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行第刑

乾清宮。

東暖閣裡窗明几淨,正統皇帝穿着明黃色的龍袍坐在御案旁邊,兩個小太監跪在地上爲他揉腿。大殿的角落裡,高麗上供的特質香爐中,安神香化作嫋嫋的煙霧緩緩升起。

正統皇帝年紀大了,精力越發不濟,何況他本來就不是勤政的皇帝。奏摺更多依賴於內閣票擬,楊培實告老歸田之後,內閣愈發無人,許多事務處理不來,最後還是要他這個皇帝親力親爲。

正統對於內閣頗爲不滿,可是也無可奈何。楊培實那樣的政務高手,屬於可遇不可求的類型。現在內閣的這幫老頭子雖然能力不行,總算還算是勤勉,若是把他們也開缺了,可真就沒人給他幹活了。

獨自管理這麼大一個帝國,不要說他不成,就是太祖太宗也都不成。

陳嘉跪在離皇帝三尺遠的地方,手捧一本黃綾封面的奏摺念得抑揚頓挫。正統眯着眼睛聽着,時不時地點點頭。陳嘉唸完了,他就問一句:“內閣的票擬寫的是什麼?”

陳嘉便把閣老們擬定的處置意見讀一遍,正統覺得對就說:“照準!”陳嘉就拿起硃筆,把閣老們寫在字條上的擬辦意見照着抄在奏摺上,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跪在更遠的一旁,陳嘉每批完一本,都會有小太監畢恭畢敬接過來,交給孟衝蓋上玉璽。

批完的奏本最後統一交給通政司,由通政司按照皇帝所批,分發各衙門執行。

陳嘉負責替皇帝執筆,所以叫做秉筆太監,孟衝負責蓋章,所以叫掌印太監。有時皇帝發懶或者貪圖玩樂,不務正業,但是活又不能不幹,就會把批閱奏章這活全部交給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來辦。

司禮監這幫太監們實際上是分享了一部分的黃權,其權力之大有時甚至能夠超越內閣,也難怪這幫閹人會被人稱爲“內相”!

碰見一個昏庸的皇帝,太監甚至能夠一手遮天,掌控整個帝國的命運。代表人物:魏忠賢!

當然,要做到魏忠賢那樣,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不缺,正統皇帝雖然昏庸還不至於絕頂昏聵,陳嘉想做魏忠賢,至少現在不行。

陳嘉批了幾本手有點酸,活動了一下手腕,拿起一本奏摺剛讀了一句:“臣戶科給事中左忠泣血上奏……”唸到這兒忽然就沒聲音了。

正統皇帝聽了這半天的奏摺,本來也有點累了,正好睜開眼睛問:“怎麼不念了?”

陳嘉拿着這份摺子,真是有點失神。這東西是怎麼到御前來的?

大楚規制,所有內外奏章文書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全部要通過通政司上稟皇帝。而通政司的一把手正三品的通正使黃正檢黃大人,正是蕭宗昌的門生,也是蕭黨的心腹愛將。

這份奏摺明顯不利於蕭家,不利於趙王,可它爲何又能直達御前?料想黃正檢私匿奏摺是不敢的,但是他可以把這封奏摺壓上一兩天,同時透露消息給蕭家,以蕭家的勢力,自然可以讓一個從七品的小官閉嘴。

而現在這封奏摺出現在了這裡,那就說明一定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

陳嘉乃是極端聰明之輩,腦子裡念頭一轉,便知道有這份能力,做得到這一點的,只有朝中那幾位大佬!顯見有人是不想讓趙王太早上位,此人的目的倒是與他不謀而合,他自然也會幫着推波助瀾。

陳嘉恭敬地說道:“這份奏章事涉……還請聖上親自過目!”所謂家醜不可外揚,這封奏摺還是不要念出來的好!

皇帝雙目微微張開,看了陳嘉一眼,露出疑惑的神色,道:“呈上來給朕瞧瞧!”

小太監恭敬地將奏摺呈上御覽,正統皺着眉毛看了看:“這,這真是胡鬧!”待他看完了,卻是氣的將奏摺狠狠擲於地上:“蕭家養的好女兒!朕原本就不想朕的兒子娶了他家的女兒,可蕭家和皇貴妃一再苦勸,朕才遂了他們的意,沒想到蕭氏竟然如此膽大包天,隨意毒殺朝廷命官的夫人,她眼裡還有國法,還有皇憲嗎?”

