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惶惶不安

再度爲相,王安石心情激動。

沒有任何的推辭,便欣然接受了皇帝趙頊的詔書,立即出發上任。從江寧到汴京,最舒適的交通方式是走水路,從江寧沿江而下到瓜州。然後從邗溝北上,從汴水運河入汴京。坐船很舒坦,但需要時間很長。

乘坐馬車走陸路更快,但要保證一定的舒適度,通常需要十八天,但這一次,王安石只用了七天。

已經五六十歲的王相公,手腳仍然利索,遠遠超過許多年輕人。七天走完是十八天的路程,完全忽視車馬勞頓之苦,足可見其內心的迫切。

只此一點,王安石立即爲人所詬病。有人說他是貪戀權力,前來赴任如此迫不及待,並非忠於王事,而是着急抓住權力。爲此,還有人上書彈劾王安石,不過皇帝趙頊完全置之不理。相反,王安石來的如此之快正好和了他的心意,如今大宋的朝政存在許多問題,事情緊急,片刻都不能耽誤。王相公來的越早越好,趙頊對他是期望有佳,希望王相公能給自己驚喜。

王安石本人對這種說辭也完全不在乎,執拗的王相公想來堅信自己行得正,走得端,根本不畏人言。走自己讀,讓被人去說吧,這條格言,王相公執行的最爲徹底。

他着急趕到汴京,爲的不是權力!王安石合適貪戀過權力?他在乎的是變法。已經是五月了,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青苗法推行正是關鍵的時候。哪裡能耽誤?早到一日。就能早些着手事實。早些爲官家分憂。

當然了,匆匆而來的王安石也也是到一個狀況,此番入汴京,事情恐怖不簡單。不只是因爲自己曾經被貶斥,再度爲相之後些許事情難免要小心翼翼,受到掣肘。

與此同時,朝堂的局勢也變得更爲複雜了。現在大宋朝堂上已經不是新黨和舊黨之間的單純爭鬥了,正牽涉到了當今官家和秦王趙昭之間的較量。

趙昭回歸皇室。加封爲秦王,舉國震驚,王安石自然也聽到消息了。

最初他也十分震驚,同時也感到欣慰。畢竟他也是從仁宗朝過來的,對宋仁宗十分敬重和愛戴。他能有親生兒子,有血脈傳承,這是好事,相信仁宗皇帝在天之靈也會很欣慰的。

但是接下來的一系列事情,讓王安石有些憂慮了。

趙昭成了秦王,還要掌控西北軍政大權?仁宗皇帝的遺旨?王安石輕輕搖頭。他也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仁宗朝皇儲風波也深有體會。仁宗皇帝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旨意。再者!即便是由太皇太后轉述,不能輕易質疑其真僞。

但是按照國家的典章制度,但凡是沒有白紙黑字的詔書在,就不能算是聖旨。可在太皇太后的堅持下,最終還是執行了。

王安石擔任過知制誥,擔任過宰相,他很清楚秦王的出現,會動搖當今官家的皇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秦王是個有謀略有抱負之人,對皇位肯定也是有企圖的。

如今掌控了西北,坐鎮長安與當今官家對峙,大宋朝難免動盪。怎麼會這樣呢?在這件事上,王安石的態度是一種另類的矛盾。

首先他認爲,秦王即便是仁宗皇帝的親生兒子,但是當年流落民間。在仁宗皇帝駕崩時不在身邊,趙宗實作爲過繼的兒子繼位合情合理,從禮法上而言沒錯。即便秦王現在回來了,也不能改變趙宗實是自己兄長的事實。長幼有序,兄長去世,侄子繼位,身爲皇叔就該臣服,全力輔佐侄子。

在他看來,如今的大宋朝根本經不起折騰。從這一點而言,他對秦王趙昭的野心,以及一些相關的做法,很不贊同。現在大宋內憂外患,該是同心協力的時候,不應該內鬥。

但與此同時,王安石又在秦王身上看到了希望,一個完成他夢想的期望。王安石的抱負很宏大,當初趙頊說要做唐太宗,他都一口否決了,不把李世民放在眼裡。

他內心深處一直有個想法,變法富國強兵是有目的的,是有朝一日,恢復漢唐舊境。恢復那是的寬廣疆域,恢復那時上邦皇朝的盛世。

對此,他曾有個規劃!

