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一杯盛夏的果飲
今日芒種,農曆五月初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記述:“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的“芒”指麥類等有芒作物,“種”是指谷黍類作物可以播種。“芒種”二字諧音,一切作物從此“忙種”,苦夏開哨。
今年姑蘇城入夏後,盛產的就是“天落水”。雨水癡纏裡,時節流逝,可以深切體會賀鑄一千年前曬不幹的抑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黃庭堅曾經甘拜下風地說過:江南斷腸句,沒誰能再寫得過賀鑄這三行。能獲如此溢美之詞,在我看來,一半的確是賀鑄幽邃的深情,一半也實在是拜江南雨季能蝕透肌骨沁入肺腑的黯然所賜。
按古氣象歷,芒種後的第一個丙日,江南就將正式“入梅”。“梅子黃時雨”五個字還是太詩意了,說句北方人一聽就懂的話,“梅雨季”就是“桑拿天”,所謂“旱雲煙火,雨雲水波”。梅雨季節的江南低空溼雲盤桓,降水連綿不斷,溫高溼大。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芒種後,梅雨江南等長晴。
過了芒種,再幾天就是端午。
枇杷味的初夏,已經落幕了。雨一停,江南會在太陽出來以後發燙。這兩天走進雨巷,會聞到箬葉青生生的氣味和糯米的香甜。
仲夏來了,就這樣裹在四角糉的濃油赤醬裡來,熱水甫燙地來。煨熟盛起的,是又一年又一個漫長的熟夏。
一切可以謂之美食的,只是因爲有愛入口。
芒種時節祛溼果飲
在江南,芒種時節,梅子成熟。古時的“青梅煮酒”,正是這個時節。
Ray從食療的角度看,這時節成熟的梅子富含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礦物質,在溼氣升騰的當季,正是調節酸鹼平衡的一劑飲方。
溼,是中醫重視的大事。長夏多溼病。外溼與季節氣候環境有關,陰雨連綿,涉水淋雨就特別容易感受溼邪。而體內溼症主要就是脾失健運,運化水液功能障礙,溼自內生,容易勾連臟腑之病。
Ray的心得,不是在江南這時節的雨季青梅煮酒,而是薏米煮水,還可以加上一些祛溼健脾的當季水果,自制家常果飲。
冰糖薏米水
【食材】
薏米:75克 水:1000毫升 冰糖:適量
【做法】
1.薏米洗淨,用冷水浸泡4小時以上。
2.將薏米和水倒入鍋中,大火煮開後,轉文火煮1小時至薏米變軟。
3.根據自己口味加入適量冰糖,再煮至冰糖溶化即可。
薏米煮水有穀物清香,在這個季節可以直接當水喝。
另外,加入水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口感。水果入飲,不宜在薏米煮制後趁熱直接加入,建議用冷藏中和的方法,讓水果的營養和滋味與薏米水完整有效地結合。
水果在低溼下出味的時間比較長,因此製作這些果飲需要一定的時間。
可以在薏米水煮制晾涼至室溫後,加入相應的鮮切水果,然後在冰箱冷藏格里存放約8小時,取出後等待飲品回至室溫,即可飲用。
冰飲並不是我們提倡的養生果飲方式哦。
檸檬薏米飲
檸檬切片,加入薏米水;可根據口感調入蜂蜜、薄荷葉。
藍莓薏米飲
薏米水中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適量藍莓——這款果飲試製的最佳搭配——Ray的心得是再加入少量椰子汁和1~2片百里香葉。
彩虹水果飲
用當季的紅櫻桃、水晶櫻桃、獼猴桃、紅提和橙子與薏米水調和,也可加入冰沙增加口感。
黃瓜檸檬飲
薏米水中加入黃瓜、檸檬和薄荷,口味清爽,也可加入一些冰沙,給家中孩子帶來一款健康的冷飲。
西柚蘋果橙飲
西柚、蘋果和橙子的果瓣切片加入薏米水,再兌入適量鮮榨的西柚汁或橙汁,口感足以媲美任何一款市面上的果汁飲料,而且健康、低果糖、不含任何添加劑和調味料。如果需要更爽口,還可以加入薄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