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兩倍的畝產是否太高了,你可說的是糧食的畝產啊!”一同跟隨的孟家商行李管事不禁連連咋舌,當公子對村民中許下這樣諾言的時候,他這心裡開始有些不是滋味了。
林昭笑道:“怕什麼,不就是錢糧嘛,給就是了。要知道,有投資纔有回報,等候秋日收穫之後,這些錢我們肯定能夠賺回來。”
“其實不必給他們那麼多錢糧,他們也會願意的……”李管事低聲說道,這廝精打細算成了習慣,也略微有些摳門。
林昭只是淡淡一笑,渾然不在話,他從來不曾將些許錢財放在心上。做事情眼光必須要長遠,何必計較一時得失呢?這個道理李管事不會懂,所以他始終只能做個管事!
林昭吩咐道:“這事情你要跟進負責,我怎麼安排的你就怎麼做,千萬不可自作主張,出了岔子唯你是問!”
林昭也是擔心,這些人沒有大局觀念,一時動了貪念,耽誤了大事!
“是是,我知道了!”李管事沒想到林昭如此嚴厲,當即唯唯諾諾地答應下來,其他事情根本不敢多言一句。
“記住就好!”安排完這件事情,林昭現在拭目以待結果。還有汴京皇帝趙頊與宰相王安石那邊該如何解釋,這也是個重大的問題。希望這邊有好消息,到時候也能好說話一些!
“錢塘縣在種棉花?”聽到這個消息時,蔡京有些詫異,或者說有些莫名其妙。
“是的!聽說林昭搞了一個叫做商鋪加農戶的模式,讓老百姓種植棉花,秋天收穫之後,再由孟氏商行統一回收,價格很高。”蔡京這次回閩地老家省親,帶來會一個同族兄弟蔡和,作爲自己的心腹師爺!這年代。做事情必須要有完全信得過的人才行,而族人無疑是首選。
“棉花,此物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何以聞所未聞?”蔡京完全是一頭霧水,摸不到頭腦,第一次這個名稱感到十分新奇。
蔡和道:“據說此物是大食人從天竺國帶來的!”
“這就對了!”蔡京瞬間就想明白了,林昭曾經擔任過市舶提舉官,能夠接觸到的大食人。接觸到來自於海外的農作物並不奇怪了。
“據說這個棉花白白的,很輕柔,像是雪花絨一樣的東西,好像可以用來織布!”蔡和將聽到的新奇事情全部講給蔡京。
織布?蔡京雖然好奇,奈何對這些東西全然沒有了解,只能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林昭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蔡和道:“沒有人見過那棉花長出來到底是個怎生模樣,至於用途也只能是道聽途說。可是林昭似乎對此非常重視,給出了糧食畝產兩倍的報酬,如此厚利,錢塘縣的農戶很受吸引,參與的人着實不少。”
棉花以前只是在餘杭郡王府當做花卉觀賞,其他的種植全都是大食人在進行。其他人沒見過純屬正常。
“如此看來,這個棉花當真非同尋常,且先看着吧,林東陽的非凡之處多了去了,我們是學不來的。”蔡京雖然有狀元之才,但是在林昭面前,始終遜色了一些。
開始的時候,蔡京心裡還有些不高興。骨子裡有種不服輸的念頭。可是時間久了,可以明顯感覺到,人家的能力確實比自己要強得多,所以有些事情不承認不行。蔡元長心中那一絲不明顯的嫉妒開始向欽佩轉變。
尤其是上次,林昭自己內憂外患的時候,仍然想辦法顧念自己,不連累自己。做法十分的仗義。正是因爲這件事,蔡京對林昭的好感直線上升。
同時蔡京也考慮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林昭深受皇帝趙頊與宰相王安石的青睞,杭州知州趙抃與通判蘇軾也與之關係良好。如此好的人脈。如此光明的前景,與林昭交好,對自己的仕途前程也是大有好處的。
要不怎麼蔡京能成爲六賊之首,名垂青史的大奸臣?有些素質與理念是一早就具備的。狀元身份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縣令是起點,他心中已經樹立遠大志向,將來定要入閣拜相,位極人臣的!
