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不負天下】

西吳輕騎兵雖然不至於被藏鋒衛一個衝刺擊敗,但是因爲韋睿選擇的方向是他們的後半段,相對薄弱的陣型被分爲兩截。

騎兵主將不慌不忙,在他的指揮下西吳騎兵迅疾合圍,將藏鋒衛包圍在中間,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遲滯對方的速度。騎兵一旦失去速度,尤其是在這種混戰之中,很難再組織起從容嚴整的衝鋒。然而令這位騎兵將領沒有想到的是,韋睿要的便是雙方陷入混戰。

藏鋒之利,不僅僅是用來衝鋒陷陣,更在於其中藏着大量的武道高手,而且在經過嚴苛的操練之後,這些將士既能完美地執行主將的命令,也能在混戰中展露自身的強悍實力。

如錐處囊中,鋒芒畢露。

側翼負責保護和騷擾的輕騎遭遇藏鋒衛的突擊,這一幕自然落入顧秋道的眼中,與此同時另一支樑國騎兵衝向己方左翼,他沉穩地下達應對之命,然後便看向蓄勢待發的安陽龍騎,沉聲道:“令龍騎出戰!”

號角聲延綿而起,八千安陽龍騎徐徐前行。

這支重騎兵以丈五之地爲間隔,形成一排長約兩裡地的戰線,朝着正前方的樑軍步卒大陣進發。

隨着距離的不斷縮短,重騎兵開始緩慢加速,然而落在樑軍將士眼中,這便是一道遮天蔽日勢頭兇猛的巨浪席捲而來。

每一個人都不斷地深呼吸,同時拼命握緊手中的長槍,尤其是最前排的步卒,縱然心中無比恐懼,但他們依舊如釘子一般紮在地上,憑藉強大和堅決的意志克服人性的本能。

洪水漫至眼前,一根根長且尖利的鐵製馬槊捅了過來。

“大梁!”

一人呼。

“必勝!”

萬人應。

鐵與血猛然迸發,染紅這片江山!

縱然數百兒郎頃刻間付出性命的代價,但是樑軍陣型絲毫未動,他們以血肉之軀擋住了這世間最強大的重騎兵!

與此同時,戰場右面輕騎兵廝殺的戰場上,韋睿一聲厲喝,長槍破開兩名西吳騎兵的格擋,鑌鐵槍尖以銳不可當之勢刺進對方主將的胸膛。

順勢一挑,將這具屍首砸進西吳騎兵陣中。

以五千對七千,藏鋒衛大勝!

主將大旗隨他轉道向南,藏鋒衛一邊砍殺西吳騎兵一邊整合陣型,尹道率領的驚羽營適時趕到接手殘局。

韋睿不再猶豫,領軍順風南下,直撲吳軍後陣!

顧秋道立刻派出長槍陣應對,然而就在這時,左翼忽然傳來急報。

“將軍,樑國騎兵已然破陣!”

傳令官滿面驚恐,顧秋道神色大變。

在戰場的左翼,宛若殺神一般的陳顯達猙獰大笑,左臂已然中箭,然而他卻恍若未覺,那柄不知沾染多少敵人鮮血的寬刃朴刀肆意揮舞,帶領五千先鋒鐵騎先是擊潰三千西吳騎兵,然後殺入吳軍重甲步卒後方的輕步兵方陣,如滾湯潑雪一般硬生生鑿開一條路。

若從上空俯瞰而去,便見虎城步卒頑強地抵擋着西吳安陽龍騎極其恐怖的衝擊,雖然傷亡的數字不斷增加,但是始終沒有讓對方打開缺口。驚羽營則在尹道的率領下死死纏住那支西吳輕騎,爲韋睿統領的藏鋒衛主力創造了絕佳的機會。

韋睿和陳顯達各領一軍,如兩杆銳不可當的長槍從東西兩個方向插入吳軍的肋部,不斷向前突進,直指顧秋道所在的中軍。

破陣,而後會師!

吳軍大亂!

……

主戰場北面,在勇毅衛和飛當軍加入戰鬥之後,局勢便朝着有利於京軍西營的方向發展。

西吳三個萬人隊戰力不弱,但在周德威將那支策應掠陣的騎兵調往主戰場後,樑軍步卒面對的壓力大大減輕,隨後便以勇毅衛作爲刀尖,幾輪衝鋒之後扯開吳軍的陣地,飛當軍順勢而入,吳軍敗相逐漸顯露。

“侯爺,軍機有令!”

