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何似在人間】(六)

壇心上面除了開平帝和禮部尚書唐儉之外,另有兩個捧着托盤的內監,這都是皇帝身邊的人,所以連裴越都沒有太過注意。

左側那個內監丟掉托盤朝開平帝撲過去,右手在腦後一抹,一支磨得十分尖銳的木製髮髻出現在他掌心裡。

對於這個世界的武者來說,飛花摘葉殺人於無形只有寥寥數人方能做到,這個身法迅捷的內監肯定不在此列。只不過他顯然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將近一丈的距離只兩三步便能跨過,那根髮髻在他手中足以成爲取人性命的殺器。

事發突然,廷衛們都在壇心下方周圍,距離皇帝最近的是禮部尚書唐儉。

壇心邊緣處肅立的幾人厲聲呵斥,反應卻各不相同。

魏國公王平章和東府參政韓公端高呼“護駕”,前者沒有任何猶豫地往上衝,後者雖然要年輕二十歲,腿腳卻比不得練過武道的王平章。

然而有人的動作比王平章更快,當那個內監丟掉托盤的時候,大皇子劉賢就像離弦之箭一般急衝而上,滿面焦急憤怒之色,他那兩個弟弟相較之下便顯得遲緩一些。當然,這是因爲劉賢從小就展露出不錯的武道天賦,雖然比不得葉七和谷範這種天才,在皇族子弟倒也算得上頗爲出衆。

王平章並不以武道修爲見長,這一點裴越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確認。

時間彷彿突然被放慢,所有人的動作在裴越眼中清晰可見。

他看見禮部尚書唐儉擋在開平帝身前,王平章毫不作僞的震怒神色,劉賢拼盡全力的前衝,二皇子似乎不小心扭到腳踝,壇下右側兩個身姿矯健飛登而上的刺客,周遭如浪潮一般涌向壇心的廷衛。

看似過去很久,實則只是剎那之間。

裴越做出自己的選擇,他沒有理會那個突然發難的內監,右腳猛然蹬地,全身勁氣噴涌而出,身形宛若一道閃電衝向那兩名刺客,速度快到留下一排殘影。

那個內監就算身懷武道也不可能是絕頂高手,否則必然會掩飾不住,哪怕禮部尚書唐儉丟了性命,也足以能擋上一擋,這個時間足夠廷衛們反應過來。

反倒是右側那兩個刺客非常危險。

六七丈的距離被裴越一掠而過,幾乎是與兩個刺客同一時刻抵達開平帝身邊不遠處。

這兩名刺客都不算年輕,大約三四十歲,身材、面容和氣質都不出衆,屬於丟在人羣中很難引人注意的角色。

裴越的雙眼瞳孔猛然收縮如針。

刺客手中竟然有匕首!

要知道裴越從來不是自大之人,他不喜歡皇帝釣魚那一套,所以不僅在大局上調動手中的精銳軍隊層層護衛,對於內裡同樣不放鬆。既然開平帝覺得另一支人手中也可能有四皇子的心腹,那他就不允許圜丘壇內出現任何兵刃。

今日進入圜丘壇內的所有人,除了王平章、韓公端、唐儉和三位皇子之外,其他人全都被廷衛詳細檢查過,確保沒有一件兵刃帶進來,然後便是廷衛之間相互搜檢,儘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然而這突然出現的兩名刺客手中竟然有匕首,這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早早有人在圜丘壇內藏了兵刃。

兩名刺客眼中彷彿只有幾步開外的開平帝,

完全無視擋在中間的裴越。

他們同時出手,一左一右飛速逼近,手中的匕首泛着駭人的寒光。

裴越聽到身後傳來禮部尚書唐儉的驚呼,只當他被那個內監刺中,此時壓根沒有餘裕去擔心那位尚書大人,他很清楚自己面臨的危局。

這一刻裴越沒有任何猶豫,猛然後退一步,右拳甩到身後,然後腰腹發力,舌尖如綻春雷。

一拳如炮彈擊出!

身體順勢甩出一個弧線。

他的拳頭砸在左邊刺客的手腕上,匕首應聲墜落,與此同時右邊刺客的匕首狠狠插入他的肩頭。

然而對方既然敢來刺殺皇帝,又豈會輕易放棄,更不可能驚慌失措。

右邊刺客踏前一步,順勢左手抱住裴越,右手按在匕首上,用力地往前推。

左邊刺客毫不慌亂,俯身撿起掉在地上的匕首,魚躍前衝刺向開平帝的心口。

肩頭傳來的劇痛撕裂心肺,裴越發出一聲怒吼,反手一拳砸在抱住自己的刺客的鼻子上,直接將此人砸得面目全非,同時擡起右腳踹中對方的襠部,借力朝着另一名刺客撞去,竟是直接把自己當成了兵器。

他的視角看不見身後的狀況,雖然自己的動作要比那名刺客稍微慢上一絲,可是身後的皇帝應該不至於被嚇到徹底呆滯,只要他能及時避開,哪怕稍微有些狼狽,裴越就能將那名刺客撞開。

雙方都知道成敗在此一舉, 也清楚機會就在毫釐之間。

那名魚躍衝向開平帝的刺客眼中突然泛起驚慌恐懼之色,然後撲了個空。

與此同時,裴越已經撞了上來。

兩人不約而同地發出悶哼,重重跌落在地。

裴越用力扭頭看向旁邊,只見那泛着寒光的匕首依舊握在刺客手中,匕首上面並無鮮血,登時鬆了口氣,然後便感覺到肩頭的劇痛衝上腦門,即便是他這樣心志堅毅的人都忍不住呲牙咧嘴。

