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

郭紹聞訊,下旨開封府推官黃炳廉爲巡行差遣(欽差),賜王命,節制地方追捕兇犯。

一定是趙匡胤乾的!郭紹在窗前想了一會兒這麼想。

以前他也下令過甲坊署令王弘注意預防技術泄露,也有一些措施,比如將工坊區用牆圍起來,還從開封府調了兵馬長期駐守;在管理上進行分工,大部分人並不能接觸造甲的整個過程,只有少數大匠能經手作坊;讓工匠在保密文書上簽字畫押,泄密造甲技術將被處斬,家眷流放三千里。

但管治仍有很大漏洞,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主要是因爲古人很少爲了具體技術不計代價竊取的,也許因爲各族統|治者不重視工藝技術,也可能見識上比較差,反正多年來幾乎沒有發生過此類案件。比如傳說中諸葛亮的木馬流車、諸葛連弩等各種技術,就沒記載過魏國吳國專門派人竊取的事……唐朝各種科技長期領先世界,而且毫無保密可言,在文成公主帶去工匠工具之前,吐蕃也沒專門派人來竊取技術。各國統治者基本沒有技術發展高低的概念。

所以郭紹便只是下令甲坊署注重保密,之後也沒顧得上了,也沒怎麼重視。

郭紹在窗前踱了幾步,尋思:如果有什麼勢力盯住了造甲術,並不計代價竊取,這種造甲術本來就無法做到萬無一失;無非是對方的竊取難度問題。

首先鍛錘術很簡單,很容易被學去,不像現代技術那麼複雜專業;其次作坊沒有在深山老林、並且讓工匠與世隔絕。只要花足夠的時間和人手,細作間諜肯定能找到突破口。

不過爲了增加對方的難度,並且拖延泄密的時間,也是有意義的。郭紹打算重視此事,提起筆記錄設想:其一,增強內部管治;其二,組建間諜機構,萬一有技術泄密到某國,可以嘗試進攻性反間諜、用細作在敵國清除叛變的技術人員。

……不久,客省使昝居潤上書,呈列了一些建議。

他建議在工坊區築城,並派將士、官差駐守巡檢,禁止閒雜人等靠近小城;管治工匠外出。在城內修建工匠及家眷居住的房屋,並用高牆隔開降低工坊區嘈雜。甲坊署在城內設立採購衙門,以分發給工匠們。

派官差在附近市集、城廂巡查,防備閒雜人混入近處。

郭紹看完,覺得昝居潤在這方面更有才能,當下便叫書房外的官吏下旨,改任昝居潤爲軍器監(比甲坊署更高一級的衙門),兼任樞密院事。

朝廷的事太多了,郭紹沒法只盯住一個地方,只能挑選一些他認爲有才能和頭腦的人去負責。

郭紹終究是幹了多年武將的人,作風不像秀才那樣瞻前顧後,正好想到間諜機構,就準備馬上着手開始幹……在他的觀念裡,一直都覺得情報人員是很有用的,所以以前還讓京娘悄悄組織過情報體系;不過那些事兒都是小範圍的,當初他只是個武將,沒有那種權限和資源。但現在不同了,剛剛登基,已經有了無限的權力。

他轉頭一看,今日來當值的內侍宦官是曹泰,便招呼他進來。

郭紹退至書房後屋,一面翻看着手裡的卷宗、宰相王溥歸納送上來的官僚機構記錄,一面問道:“皇城使是誰?”

這個官職出現於唐末,皇城司後來變成了宦官掌握的機構,主要負責皇城宮門的開閉、守衛的兵器甲冑管理等事,還有監督一些特殊官吏的職責……趙匡胤一黨留下來的家眷,就是這個衙門在管。

在郭紹看來,皇城司類似於明代的廠衛(東廠、錦衣衛),但權力和規模顯然小得多,作用也不是很大。

曹泰立刻就答道:“回陛下,是宦官王忠。”

郭紹又問:“他靠得住麼?”

曹泰拜道:“先帝(柴榮)在時,王忠曾是先帝身邊得寵的宦官。後來先帝病重,此人暗中欲向皇后娘娘示好,還將先帝病重的消息悄悄從河北傳回宮裡;不料此事被他的乾兒子王繼恩拿到把柄,後敗露於先帝跟前,王忠被打了個半死,險些喪命……後來陛下奉懿旨入宮,王忠被放出來便投奔皇后了,王繼恩……死了。”

郭紹遂叫曹泰派人去召見王忠。

不多久,來的是個白胖的宦官。郭紹忽然想起來了,淮南之戰時見過此人,確實曾是柴榮身邊的心腹宦官;不過他一個太監,先帝都死了不可能再效忠,不然也不會悄悄投奔皇后。

這皇城裡有點權力的宦官,大多都投奔了符金盞。郭紹也只能用他們,投奔符金盞的宦官畢竟是最靠得住的……宦官也得要才能,沒在皇宮磨練過多年的,猛一下提拔起來不中用的。

王忠見了郭紹,受寵若驚在地上不斷磕頭。

郭紹叫他起來,徑直說道:“我有事讓你辦。”