第一步正是收復河湟,短西夏之右臂;然後打敗西夏,收復西北,短遼國右臂;之後全力對付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並且將大宋的邊境推向更北方。如果有可能,來個飲馬北海,封狼居胥都可以。

趙頊彩乃了王安石的建議,王韶是最初的執行者,目標正是河湟。只是剛開始執行的時候,換成了趙昭主持。

事實證明,趙昭做的很精彩。短短一年時間內,拿下了半個河湟。雖說只有一半,但確實戰略要地。整個河湟地區最有用的就是湟水中下游,尤其是青唐城,戰略意義已經達到了。而且所用的時間比預期的要少很多,付出的代價也小,是巨大的而成功。

這大大提前了對西夏作戰的時間,也多了許多便利條件。尤其是趙昭順手拿下了蘭州,使得對西夏作戰對了許多的便利,已經處理一個優勢的地位上,擁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開端。

王安石相信,以秦王的能力,全力以赴,假以時日,滅掉西夏完全可能的,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他的那個宏大願望就可能實現了,這是值得高興,值得期待的事情。

可偏生秦王和當今官家之間這種矛盾關係,當真讓人很不安!大宋完全無法統一內部的力量,無法精誠合作。

這種情況下,按照現在的節奏。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對外戰爭可能功虧一簣,對內也可能託快大宋財政,使得內政一團糟糕。尤其是變法,如果遇到爭奪皇位,必然後受阻,甚至會夭折。秦王趙昭明確反對過變法,這是讓王安石最爲無奈的地方。

內政不穩,大宋何談富強?與此同時,也會給外敵可趁之機。大宋可能繼續衰敗,甚至在內鬥之中分崩離析……

王安石的心情就是如此的矛盾,他很希望當今官家與秦王能夠握手言和,彼此合作。卻也知道,這種可能性很小,微乎其微。

在這種事情上,他不願意站隊。王安石不貪戀權位,自然也就不存在投機之說了,他只是想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爲大宋盡職盡責。

皇家的事情,自己說了不算,即便是憂心忡忡,卻也無可奈何!

誰能想到,當初江寧府一個小僕役竟然會是仁宗皇帝親生兒子,會成爲秦王,又會如此的有本事?

仔細說起來,大宋朝出現如今的局面,也是自己有關的。如果自己不把他引薦給官家,不讓他參與偵破遼國使臣被殺的案件,又會是什麼結果呢?

也許,這就是天意弄人吧!

王安石回汴京,再度爲宰相。

大宋滿朝震動,舊黨官員們心中很是忐忑。這幾年來,官家對王安石的寵信程度,新黨和舊黨之間的爭鬥,變法對大宋朝產生的影響?他們都心裡有數。

某種程度上,王安石對他們就像是個夢魘一般的人物。

去年好不容易,藉着旱災的機會,用一副《流民餓殍圖》將他趕出了汴京,沒想到他這麼快又回來了。

如此一來,變法的事情肯定就又有變數。舊黨好不容易取得的優勢,可能會付之東流。大宋王朝還不知道要怎樣更加烏煙瘴氣?又有多少人要貶官?

因此,舊黨官員普遍對王安石的沒有什麼好感。尤其是他七日之內,匆匆趕到汴京,更是讓人不安。

舊黨的官員們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彈劾反對,可根本沒有效果。官家之前根本沒有透口風,如今對王安石也是一如既往的支持。王安石再度爲相,掌握大權乃是大勢所趨,阻止不得!

舊黨官員只是鬱悶,汴京城裡有兩個人卻是坐立不安。

一個是鄭俠,當初是他用了一幅圖,以性命爲賭注,將王安石從宰相位置上拉下來的。王安石記恨自己是必然的,原以爲他從此在貶謫地方,不會再有起色。沒想到他這麼快就回到汴京,又是大權在握了宰相了。

那麼,他會饒過自己嗎?說到底,鄭俠他只是個卑微的小人物,當初之所以能夠將王安石拉下馬,是有百官的支持。

說白了,當初他只是偶然情況下成爲前鋒代表,實際上是百官合力的結果。如今時過境遷,自己又成爲一個小人物,沒有了百官的支持和庇護。王相公想要對付自己,還不是易如反掌?

因此,一聽到王安石回汴京的消息,鄭俠便處在強烈的惶恐不安之中。該怎麼辦?惶惶半日之後,鄭俠想到了好友徐榮,興許他會有什麼好主意!

鄭俠匆匆出門的時候,呂惠卿正在自家屋子裡打轉。

王安石竟然回來了,而且這麼快!官家在此之前,根本沒有和自己透風聲。王安石回來之後,自己的地位必然受到影響?

