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

回龍灣偷襲

比起荊州水師那有如三間房舍般大小的中型艦船來,江東方面先鋒大將甘寧所率的艨艟艦隊就像一條條靈猾異常的黑鯊,破開重重波浪,冒着敵人密密集集的箭雨,以風馳電掣一般的速度疾衝前來。

來自益州巴郡臨江縣的甘寧原本乃是江洋大盜出身,平生熱衷的就是打打殺殺,常常率人在江面上搶劫過往商船,將搶來的綢緞做成船帆,非常招搖,號稱“錦帆賊”。但甘寧也頗有水戰技擊之長,曾經投在劉表部將、江夏太守黃祖的帳下,但鬱郁不得重用,便又改投在江東孫權麾下。結果孫權察覺他確有過人之能,馬上放手任用,一旬之間由千夫長、偏軍校尉而提升到先鋒大將之職。而甘寧因爲幸逢明主,便也感恩戴德,一意要立戰功以酬孫權——而這次在“回龍灣”處與曹軍水師即將展開的狙擊之戰,就被他看作是報答孫權提擢之恩的最佳機會。

一舟當先的甘寧一頭穿進了敵軍的船陣之中,他瞧着離自己的艨艟最近的一艘敵艦之上高懸着一面寫有“夏侯”字樣的旗幟,便料定這是一位軍秩至少在千夫長以上的曹軍將官所乘之船。於是,他舉起右手向腦後一招,艦上的水卒們見狀立刻木槳翻飛,快如閃電地划着艨艟鬥艦朝敵船邊上貼了過來。

眼見得已靠近敵船船舷還有一尺之遙,甘寧把手中大刀叼在口中,微蹲在船頭處暗一提氣,整個身軀猶如靈猿一般飛撲而上,“哧溜”一下就躥了過去。

他身在半空,大刀已操在手中,舞成白晃晃一團刀花,雙腳剛落在甲板上便狂劈猛砍開來。驚覺過來的曹兵們在顛簸的甲板上大呼小叫着搖搖晃晃地圍攏過來,準備將他亂槍刺倒——不料甘寧的身體敏捷得如同猴子一般,一扭一拐之間就避開了對方數柄長矛的劈刺,他隨手“刷刷”幾刀便砍翻了幾個撲近上來的曹兵。而他的身後,那些從跟着他做水賊當強盜時便開始在江面上踩着刀刃混生活的江東水兵們,已經紛紛跳上船來,疾速地加入了戰團。

這艘荊州戰船上的水軍護軍校尉,正是那個在長阪坡被張飛一嗓子震得一頭栽下馬的夏侯儒。他此時正被江濤顛簸得“哇哇”直嘔,蹲在甲板上吐了一地,五臟六腑都似翻轉了一般難受至極——如今又看到甘寧他們一個個拼殺之際仍是那般的生龍活虎,簡直是嚇得魂飛魄散!倉皇之間,他趴到船舷邊上拼命朝着離自己最近的那隻曹軍戰船揮手呼救起來:“子丹!子丹!快來救我!”曹真在鄰船上聽得分明。他不似夏侯儒那般暈船,對船上的顛簸也適應得比較快,這時一見到夏侯儒這邊的窘狀和困境,急忙命令荊州水兵火速划船靠攏過來援救。然而,夏侯儒船上那幾個江東水卒在甘寧的指揮下早已掄起鋼斧“叭叭叭”將船底一連劈破了三四個大洞,滾滾江水從那些洞中“嘩嘩譁”猛灌而入!

後,甘寧一聲呼哨,衆江東水卒應聲隨着他一齊如飛魚般倒翻出去,跳回了自己的那條艨艟鬥艦之中——他們又飛快地划起船槳,殺向了下一個目標,只留下夏侯儒在遠處那淒厲的呼救聲和曹真震耳的叫戰聲被一陣陣江風吹散吹遠……

江東老將黃蓋這邊,卻是將一百艘艨艟鬥艦列成一個巨大的方陣,前面幾排的鬥艦船頭都是尖如利刃,上面包裹着堅厚異常的鐵皮。在黃蓋的揮旗調度之下,它們就像一頭頭悍猛絕倫的犀牛一般往前橫衝直撞過去!“咔嚓嚓”“砰嗒嗒”……震人耳膜的巨響此起彼伏,一艘艘曹軍戰船被堅銳難敵的江東鬥艦船尖撞出了一個個斗大的窟窿,然後一幕幕江水倒灌、船體下沉的悲劇重複着不斷地上演。

蔡瑁在旗艦上直瞧得兩眼通紅,雙拳緊握得就快要捏出血來——他怎麼也沒料到,劉備部下的水卒竟有如此強悍,如此靈敏的戰鬥力!自己的那些中型戰船竟被他們逼得團團亂轉,也被他們打得狼奔豕突。他對它們幾乎完全失去了調度之力與協調之能。他跺着雙腳朝傳令兵們叱道:“即刻傳令下去,全軍收縮戰線,迅速集合聚攏,各船之間首尾相連,不留空隙,同時結成龜形舟陣,放箭拋石禦敵於外圍。必要之時,各隊可以三敵一,以船撞船,拼個魚死網破!”他這時已經想清楚了,面對如此靈活迅捷的敵艦,只有進行殘酷的“惡性消耗戰”,才能真正折損他們的元氣!

