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籌謀

姜政是禮部左侍郎,禮部左侍郎可是正三品的高官。能混到正三品的,要不就是特別有本事,要不就是特別有能力,要不就是特別有後臺,除非是政治立場上站錯了隊伍,一般朝廷是不會對這種官員開刀的。

葉邑辰道:“正是如此!”

二老爺就問:“那皇上,對於此事到底是個什麼態度?”大家都在官場中摸爬滾打多年,都明白一個道理,案子的真相是什麼有時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的態度。皇上想要一個什麼結果,下面這些做臣子的揣摩上意,自然就會按照皇上的心意審出那個結果出來。

至於當事人是不是冤枉的,對不起,那就沒人管了。到時候大刑一用,還不是想要什麼口供就有什麼口供。

從古至今,這樣指鹿爲馬的事情,單是載入史冊的就不知凡幾。

所以二老爺這句話問得可以說是十分有學問。

葉邑辰淡淡笑道:“聖上的意思,自然是要問明情由,依法嚴加懲辦,否則如何能向全天下的讀書人交代。何況姜政這個禮部左侍郎能夠升到如今這個位置,可全靠了先帝的賞識,以及他本人的學問能力,他當政期間可沒少得罪人。前些日子刑部尚書魏忠看中了姜大人的嫡次女,想要和咱們這位姜大人結個親家,結果姜大人一口就給回絕了,還說魏家門風差,說自己心疼女兒,是絕不會把女兒嫁到這樣的人家去的。”

魏忠也是六七十歲的老傢伙了,從來沒幹過什麼傷天害理的大事,只不過就是老婆死了之後,把身邊的姨娘擡作了正室夫人而已。要說這姨娘也是從小就跟在他的身邊的,魏忠的正妻只生了兩個閨女,倒是這個側室劉姨娘一連給他生了三個兒子,魏忠想着自己年紀也大了,再娶一個姑娘續絃也沒什麼意思,再說也是爲了兒子的體面,就把劉姨娘擡作了正室夫人。

他本來就出身農家,並不覺得這是一件什麼大不了的事,可是姜政不同,他出身江南大族,最是重視家風門風,自然看不起魏忠的這種行爲。姜政也不是傻子,他拒絕魏忠時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可是他私下裡和親近人的對話不知道怎麼就傳了出去。魏忠聽說之後氣得幾天沒吃下飯去。

樑子就這麼結下了!

這事兒,三位老爺全都多多少少聽說過。葉邑辰這麼一提醒,他們也不由得全都變色了。人既然是抓到了刑部大牢,那肯定就是刑部主審此案了。魏忠和姜政有這般的私人恩怨在裡頭,加上皇上又要求嚴辦,就算姜政沒受賄,魏忠定也能給他栽贓上去。

這可真是雪上加霜!本來姜政爲人倨傲,朝中很多大臣都看着他不順眼,他倒黴了大家都是樂見其成,那這個案子審起來,牆倒衆人推,承宗搞不好就得被他牽連了。

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大太太已經急道:“王爺,您可一定要幫幫宗哥兒啊!”

葉邑辰道:“岳母大人稍安勿躁。如今科考舞弊案鬧得人盡皆知,物議沸騰!本王也不好硬逼着刑部的人將三舅兄放出來。免得犯了衆怒。刑部大牢本王已經派人打點好了,幾位不必擔心。本王既然答應了替三舅兄周旋,就絕不會讓他受了委屈,更不會讓別人把本來就沒有的事情硬是栽贓在他的身上就是!還請岳父岳母以及幾位長輩放心,儘管在家等消息就是了!”

說了這麼多,對於自己的部署卻是一句不提。

又解釋了幾句,大太太還要再問,葉邑辰已經端了茶:“本王還有一些急務要處理,就不多留幾位了。”

大老爺見狀,就拉了拉大太太的袖子,示意她不要節外生枝。大太太心裡不放心,可又不敢勉強王爺,只好怏怏不樂地出了王府,坐上馬車回了棋盤街的楊府。葉邑辰叫馬總管送他們出去,他則徑直回了內院。

雨瀾正坐在臨窗的大炕上做針線,看見葉邑辰這麼快就進來,雨瀾將小衣裳放進一旁的針線筐裡,挺着個大肚子就迎了上來,“這麼快就完事了?”