王忠忙躬身道:“陛下儘管吩咐奴家,奴家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郭紹道:“你掌管皇城司,下設一個內務局,從皇城宮門開閉等事裡獨立出來。內務局幹什麼事?看管趙匡胤等亂賊家眷,還有張永德你們肯定派了人監視罷?如果皇帝想查貪官,你們會派人暗查吧……幹這些事的人都劃歸內務局。”

王忠忙道:“奴婢遵旨。”

郭紹又道:“你們有現成的人組建內務局,現在我有兩件事。造甲坊那邊,一些官吏、大匠,你們安插人手在附近監視保護他們,注意監視查探工坊區附近的閒雜人等。

第二件事,在開封府,着重東京城內,城門、東西市、客棧、酒肆茶樓、城廂,部署密探細作,監視那些可疑人員,一旦懷疑是來路不明的細作,可秘密逮|捕刑訊。”他沉吟片刻,又道,“若事涉官員、名士,不能輕舉妄動,必先奏報。”

王忠拜道:“陛下恕罪,您可得給奴家王命……第二件事要很多人、也得花很多錢,奴家得向內侍省要錢。”

郭紹看了一眼旁邊的宦官曹泰,這廝就是內侍省最大的宦官之一“內侍省監”,不過還有另一個監是楊士良。

郭紹點頭答應了,心道這兩年自己連滅蜀、南唐兩大國,搶了數以千萬貫的財物送到內帑,還養不起一幫細作?(歷史上北宋也搶了無數的錢,

不過杯酒釋兵權的時候估計花了不少,記得有一個故事裡石守信回家看到了用整個屋子堆放的錢財,說了句有這麼多錢我還幹過屁啊,不如坐享富貴。)

……接着他又趕着召見了樞密使王樸。

王樸走進書房後屋,叩拜之後立刻說道:“老臣正想求見陛下,剛收到黃判官(黃炳廉)急報,在黃河岸邊陸續發現了兩具屍體,是被挾持的孫坊頭和一個孩童的屍首,仵作驗屍後,這倆人是淹死的。

黃判官猜測,渡口被官府嚴守之後,奸細慌不擇路強渡黃河,渡河時出現了諸如翻船一類的變故,淹死了倆人。另外還有細作三人以及一個姓盧的作坊雜工,沒有逮住。”

郭紹聽罷頓時鬆了口氣,那個掌握造甲作坊構造的孫坊頭一死,趙匡胤想複製出作坊來,恐怕比較困難……但仍有風險,姓盧的匠人究竟懂多少?

據奏報,盧匠人以前是在鍛造間幹活的人,那也是造甲術的關鍵所在;相比之下,傳動間的輪子和水車並不是關鍵技術,這個時代的人早就學會用水車作爲動力了。造甲術能泄露到什麼程度,便要看那個沒落網的盧匠人掌握了多少工藝;如果一個悟性高又聰明的人,在裡面幹了一段時間,可能把那些機械組件的原理和構造琢磨明白,畢竟並不複雜……當然若是個毫無上進心,一心只知幹活拿工錢的人,肯定心裡很糊塗、而且低級工匠多是文盲,要說清楚構造就很難。

“黃判官辦得好,王使君可派個人去嘉獎,要他繼續用心辦案,把剩下的人也逮捕歸案。”郭紹道。

王樸拜道:“老臣領旨。”

郭紹又道:“我召見王使君,還有另外一事。在樞密院分立一個官署,就叫……”

郭紹心裡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情報局,職能本來就是對外間諜機構,不過這種名字不倫不類、而且毫無保密性。他想了想便道:“就叫‘兵曹司’,主要職能是爲了臥底、刺探敵國軍政,重點是遼國、北漢國。你舉薦個靠得住的人來組建這個官署,要謀劃長期臥底計劃和短期刺探計劃。”

郭紹摩挲了一下額頭,又道:“這個官署要有機密性,經費預算無須向戶部、御史臺交代,直接從內侍省劃撥,用度經費也由內侍省知情。”

王樸立刻就答應了。這事兒十分容易……一般情況下,要組建新衙門那是皆大歡喜的事,反之要裁撤官署和官吏纔會有阻力。

以前似乎從來沒有過這種專門的機構,最多臨時找人施展反間計等事;對外間諜主要就是來往的使節、客省使這些人。不過樞密院也多少有點經驗,王樸就派人暗查收集過南唐國一些大將重臣的情報,還錄爲卷宗存了檔。

郭紹又想,等京娘抽身了,若能參與可能也有好處。當年郭紹和趙匡胤鬥得正凶的時候,京娘組織眼線就乾得很好;郭紹還教過她怎麼把店鋪當作據點,怎麼僞造身份等這些事……樞密院的官吏不一定懂得什麼單線聯繫、如何避免被突破後一網打盡這些組織形式,但京娘以前跟着郭紹是學會了的。

(本章完)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二百六十九章 哀愁(1)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六百四十二章 名聲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五百零七章 奸細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口(6)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三百三十六章 雪中沉寂的野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帶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二百零四章 誘敵深入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五百五十五章 虛情假意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二百六十九章 哀愁(1)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六百四十二章 名聲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五百零七章 奸細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口(6)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三百三十六章 雪中沉寂的野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帶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二百零四章 誘敵深入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五百五十五章 虛情假意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