這份奏摺自然就是被毒死了老婆的戶科從七品給事中,上摺子爲冤屈而死的老婆喊冤,要求嚴懲兇手。

皇帝氣得在大殿內疾走,那份奏摺被扔到地上,都沒有人敢去拾起來。一時大殿內靜得落針可聞。

皇帝發了一通脾氣,慢慢地也就冷靜了下來。自從皇帝將太子禁足在毓慶宮內,皇上欲廢太子的謠言就悄悄地在朝堂上傳播開來。一時朝中大臣紛紛上書,揭露太子惡行,雖然不可盡信,但太子之不得人心,可見一斑。

皇上本來沒有廢棄太子的決心,被這幫大臣們吵得也有些動搖了。

單看有這麼多人反對,就是真把江山交給太子,日後他這個皇帝也坐不穩當!

這當口,便便蕭雲芊搗鼓出這麼一件事來!

齊家治國平天下,連家都齊不了,何以治國平天下呢?蕭雲芊能感觸這種事來,

趙王怎麼也要擔個治家不嚴的罪名,名聲受累都是輕的。那些想要投靠趙王的人難免會想一想,蕭雲芊這還不是皇后呢,就敢這樣膽大妄爲,若是將來她做了皇后,誰還能有安全感可言?

趙王年幼識淺,又沒有葉邑辰那樣的赫赫戰功,要做太子,進一步做皇帝,本來就是最缺人望的時候,蕭雲芊不啻於在趙王的軟肋上捅了一刀子!

皇帝在大殿裡走了兩圈,也慢慢冷靜下來了。與其說他厭惡蕭雲芊,倒不如說他已經開始厭惡蕭家。

在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就算太子不成器,正統想廢了他,另立趙王,他也更多的是考慮到太子守不住祖宗的基業,就算要廢了他,也絕不能讓新君登基之後,害了他的性命。

他兒子不多,一片拳拳迴護的慈父之心還是有的。

他對趙王也有了一絲忌憚,可是忌憚歸忌憚,這個時候他更想保住趙王的名聲,於是吩咐陳嘉道:“你替朕擬定硃批,叫順天府尹張全徹查此案,不能寬縱了惡人,也不能冤枉一個好人!”

順天府尹張全是蕭家的姻親,張全的堂妹就是蕭妃的嫂子,蕭雲芊的親孃。叫張全主審這個案子,皇上的意思昭然若揭,是想將這件事情壓下去。

皇上的命令下完了,陳嘉卻道:“萬歲,不可!”

皇上微微一愣,這是陳嘉第一次反駁他的話。他對陳嘉寵信非常,倒也沒有生氣,只是問道:“怎麼?你有何話說嗎?”

孟衝在一旁卻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陳嘉叩頭道:“皇上有所不知,趙王妃毒死朝廷命官夫人一事,如今已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他的西廠專門負責探查情報,這件事他當然知道得甚是清楚。

正統眉頭一皺:“既然你早已知曉,爲何不來告訴朕?”

陳嘉不慌不忙道:“實在是奴才一直覺得這件事匪夷所思,纔想查實之後再據實稟報聖上!”蕭雲芊這件事做得也的確是匪夷所思了一點,陳嘉仔細寫也能說得過去。

皇上點點頭,表示認可了他的這番解釋,道:“說下去!”

陳嘉道:“如今這封奏摺已經經由內閣批轉,用不了多久就會人盡皆知。這個案子本來應該由刑部審理,如今皇上將它交給順天府,蕭家和張家又是那等關係,這等處置,恐怕令羣臣寒心啊!此事,從內閣的票擬就可以窺見一斑。”

正統剛纔氣憤難當,倒沒有仔細看內閣的票擬上寫的是什麼。正統沉默有頃,點頭道:“拿給朕看!”

陳嘉起身上前,拿起奏本,恭恭敬敬地遞給正統。正統翻開奏摺,果然看見裡面夾着內閣的擬票。

自從楊培實去職,內閣首輔就由原來的次輔蔣時行擔任。出賣楊首輔的丁閣老倒是想做首輔,只是內閣乃是天下機樞之地,最講論資排輩的地方,就是皇上也不能輕易認命內閣首輔。

所以丁閣老雖然如願以償地入了閣,但是先做首輔還得等到蔣時行退休,或者乾脆搬倒了蔣時行。

這個蔣首輔爲人最是圓滑,八面玲瓏,誰也不肯得罪,和的一手好稀泥。太子和趙王兩邊儲位之爭爭得如火如荼,蔣首輔卻是不偏不倚,兩不相幫,誰也不得罪。反正官已經當到最大了,政治投機也沒啥意思了。

所以蔣首輔辦事一向溫和,正統皇帝經常看他寫的票擬,對他那一筆端端正正的小楷印象極深。

結果一打開奏本就看見蔣首輔一手龍飛鳳舞的草書,直欲飛出紙面:“世上竟有此等荒謬之事?真是有駭物議,聳人聽聞!着宗人府會同刑部,限期徹查此案,嚴懲兇手!”