這些日子,她漸漸顯懷了,小腹一天天隆起來,葉邑辰見她走路都有些吃力的樣子,趕緊一把扶住了她,“都這樣了,還這麼着急,小心自己的身子!”

扶着她在炕沿上坐了,問她:“怎麼不多躺一會兒了!”伸手摸了摸她的肚子,雨瀾臉上就露出一個安詳的笑容來。

過了片刻,雨瀾才道:“我都躺了一上午了,也該下來活動活動了!”又急忙問:“老爺和太太他們?”

葉邑辰一揮手道:“和他們說了兩句就打發他們走了。”他是真不願意和這些不明白的人說話。

覺得累!

“我連個照面都沒打,太太不會生氣吧!”雨瀾有點兒擔心地問。

葉邑辰就把他和大太太二太太說的那番話學了一遍,最後說:“放心吧,她們就是要怪也怪不到你的頭上,責任都在我這兒呢。她們要記恨就記恨我好了!”其實以雨瀾現在的地位,就是大太太記恨她,也沒什麼了不得的,她現在可以說是完全不靠孃家,就是她在婆家受了委屈,以大老爺和大太太的性子,也不可能得罪了葉邑辰來給她撐腰。

雨瀾只是不想和孃家人鬧得太僵。大太太再怎麼不是,也是她的嫡母。何況二太太尤其是五太太對她很不錯。

葉邑辰這麼一說,雨瀾只好把這件事先拋開一旁,就說起了承宗的事,本來雨瀾這個情況,葉邑辰是不想叫她知道的,可是雨瀾已經知道了這麼多,不告訴她進展,她反而會胡思亂想,再者他看到雨瀾十分冷靜剋制,也就多少放了心。

“這麼說,刑部尚書和咱們這位姜大人也有樑子?”雨瀾苦笑着問。這些日子,似乎每一個針對承宗案子的消息都不是好消息。

葉邑辰也有些無奈:“不光如此!刑部尚書魏忠是太宗朝的二甲進士、庶吉士,本來是做不到這麼高的位置的,他出身寒門,沒有後臺,在朝中熬資歷,熬到四十五歲還是個四品官。多虧了吏部尚書蕭宗昌慧眼識珠,魏忠在他的提攜下一年三遷,不過五年功夫,就從正四品的鴻臚寺卿提拔成了正二品的刑部尚書。所以魏忠這老傢伙對蕭宗昌是由衷地感激,也是六部尚書中最死心塌地趙王黨羽。剩下的幾部的頭頭都是老油條,就連戶部尚書,雖然和蕭家是親家關係,但若是太子登基了,肯定會第一時間和蕭家和離,摘得比誰都快。”這番話卻沒有和大老爺他們透露。

雨瀾聽了十分不安,“皇上已經下旨叫刑部審查此案,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主審官就是刑部尚書魏忠?”

“正是如此,這也是葉敏瑜和陳嘉等人所希望看到的!”他神色冷靜地道。

雨瀾就有些着急了:“那魏忠的能力如何?”

葉邑辰笑道:“他在刑部也做了三年的尚書了,擔任尚書之前,又在刑部呆了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對於大楚的律令十分了解,可不是那種尸位素餐的白癡,這案子要是他來審的話,把姜政和三舅兄繞進去,問成鐵案,對他一個老刑名來說,簡直是在簡單不過的事!”

雨瀾就不由推了王爺一把,嗔道:“形勢都這麼嚴峻了,您還在這兒笑!”話雖是這樣說,可她看見葉邑辰的笑容,心就安定了下來,她知道她的男人一定會有辦法的。

葉邑辰呵呵直笑,“魏忠這老傢伙這麼難纏,咱們就換一個人來審案子就是了。刑部除了一個尚書,還有兩個侍郎。刑部左侍郎嚴大人跟我私交不錯,他的長子跟着我打了幾仗,我把他安排進了十二團營,我幫他安排了一個參將的位子,統領三千神機營健卒!若是魏忠魏大人審不了案,刑部最大的就是嚴大人了。就算不能讓嚴大人審案,叫三法司會審此案也比刑部一家審案好的多!”

