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眷

山河日月(八阿哥重生) / 聖 眷/看書閣

這些紅薯苗現在纔不過冒出一丁點嫩綠,但自從上次被凍死之後,胤禩就不敢再掉以輕心,不僅讓人多加照料,每逢有空自己也總要來看一下。

“什麼時候能長成?”胤禛站在身後,望着這一片青青綠綠,也學着他蹲下來,手指輕輕撥弄着葉子。

“約莫得七八月吧,據說在窮人家裡,這紅薯葉也能當菜吃的,等再長一些,也摘些下來,咱兄弟倆嚐嚐鮮。”胤禩笑道。

胤禛靜默半晌,突然道:“要不過段時間,等皇阿瑪心情好些,我去給你求情,讓……”

“四哥的好意,我心領了。”胤禩嘴角噙笑。“其實現在這樣也未嘗不好,《農政全書》實是博大精深,我還沒有鑽研透徹。”

胤禛嘆了口氣:“你就沒想過把這個紅薯的事情告訴皇阿瑪麼?”

就算不能挽回聖眷,起碼能讓自己的處境不那麼尷尬,自己能幫他的畢竟有限,想要徹底翻身,還得看康熙的一句話。

兩人背對迴廊,正專心致志說着話,並沒有注意到一行人正從拐角處走過來,彼此距離不遠,聲音恰好被聽得清清楚楚。

胤禩頓了一會兒,只聽他道:“四哥,你想爲大清做點事情,我也是。當初翻閱典籍看到這東西時,我確實想過上奏皇阿瑪,但是現在卻不那麼想了,有些事情自己做了,無愧於心,也就夠了,待這紅薯真種出來,到時候就由你拿進宮,呈給皇阿瑪,讓他老人家嚐嚐鮮,也好趁機上奏推廣此物。”

胤禛皺起眉:“你……”

胤禩表情淡淡,無甚怨懟。“如果到時候皇阿瑪還是覺得我心機算盡,那麼我來做這件事情,不僅不討好,反而會讓他老人家覺得我在藉此物博取聖寵。紅薯是利國利民之物,萬不能從我手中被毀了,饑荒之年,若有了它,百姓也許能多活些下來。”

康熙站在那裡聽了半晌,心中滋味莫名。

說起來,這個兒子一直以來都戰戰兢兢,安守本分,自己讓他去平陽,他去了,差點瞎了雙眼,讓他去江南,他也去了,查了大案,立了功勞,卻轉頭被卸了差事。萬壽宴上,自己發作了他,他也沒有任何怨言,若不是今天自己在這裡聽了這一番話,甚至還不知道他私底下在做的這些事情。

自己對他,是不是太苛刻了?

毫無疑問,胤禩在衆多兒子中,算是極爲出色的,但康熙因爲他額孃的出身,對他一直有種又愛又恨的感覺,既覺得他應該得到重視,又覺得自己寵幸一個辛者庫罪婦,已經是帝王生涯裡的一個污點,若再過於寵愛胤禩,那麼便顯得自己有些貪戀美色,愛屋及烏了,加上太子說胤禩與大阿哥有結黨之嫌,無疑是在他心裡又插了一根刺。

樑九功窺了一眼康熙不露喜怒的神情,輕輕開口道:“四貝勒爺,八貝勒爺。”

兩人明顯吃了一驚,轉過頭來,看到康熙站在那裡,忙起身上前跪拜行禮。

“兒臣見過皇阿瑪。”

“起來吧。”康熙的語調緩和,並無怒氣,樑九功偷偷鬆了口氣。

他的視線從兩人身上移到眼前這片田地上。

“這就是紅薯?”

“啓稟皇阿瑪,正是,此物又喚山藥、地瓜等名,本是海外之物,早在前明時便已引入中土,福建一帶或有種植,但是範圍都不大,據說此物易活高產,兒臣想,若是能培育成功,以後也可推廣至陝甘等地,稍解百姓饑荒之苦。”胤禩垂手而立,一邊解釋道。

“唔。”康熙不置可否。“你鎮日閉門不出,就是擺弄這些東西?”

這句話聽不出是讚賞還是貶斥,胤禩道:“那時候兒臣去平陽賑災,眼見千萬百姓流離失所,在朝廷賑災還沒到之前,吃無可吃,竟出現易子而食的慘況,這紅薯雖然並不能讓所有的人在災荒之年都能溫飽,但起碼也能減少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無辜百姓餓死。”

“這紅薯苗也可以做菜?”康熙本身就很注重農耕,對此也有一些認識,眼前密密麻麻一地青蔥嫩綠的模樣,一望而知主人照料得極好。

“是,兒臣在一些書上見過,也曾問過附近老農,紅薯葉滋味俱佳,可做菜餚。”

“那等長成了,送些到宮裡來吧。”

