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捷報頻傳

歧山一役的後續影響很快顯現出來。因金韓聯軍主力被擊潰,死傷慘重,致使金韓兩軍無力再固守長安,留下的三千守軍不經抵抗,直接投降了西軍,使得京兆府在淪陷兩年多以後,得以光復。

楊彥隨後統軍,幾乎沒費多少力氣接連收復耀州、坊州、寧州、邠州等地。再後,揮師東進,光復華州,兵鋒直抵黃河西岸的同州。此時,一路潰逃的金韓聯軍緩過勁來。因同州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一旦同州丟失,金韓聯軍就將被堵死在陝北,完顏活女受命在同州集結接近兩萬兵力,擊敗了離開主力,孤軍深入的吳璘所部。西軍進攻的勢頭才被遏制住。

楊彥根據吳玠的授意,收攏兵力,轉而收取商州,定戎軍兩處。至此,在陝西制置司領導之下,西軍挾勝利之威,收復一府、一軍、五州,使得關中大震一舉扭轉陝西局勢

同一時期,在北邊,聞聽赤盞暉韓常慘敗之後,張俊無心戀戰,率部撤回保安軍。涇原帥徐原,令次子徐成統兵跟進輕取保安,一度打到延安府西部,受金軍頑強阻擊而返。

到了嘉定四年元月,西軍因自身損失也較大,且糧餉不濟,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役收復全陝,除張憲領軍攻陝州,意圖聯通陝西河南之外,反攻基本結束。金軍韓軍固守延安府、鄜州、同州、丹州、陝州、虢州、綏德軍等陝西東部,全面轉入守勢。

京兆府,長安城。

自西軍進城以後,長安百姓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慶賀光復。更加上正值春節,使得這數朝古都一片歡騰。只是,經歷多次戰亂影響,昔日陝西的首府不復往日繁榮,戶口銳減,街市半空,百業蕭條,不能不讓人惋惜。

“唉,看看,兩年多以前這長安城數十萬人口,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一轉眼,竟衰敗成這般模樣。”吳玠帶着衛隊進入城中,沿途見蕭條的景象,不禁感嘆道。

隨行官員多有曾經在長安供職者,聞聽此言深有同感。這都是戰亂鬧的,可話說回來,有安安穩穩的日子過,誰願意打仗?這不是女真人逼的麼?

“吳參議,記得這裡麼?”行至一處時,有人突然問道。

“怎不記得?從前帥司時常在這酒樓設宴,嘖嘖,竟關門歇業了……”吳玠道。

不多時,這一行人來到原陝西宣撫司衙門前。金國將陝西劃歸僞韓後,劉豫也將宣撫司設在此處。

一衆文武翻身下馬,都投衙內而去。但見那衙門裡人來人往,多是身着戎着的戰將,見到吳玠紛紛行禮。後者詢問楊都統安在,俱言人在二堂。吳玠遂引衆前往,剛到門口,便瞧見裡面一片亂象。

密密麻麻的士兵在那裡翻箱倒櫃,弄得滿堂狼藉。吳晉卿眉頭一皺,喝道:“哎哎哎,你等作甚?抄家呢?”

楊彥匆匆迎出來,抱拳行禮道:“吳參謀到了?”

“我說楊大,你這是幹什麼?”吳玠問道。

“劉豫跑得匆忙,你看看,這許多文件都沒有帶走。我正讓士兵收拾收拾,給大帥送到秦州去。”楊彥回答道。

吳玠聞聽此言,頗覺意外,笑道:“沒想到你還有這心思?楊大,此番你在敵前指揮立了大功,怎麼樣,先賀你一個?”

“空口白話有甚用?來點實際的。”楊彥亦笑。

吳玠白他一眼:“實際的得制置相公給你,我就賀你一賀,順便討杯酒吃。”

衆官正說笑間,忽有一將匆匆搶進來,大聲喊道:“楊都統。”

楊彥喝了一聲:“吼什麼吼?沒看到有長官在麼?還不來見過制置司吳參謀?”

那將正是前不久歸順西軍的原韓軍將領樑興,聽完話後,對吳玠一禮。楊彥這才問道:“何事?”

“又有人帶了千把韓軍來歸附。”樑興稟報道。

楊彥此時對吳玠道:“晉卿兄,連日來我軍在長安豎起大旗,韓軍、義軍、盜匪聞風來投,已有數萬之衆。看這架勢,還止不住,是不是向制置司請示一下?”