蔣首輔也是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了,能寫出這樣一筆字,可見是氣得不清。能把一個笑面虎擅長和稀泥的老狐狸氣成這樣,可見內閣的態度了。

正統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

從七品的戶科給事中官職是小,可是也是正經的兩榜進士出身。自隋朝首開進士取士的先河,經過數個朝代醞釀,制度已經十分完善。進士因爲三年一大比,每次取士不過二百餘人,備受矚目,因此認同感也比較強。進士出身的人往往憑藉同年(同科同榜)、同鄉和師生網絡來運作,形成龐大的政治勢力。

這就是文官集團。可以說,真正統治天下的不是皇帝,而是這個所謂的文官集團。他們看似鬆散,沒有一個正規嚴密的組織,可一旦利益受損也會羣起而攻之。

從法理上講,官員是要聽皇帝的,可是官員們畢竟沒有賣身給皇家,不是皇家的奴才。不是皇家想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的。文官們最是注重氣節,蕭雲芊如此草菅人命,打得是整個文官集團的臉。

因爲內閣衆位閣老都是進士出身,故而他們是整個文官集團的核心,此時此刻,蔣首輔就是再想躲事也得站起來替這個從七品的小官說話,若不然,他將在清流中間名聲盡毀,日後的政治前途也就完蛋了。

正統皇帝可以想象,若是陳嘉按照他剛纔的命令將詔令下發下去,明天就會有忠直的大臣當面勸諫,就會有無數言官御史寫下無數的彈章,雪片一般飛到大內,放到他的御案上。言官御史們好名的不在少數,爲此他們甚至連皇帝都敢罵!

想想這個場景,正統皇帝也是不寒而慄!

在一雙無形的大手操控下,這件事的性質竟然越變越嚴重!

蕭雲芊,這次是攤上大事了!

正統皇帝長嘆了一聲,擺擺手:“罷了!教宗人府會同順天府徹查此案吧!”他可不想爲了一個不靠譜的兒媳婦得罪整個文官集團。

最後把順天府也攪合進來,也算給蕭家,給蕭雲芊留下一條活路了。

……

啪!

一個細瓷茶盞重重被摔在地上,碎瓷四濺,裡頭粘稠液體打溼了佛郎機進口來的薄絨地毯,大殿裡的太監宮女俱是低頭垂肩,屏聲斂氣,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蕭妃站在上首,鳳目含威,氣得身子都打戰了。

“這個蠢婦!”蕭妃撫着額頭,恨聲道:“蕭家一家子精明,怎麼就養出這樣一個蠢東西出來!早知如此,當初真該遂了皇兒的意……”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大姑姑是蕭妃的奶孃,看着蕭妃從小長大的,對於蕭府這段公案都有了解。蕭雲芊的生父是蕭妃的同胞兄長,靖海侯府的世子,蕭雲芊的生母是已故的襄陽侯的獨生女兒,身份也是極爲尊貴的。

只不過她的生母在蕭雲芊八歲的時候得了重病過世,蕭世子就另外娶了武襄伯府的嫡女做填房。那時候蕭妃已經入宮多年,因爲生下皇次子被封爲貴妃,武襄伯府日漸沒落,蕭雲芊的繼母面對這樣一個尊貴的小姐,不敢打不敢罵,甚至連教育都不敢,天長日久,就養成了蕭雲芊這樣目中無人的跋扈性子。

這時候也只有大姑姑敢勸一勸蕭妃了:“娘娘您千萬消消氣,這裡裡外外多少事等着您做,就是王爺也全靠您在宮中幫襯着呢,您要是萬一氣病了可怎麼好!王妃畢竟年輕氣盛,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您對提點這點兒,也就是了。這般毒死一個小官的妻子,卻是不對!有您和大老太爺在,將這件事抹平了也就是了!”

大姑姑看了,一個從七品的小官還不好擺佈嗎?

大姑姑缺乏政治敏感性,蕭妃確看得極明白。“若是她剛乾出這件事便來尋我,本宮自然有的是法子幫她把這件事抹平了。可是如今此事已經上達天聽,奏摺又發往內閣票擬,已經過了明路,一時恐怕難以善了,搞不好,連皇兒的前程也要被她誤了!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小蹄子!”

