆人一起長大,他跟胤禛也不算特別要好,根本不會去注意到這些細節,現在看到了,卻很難將這個孩子跟日後那位翻臉無情的兄長聯繫在一起。

“那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給佟額娘請安?”見胤禩興趣缺缺的樣子,他又補充了句:“佟額娘那裡有好吃的點心。”

去還是不去?

不去的話,這個睚眥必報的四哥會不會在心裡留下陰影,長大之後找機會報復他?

若說如今世上還有誰最瞭解胤禛,那麼必然非胤禩莫屬。

他踟躕了一下,點點頭:“好。”

胤禛極爲高興,這是他第一次主動邀請別人,在這之前他跟其他兄弟的關係都是冷冷淡淡的,但並非意味着他就沒有感情。

一來他是佟貴妃的養子,是除了太子和十阿哥之外地位最高的阿哥,跟其他人自然難免有種隔閡。

二來他性情肖似生母烏雅氏,偏於冷淡,對別人不會主動去示好,即便是兄弟姐妹,他也有自己的驕傲和堅持。正是因爲如此,加上後來親生母親偏疼幼子十四阿哥胤禎,對他幾乎到了視而不見的地步,纔會導致母子後來長達數十年的不融洽。

然而對胤禩,因他上次發燒送他回去的事情,至少在胤禛看來,這個弟弟的地位是比較特別的。

當然這也是一種小孩子式的認定,但是對於有些孤僻的胤禛來說,胤禩的首肯彷彿也意味着兩人的情誼建立起來。

胤禛很自然地牽起胤禩的手,胤禩僵了一下,沒有掙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