吳晉卿官拜制置司參謀軍事,他直接代表制置使徐衛,思索片刻,回答道:“這樣,凡是金軍韓軍來投誠的,都收。義軍和盜匪就算了,好生勉勵一番就是。”西軍不是山大王,阿貓阿狗都收,那韓軍好歹是受過軍事訓練的,而且多多少少帶了些裝備。至於什麼義軍盜匪這類貨色,女真人得勢時,他們沒少幹劫掠地方,通敵助紂的勾當。現在西軍打回來,又聞風來投,收了也是累贅。

“聽見了麼?照吳參謀鈞旨施行”楊彥下令道。

當時,已至正午,楊彥派人去請了徐四徐五,又叫來了吳璘作陪,好不容易在城裡尋個還在開門作生意的小館子,湊湊合合吃個飯。

“店主,好酒好菜只管上,休問。”楊彥一進去就大聲說道。

徐家兄弟,吳家兄弟隨後進來,見這館子甚是冷清,除了他們就沒有其他食客了。尋張桌子坐下,沾了一屁股灰,吳璘不禁問道:“我說店主,你這裡是多久沒人來了?”

那店主怕有五十來歲,穿件棉袍子,髒不拉幾,見來的不是着戎裝,就是穿官袍,心知是西軍的將帥們,不敢怠慢,上前賠罪道:“官人們寬恕則個,世道不太平,我這小店也是苦苦支撐。長官們若是不打回來,我臘月就關門大吉了。”

“關甚麼門?現在女真人跑了,局勢會好起來的。”徐勝說道。

“那是那是,就指着徐大帥給咱出頭,長官們稍坐,小人這就去置辦酒菜。”店主賠笑道。

楊彥一怔,脫口問道:“別說這店裡,主東、跑堂、廚子都是你一個人吧?那你得弄到猴年?沒等你飯作好,老子都成餓殍了”

“長官恕罪,恕罪。”店主作個揖,慌忙投後面去了。

徐洪伸手往桌子上摸了一把,全是污垢,店主又當廚子去了。軍階最低的吳璘沒奈何,起身到櫃檯拿了塊抹布,將桌椅都擦了一遍。徐勝見狀打趣道:“晉卿,你兄弟好歹也是統制官,硬給逼成了跑堂。”

這一次,吳璘督建朱記關有功在前,又鎮守此關讓金韓聯軍不能越雷池一步。雖說在進攻同州的戰鬥中被活女小敗一陣,但瑕不掩瑜。過段時間敘功,少不得升賞。作爲兄長,吳玠也替他高興,嘴上卻道:“他資歷最淺,替長官們跑跑堂又能怎地?”

閒話一陣,吳玠言歸正傳:“諸位,眼下我軍收復大片失地,金軍韓軍據險要堅守,暫時拱不動了。除張憲還在打陝州以外,其他地方戰火已熄。在制置司還沒有明確指示之前,我們得注意幾個問題。”

“這首先,就是儘快恢復地方上的秩序。除了各級統兵官要約束部屬,不得擾民害民之外,還要鎮壓諸如潰兵盜賊之類,盡力還地方以平靜。”

“其次,方纔聽楊都統說,連日以來,前來歸附我軍的人馬衆多。這事得注意甄別,不能什麼人都收,尤其要防備金韓的細作。”

“再次,諸地剛剛光復,暫時只能軍管。除了維護地方治安,和協助百姓恢復之外,對待從前投靠女真,爲虎作倀,通敵賣國之人,要予以鎮壓。如果確係鐵證如山,衆口一辭,且罪大惡極者,不能手軟,該殺就殺不如此,不足以平民憤這也是制置相公的鈞旨”

“最後,也是重中之重,我軍雖然打勝。但不可輕敵,要密切注意金軍韓軍的動向,保持高度戒備。”

說到這裡,他向衆將問道:“諸位還有補充的麼?”

此時,楊彥見那店主端了一盆熱氣騰騰的菜出來,補充道:“吃飯。”

在陝西戰場狼煙漸熄之際,襄漢戰場上宋軍也在積極地佈置。折家軍大敗韓軍以後,得到徐紹大力支持的折可求和何灌兩人,調兵遣將,集結御營司神武前軍和神武后軍的主力,積步騎五萬餘衆,準備在穎昌府與敵軍主力決戰。潁昌府就在開封府的西南,距離東京城已經不遠。如果宋軍在潁昌府戰勝,那麼劍指東京,恢復故都就不再是奢望

受戰局順利的影響,折可求和何灌都很振奮樂觀。何灌私下裡對摺可求說,還師故都,當與太尉痛飲當時,宋軍一掃陰霾,士氣高漲。老實說,打女真人咱們或許怵幾分,但打高世由的爛部隊,咱們絲毫不懼