就在他幾乎是嘶啞着聲音喊出這一串命令時,一直在他身邊黯然站立的于禁突然伸手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頭。

蔡瑁氣咻咻地扭頭一看,卻見於禁和那幾個傳令兵彷彿都似被釘在了甲板上,他們的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東北方向的江面,渾身上下就像打擺子一樣幾乎不能自抑地顫抖着。

蔡瑁一愕,急忙順着他們的目光看去,不禁也呆住了——隨着江面上那一幕濛濛的霧氣被緩緩破開,披着一片金晃晃的陽光,一座焰紅色的“水上城堡”猶如巨鯨一般正漸漸嶄露而來……

他張大了嘴巴,喃喃地自語道:“哎呀呀——壞了!壞了!”

那座“焰色城堡”在衆人的視野裡漸漸放大,漸漸彰顯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

那是一艘龐大的艦船……一艘足有五層樓高的鉅艦!

在它的背後,二十餘艘稍小一些的樓船也緩緩凸顯而出……

“那……那是什麼船?”于禁的聲音顫抖得異常厲害——和那艘鉅艦相比,他們曹軍的中型戰船隻能算是巨人面前的小孩。

蔡瑁的臉色慘白,悽然笑道:“怪不得今天這些艨艟來得這麼刁鑽!原來他們都不是劉備的水卒,而是江東水師啊……”

突然,他驀地提高了聲音,用異常響亮的嗓門掩飾着自己內心的極度恐慌:“於將軍——你知道麼?這就是江東大都督周

瑜周公瑾所乘的焰色五牙大艦!它也是當今世上最大的船,是我們這輩子所能見到的最大的船!”

曹軍水師與江東水軍在回龍灣的這一場激戰整整持續了六個時辰,待到夜幕降臨之際兩方纔各自鳴金收兵而返。

雙方的結局是:曹軍的前鋒艦隊被擊沉戰船一百八十九艘,擊損戰船一百六十三艘,傷亡水兵(含覆舟溺水而斃者)總計六千八百餘人,被俘水兵一千四百人,幾乎可謂全軍覆沒;江東方面的船隊被擊沉艨艟鬥艦六十五艘、樓船兩艘,被擊損艨艟鬥艦一百七十五艘,傷亡水兵(含覆舟溺水而斃者)總計二千三百餘人,被俘水兵三百二十餘人,基本上可謂取得了“以一換四”的戰果。

這一戰,沉重打擊了曹軍水師的士氣,使得曹軍水師只有退回到洞庭湖東面的烏林水寨固守。而江東水軍也如一條巨蟒般追襲而至,就在烏林水寨對岸的赤壁一帶紮下營寨,隔江而峙。

這一戰雙方的交戰情形,都被當時急率數萬步騎趕到蒲圻渡口的曹操及其屬僚們登上一座山丘看得清清楚楚。

而司馬懿正是從這場戰役中深刻地感受到,江東方面在艦船械器和水戰之技上的優勢是當今天下無與爭鋒的;曹軍若想征服江南、掃平吳越,必須對水戰之法進行全面、深入的系統性學習與鑽研。事實已經證明,單方面的兵力優勢在江面水戰上所能發揮的作用始終是次要的;要想真正贏取水戰的勝利,不僅需要在水兵的徵用和訓練上“大投入、大付出、大用功”,還必須隨之相應地建立起一個大而久、精而深的船艦製造體系。這一系列關於水戰之法的觀念,後來深深地影響了十多年後司馬懿在荊揚二州主政掌兵時的許多根本性舉措。以致在後來魏文帝黃初年間興兵伐吳之際,他留守許都期間指揮從各地徵召的數千能工巧匠,在潁水河上一口氣接連建造了三十八艘五牙樓船。

當時,他站在江岸山丘頂上的高巖處,也遙遙望見了那個在五牙樓船旗艦的頂臺上,站在諸葛亮身側的江東大都督周瑜。他那玉樹臨風般的英挺身姿,鎮靜如山的恢宏氣度,猶如一道灼亮的電光遠遠照進了司馬懿的心底——讓他又一次禁不住深深感慨這六合之內的人才之富與俊傑之多!原來,這萬里江山的大舞臺上,在東西南北大大小小的角落裡,都有着各種各樣絲毫不次於自己和諸葛亮的英傑奇士。他再一次深深地感覺到了自己身處這浩浩茫茫宇宙間的渺小與平凡!看來,這場大江之上的精彩水戰,那位如同皓月當空般耀眼的“主角”,將永遠屬於這位善於琴瑟之技、風流倜儻的江東美周郎!而自己和諸葛亮,都將只能是退隱幕後,成爲一個把明亮的光環投注在周瑜身上的配角。畢竟,站在時勢的前臺之上,把水師之戰的這一片精彩的天空燦然照亮的,除了周瑜之外,似乎不會再有其他合適的人選了……

(本章完)

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備戰東關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再無敵手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三馬同槽而食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曹爽引衆怒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
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備戰東關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再無敵手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三馬同槽而食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曹爽引衆怒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