康熙看了這兩個規規矩矩的兒子一眼,又想起胤禩小時的可愛模樣,不由暗歎口氣。

“這些日子,你都讀了什麼書?”康熙一邊問,一邊往回走,兩人跟在後面。

胤禩說了幾個書名,康熙點點頭,隨口考了幾句,見胤禩皆能辨答無礙,不由點點頭。

“明日起,你便還是回吏部辦差吧。”

胤禛聞言一喜,今日的收穫,卻是出乎意料的,本沒想過皇阿瑪會微服到這裡來,更沒想過他會聽見他們倆的話,也幸好胤禩並沒有口出怨懟,否則以這位皇阿瑪的心性,還真不定又會怎麼想。

胤禩一愣,隨即跪下謝恩。

他心中其實並沒有多少興奮之情,但身上又有差事,總算日子不會過得太無聊,若能讓他自己選,胤禩倒寧願去工部這樣的衙門,既能做事又不惹人注意。

康熙想來是心情大好,竟還在府中留了晚膳,廷姝自然用足心思去服侍,不僅吩咐廚房備下菜餚,還親自下廚做了兩個小菜。

旗人女子裡能下廚的不少,但貴族宗室裡卻不多,從來也沒哪個兒媳婦親自做菜給康熙吃,這對於他來說自然受用,不僅吃得比平日多了些,還難得開口誇獎了廷姝。

翌日,康熙的明旨便發下來,恢復胤禩差事,並且賜了兩個莊子,和黃金五百兩。

旨意上說的是胤禩心性俱佳,不務矜誇,又能勤懇辦差,敬謹廉潔,但實際上誰都知道並不是那麼回事,若說勤懇辦差,怎麼胤禩從江南迴來那會兒沒有賞賜,反受斥責,如今突然來這麼一遭,卻是令人摸不着頭腦。

有心人自然會去打聽,細問之下才知道,康熙昨日微服去過八貝勒府,這一來也就惶然大悟了,事不關己的不由暗道一聲八阿哥幸運,曾經落井下石的卻要擔心自己有沒有得罪過這位重拾聖寵的八阿哥。

開鋪子的事情,康熙雖沒再提,卻隱約流露出不會限制的意思,胤禛便讓那拉氏將原先那兩間鋪子歸還,胤禩也沒推辭,鋪子本來就已經有些進項,那拉氏雖然盡心,畢竟不擅商道,也沒有做大,胤禩接手之後,親手製定了些規矩,又交給廷姝打理,倒也經營得風生水起。

這卻不是他天資聰穎,通曉商賈之道,而是前世九阿哥胤禟手下商行遍佈全國,人稱財神九爺,他與胤禟交好,自然耳渲目染了一些,加上自己確實下了番苦心,找來不少書籍琢磨,這才慢慢地上手,但他又不願因此落人把柄,只是從旁指導一些,明面上讓管家打理,賬目則一應交給廷姝。

鋪子有了進項,加上康熙賞賜的兩座莊子,都有些附帶的產業,府裡的開銷也漸漸寬裕起來,再不像一開始那麼拮据。只是胤禩夫婦經過那段時間,反而對彼此瞭解更深,感情也越發好了起來,加上新婚燕爾,宮裡暫時還沒指人過來,兩人卻成爲外人眼中出了名琴瑟和鳴的夫妻。

到了七八月,紅薯成熟,結成塊莖,紅薯葉也隨之摘下滿滿一筐,胤禩挑了些好的,給宮裡送去,附上烹調做法,餘下一些分送胤禛和胤祺等人府上。

這東西雖然易活高產,但京城裡見過的人並不多,加上做法繁多,蒸煮炸烤皆可,薄薄一層皮剝下之後,肉色金黃,香甜糯軟,彷彿入口即化,康熙稱讚不已,並且大爲推崇,下令陝甘等地廣泛種植,也由此掀起京城達官貴人一場紅薯潮,幾乎家家都種上一兩株紅薯苗,想要嚐嚐這備受皇帝誇讚的紅薯滋味。

縱是有條不紊如胤禩者,也不由有點焦頭爛額。

既要忙政務,又要應付每天不時上門藉着詢問紅薯實則目的不明的人,從被遺忘冷落的人,一躍又成爲京城裡備受矚目的阿哥,大起大落至此,也由不得旁人要多說幾句,但胤禩疲於應付這些人,索性閉門謝客,除了到衙門辦差,進宮請安外,閒雜人等一律不見。

陝西官員貪污賑銀案,因布喀管家的橫死而告一段落。

官府仵作的說法是落水而死,反正布喀京城私宅已經被抄,繳獲的物品也都已經收回國庫,康熙也就沒有下令追查,但真相如何,也許有人忘了,也許有人記着。

大阿哥黨與太子黨,依舊相看兩相厭,時不時給對方製造點小麻煩。北方噶爾丹已平,康熙對蒙古諸王的策略,向來是恩威並施,既撫又嚇,從清初到如今,這麼多年下來,也漸漸掌握了大局,朝廷看上去似乎一片祥和,又夾雜着一些莫名的暗涌。

就是在這樣近乎詭譎的平靜中,迎來了康熙三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