“說。”

“我軍擊敗眼前之敵後,向西北面快速穿插,攻擊敵軍主力肋部!”

蘇武點頭應下,轉頭看了一眼那個中年男人,在得到對方的眼神迴應之後,從親兵手中接過自己慣用的長矛,策馬向前道:“傳令全軍,向西北面敵軍主力進攻!”

他不是隻會勾心鬥角的庸碌之輩,這個爵位同樣是在戰場上搏命而來,否則也不會得到開平帝的信重,在最緊要的關頭領軍勤王救駕。

“遵令!”身旁衆將齊聲迴應。

……

日漸偏斜。

吳軍陣中,天子龍旗之下,宣武帝面色凝重,周遭大臣無不屏氣凝神。

雙方主力鏖戰不休,雖然很多人看不清具體的局勢,但是大概也能知道吳軍並沒有佔據優勢,反而樑軍越戰越勇。

“啓奏陛下!我軍左翼敗退!樑軍京營趁勢掩殺而來!”

又是一個壞消息,宣武帝攥緊雙拳,然而還沒等他斥責前方武將,又有一人趕來稟報:“陛下,後軍……後軍局勢危急!”

“你說甚麼?!”

宣武帝再也維持不住帝王威儀,幾近於疾言厲色。

那人渾身戰慄,不敢擡頭。

宣武帝憤然咆哮道:“顧秋道究竟在做什麼?”

沒人能夠回答。

就在君臣相顧無言之時,只聽得遙遠的東方忽然傳來數聲炮響,隨即便出現一幕讓這些人目眥欲裂的景象。

無數大梁旗幟出現在遼闊的平原上,不知從何而來的樑軍漫山遍野,雖然距離還比較遠,但是僅僅放眼望去,敵軍的數量便至少有數萬以上,而且後方還延綿不斷。縱然看不清這些軍隊究竟屬於哪一支,但所有人的心都瞬間墜入冰窟。

如今主力被穀梁指揮大軍纏住,後軍又已經搖搖欲墜,眼下又出現數之不盡的樑軍援兵,這場決戰的結果不言而喻。

周遭一衆大臣面色蒼白,顫顫巍巍。

宣武帝痛苦地閉上雙眼,猛然一拳砸在扶手上。

良久後,他咬牙說道:“傳令周德威,撤軍!”

然而此時撤退談何容易?縱然周德威能夠派出忠心部屬斷後,樑軍又怎會放棄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一旦撤兵不僅要蒙受巨大的損失,他心心念唸的伐樑大計便會成爲鏡花水月。

可如果不在敵方援軍到達之前撤退,今日便是大吳皇帝喪命之時!

前軍陣中,周德威望着遠方忽然出現的樑軍援兵,雙手止不住的顫抖。

等到宣武帝的旨意傳來,他再也承受不住,猛然吐出一大口鮮血。

“撤軍!”

……

當西吳陣中響起尖銳的鳴金聲後,聽到這個刺耳聲音的樑軍將士先是楞了楞,旋即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中軍之內,數道軍令立刻通過旗語發出,古平衛、靈州三衛、金水軍、京軍西營悉數向前衝殺,趁着吳軍主力開始向西撤退,一路好似砍瓜切菜。虎城守軍和藏鋒衛則從側面進攻,呼應正面主力的衝鋒。

那深入大梁陣中的一萬西吳騎兵久攻不下,雖然對保護穀梁的五千重甲步卒造成極大的殺傷,而且終於在最後時刻攪亂對方的陣型,但是隨着無數援兵出現,領軍主將眼中浮現一抹痛苦之色,厲聲喝道:“放箭!”

還能站着的樑軍將士幾乎個個帶傷,谷芒更是血染戰袍。

穀梁昂然立於帥旗之下,微微發白的臉色掩蓋不住眼中的豪情萬丈。

然而谷範卻不在他身旁。

最後一輪箭雨襲來, 面對西吳騎兵的捨命一搏,樑軍將士寸步不讓奮力抵擋。

混亂的戰場上,忽然有數支冷箭衝破阻擋,從極其陰險的角度射向穀梁。

“侯爺小心!”