雨瀾就想起當日葉邑辰改組十二團營的時候,到王府來走門路的人差點把門房都給擠破了。他明白葉邑辰說的私交不錯只是謙虛用語,這個刑部左侍郎大概就是葉邑辰夾袋中的人物了。

雨瀾知道這所謂的三法司是指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相當於現代的公安局、法院和檢察院。三法司會審未必就真正的公正廉明,但是涉及到三個實權部門,買通一個部門的頭頭腦腦還比較容易,買通三個部門共同作弊那就太難了,所以相對而言,三法司會審對承宗也是有利的。

魏忠魏大人可是皇上欽點的審案大臣,雨瀾想起剛纔葉邑辰的那句:“若是魏忠魏大人審不了案……”她不由眼睛一亮,“王爺我有個主意,咱們派幾個人,趁着魏大人不防備,在他頭上套個麻袋暴打一頓,打得他下不來牀,然後他就審不了案子,就只能讓刑部左侍郎嚴大人代替他審案!”

雨瀾說完就覺得自己腦洞開得有些大了。實在是前世的八點檔狗血古裝劇有太多類似的橋段,雨瀾忍不住也往這個方面歪了一下樓。果然等她剛一說完,葉邑辰就忍不住用一種異樣的目光看着她。

雨瀾就覺得臉上發燒。她也知道自己這個主意太業餘了!她這兩年在後宅裡呆久了,宅斗方面雖然算不上高手,但是總算有點小經驗了。朝廷上的爭鬥嗎,那還真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啊。

這幾天葉邑辰掰開揉碎了,給她講解這個案子裡的諸多□□,雨瀾只覺得但是官員們的關係就錯綜複雜的叫人髮指,諸如葉邑辰和陳嘉之輩的,更是善於借力用勢,輕易不會發動自己的力量硬碰硬,自己更是藏在重重幕後翻手爲雲覆手爲雨,雨瀾就覺得,這些人,心眼兒實在是太多了!

葉邑辰看了她一會兒,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笑得連眼淚都流出來了。用手指着雨瀾,那手指都在發顫:“你,你這個主意不錯,哈哈……”

雨瀾惱羞成怒地推了他一把:“既然說我的主意不錯,你還在這兒笑!”

葉邑辰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容,伸手揉了揉她的頭髮,故作嚴肅地說:“一會我就安排人,今天晚上就去把魏忠這個老東西綁來暴打一頓。”說完忍不住又笑。

雨瀾也跟着笑,笑完了感覺壓抑的心情變好了許多。沒想到賣蠢還有這種副作用!雨瀾就問:“到底有什麼法子能叫皇上臨陣換將?”

葉邑辰卻拿起了喬,故作神秘地不肯告訴她,說等這件事辦成了她自然就知道了,雨瀾好一陣撒嬌不依。葉邑辰到底沒有告訴她。

心情很好地用了午膳,雨瀾由丫鬟服侍着睡午覺,葉邑辰則去了外書房和歐先生朱先生等人商量科考案的事情。

承宗就進來稟報,說是刑部大牢傳來消息,現在可以派小廝過去侍候三少爺了。葉邑辰就吩咐承影去一趟,又囑咐他有什麼事情一定要第一時間傳遞消息出來。

刑部這邊,尚書魏忠派出數路人馬,把姜政、十八房考官以及楊承宗、張琳等幾個涉案舉子捉拿歸案。做這些事情的都是諸如向主事之流的中下層小官,魏忠穩坐刑部大堂,各路人馬一一回來複命,相關人犯很快就到齊了。魏忠這才放下心來。

科考舞弊案如今鬧得沸沸揚揚,不但舉朝矚目,全天下的讀書人的目光焦點。

這時候有小吏來報說吏部尚書蕭宗昌來訪。魏忠急忙將蕭宗昌迎進來,請他坐了上首。客套了幾句,蕭宗昌便開始鼓吹科考舞弊的嚴重危害和皇上對於此事的重視,他一句沒提太子的事,魏忠卻心知肚明這件事肯定和太子有瓜葛。他卻並不點明。他這個鐵桿的趙王黨已經是在腦門上貼了標籤的,現在就是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只能一條道跑到黑,一心一意爲趙王辦事了。

魏忠明白蕭宗昌此次前來的目的,當即就表態:“大人放心,本官一定體察聖心,將這案子嚴辦到底。不論涉及到誰,不論多麼大的後臺,都會一查到底,對這些斯文敗類絕不姑息輕縱,如此才能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蕭宗昌見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中十分滿意,又說了幾句無關痛癢的話,這才告辭離開。