不止如此,這一年來,他對王安石實在算不上尊敬,對王雱也很不友善。如今王安石回來,那自己的處境……

第131章 人爲財死第152章 挑撥第280章 投名狀第312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56章 陰謀叛亂第572章 時過境遷第139章 心的方向第451章 韓公憂心第362章 致命一擊第370章 樑太后第97章 偉大技術第359章 喪心病狂第641章 麻煩接踵而至第441章 黃河沒救了?第342章 烽煙起第19章 欲往汴京第242章 弄巧成拙第447章 水由地中行第111章 蘇軾第34章 機會不期而至第489章 見縫插針第637章 秦王去哪了第644章 忠、效不能兩全第625章 一時之長短第344章 再赴西北第191章 第一樁命案第109章 頂風作案第3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53章 文武鬥第445章 治河策第482章 民怨沸騰第34章 機會不期而至第70章 皇帝的逆反心第271章 冒牌貨第187章 自愧不如“蔡太師”第588章 甕中之鱉第688章 誰爲證人?第711章 三日第40章 似曾相識第399章 鋌而走險第442章 天災人禍第286章 炮製大案第175章 王雱的憂慮第79章 來者不善第624章 脫樊籠第66章 小女子引起大波瀾第523章 皇家健康顧問第377章 腹中有子第516章 瓷器與公主第126章 畢竟西湖六月中第470章 動靜鬧大些第656章 宰相人選第146章 秋雨連綿第328章 美人恩重第71章 皇帝青睞林主簿第149章 各有所第649章 東邊拋餌西收網第500章 螳螂與黃雀第148章 沉船事故第48章 座次排序第275章 以身爲餌第264章 見義勇爲好青年第599章 一日之間第518章 清河郡主第229章 複雜局勢第28章 背後的爭鬥第178章 年夜飯(中)第150章 試探第326章 刀下留人第612章 君王意第489章 見縫插針第663章 以子之矛第553章 想個辦法第694章 可怕的念頭第572章 時過境遷第573章 少年國主初長大第185章 商鋪加農戶第100章 林間殺戮第706章 瓦橋關第544章 嫡長孫第576章 去留隨意第656章 宰相人選第120章 知州很固執第589章 大買賣第454章 初爲人父第202章 出使吐蕃第399章 鋌而走險第113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648章 失和第87章 身世之謎第518章 清河郡主第76章 朝堂罵第437章 北宋之殤(下)第547章 風起河州第586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264章 見義勇爲好青年第657章 動之以情第158章 螳螂捕蟬第11章 血案第515章 炙手可熱
第131章 人爲財死第152章 挑撥第280章 投名狀第312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56章 陰謀叛亂第572章 時過境遷第139章 心的方向第451章 韓公憂心第362章 致命一擊第370章 樑太后第97章 偉大技術第359章 喪心病狂第641章 麻煩接踵而至第441章 黃河沒救了?第342章 烽煙起第19章 欲往汴京第242章 弄巧成拙第447章 水由地中行第111章 蘇軾第34章 機會不期而至第489章 見縫插針第637章 秦王去哪了第644章 忠、效不能兩全第625章 一時之長短第344章 再赴西北第191章 第一樁命案第109章 頂風作案第3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53章 文武鬥第445章 治河策第482章 民怨沸騰第34章 機會不期而至第70章 皇帝的逆反心第271章 冒牌貨第187章 自愧不如“蔡太師”第588章 甕中之鱉第688章 誰爲證人?第711章 三日第40章 似曾相識第399章 鋌而走險第442章 天災人禍第286章 炮製大案第175章 王雱的憂慮第79章 來者不善第624章 脫樊籠第66章 小女子引起大波瀾第523章 皇家健康顧問第377章 腹中有子第516章 瓷器與公主第126章 畢竟西湖六月中第470章 動靜鬧大些第656章 宰相人選第146章 秋雨連綿第328章 美人恩重第71章 皇帝青睞林主簿第149章 各有所第649章 東邊拋餌西收網第500章 螳螂與黃雀第148章 沉船事故第48章 座次排序第275章 以身爲餌第264章 見義勇爲好青年第599章 一日之間第518章 清河郡主第229章 複雜局勢第28章 背後的爭鬥第178章 年夜飯(中)第150章 試探第326章 刀下留人第612章 君王意第489章 見縫插針第663章 以子之矛第553章 想個辦法第694章 可怕的念頭第572章 時過境遷第573章 少年國主初長大第185章 商鋪加農戶第100章 林間殺戮第706章 瓦橋關第544章 嫡長孫第576章 去留隨意第656章 宰相人選第120章 知州很固執第589章 大買賣第454章 初爲人父第202章 出使吐蕃第399章 鋌而走險第113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648章 失和第87章 身世之謎第518章 清河郡主第76章 朝堂罵第437章 北宋之殤(下)第547章 風起河州第586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264章 見義勇爲好青年第657章 動之以情第158章 螳螂捕蟬第11章 血案第515章 炙手可熱