那名刺客還想爬起來,立刻被及時趕上來的廷衛們死死制住。

被裴越踹飛的刺客亦是同樣的下場。

這些廷衛們看着仰面倒地的裴越,心中又是後怕又是感激,雖然他們的反應已經足夠迅速,可終究被刺客們搶佔先機,就是那一瞬間的差距,足夠刺客們對開平帝造成致命的危險。

要不是裴越拼死擋住刺客的致命一擊,這些廷衛一個都活不下來,還有可能禍及家人。

當即便有人將裴越攙扶起來,但是沒人敢動他肩頭上的那柄匕首。

裴越終於有機會看向後面,只見開平帝依舊完好無損地站着,目光溫和地望着自己。

禮部尚書唐儉並未受傷,反倒是那個內監倒在他腳邊,那根髮髻插在他自己的喉嚨上。

裴越心中納罕,難道這禮部尚書竟是深藏不露的武道高手?

642【荒唐言】415【席捲】(一十一)527【愚不可及】307【得寸進尺】684【當時明月】798【往事只堪哀】503【左膀右臂】756【圖窮匕見】1320【決眥入歸鳥】333【大勢】1081【將死之人】1246【疾風掃落葉】451【謀攻】391【突襲】1195【裡快哉風】(九)388【挾持】1310我花開後花殺1082【無情未必真豪傑】516【意料之外】982【逐漸揭開的帷幕】(下)825【鬼神莫測】1179【一點浩然氣】(四)1288【梟首】1079【於此泣無窮】9【讀書人】95【工欲善其事】984【此去萬里】1306【渺滄海之一粟】505【春風三度】442【雲霧層層】703【一拳】1193【裡快哉風】(七)788【刺裴】(一十五)1097【夫唯不爭】685【去國裡】562【參差】1029【如山之韌】1125【斯人獨憔悴】218【收官】1242【稱孤道寡】11【人心】681【生殺之權】1263【古興亡多少事】813【國士】1192【裡快哉風】(六)295【恍若隔世】68【清算】1124【冠蓋滿京華】847【滿盤皆輸】1009【局中人】919【不知死活】667【何似在人間】(一十六)請假一天419【定鼎】695【孤臣】367【杯酒】(下)141【綺水之畔】1067【人間正道是滄桑】(四)1095【夕照如煙】1057【天若有情天亦老】(五)1232【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四)820【奪門之戰】(中)753【遇刺】620【金錯刀】916東風夜放花樹826【十步一算】720【舉重若輕】14【收徒】667【何似在人間】(一十六)391【突襲】916東風夜放花樹706【前車之鑑】789【刺裴】(一十六)649【忠心耿耿】555【心戰】1276【一醉輕王侯】651【一世之尊】1092【太息終長夜】1003【箭在弦上】1185【一點浩然氣】(十)957【宮闈深深】請假一天1327【故事的開端】108【王見王】128【失蹤】251【摘心】996【俯仰有愧】856【逐鹿】741【事了拂衣去】317【東北偏北】(二)1305【寄蜉蝣於天地】1179【一點浩然氣】(四)306【執劍人】742【雪浪亭記】說一下更新的事情719【亂】351【長歌當哭】(八)614【九迴腸】308【妖孽】305【醉明月】
642【荒唐言】415【席捲】(一十一)527【愚不可及】307【得寸進尺】684【當時明月】798【往事只堪哀】503【左膀右臂】756【圖窮匕見】1320【決眥入歸鳥】333【大勢】1081【將死之人】1246【疾風掃落葉】451【謀攻】391【突襲】1195【裡快哉風】(九)388【挾持】1310我花開後花殺1082【無情未必真豪傑】516【意料之外】982【逐漸揭開的帷幕】(下)825【鬼神莫測】1179【一點浩然氣】(四)1288【梟首】1079【於此泣無窮】9【讀書人】95【工欲善其事】984【此去萬里】1306【渺滄海之一粟】505【春風三度】442【雲霧層層】703【一拳】1193【裡快哉風】(七)788【刺裴】(一十五)1097【夫唯不爭】685【去國裡】562【參差】1029【如山之韌】1125【斯人獨憔悴】218【收官】1242【稱孤道寡】11【人心】681【生殺之權】1263【古興亡多少事】813【國士】1192【裡快哉風】(六)295【恍若隔世】68【清算】1124【冠蓋滿京華】847【滿盤皆輸】1009【局中人】919【不知死活】667【何似在人間】(一十六)請假一天419【定鼎】695【孤臣】367【杯酒】(下)141【綺水之畔】1067【人間正道是滄桑】(四)1095【夕照如煙】1057【天若有情天亦老】(五)1232【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四)820【奪門之戰】(中)753【遇刺】620【金錯刀】916東風夜放花樹826【十步一算】720【舉重若輕】14【收徒】667【何似在人間】(一十六)391【突襲】916東風夜放花樹706【前車之鑑】789【刺裴】(一十六)649【忠心耿耿】555【心戰】1276【一醉輕王侯】651【一世之尊】1092【太息終長夜】1003【箭在弦上】1185【一點浩然氣】(十)957【宮闈深深】請假一天1327【故事的開端】108【王見王】128【失蹤】251【摘心】996【俯仰有愧】856【逐鹿】741【事了拂衣去】317【東北偏北】(二)1305【寄蜉蝣於天地】1179【一點浩然氣】(四)306【執劍人】742【雪浪亭記】說一下更新的事情719【亂】351【長歌當哭】(八)614【九迴腸】308【妖孽】305【醉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