魏忠叫人將案卷拿來細細研究,一邊想着這個案子應該如何去審。

毓慶宮,太子的書房內。太子正在大發雷霆。他的腳下跪着一個身穿寶藍色袍子的幕僚,太子狠狠將一個掐絲琺琅的茶盅從長長的書案後面擲了下來。茶水淋了那個幕僚一身,臉上、額頭、眉毛、肩膀上都沾滿了茶葉,那幕僚姓張,給太子出過不少餿主意,這時他低垂着眼睛,一動也不敢動。

太子怒道:“孤當時是怎麼跟你說的?此事事關重大,事關重大,叫你不要將考題外傳,你卻爲了這幾兩銀子,致孤於如此險地。現在事情鬧到這般大,你來告訴孤,該如何收場?該如何處置你這膽大妄爲的奴才?”

太子氣呼呼地坐在書案後頭,猶自不解氣,又將一疊卷宗扔了下來。這位張先生跪着嘴上不敢言語,心裡卻在暗暗吐槽:何孟春,徐原華這兩人可是太子爺泄出去的題目,如今還不是東窗事發,要說責任,您是第一責任人,您怎麼光質問我,不先問問您自己呢!

書房裡還立着一位身穿石青色袍子的中年幕僚,此人姓趙,是太子的另一位心腹。此前張先生將考題泄露給另外起名考生,一共得到賄銀五萬六千兩,趙先生不知怎麼知道了,找到張先生,狠敲了他一筆,揚言若是張先生不肯將銀子拿出來分他一部分,他就把這件事告到太子面前。

張先生迫於無奈,只好十分肉痛地分了他兩萬兩。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銀子不能白拿,趙先生此時只好硬着頭皮出來給張先生打圓場。

他大着膽子說道:“殿下!殿下且請暫熄雷霆之怒,現在不是生氣或者追究責任的時候。如今很明顯是有人故意把事情鬧大,幕後之人用心險惡,是想把這把火燒到太子的身上啊。若是這件事敗露了,不但皇上那頭交不了差,士林之間恐怕也將滿是您的罵名,到時候您如何御宇天下,登基爲帝?”

太子聽得悚然動容。此前他只是害怕這事兒傳到父皇的耳朵裡,父皇萬一再像上次那樣,把他禁足在毓慶宮裡,他可就要完蛋了。卻沒想到這件事一旦敗露,他就將徹底地身敗名裂。

一個名聲都被搞臭了的人,如何做的了皇帝?

“一定是葉敏瑜,一定是葉敏瑜這個卑鄙小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他氣得狠狠拍了拍桌子,旋即又恐慌起來,一到關鍵時刻,他就一點兒注意都沒有了。這一點真是像極了正統皇帝,“趙先生,依你之見,這件事應該如何處置纔好?”

趙先生道:“殿下,在下一人智窮力蹙,張先生足智多謀,殿下還是要多多一衆張先生纔是,咱們有商有量,纔好把這個難關給過了!”

太子猶豫了一下,想到自己當前正是用人之際,只好道:“張先生起來吧,先去叫人給你擦把臉,再換件衣裳,孤還要依仗兩位的聰明才智,若能平安度過這道難關,從前的事……孤可以既往不咎!”

張先生大喜過望:“殿下仁慈,小人感激不盡,感激不盡!”又十分感激地望了趙先生一眼,這纔出了太子的書房,很快洗了把臉,換了一件衣裳回來。

三人重新分賓主落座,太子的目光變落在了張先生的臉上。張先生道:“殿下,這件事小人昨天就想了一夜,如今何孟春,徐原華等人已經被押進了刑部大牢,萬一他們熬不過,吐露點兒什麼出來,那可就麻煩了。”

太子忙問:“那我們該怎麼辦?”

張先生道:“爲今之計,唯有換主審官一條路可走。”和葉邑辰的想法不謀而合。

趙先生也道:“主審此案的刑部尚書魏忠乃是鐵桿的趙王黨,叫他來審,就是沒有事兒也能審出有事兒來……”何況本來就確有其事呢!

太子站起身來,在屋裡踱來踱去,“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可是這主審官乃是父皇欽定的,又豈是說換就能換的?”