蕭妃疲憊地坐回椅子上,揉着自己的太陽穴,大姑姑不明白這其中的厲害,她卻知道文官集團的龐大力量,她也懶得和大姑姑解釋,只是道:“去把王妃傳進來,本宮有話要問她!”

此時始作俑者的蕭雲芊還優哉遊哉地在自家的王府裡寬坐聽戲,那個攛掇她惹了事情的遠房表妹也在席間奉承,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惹來了天大的禍事。

戲正聽的熱鬧,就有人傳報說宮裡來人了。蕭雲芊派了管家娘子去接,進來的卻是承乾宮的大姑姑。

蕭雲芊驚訝地站了起來:“向姑姑你怎麼來了?”向姑姑也是須臾不離蕭妃左右的重要人物。是以蕭雲芊見了她也覺得奇怪。

大姑姑給蕭雲芊見了禮,蕭雲芊問道:“不知向姑姑此來,可有什麼事嗎?”

大姑姑語氣生硬地道:“娘娘請王妃進宮一趟,有要事相商!”

蕭雲芊並不意外,道:“請媽媽寬坐,待本王妃換件衣裳,再與姑姑去見娘娘。”

大姑姑道:“不必了!娘娘的事情十萬火急,請王妃即刻動身!”蕭雲芊這才感覺到事態不對,她正想問,大姑姑已經指着她身後的表妹問道:“此人是誰?”

蕭雲芊笑着介紹道:“這是我遠房的表妹,姓顧!”

大姑姑一雙精明的眼睛微微眯起,上下打量了一番顧表妹,見她穿金戴銀,長得也有幾分姿色,只是一雙眼睛十分靈動,瞧着就是個不安分的。

大姑姑淡淡問道:“你姓顧?”

顧表妹沒想到宮裡的大姑姑也知道她,一時只覺萬分榮幸,趕緊上前深施一禮:“回大姑姑的話,民女娘家正是姓顧!”

大姑姑陰森森地道:“那就錯不了。”說完這句話,便回頭吩咐道:“來人,與我將這個攛掇着王妃的無知賤婦拿下了!”

大姑姑進門的時候就帶了幾個宮中的健壯嬤嬤,聽了大姑姑的召喚一起圍將上來,三下兩下就將顧表妹捆了起來。

顧表妹嚇得魂飛魄散,一邊急聲問;“不知民女犯了什麼錯,姑姑要這般對我?”

一邊向蕭雲芊求救:“王妃娘娘救我!”大姑姑冷哼一聲,不理顧表妹,只對幾個嬤嬤道:“你們都是死的嗎,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就叫她在這裡胡亂叫喚,還不把她的嘴給我堵了!”

嬤嬤們熟練地掏出一塊髒抹布,直接將顧表妹的嘴給堵住了。

蕭雲芊也被大姑姑這番舉動給鬧懵了,反應過來卻是一股怒火直竄了起來:“向姑姑你這是何意?我敬你在娘娘面前服侍多年,叫你一聲姑姑,你怎麼就敢仗着娘娘的勢,到我這裡撒野?連我的客人你也敢拿?”

大姑姑見蕭雲芊到了現在腦子還沒有轉過來,也不由心裡暗歎,這位主子還真是笨到了一定境界了。

她恭敬地行禮道:“正如王妃所說,奴婢不過是一個下人,怎敢在王府裡撒野,之所以綁了這位顧表妹,都是奉了娘娘的命令!娘娘如今正在承乾宮等着王妃,咱們還是快些出發吧,若是去得晚了,奴婢可吃罪不起!”

蕭雲芊見她擡出了蕭妃,心裡更是不悅。道:“我也不與你說,我去與姑姑說去,我治不了你,自然還有能治你的人。”說罷帶着貼身丫鬟跟着大姑姑的馬車,直趨承乾宮。

等蕭雲芊進了承乾宮,只見蕭妃端坐上首,面如寒冰,身後站了一溜都是慎刑司的嬤嬤,個個身上都有一層煞氣,她們久居慎刑司,手上不知有多少條人命。

承乾宮的氛圍更是如同烏雲罩頂。

蕭雲芊頓時就有些怯了,告狀的事情也忘了。正要上前見禮,蕭妃已經大喝一聲:“跪下!”