“那錢塘縣青苗法的情況如何?”這纔是蔡京最爲關心的問題。
蔡和沉聲道:“大體的情況和我們一樣,青苗錢的需求並不是很高,所以參與的人不是很多。”
對此蔡京也是無可奈何,他和林昭遭遇了相同的情況,頗爲苦惱。尤其是青苗法不能順利推行,更是讓他着急。他是新科狀元,可是一開始就做一個縣令還是有些過了,蔡京很清楚,這是管家的擡舉。
越是特殊,越是破格任用,受到的關注必然就更大,加之這青苗法,天下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盯着自己。
同時也是官家的期待與重視,要是表現的不好,讓官家失望……不管是報答知遇之恩,還是爲了自己的前程計,都不容許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蔡京的壓力很大!
所以當皇帝趙頊選定餘杭縣成爲青苗法試行地之後,蔡京格外的上心,就是想要做出成績來。從去年秋天開始,就已經開始在推行了,但是效果似乎並不是很明顯。
去年是小打小鬧,但是今年絕對是很正式的。可是效果依舊不怎麼好,這讓蔡京有些着急了。
林昭遇到的問題,他全都遇到了。所以他分外關注林昭的舉動,想要看看經驗更爲豐富的林昭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也好從中借鑑。相比之下,他到底有些稚嫩,太過缺乏經驗!
蔡和繼續道:“不過林昭似乎一點都不着急,沒有多少人借青苗錢他似乎無所謂,並且嚴厲禁止強行攤派。說實在的,連錢塘縣的那些小吏們都有些着急了,畢竟青苗法遲遲不推行,他們也沒有油水……”說到這的時候,蔡和有意無意地看向蔡京,因爲這樣的事情,在餘杭縣也很常見。
果然,蔡京的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了。餘杭縣的小吏們到底是怎麼做的,他不說知道的清清楚楚,但還是心裡有數的。可是又能怎麼樣呢?水至清則無魚,他要指望着這些人幫自己幹活,不讓他拿點好處似乎也不現實,蔡京對此也是相當的無奈。
更爲重要的是,只有這樣,青苗法的推行才能不受影響,這一點是蔡京尤爲看重的。所以他沒有林昭那個魄力,絕不強行攤派,他是做不到的!
“錢塘縣擔保人的狀況如何?”蔡京輕嘆一聲,這是另外一個難題。
蔡和道:“和我們一樣,沒有多少人願意出面做個擔保人,上等戶都是避之不及。這一點林昭同樣沒有強求,爲了解決那少數借款人的需要,他讓孟家出現,搞出了這個棉花種植的舉動。”
他難道一點都不着急嗎?蔡京心中再次涌起這個強烈的好奇。關於上等戶擔保的事情,已經成爲所有青苗法推行地區的一個焦點,很多官員都在爲此煩惱。
有的州縣,官員們無可奈何,只得強行要求上等戶爲他人作擔保。手段十分強硬,已經搞得怨聲載道,因此而發生的悲劇也不少,比如臨近的富陽縣就是如此。在這一點上,蔡京還算可以,並未做的很極端。
蔡京本人沒有直接參與,但是他手下的人會怎麼做呢?餘杭縣的小吏們爲了出成績,做事時雖然不會那麼明顯直接的去強迫,但是明裡暗裡會通過各種手段去暗示。
普通百姓怎麼敢與官府做對,在官吏們的暗示與點撥之下,不得不屈服。其實上還是一種變形的威脅,只不過做的不是很明顯,終究還是五十步笑百步。
對此蔡京一直是睜隻眼閉隻眼,完全是一種默許甚至是縱容的態度。因爲只有這樣,青苗法才能順利推行,這同樣是自己需要的政績。
現實就是這樣的無可奈何,自從成爲新科狀元,成爲官員之後,他才發現現實殘酷,與書中的仁善清明的朗朗乾坤完全不同。至於聖賢之書中教導的仁義禮智信,在現實中並非完全可行。
人要懂得變通,否則在這條路上,當真很難走下去,這是蔡京爲官以來最大的體會。
可是他終於不能像林昭那樣灑脫,本以爲可以從錢塘縣借鑑點辦法,可是現在看來,根本不行。他沒有孟家那樣的財力支撐,更沒有棉花這種神奇的東西,甚至連林昭最終的目的是做什麼,他都不清楚!
更爲重要的是林昭的心態,這種辦法或許能夠解決眼前的狀況,可是青苗法的推行無疑是耽誤了。到時候該怎麼向官家和王相公交待呢?蔡京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很爲難,可是人家林昭似乎完全不在乎似的。
這便是他與林昭之間的差別,也是不及林昭的原因所在……
蔡京不由長嘆一聲,這是到底該怎麼辦?同時他也對林昭分外佩服,隱約有種想要跟隨林昭多加學習的衝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