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 茶餘飯後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古諺:清明後十五日,鬥指辰,三月中。雨生百穀,清淨明潔。
喜歡“穀雨”二字。谷是“種子”,雨是“天落水”。穀雨,就是種子與天落水,有生命感。穀雨起五日“萍始生”,再五日“鳴鳩拂其羽”,又五日“戴勝降於桑”,鳴鳩與戴勝都是仲春時節山林與田野間的鳥。春秋時期,博學的音樂家師曠曾經傳下過一本很有趣的《禽經》,歷數了他所知的天下之鳥。他形容戴勝鳥每年從春深處來,因農事而起,飛鳴於桑田,告示天下五穀可種,故曰布穀。
鳥來喚起“布穀”,秧苗青青,雨落水滿萍生,春化雪除霜,一季過去,它滿載着新綠,將辭行遠去。一年漸入佳境。
穀雨——
春將離,夏初生。
你我與夏,即將萍水相逢。如此,四季往替,生生不息。
穀雨時節,在江南,最宜喝杯雨前茶。雨前茶一般就是穀雨時節前採製的茶葉,雖然此時茶葉不及清明前採摘的那麼細嫩,但清明穀雨間的十幾天,春正暖、芽亦壯,茶的芽葉生長較快,往往滋味更鮮濃耐泡。因此也有茶人主張飲得綠茶的濃淡恬宜,恰恰應在穀雨。
一盞春色,萬卷江南。
茶是清談間歇的飲品。家常,則是清歡。蘇東坡有詩云: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春天在舌尖的清歡,是細水長流,簡單溫暖。
食的本質也就是一種守時吧。
一頓頓吃,一餐一時辰、一時節、一時歲……
一生一世,就是茶餘飯後罷了。
清明後到穀雨,有着“樹上的蔬菜”美譽的香椿就昂揚出芽了。
香椿的春芽又叫香椿頭,有特有的草木野蔬的香氣,雖然有人不喜歡,但是喜歡時令野菜的老饕們都很愛這一口野蔬。
中醫認爲香椿味苦、性平、無毒,最適合春季開胃爽神、祛風除溼、消火解毒,尤其健脾利肺。香椿時令,正宜食補。
香椿的吃法很多,不同的地域和個人的口味愛好,可以變化出不同的吃法,最常見的有鹽淹香椿、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
茶泡飯
茶泡飯主食
【食材】
米:盤錦蟹田米 茶:洞庭碧螺春
熟黑芝麻 海苔絲 鹽煎三文魚(小塊)
【做法】
1.米飯煮熟。
用來做茶泡飯的米飯,要煮得顆顆飽滿,又保持剛剛好的糯度。
2.泡碧螺春茶。待茶葉泡開後,濾掉茶葉,倒入茶壺中備用。
水溫90℃,先放水,後放茶葉。
3.盛一碗煮熟的米飯,將茶水澆入米飯。
泡好的茶水沿着碗邊慢慢地澆進去,茶水要漫過飯的2/3。
4.根據個人喜好,可以在茶泡飯上撒上熟黑芝麻和少許海苔絲。
這次搭配茶泡飯,用了一小塊鹽煎三文魚。因爲茶水是弱鹼性,如果和胃酸中和,有人會覺得不消化。配上三文魚,可以增強佐餐的口感。
茶泡飯配菜一:鹽煎三文魚
【做法】
1.將適量鹽輕輕抹在三文魚魚腩上,並灑上少量朗姆酒提香,最後均勻撒上一層現磨黑胡椒,醃漬30分鐘。
2.鍋中入黃油,放上醃好的三文魚魚腩。蓋上鍋蓋,大火煎2分鐘,翻面再煎2分鐘。
3.魚肉煎熟後出鍋,擠少量檸檬汁,即可。
茶泡飯配菜二:油炸椿芽
香椿頭營養豐富,又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穀雨時節的香椿葉肥而芽嫩,綠葉紅邊,有饕家將其比成野蔬裡的瑪瑙翡翠,足見珍愛如是。
油炸椿芽,酥香其外、蔬香其裡,配上一碗溫熱的茶泡飯,清清簡簡的一餐,倒也就把家門外的煩憂都放下了。
【食材】
香椿頭 低筋粉:1杯 土豆澱粉:2茶匙 雞蛋:1個冰蘇打水:150毫升 鹽:適量
【做法】
1.先將雞蛋打散,加入土豆澱粉和低筋粉。
土豆澱粉混合低筋粉做麪糊效果最佳。
2.慢慢地將冰蘇打水加入,調成炸糊,最後加入少許鹽。
3.炸鍋入油,加熱到150℃左右,把香椿裹一層薄糊,放入油中,炸至顏色呈現淺黃色即可出鍋。
炸蔬菜不要時間過長,只需外層的炸糊在油中變色即可撈出,因爲炸制過度反而會失去蔬菜應有的色香味。
番外:京都的一碗茶泡飯
那天是入夜時分,我和Ray纔到的京都。
從烏丸線潛到駐地——一家在御苑宮牆外高冷文藝的設計酒店。酒店轉角的街叫丸太町。暮色四合,那天是十月初十,有大半個月亮飄渺地張貼在當空,熒光閃閃。
起風了,聽見御苑的叢林輕吟短喝。後來我和Ray去御苑,那裡有很多百年的樹。
我們在那條叫丸太町的街上走着,噠噠的足音。那個辰光,京都都是歸人,我們是過客。
過客遇到一家叫“家”的店——“十二段家”。
它在夜色瀰漫的街上,關着門做生意。
是的,關着門做生意。
街店,地段值金銀,所謂金角銀邊草肚皮。“十二段家”的位置不在金角不在銀邊,就是個草肚皮。還不廣告,就是關着門做生意。
“十二段家”的生意是熱的老的,聽說這字號二百多年了。
二百多年了,看家的就是“茶泡飯”。
“茶泡飯”是真的茶、真的飯,真的就是:茶泡飯。
菜單遞上來,就一頁,只有三款套餐可以選,倒也都不貴。就是說,這家二百多年的店真的就一直在賣“茶泡飯”。
元祖款是“十二段家”自創業始至今的基本款,1050日元:一杯茶、漬物盛合、玉子燒、赤味噌湯和白米飯。
“十二段家”的玉子燒有股清甜的奶香氣,柔軟、嫰滑又生機盎然。我平時並不太喜歡玉子燒,總討厭蛋味未盡,又添了份糖的甜,沒想到“十二段家”的是沒有一味多餘的調味,玉子燒就是本分的蛋香。在夜晚吃上這一口,就覺得熨貼在脣間舌上,簡單溫暖,剛剛好。赤味噌湯裡有魚豆腐和芋頭,這是特別之味;味噌的鹹香之中,有了魚的新鮮,這一取味是亮點。
而茶泡飯的吃法,就是在白米飯裡衝入熱茶,配上漬物同吃。
茶是日式煎茶,米飯是家常煮法,都沒有玄虛或稀奇的烹飪。可是茶沿飯碗壁注下,水線漸沒米飯,茶米之間倒像是怦然熱戀,簡單愛裡風情萬種。茶香如沁色般度化了米,米飯肥沃了茶的清瘦嚴厲,都成全了彼此的美意。
漬物盛合裡是牛蒡、青瓜、蘿蔔和紫蘇等,在茶米香的纏戀裡,漬物讓五味又落座回紅塵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