兩名親兵奮不顧身地一躍撲來,爲穀梁擋住三支冷箭。

穀梁猛地轉身,長槍一抖便盪開第四支冷箭。

然而這並不是最後一支。

時光彷彿在這一刻靜止,所有人的動作都變得極慢。

喧囂遽然間消失,第五支冷箭從穀梁側後方襲來。

然後射入他的腰間。

1168【元年】1287【衆生】831【天降大任】1008【偏向虎山行】657【何似在人間】(六)58【夜臨】621【東風寒】695【孤臣】1189【裡快哉風】(三)1126【江陸思歸客】863【知我者】845【宜將剩勇】489【蒼生何辜】293【機動】958【腰纏萬貫】817【吾誰與歸】666【何似在人間】(一十五)526【耳光】955【這個時代的托兒】514【勾勒江山】599【簡在帝心】552【主僕】802【無端星月浸窗紗】請個假843【定鼎之戰】(下)118【大勢】1258【曾許人間第一流】963【神遊物外中山侯】64【人生不滿】21【三年】710【攤牌】38【信】119【侍寢】857【忠臣的下場】834【正宮】55【一臺戲】1098【此生何寄】28【綠柳莊】23【當年事】1166【大鵬一日同風起】254【陳希之】254【陳希之】563【功虧一簣】6【父與子】475【敲打】1052【歸來】1158【涼風起天末】1000【命數如織】1191【裡快哉風】(五)894【夜色中的殺機】1222【直掛雲帆濟滄海】(四)257【果決】52【鉤沉】270【面具之下】549【單刀赴會】819【奪門之戰】(上)1221【直掛雲帆濟滄海】(三)333【大勢】738【先行者】914【尺素】408【席捲】(四)187【滾】1077【人間正道是滄桑】(完)1113【伏兵萬里】588【閒雲評】594【塵埃落定】527【愚不可及】949【或輕於鴻毛】26【君子不爭】1206【長風破浪會有時】(二)457【失態】660【何似在人間】(九)273【獵殺】100【破局】255【微雨聽竹】1092【太息終長夜】86【一十八】345【長歌當哭】(二)962【迷則凡】758【衣冠】1157【菩薩低眉】117【霸道之術】843【定鼎之戰】(下)767【搬石砸腳】426【遇故人】910【君臣父子】92【摘桃子】1002【京都有雨】673【何似在人間】(二十二)47【此間少年】551【一箭雙鵰】634【終成空】1158【涼風起天末】294【指揮使】730【孰輕孰重】810【冠絕人間】424【抉擇】1124【冠蓋滿京華】1250【大風起】646【背嵬】
1168【元年】1287【衆生】831【天降大任】1008【偏向虎山行】657【何似在人間】(六)58【夜臨】621【東風寒】695【孤臣】1189【裡快哉風】(三)1126【江陸思歸客】863【知我者】845【宜將剩勇】489【蒼生何辜】293【機動】958【腰纏萬貫】817【吾誰與歸】666【何似在人間】(一十五)526【耳光】955【這個時代的托兒】514【勾勒江山】599【簡在帝心】552【主僕】802【無端星月浸窗紗】請個假843【定鼎之戰】(下)118【大勢】1258【曾許人間第一流】963【神遊物外中山侯】64【人生不滿】21【三年】710【攤牌】38【信】119【侍寢】857【忠臣的下場】834【正宮】55【一臺戲】1098【此生何寄】28【綠柳莊】23【當年事】1166【大鵬一日同風起】254【陳希之】254【陳希之】563【功虧一簣】6【父與子】475【敲打】1052【歸來】1158【涼風起天末】1000【命數如織】1191【裡快哉風】(五)894【夜色中的殺機】1222【直掛雲帆濟滄海】(四)257【果決】52【鉤沉】270【面具之下】549【單刀赴會】819【奪門之戰】(上)1221【直掛雲帆濟滄海】(三)333【大勢】738【先行者】914【尺素】408【席捲】(四)187【滾】1077【人間正道是滄桑】(完)1113【伏兵萬里】588【閒雲評】594【塵埃落定】527【愚不可及】949【或輕於鴻毛】26【君子不爭】1206【長風破浪會有時】(二)457【失態】660【何似在人間】(九)273【獵殺】100【破局】255【微雨聽竹】1092【太息終長夜】86【一十八】345【長歌當哭】(二)962【迷則凡】758【衣冠】1157【菩薩低眉】117【霸道之術】843【定鼎之戰】(下)767【搬石砸腳】426【遇故人】910【君臣父子】92【摘桃子】1002【京都有雨】673【何似在人間】(二十二)47【此間少年】551【一箭雙鵰】634【終成空】1158【涼風起天末】294【指揮使】730【孰輕孰重】810【冠絕人間】424【抉擇】1124【冠蓋滿京華】1250【大風起】646【背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