張先生早已想過了這個問題:“咱們想辦法儘量先拖着這個案子,派人去刑部大牢裡給那幾個舉子遞個消息進去,叫他們什麼都不要講。咱們就趁着這個機會找一找魏忠的把柄,找幾個御史言官參他一本,到時候他自己就立不住,有何資格來審這樣的大案,皇上自然也就會換人了!到時候咱們再想想辦法,把主審換上自己的人,在考官中找幾個替死鬼替咱們背黑鍋,這件事也便能有驚無險地糊弄過去了。”

太子聽了連連點頭:“如此甚妙!就按你這個辦法,趕快派人去辦。”

兩位幕僚應聲下去辦事。

當天下午刑部尚書魏忠就遞牌子進宮,請皇上面授機宜,這件案子該怎麼審。當然這個說法只是一個套話,正統皇帝對司法系統這些事情,業務並不熟練,魏忠進宮就是和皇帝溝通一下:這個案子我打算怎麼怎麼審,您老看可行不可行。皇帝點頭了,魏忠就按照這個路子來,以後就是出了大事,因爲事先和皇帝溝通過了,他的責任也能小一些。免得理解錯了聖意,反而把事情辦砸了!

魏忠在文華殿和正統皇帝談了大半個時辰,這才心滿意足地返回刑部,就準備第二天就開始雷厲風行地審案子。

哪知道尚未等到第一次提審案犯,第二天的早朝上刑科給事中崔援忽然出班奏道:“啓稟皇上,科場舞弊案事關重大,臣以爲,由刑部尚書魏大人主審此案並不妥當!”

191 一九一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91 悲憫銀月又遇秦王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300 出手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285 臨產168 打點嫁妝聘禮被扣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70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285 臨產80 火場王爺英雄救美237 通房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63 小王爺心思悄萌動199 姨娘之死18 挑爭端雨瀾遭陷害24 王妃歸寧初見表哥131 嫌隙生惠妃憎雨瀾347 珠兒婚事59 偶遇秦王驚爲天人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289 得女320 皇上駕崩228 相夫教第子323 取函谷關268 平息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327 爭吵341 逼宮332 威逼利誘246 伏禍67 再生一計峰迴路轉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51 背叛15 指點迷津姐弟情深258 陷阱316 魔高一尺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283 諸事326 雨馨出宮193 一九三56 雨嘉出嫁雨霞吃味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257 啓釁56 雨嘉出嫁雨霞吃味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275 團聚322 矛盾加深45 雨霞受欺雨瀾解圍200 極品渣爹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274 二七四297 牽連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242 了結244 上香315 陳年恩怨245 整頓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241 承諾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306 死因蹊蹺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252 醒來30 一波三折雨瀾如願133 棋盤對弈王爺完敗122 衝突起掌摑蕭雲芊258 陷阱257 啓釁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177 一七七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303 奇葩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27 性涼薄雨霏斥生母214 中秋235 殺妻87 洞房夜雨馨守空房179 一七九314 蕭妃被廢257 啓釁342 出宮281 好事87 洞房夜雨馨守空房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37 通房
191 一九一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91 悲憫銀月又遇秦王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300 出手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285 臨產168 打點嫁妝聘禮被扣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70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285 臨產80 火場王爺英雄救美237 通房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63 小王爺心思悄萌動199 姨娘之死18 挑爭端雨瀾遭陷害24 王妃歸寧初見表哥131 嫌隙生惠妃憎雨瀾347 珠兒婚事59 偶遇秦王驚爲天人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289 得女320 皇上駕崩228 相夫教第子323 取函谷關268 平息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327 爭吵341 逼宮332 威逼利誘246 伏禍67 再生一計峰迴路轉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51 背叛15 指點迷津姐弟情深258 陷阱316 魔高一尺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283 諸事326 雨馨出宮193 一九三56 雨嘉出嫁雨霞吃味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257 啓釁56 雨嘉出嫁雨霞吃味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275 團聚322 矛盾加深45 雨霞受欺雨瀾解圍200 極品渣爹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274 二七四297 牽連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242 了結244 上香315 陳年恩怨245 整頓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241 承諾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306 死因蹊蹺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252 醒來30 一波三折雨瀾如願133 棋盤對弈王爺完敗122 衝突起掌摑蕭雲芊258 陷阱257 啓釁85 發嫁妝蜀漢求和親177 一七七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303 奇葩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27 性涼薄雨霏斥生母214 中秋235 殺妻87 洞房夜雨馨守空房179 一七九314 蕭妃被廢257 啓釁342 出宮281 好事87 洞房夜雨馨守空房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37 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