這一點,韓軍統帥高孝恭也十分清楚。他接連敗於襄漢,退走潁昌,如果再敗,東京都得讓出去。從軍事意義上來說,東京或者不算什麼,但時至今日,大宋朝廷所在的杭州還叫“行在”,不叫京城一旦宋軍收復東京,其影響將極其深遠,南朝的民心士氣將受到極大鼓舞而對僞朝而言,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有鑑於此,在敗退潁昌府之後,他火速向大名府求援。他求的,當然不是韓軍,而是金軍高世由收到消息以後,心急如焚,趕緊派人赴金請兵。然而此時,金國皇帝完顏亶和朝中權貴都忙於權力鬥爭,無心他顧。他們本就不對僞朝這次出兵抱多大希望,對高世由的請求,完顏亶不屑一顧,予以拒絕。

身在潁昌府的高孝恭,還沒等到大名府的消息,折可求就已經率領宋軍高歌猛進,向潁昌進發。

臘月上旬,折彥野的前軍進抵潁昌南部的舞陽縣,敗韓軍七千,又在郾城大敗荊超所部萬餘,折家小將在陣中親手刺死荊超,將首級斬下送至父帥軍前。而後繼續北上,輕取臨潁縣,虎視潁昌府

折彥野進兵神速,離主力百餘里遠,高孝恭探到消息,企圖在折可求的大軍到來之前,吃掉這一部,挽回頹勢。遂集結馬步軍五萬之衆,鋪天蓋地殺奔過來。折彥野手中不過數千兵力,因衆寡懸殊,退回堰城。

不久,折可求神武前後軍主力趕到,宋軍鼓譟而前。紮在臨潁的五萬韓軍,望見宋軍主力陣勢駭人,又極度恐懼府州折家的威名,竟然不戰自潰,逃回潁昌府去。五萬人馬,算得上一支大軍了,一箭未放全部逃走,世所罕見。

高孝恭氣得幾乎吐血,他深知自己手下都是些什麼貨色。如果不止住這股亂勢,那麼即將開打的決戰結果可想而知。他處死韓軍都統制一人,統制十數人,並嚴厲告誡將士,再有臨陣脫逃者,唯死而已

可就算他再怎麼鐵腕彈壓,也無法重新收攏渙散的軍心。就在這種情況下,宋金兩軍的主力決戰於潁昌府。

兩軍佈陣未畢,高孝恭仗着他有女真人支持的馬軍優勢,趁宋軍陣未成,以六千騎掩擊。可折家世居府州,跟党項人打了上百年的仗,論騎兵比他玩得溜。折彥文,折彥野二將,引折家馬軍出擊,只兩個回合,就殺得韓軍騎兵不敢往前。

氣急敗壞的高孝恭又驅使大股步軍出擊,何灌之子何薊,率常捷軍迎戰。那常捷軍原是童貫的嫡系,當年童貫爲了分化西軍,廣選西陲少壯組成軍隊,番號常捷,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何薊帶領下,數千常捷軍神勇異常,打得韓軍步兵連連後退,支撐不住。

雙方鏖戰至午時,高孝恭手段用盡,雖擁有絕對優勢的兵力,卻拿宋軍無可奈何。午時一過,折可求吃定韓軍銳氣已盡,勢成強弩之末,果斷命令張家兄弟進攻左翼,韓世忠岳飛進攻配合何薊進攻右翼,他自己催動中軍主陣,全力進擊

此時,十萬韓軍已經打得膽戰心驚,毫無鬥志。見宋軍全線壓上,簡直是一觸即潰何薊和韓嶽二將,輕易撕開韓軍右翼,岳飛率部直貫敵陣,所向披靡其長子岳雲,使兩杆鐵錐,見人拍人,見馬刺馬,於萬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地

張家兄弟啃左翼不動,但隨後折可求的中軍就壓垮了韓軍的主陣。宋軍三路並進,韓軍師潰如山倒

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768章 絕路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109章 威望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6章 死戰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326章 亮招第四百一十八章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122章 冠禮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81章 議戰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69章 密謀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86章 盾陣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438章 吃酒第74章 禽獸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53章 梟首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42章 小螞蚱第481章 八牛弩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八百二十二章第487章 權臣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四百二十章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八百四十八章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492章 試炮第87章 霹靂炮第125章 契丹人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八百六十九章第133章 川陝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96章 教誨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115章 攀親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四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一十五章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
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768章 絕路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109章 威望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6章 死戰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326章 亮招第四百一十八章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122章 冠禮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81章 議戰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69章 密謀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86章 盾陣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438章 吃酒第74章 禽獸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53章 梟首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42章 小螞蚱第481章 八牛弩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八百二十二章第487章 權臣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四百二十章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八百四十八章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492章 試炮第87章 霹靂炮第125章 契丹人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八百六十九章第133章 川陝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96章 教誨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115章 攀親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四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一十五章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