蕭雲芊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唯二怕的兩個人,一個就是親生父親,一個就是這位姑媽。

聽見蕭妃的話裡隱含着無盡的憤怒和威嚴,蕭雲芊雙膝一軟就跪了下來。

蕭妃又問:“把顧表妹給本宮帶上來!”

蕭雲芊這時已經懵了,顧表妹是被幾嬤嬤拖進來的。嘴裡還塞着那張髒帕子。見了這等殺氣騰騰的陣勢早就嚇得腿都軟了。

蕭雲芊正想說什麼,蕭妃已經吩咐一旁的嬤嬤:“將這個賤婢嘴裡的帕子拿了去!”

蕭雲芊還沒來得及高興,下一句話就叫她懵了:“先給本宮張嘴二十!”

宮裡所謂的張嘴,並不是抽嘴巴,而是用一種竹板子打人的臉。刑法極爲殘酷。

那顧表妹還沒等明白過來,就聽到這一句,幾乎嚇得癱軟在地,大聲疾呼道:“娘娘饒命!”

一句話未說完,行刑的嬤嬤已經圍了上來,厚厚的竹板子狠狠落在顧表妹的臉上,發出聳人聽聞的啪啪聲。

顧表妹大聲慘叫,蕭妃卻覺得猶自不解氣,只是道:“打!給我狠狠地打!”

蕭雲芊本來想給顧表妹求情,見此情形,頓時不敢多說話了。

二十板子打完了,顧表妹的雙頰高高隆起,毀容那是肯定的了。行刑完了之後,她甚至張開嘴吐出了滿嘴的牙齒。

顧表妹受了這番刑罰,早已天旋地轉,趴在地上半條命都去了。

蕭雲芊看得毛骨悚然,蕭妃卻仍是那一番面無表情的神態。她淡淡地開口了:“說吧,把你們兩個做的那點兒好事兒,從頭到尾,都給本宮說出來!”

316 魔高一尺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15 指點迷津姐弟情深160 會錯意婚事生枝節231 荒淫244 上香25 兄妹相聚談詩論文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289 得女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328 王爺的抱負8 姐妹碰頭各懷心思24 王妃歸寧初見表哥299 氣節294 陰謀112 妙手回春皆大歡喜144 整齊強迫症傷不起300 出手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34 議親事夫妻遭駁斥99 晉王雨瀾齊赴昌平270 籌謀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24 王妃歸寧初見表哥14 郡王府兄弟話離情234 偶遇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157 塵埃落定王爺回京306 死因蹊蹺224 家事309 風雲變幻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331 後宮296 一打盡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192 一九二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93 蕭雲芊因妒起爭執190 一九零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305 命運不堪雨蓮猝死44 貴女齊聚炫富攀比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343 一家團聚98 慈母心雨瀾傷身世346 家有兒女初長成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200 極品渣爹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193 一九三179 一七九286 生產186 一八六237 通房94 小王爺助威解重圍232 新年180 一八零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317 儲位之爭41 情愫生表哥贈模型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255 醒悟314 蕭妃被廢200 極品渣爹243 詛咒230 地震103 烽火起晉親王入城186 一八六83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140 訴衷情願結連理枝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304 雨蓮嫁入會川伯府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186 一八六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265 非議232 新年190 一九零233 成孕214 中秋
316 魔高一尺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15 指點迷津姐弟情深160 會錯意婚事生枝節231 荒淫244 上香25 兄妹相聚談詩論文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289 得女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328 王爺的抱負8 姐妹碰頭各懷心思24 王妃歸寧初見表哥299 氣節294 陰謀112 妙手回春皆大歡喜144 整齊強迫症傷不起300 出手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34 議親事夫妻遭駁斥99 晉王雨瀾齊赴昌平270 籌謀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24 王妃歸寧初見表哥14 郡王府兄弟話離情234 偶遇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157 塵埃落定王爺回京306 死因蹊蹺224 家事309 風雲變幻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331 後宮296 一打盡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192 一九二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93 蕭雲芊因妒起爭執190 一九零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305 命運不堪雨蓮猝死44 貴女齊聚炫富攀比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343 一家團聚98 慈母心雨瀾傷身世346 家有兒女初長成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200 極品渣爹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193 一九三179 一七九286 生產186 一八六237 通房94 小王爺助威解重圍232 新年180 一八零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317 儲位之爭41 情愫生表哥贈模型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255 醒悟314 蕭妃被廢200 極品渣爹243 詛咒230 地震103 烽火起晉親王入城186 一八六83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140 訴衷情願結連理枝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304 雨蓮嫁入會川伯府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186 一八六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265 非議232 新年190 一九零233 成孕214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